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济阳坳陷西部惠民凹陷第三纪火山岩型油藏成藏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全面剖析济阳坳陷惠民凹陷第三纪火成岩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对本区火山岩的成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结了惠民凹陷火山岩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惠民凹陷的主要烃源岩来自于南部的临南洼陷和北部的滋镇洼陷 ,由于本区火成岩主要沿 2个生烃凹陷间隆起带的临邑帚状断裂带展布 ,保证了火山岩带有充足的油源条件。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是由渗透性砂岩、断层、裂缝和不整合面的三维空间组合 ,研究区的临邑帚状断裂带、多期发育的裂缝和不整合面对油气向火山岩储层的运移至关重要。储集空间是储层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 ,惠民凹陷的火山岩储层存在各种的原生储集空间 ,同时由于次生的断层活动和火成岩拱张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次生储集空间 ,极大地改善了本区火成岩的储层物性 ,是本区形成各类火成岩圈闭和油藏的保证。本区火成岩存在 3种类型的油气藏 ,即火成岩作为储层、火成岩作为盖层或遮挡层以及火成岩侵入动力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2.
中国盆地火山岩特性及其与油气成藏作用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艳杰  陈福坤  彭澎 《岩石学报》2010,26(1):185-194
在全面总结火山岩的特性、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类型以及成藏控制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列举了与火山岩油气藏成藏过程密切相关的火山岩的岩相、岩性、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火山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其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孔隙等,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主要受岩相、岩性、粒度、构造应力和充填期等因素的制约;丰富的生油层、优越的储集条件、火山岩裂隙主要发育期和油气聚集期相近、良好的盖层以及适当的圈闭条件相匹配,则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火山岩型油气藏的勘探已成为油气储量和产量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藏特征与成藏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曼  吴晓智  李建忠  陈晓明  郑民 《地质科学》2013,48(4):1246-1257
三塘湖盆地属西部典型的改造型叠合盆地,火山岩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二叠系火山岩中。本文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与生烃史,分析了三塘湖盆地石炭-二叠纪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动态过程。火山岩油气藏主要形成于二叠纪末-三叠纪海西印支期和侏罗纪末-白垩纪末期的燕山期,油气藏的形成及后期调整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火山岩油气藏具多期运聚、多期成藏和多期调整改造成藏特征,其成藏模式为以火山岩风化壳为储集层、下覆湖相泥岩为烃源岩,油气在构造背景下,沿不整合面聚集成藏,形成下生上储地层型油藏组合模式。本文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成藏过程,对西部沉积盆地下组合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具有良好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河盆地形成于新生代时期,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的火山活动,主要形成了明显富钠质的粗面质和玄武质碱性系列火山岩。稀土元素反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是大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表明其可能源于软流圈,且地壳物质混染微弱,而房身泡组火山岩可能来自上地幔较浅源区,且受到了下地壳物质较强的混染。盆地内新生代火山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油气的生成、运移、储集、封盖、遮挡、聚集和成藏有着重要的有益的影响。火山岩的异常热效应对烃源岩的生排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火山活动和火山岩就位过程及其后来被改造的过程为油气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运移通道、储集空间、封盖遮挡条件和圈闭构造。辽河油田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东部凹陷中段粗面岩油气藏的成藏要素配置良好,已发现了整装的千万吨级的黄沙坨油田,且开发效果良好,展示了新生代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为老油田的产量接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
