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氯化钠-溴水封闭溶样碘量法测定矿石中的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Cl-溴水为溶剂、封闭溶样法分解试样,泡塑抽滤吸附以及碘量法测定矿石中Au。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不污染环境,适用于测定矿石中0.x~xxg/t的Au。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比较原理及两个Lyapunov函数v(t,x),w(t,x)研究了非自治系统解的最终有界性,对充分大的‖x‖,只要求v(1)(t,x)是常负的,w(t,x)的构造也很简单。  相似文献   

3.
氯化钠—溴水封闭溶样碘量法测定矿石中的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光 《岩矿测试》1994,13(2):137-139
采用NaCl-溴水为溶剂、封闭溶样法分解试样,泡塑抽滤吸附以及碘量法测定矿石中Au.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不污染环境,适用于测定矿石中0.x-xxg/t的Au.  相似文献   

4.
Fullerene碳笼结构表达式系数的求解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辙  郑维行 《岩石学报》2000,16(2):288-290
在富氏碳笼的结构表达式中,不同聚合度的六边形碳环的数目x,y,z,u是由不定方程6x+5y+4z+3u=3n-120决定的,该文给出了方程的求解方法。在求解过程中,证明了稳定结构的富氏碳笼必须满足二个条件,我们将它称为偶碳定则和60碳定则。解的结果表明,当n〉60时,方程是多解,每一组解对应一种富氏碳笼分子,不同解对应的分子构型不同,是同分异构现象,n愈大,其解组愈多,也就是说,富氏碳笼Cdisplay  相似文献   

5.
金山韧性剪切带大型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黄金地质》1997,3(2):17-23
根据REE含量及其组成和∑REE、∑Ce/∑y、δEu、(La/Yb)N……参征参数,以金山金矿床为例,探讨“金山式”矿床的形成、演倾与成矿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罗丹宁纤维富集分离-示波极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螯合罗丹宁纤维富集分离。示波极谱法测定Au的条件,选用0.15g罗丹宁纤维装柱(Φ5mm×80mm)富集Au,吸附Au后的罗丹宁纤维于700℃灰化的烧,浸取物在NaOH底液中用示波极谱法测定。测定范围为0.4~140μg/mlAu,经对标样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Au含量为4.93×10 ̄-6级的标样进行10次测定,方法精密度(RSD)为1.14%。方法选择性高、稳定性好,适用于Au含量在0。2×l0 ̄-6以上地质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松仕 《水文》1995,(4):17-19
负偏态系列双权函数参数估计直接计算公式李松仕(福建省水文总站)1引言在水资源评价、规划以及枯水径流量的频率计算中,经常会遇到负偏态系列的统计参数估计问题。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对原变量系列进行负值转换,即若x为具有负偏态的原变量,则令y=-x,变换后的y为...  相似文献   

8.
欧塬圩 《地质与勘探》2017,53(2):310-31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点法,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一种数值计算方法(最小二乘法),以此来确定部分具有自然电位异常简单地质体的形态(形态系数)、埋藏深度、极化角和电偶极矩。特征点法通过剖面上三个特殊点(两个极值点和零电位点)的值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距离便可快速求取地质体各参数。改进的最小二乘法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了零电位点的计算及其它处理方法,以此来获得准确性更高的地质体各参数。两种方法都被用来计算加入±5%随机误差的理论模型数据,并在土耳其的一个实际野外数据中得到测试。结果表明所求的参数与实际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离子电泳分离间接紫外光度法测定镍矿石镍钴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坛  梁冰 《岩矿测试》1998,17(4):275-278
研究了以咪唑为背景吸收电解质,α-羟基异丁酸为络合剂,毛细管离子电泳分离,间接紫外光度法测定镍矿石中Ni,Co,Cu含量。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的pH值,α-羟基异丁酸和咪唑浓度对Fe^3+,Co^2+,Ni^2+,Zn^2+,Cu^2+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几种离子在8min内完成分离,检测限低至0.2mg/L,以Zn作内标,改善了方法的精密度,对于20mg/L各离子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6.5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沿线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构造活动强度α(≤1)和地壳稳定程度β(≤1)是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的重要参数,α=1-β。对青藏铁路沿线任一单元i,以断层运动速率(vi)、地震震级(Mi)、温泉温度(Ti)和构造应变(εi)综合刻画构造活动强度(αi),αi=(vi/vmax Mi/Mmax Ti/Tmax εi/εmax)/αmax。根据各单元构造活动强度值(αi),应用克里格等值线绘制软件,编制构造活动强度等值线图,为青藏铁路沿线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提供定量判据。α≥0.40的构造活动区可能孕育Ms≥6-7级地震,对应于不稳定区:α≥0.70的强烈构造活动区可能孕育8级左右强烈地震,对应于极不稳定区。区划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发育昆仑山南、可可西里、通天河、唐古拉山、错那湖、当雄、羊八井7个不稳定区,其中包括西大滩、谷露盆西、羊八井3个极不稳定区。  相似文献   

