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丽  王群  王琦 《海洋信息》2014,(1):56-58
海洋风能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应用前景乐观的新技术,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制定相关风能政策,以不断推进风能产业、健全风能市场。作为海洋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虽然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比较迅速,但与国际风电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海洋风能开发程度较低,因此有必要从国外先进风能利用国家发展风电的实践中寻求经验,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基于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潮流能等海上可再生能源进行多能互补集成发电的研究发展情况,从不同技术研究侧重点、不同装置机理差异性和多能互补集成发电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综述,对已有设备和理论研究等进行了对比,评述了目前海洋多能互补集成发电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指出未来海洋能源集成发电需在离岸化、新材料、大型化和阵列布局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和攻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海海洋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风能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和资源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利用尤其如此。在综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海洋风电发展历史及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风电的优势条件,并展望了海洋风力发电的前景。海洋风电的发展,对解决我国沿海地区的能源短缺,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洋热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全球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它有可能成为21世纪人类解决能源短缺、全球变暖和淡水缺乏等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考虑海洋温差发电的问题,其中法国、日本、美国和印度的海洋温差发电技术发展比较快,已经建成了一些海洋温差能发电站,我国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文章结合全球大洋可利用的海洋温差能资源,回顾了世界海洋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法国、日本、美国和印度的发展情况,希望我国积极开展海洋温差发电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海岛能源研究一文,着重介绍了我国海洋岛屿的能源现状,开发海岛能源的经济意义,国内外海岛新能源的开发现状。论述了开发潮汐能、风能的可行性和较成熟的技术,提出了加速我国海岛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洋波浪能是一种清洁环保并且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在当今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作为绿色能源的海洋波浪能受到了世界多国的重视。世界许多国家对波浪能发电技术已经研究多年,并取得很大的成果。本研究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国外在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三沙管理与发展离不开能源与淡水。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三沙能源和淡水供应的可行性方案。根据波浪能、温差能和海洋风能调查与评价的结果,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开发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三沙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岛海洋能应用需求和发展建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海洋能是海岛地区绿色、清洁、低碳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海岛潮汐能、海岛潮流能、海岛波浪能、海岛温差能等,与海岛风能、海岛太阳能统称为海岛可再生能源。《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利用海岛可再生能源",为其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我国海岛海洋能资源储量丰富,其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制约海岛发展、海上装备运行、深海资源开发等用电问题,对于调整海岛能源结构、保护海岛海洋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总结了发展海洋能的重要意义,描述了我国海洋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海岛海洋能开发利用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海洋能在海岛应用的需求及前景,从顶层设计、激励政策、实施科技创新、开放共享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海岛海洋能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洋能种类多、储量大、可再生、污染少,是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清洁能源。针对海洋能具有波动性、能量密度低的特点,利用不同能源之间的互补性开展多能互补装置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研究的意义重大。文章根据各种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特点,阐述当前多能互补发电装置的理论模型及其基本结构,为海洋能综合发电装置设计和降低海洋能开发成本提供参考;利用各种海洋能、风能和太阳能之间的互补性,优化多种能源的配置,构建分布式发电微网,使系统获得稳定的电力输出,可实现海洋能的有效利用;多能互补模式能提高海洋能开发的经济性和能量利用率,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能源需求出发,对国外、国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作了简要说明,分析了我国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利条件,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全国海岛可再生能源开发学术研讨会及第五届海洋能源利用研讨会在南澳召开“全国海岛可再生能源开发学术研讨会及第五届海洋能源利用研讨会”于1994年5月7~8日在广东省南澳县召开。会上交流论文19篇,内容涉及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和盐度差能是我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海洋能源产业管理现状及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海洋能发电装置产品研发流程,提出了管理框架及管理方法,旨在规范海洋能发电装置设计、制造、采购、验证、评价过程,推进我国海洋能源产品的应用和转化。  相似文献   

13.
海洋能源获取、传输与管理是实现海洋透明化的关键技术。以能源获取的方式进行分类调研,分析探讨国内外海洋能源的获取、传输与能源管理方法,以及各个方式的优缺点,并对能源获取、传输与管理进行核心技术分解,对比我国研究现状得出各个技术与国外现有差距,预测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文章论述国内和国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资源量、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在顶层规划、关键核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示范应用、成果转化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海水发电     
舟颖 《海洋科学》1978,2(3):62-62
海洋中蕴藏着各式各样的能源。海水发电就是开发海洋能源的一个重耍方面。海水发电主耍指的是利用潮汐、波浪和水温这三种能量形式所进行的发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能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在海岸带和浅海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油气是中国未来能源的希望。通过对海洋油气产业发展条件、产品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对海洋油气产业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海洋油气产业进行总体发展战略探讨,提出中国发展海洋油气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山区水力能源,考虑上述三种天然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采用联合运行,互补发电可行技术是解决该地区电力能源紧缺的当务之急和有效途径。本文就此提出综述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山区水力能源,考虑上述三种天然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采用联合运行,互补发电可行技术是解决该地区电力能源紧缺的当务之急和有效途径。本文就此提出综述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海洋观测已呈现陆、海、空联合组网观测形式,这是海洋观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未来走向。但我国在海洋水下观测能力方面极其薄弱,特别是与国际海洋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主要整理了国外水下观测网发展的有关政策、重点项目及技术装备,并对我国面临的海洋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海洋水下观测网发展战略建议,供有关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福建省不仅面临着传统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还亟须改变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相比于匮乏的化石燃料,福建省海洋能源储量丰富,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主要海上能源蕴藏量均居全国前列。积极地发展低碳无碳的海洋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增加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优化福建能源资源结构。文章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对福建省海洋能源资源储量、海洋能源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发展海洋能源产业是解决福建当前能源资源问题的必要手段,并从发展思路、海洋调查与评价、法制体系和政策规划构建、注重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4个方面为福建省海洋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