滨里海盆地普遍发育一套下二叠统空谷阶盐岩层 ,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 ,它把盆地分为盐上和盐下两大复合成藏组合。海西运动晚期 ,盆地东部地区断续、强烈的构造运动决定了地层空间展布、组合特点 ,控制了三个成藏带的形成 ,共发育三套成藏组合。盆地东部地区盐下油气藏规模、储量较大 ,大中型油气藏主要与石炭系两套海相碳酸盐岩层 (KT Ⅰ和KT Ⅱ )有关。在盆地东部发现的 10个盐下油气藏中 ,KT Ⅰ、KT Ⅱ产层的盖层均为其顶部泥岩层。下石炭统生物碎屑灰岩和下二叠统页岩是有效生油岩 ,分散有机质属混合类型。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 ,溶洞型、孔洞型储层较发育 ,裂缝型储层偶尔发育 ;储层的次生改造作用非常重要。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普遍分布 ,油气成藏主要受圈闭位置及其特点所控制。 90 %以上的失利探井是因为构造不落实 ,精确落实构造圈闭的具体位置 ,成为勘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滨里海盆地东部盐下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滨里海盆地普遍发育一套下二叠统空谷阶盐岩层,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它把盆地分为盐上和盐下两大复合成藏组合。海西运动晚期,盆地东部地区断续、强烈的构造运动决定了地层空间展布、组合特点,控制了三个成藏带的形成,共发育三套成藏组合。盆地东部地区盐下油气藏规模、储量较大,大中型油气藏主要与石炭系两套海相碳酸盐岩层(KT-Ⅰ和KT-Ⅱ)有关。在盆地东部发现的10个盐下油气藏中,KT-Ⅰ、KT-Ⅱ产层的盖层均为其顶部泥岩层。下石炭统生物碎屑灰岩和下二叠统页岩是有效生油岩,分散有机质属混合类型。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溶洞型、孔洞型储层较发育,裂缝型储层偶尔发育;储层的次生改造作用非常重要。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普遍分布,油气成藏主要受圈闭位置及其特点所控制。90%以上的失利探井是因为构造不落实,精确落实构造圈闭的具体位置,成为勘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滨里海盆地普遍发育一套下二叠统空谷阶盐岩层,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它把盆地分为盐上和盐下两大复合成藏组合.海西运动晚期,盆地东部地区断续、强烈的构造运动决定了地层空间展布、组合特点,控制了三个成藏带的形成,共发育三套成藏组合.盆地东部地区盐下油气藏规模、储量较大,大中型油气藏主要与石炭系两套海相碳酸盐岩层(KT-Ⅰ和KT-Ⅱ)有关.在盆地东部发现的10个盐下油气藏中,KT-Ⅰ、KT-Ⅱ产层的盖层均为其顶部泥岩层.下石炭统生物碎屑灰岩和下二叠统页岩是有效生油岩,分散有机质属混合类型.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溶洞型、孔洞型储层较发育,裂缝型储层偶尔发育;储层的次生改造作用非常重要.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普遍分布,油气成藏主要受圈闭位置及其特点所控制.90%以上的失利探井是因为构造不落实,精确落实构造圈闭的具体位置,成为勘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对巴西东部被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群的构造演化和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盆地群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前裂谷阶段、同裂谷阶段、局限海过渡阶段和被动大陆边缘漂移阶段。受区域构造应力场、膏盐层、火山岩等方面的影响,各盆地表现出不同的盆地结构和构造样式,而膏盐层的发育对于油气成藏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盆地中,主要发育了三套烃源岩、三套储层和三套区域盖层,并形成了三种油气成藏类型:盐下裂谷地堑内的构造油气藏,膏盐层上下的碳酸盐岩油气藏,以及盐上的浊积岩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根据成藏规律分析,并考虑各盆地的勘探现状,按勘探潜力由好到差的顺序将盆地划分为三类,指出Ⅰ、Ⅱ类潜力区应是主要勘探方向,具有广阔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火山岩特征及其有利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火山岩发育区的岩浆活动热事件促进了烃源岩的早熟,有利于生烃和成藏.其火山岩与烃源岩的三种组合方式,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且多分布在有利的圈闭上,具有油气富集的最基本条件.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微裂缝和粒间溶蚀孔隙等,其发育主要受岩性、粒度、构造应力和充填期四大因素控制,其裂隙主要发育期和油气聚集期相近从而有利于聚油成藏.火山岩型油气藏的勘探将成为南堡凹陷油气储量和产量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鲁北新生代隐伏火山岩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韫华  代贤忠 《岩石学报》1990,6(3):43-52,T001