11.
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作为一种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将工程的破坏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作为了解工程整体力学特征、破坏模式和稳定情况的重要研究手段,在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由于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变形模量较低,同等应力条件下应变极其敏感,因此模型实验中变形测量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中变形量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对目前地质力学模型中对变形测量的主要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对于模型变形量测的方法主要分为电测式测量方法、光学测量方法和机械式测量方法,其中电测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阻式应变片法和位移计法,光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光纤类传感器法、数字图像相关法、光弹性贴片法和云纹干涉法,机械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百分表测量法和经纬仪观测法。通过对各种方法工作原理、主要应用案例及优缺点的阐述对比,得出不同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测量范围和适用范围的差异,其中百分表测量法适用于测量小区域变形;测量内部变形可选择电阻式应变片法及光纤类传感器法;较大区域的变形可选择位移计法及光纤类传感器法;指定点位移可选择经纬仪观测法;全场观测可选择数字图像相关法、云纹干涉法以及光弹性贴片法。该成果可为相关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的变形测量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倩倩  黄栋  乔建平  崔中兴 《岩土力学》2014,35(Z2):156-161
针对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的重要性,以大量工程实例为依据,以统计误差分析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最小二乘法与M-估计法在分析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时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难以判断粗差的数量和比例时,很难对两种线性回归方法的优劣进行规律性的比较。考虑到数据是具有工程特性的,为更准确地处理实验数据,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应用于计算李家河水库的抗剪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13.
低序级断层的地震识别技术在惠民凹陷辛34断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亮 《矿物岩石》2007,27(2):86-93
利用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及对地震剖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增加低序级断层识别的识别及低序级断层组合的呈现,系统优化低序级断层的平面组合配套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惠民凹陷辛34断块低序级断层的识别与重新组合,厘清该断块地层低序级断层的分布规律,进而对各断块的边缘及油气水系统进行调整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Unbounded plane stress and plane strain domains subjected to static loading undergo infinite displacements, even when the zero displacement boundary condition at infinity is enforced. However, the stress and strain fields are well behaved, and are of practical interest. This causes significant difficulty when analysis is attempted using displacement‐based numerical methods, such as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To circumvent this difficulty problems of this nature are often changed subtly before analysis to limit the displacements to finite values. Such a process is unsatisfactory, as it distorts the solution in some way, and may lead to a stiffness matrix that is nearly singular. In this paper, the semi‐analytical scaled boundary finite‐element method is extended to permit the analysis of such problems without requiring any modification of the problem itself. This is possible because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solved analytically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displacement solutions so obtained include an infinite component, but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any two points in the unbounded domain can be computed accurately. No small arbitrary constants are introduced, no arbitrary truncation of the domain is performed, and no ill‐conditioned matrices are inverted.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蒋春艳  常晓林  周伟  朱双林 《岩土力学》2006,27(9):1480-1484
研究了重力坝多折面建基面的稳定评价问题,指出现行规范建议公式无法完整计算三维情况下的多折面建基面稳定安全性。为此,在对规范建议的结构极限承载能力验算表达式进行改进和探讨的基础上,采用分项系数对材料参数和作用进行配套处理,导出了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极限平衡准安全系数计算表达式,同时采用强度储备系数法揭示坝体建基面破坏模式和稳定安全度。以极限平衡准安全系数法和强度储备系数法的联合应用构成定值安全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工程算例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判断准则简单适用并相互补充印证,能够较好评价多折面建基面的稳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可靠度分析中梯度求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晓慧  刘新荣 《岩土力学》2006,27(6):929-932
在岩土工程的可靠度分析中,功能函数的形式非常复杂,甚至是隐式的。而对于常用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如一阶可靠性方法(FORM)、二阶可靠性方法(SORM)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求功能函数对基本随机变量的梯度。因此,对于隐式的或复杂的显式功能函数,必须采用数值微分方法来求解功能函数的梯度。对于可靠度分析中常用的有限差分法(FDM)及有理多项式法(RPT)这两种数值微分方法,本文详细研究了二者问的异同及其求导结果与步长的关系,指出了对于相同的步长控制系数及取样方式,FDM是RPT在线性情况下的特例;对于连续的线性功能函数,可直接用3点FDM求导:对于连续的非线性功能函数,可用5点RPT求导;对于非连续的功能函数,应采用RPT求导。建议取步长控制系数等于1。  相似文献   

17.
李大勇  翟汉波  高玉峰 《岩土力学》2015,36(6):1622-1626
莫尔圆在岩土材料的强度理论、应力路径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极点是莫尔应力圆上的一个特殊点,具有惟一性,通过极点,可以求得任意分析平面的应力状态。特别是对于求解复杂状态下的应力问题,莫尔圆极点法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提出了定义极点的新方法--射线法,利用应力隔离体力的平衡法则证明了该方法定义极点的正确性及惟一性,并且发现定义极点的平行线法和法线法是射线法的两种特殊情况。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极点位置并不相同,但求得的任意面上的应力状态是相同的,而且平行线法更便于使用。然而,所提出的射线法能加深对莫尔圆极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极限分析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滑动型岩质边坡极限分析上限法.该方法按照外力所做的功率等于内力所消耗的功率,即滑体处于极限状态时两功率相等的条件--虚功率方程,综合考虑作用在岩质边坡上的后缘裂缝静水压力、沿滑面扬压力、重力、水平地震作用力、锚固力等外力,按照强度折减法,推导得出了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极限分析上...  相似文献   

19.
苏占东  王鸷文  孙进忠  张建勇  梁金平  牛耀  张之泰  曾扬农  李梦园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08-2023050008
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作为一种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将工程的破坏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作为了解工程整体力学特征、破坏模式和稳定情况的重要研究手段,在各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由于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变形模量较低,同等应力条件下应变极其敏感,因此模型实验中变形测量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中变形量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对目前地质力学模型中对变形测量的主要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对于模型变形量测的方法主要分为电测式测量方法、光学测量方法和机械式测量方法,其中电测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阻式应变片法和位移计法,光学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光纤类传感器法、数字图像相关法、光弹性贴片法和云纹干涉法,机械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百分表测量法和经纬仪观测法。通过对各种方法工作原理、主要应用案例及优缺点的阐述对比,得出不同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测量范围和适用范围的差异,其中百分表法适用于测量小区域变形;测量内部变形可选择电阻应变片法及光纤传感器法;较大区域的变形可选择位移计法及光纤传感器法;指定点位移可选择经纬仪观测法;全场观测可选择数字图像相关法、云纹干涉法以及光弹贴片法。该成果可为相关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的变形测量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允芳  韩晓玉  刘元坤 《岩土力学》2006,27(Z1):1205-1210
由于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的突出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以往只能测量钻孔横截面上的二维应力状态。近期兴起的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已在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深圳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了3个不同方向钻孔测量法和单钻孔测量法进行了三维地应力测量,得到了很好的测量成果。其中单钻孔三维地应力测量,在近水平向和铅垂向两个钻孔中应用。三维地应力测量成果不仅得到了相应钻孔横截面上和原生裂隙面上二维应力实测值的检验,而且得到了同一位置两种不同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的相互印证,和同一个钻孔(铅垂向)中套芯应力解除法三维地应力实测值的印证。两种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成果(单钻孔测量法包含了非铅垂向和铅垂向钻孔的两种测量法)非常一致,能够代表该测量区的地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