鲁北新生代隐伏火山岩可划分为3个喷发期6个亚期,9种火山岩岩石类型和同期侵入的辉绿岩。它们形成在近大陆边缘的板内裂谷型盆地,对于富有机质生油岩的沉积、各种储集体的形成、多种含油圈闭类型的形成以及有机质成熟向烃类转化都是非常有利的。作为储集岩主要有玄武安山岩、辉绿岩和湖底玄武质凝灰岩。储油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裂缝。火山岩及其有关岩石在本区不仅形成了特殊的油气藏,而且还可作为盖层、封堵层、披复构造的基岩,因此对石油地质勘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歧口凹陷新生界发育了两类与火成岩相关的油藏:基性火山岩油藏和浅成侵入相辉绿岩蚀变带油藏,两者都为构造-岩性油藏。这两类油藏区域上受岩浆活动带控制,主要集中于NE向和EW向断裂转换带,并受烃源岩分布范围的影响而紧邻烃源岩分布;垂向上受区域盖层控制,集中于沙一中亚段和东三段。在转换带沙一中亚段和东三段内,火成岩能否富集成藏主要取决于储集系统的类型。开放式储集系统一方面利于流体替换使火成岩储集空间中的矿化水被及时排出减少次生矿物的形成,从而保护储集空间;另一方面利于富含有机酸流体进入火成岩储集体,通过溶蚀先期形成的杏仁体、裂缝充填物及火成岩中不稳定的矿物组分,使其储集空间扩大、容积增加,使火成岩的储集性能得以改善;另外,火成岩中的断裂通过与烃源岩的沟通为烃类注入富集成藏提供了必要的输导通道,致使这类储集系统能够富集烃类成藏。封闭式储集系统缺少这些条件,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与成岩流体被包裹在火成岩储集空间内不能被排出,易形成次生矿物充填并堵塞这些空间,丧失其储集性能。部分未被充填的空间往往相互之间难以连通,并与生排烃地层隔绝而成为烃类难以注入的死孔隙,从而使这类储集系统难以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2.
试论火山岩储层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胜利及辽河油田最新资料,提出了一种火山岩油气藏储层分类方案,共分为火山熔岩型、火山碎屑岩型和潜火山岩型3种类型。其中火山碎屑岩型又可分为正常火山碎屑岩型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型两种亚类型;潜火山岩型分为隐爆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两种亚类型。文中结合实例对各种类型储层的成因机制、空间展布特点以及储集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陈俊  王剑  雷海艳  马聪  孟颖  齐婧 《现代地质》2022,36(4):1009-1021
红山嘴油田是准噶尔盆地典型的风化壳型油藏,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利用宏微观岩矿分析、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实验分析手段,对红山嘴地区火成岩岩石学特征、结构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红山嘴地区发育侵入岩、次火山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等6大类火成岩,其中安山岩和凝灰岩最为发育;(2)火成岩储集空间组合包括原生气孔—溶蚀孔—Ⅰ级裂缝型、溶蚀孔—Ⅰ/Ⅱ级裂缝型、Ⅲ级裂缝型和Ⅳ级裂缝型4类,Ⅰ—Ⅳ类储层物性依次变差;(3)风化壳自上而下发育水解带、淋蚀带、崩解Ⅰ带、崩解Ⅱ带、母岩带5个分带,顶部水解带风化强,多被分解成致密的泥土层,可作盖层,而淋蚀带和崩解Ⅰ带是风化淋蚀改造较好区,储层物性最好;(4)不同油气产能井与风化壳结构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为风化壳型火成岩油藏优势区带划分和产能预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操应长  杨剑萍 《地质论评》1999,45(7):587-593
通过对惠民凹陷第三系已发现的火成岩及其相关油气藏研究,探讨了湖盆中火山作用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笔者认为当火山活动发生在生油岩主要生烃期之前,火山活动对油气的形成是有利因素,将促使有机质向烃类转化。火山作用所形成的火山岩在形成和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可形成丰富的储集空间,按形成机理可分为原生孔隙、溶解孔隙和收缩缝、构造裂缝等,因此火成岩可以作为油气良好储层;同时,惠民第三系沉积地层在岩浆的侵入和喷发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与火成岩相关的圈闭,如火成岩遮挡、火山锥披覆、侵入岩上拱、侵入岩岩性等类型,目前已发现了多个火成岩及其相关油气藏。总之,惠民凹陷第三系火山作用对油气的生成、油气成藏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110口探井1 100 m岩心、500余口探井总长107 000 m火成岩井段资料,通过岩心观察、岩矿鉴定、物性测试和含油气性分析,研究了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新生界不同层系火成岩岩性、岩相发育特征和储层控制因素。结果显示:本区发育火山岩、侵入岩、沉火山碎屑岩3大类16种岩性,其中玄武岩类占91.0%;发育6相16种亚相,其中溢流相占63.0%;发育4类9种储集空间,次生孔隙和次生裂缝占主体。砾-粒间孔隙和裂缝发育的粗面岩类、玄武质火山碎屑(熔)岩和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的侵出相、火山通道相和爆发相是最有利的储集岩性、岩相带。储层主要受岩性、岩相、断裂等多方面控制,岩性决定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微观特征,岩相控制储层宏观分布规律,断裂控制岩体分布范围、火山口位置和储层有效性。近油源、靠断裂的优势岩性、岩相带是火成岩油气勘探最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杨宇  付晓婷  宋茂德 《吉林地质》2012,31(2):11-13,24
托库孜达板—野狼沟地区分布于祁曼塔格成矿域西段,是白干湖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岩性主要为石炭系喀拉米兰河群火山岩,浅成岩及花岗岩广泛分布,又位于在阿尔金断裂带及昆中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两断裂的次一级在区内特别发育。从以往1/50万化探成果及1/5万遥感解译成果看,矿致异常在区内大面积分布。近年发现的野狼沟铜多金属矿于石炭系次火山岩及北西向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所有地物化遥等特征都预示了该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杨明慧  兰朝利 《地质学报》2012,86(8):1198-1209
在中国古亚洲域沉积盆地火山岩储层母岩年代和岩性、储集空间类型以及火山岩岩相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火山岩油气藏的储层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中国古亚洲域火山岩储层的母岩发育年代西早东晚,西部的准噶尔、三塘湖和吐哈盆地发育晚古生代海相、海陆交互相的中基性安山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东部的松辽、二连和海拉尔盆地发育中生代陆相中酸性流纹岩、安山岩。火山岩原生储集空间包括气孔、孔洞以及冷凝收缩裂缝等;次生储集空间包括各种溶蚀孔及构造裂缝、风化裂缝等。火山岩岩相可分喷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相和火山沉积相。其中中基性岩类多以溢流相开始,相序类型为溢流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中酸性岩类多以爆发相或火山通道相发端,主要相序为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溢流相一般发育原生气孔、构造缝;爆发相多为粒间孔,而侵出相以角砾间孔和原生裂缝为主。火山岩储层的差异受多因素影响,包括岩性岩相、喷发环境以及后期构造、成岩作用等。前者奠定火山岩储层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和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后者则改造储层的储渗性能。  相似文献   

18.
准西北缘哈山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准西北缘哈山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形成于陆缘岛弧及大洋岛弧背景,是该区重要的勘探目标类型。为探究哈山地区火山岩储层发育及控制因素,以露头观测为基础,利用岩心、普通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手段,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由熔岩类玄武岩、安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类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和沉凝灰岩两大类5种岩性组成;储集空间包括溶蚀—裂缝型、裂缝—溶蚀型、溶蚀型三类16种;岩性和岩相是影响储层的内在因素,风化淋滤和构造作用是外在因素;风化淋滤作用主要发生在风化壳、火山喷发旋回界面和喷发期次界面下,构造作用产生的大量裂缝,改善储层渗滤性能的同时还有效地增大了储集空间;断裂交汇处的风化壳和喷发旋回与期次界面处的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安山岩发育区是有利储层分布区。该研究为预测哈山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有利储层分布提供依据,为勘探部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全球火山岩油气藏研究的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全球火山岩油气勘探进入重要阶段,为客观评估其地位和前景,有必要对其研究历程进行系统的回顾和认识。通过较为广泛的文献调研,将这一历程整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最初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兴奋(偶然发现阶段,1949年之前),进入了漫长的低潮时期(缓慢发展阶段,1950—1979年),之后逐渐升温(局部突破阶段,1980—1999年),并走向成熟(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分析总结认为,印度尼西亚的Jatibarang油气田、中国的徐深气田、克拉美丽气田、长深气田、纳米比亚的Kudu气田等为典型的大型火山岩油气田。从出现频度上看,目前已发现的火山岩油气藏主要出现在中新生界,如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中所出现的频率较高;其次是晚古生界。从全球范围来看,各种岩性的火山岩都可能具有形成有效储层的潜力。在一些盆地中,火山岩储层下伏地层中烃源岩层的发现,使得传统意义上将这些火山岩视为这些盆地基底的认识得以改变,其基底可考虑进一步向深部修正和调整,油气勘探也得以向深部发展。目前来看,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区域依次有: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中新生界火山岩油气藏,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晚古生界火山岩油气藏,特提斯洋构造域(如其西端的环地中海区域)的火山岩油气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