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工程和控制论方法,分析了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统的构成;提出了“预控”式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并讨论了“预控”式管理模式的原则与内容。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浪底地区斜坡中普遍发育的“返迭瓦”式构造,结合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反迭瓦”式构造的形成是由于边坡蠕变形的结果,并非造成滑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顺应多元化投资的市场需求,找准工程咨询行业的市场定位,本文通过对其他服务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成功实例剖析,提出了一体化服务与“菜单式”经营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并对国有设计院经营模式的转轨与变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23,(2):22-23
<正>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院”)原名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成立于1953年,是一家具有工程咨询、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智能化及系统工程设计资质的综合性建筑设计院。“十四五”以来,高质量城镇化建设成为主流,“上海2040目标”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对此,上海院以打造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为目标,逐步摸索出“区域整体统筹开发”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23,(2):28-29
<正>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建筑院”)成立于1953年,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营业收入超20亿元,长期与政府、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产等各类社会资源密切合作,累计设计完成海内外大中型项目万余项。面对新环境下的市场压力,四川建筑院“十四五”规划提出“城市空间、生态园综合服务引领者”的总体定位,着力打造“4+X”的业务体系。其中,“4”由创意设计业务、工程管理与咨询业务、工程勘察业务和数字业务构成;“X”是指以投资为核心,集培养、孵化的其他业务构成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大型公共建筑一般指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日益增多,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增强了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国家对大型公共建筑建设管理不断加强,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但当前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特别是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不顾国情和财力,热衷于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占用土地过多;一些建筑片面追求外形,忽视使用功能、内在品质与经济合理等内涵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23,(1):53-60
<正>“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空间在哪里?对勘察设计企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投融资体制、市场监管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天强梳理2022年以来重点产业以及行业政策,分析新时期行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十四五”规划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行业规划》),明确指出新时期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并从市场环境优化、质量安全管理、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关键举措。新时期,行业发展有如下几个新特点:关注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链条的话语权发挥,鼓励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创新。《行业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推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种引领作用凸显在勘察设计企业的设计引领、工程建设模式引领和价值引领。《行业规划》提出强化城市设计对建筑的指导约束,引领建筑设计和建造水平提升;发挥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示范项目引领作用;强调与国际靠拢,强调设计牵头全生命周期服务,发挥设计在工程价值链上的引领作用。这意味着需要设计企业建立广义的全生命周期的概...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高速发展已成为过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行业结构,已成为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在“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中提出:“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并提出了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的各项具体要求。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推行工程总承包……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23,(2):24-25
<正>一直以来,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勘集团”)始终坚持以“规避风险、节约资源、共创和谐”为核心的“绿色岩土”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大力推进行业发展,在节约工程建设资源投入、提升工程建设投入成效等方面为低碳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上勘集团针对勘察设计行业低碳发展方向,在岩土工程一体化设计咨询、自稳式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一体化和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相关业务,在满足工程建设安全要求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人是离不开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社会”的,而建筑活动作为人类一个车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如何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共生”,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是对建筑师们提出的挑战,也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严峻任务。可以预言,“生态建筑”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建筑活动的主流建筑形式。阐述了如何实施“生态城市”、“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11.
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建筑石料矿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已禁止或限制开山采石,使得该地区的建筑石料供求趋于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筑石料资源,在对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建筑石料开发利用现状和“十五”期间情况作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十五”期间建筑石料用量和开采规划。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的防洪减灾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鄱阳湖区“退田还湖”的实际资料,采用洪水模拟的方法分析计算出“退田还湖”降低湖口站洪水位和减少1954年洪水超额分洪量,分析了“退田还湖”后鄱阳湖区的防洪减灾形势,提出应继续加强对鄱阳湖区防洪工程的建设,探讨了“退田还湖”后江湖洪水关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李进超  钮新强 《岩土力学》1997,18(A08):300-304
通过武汉市区某一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原型观测,提出了双排沉管灌注桩组成的“门式模式架”与多排粉喷桩形成的“重力式挡墙”结合,共同承受护壁的水平力这一较为新疆结构形式。同时,为沉管灌注桩等较小截面桩型在基坑支护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当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出现的岩土工程师“离土”现象。指出它对我国工程勘察质量的负面影响。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筑基坑工程信息综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详细论述并提出了基于监测信息,经验信息及理论信息之上的建筑基坑工程信息综合分析方法,编制了基坑工程信息综合分析工程流程图,结合一个典型的基坑工程实例,进一步论述了该方法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吉利 《探矿工程》2007,34(12):32-35
介绍了河北省廊坊市某小高层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场区工程地质情况,并进行了场地土的液化判别,对建筑地基土层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地基处理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来对本专题的研究,提出了目前沿海平原地区在“暗绿色硬土层”的第四纪地研究和岩土工程勘探中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倾向性意见,对新版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讨论,指出随着当代工程建筑规模的发展,研究工作的重点应转向硬土层下埋藏更深的桩基持力层。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为土地整理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成为当前受人关注的焦点。湖北省“兴地灭螺”工程是一项土地整理与血防工程相结合的生态型,工程,华中地区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正在逐步展开。以武汉市蔡甸区土地整理(血防)项目为倒,对治理血吸虫区域的土地整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陆建生 《探矿工程》2014,41(1):70-77
为探讨管井回灌在深基坑工程中的设计及应用,分析了基于环境控制的深基坑工程管井回灌设计的特殊性,开展了悬挂式帷幕下不同回灌滤管类型的降水回灌渗流分析及对比,探讨了影响回灌管井平面布设以及管井滤管设计的关键因素,同时针对深基坑工程回灌的特殊性,提出了“双点位流态”控制设计原则、回扬控制措施的确定方法以及回灌水质应满足的3项原则。  相似文献   

20.
李犇 《地质与勘探》2011,47(6):1153-1157
本文研究重庆拉法基长寿智深混泥土搅拌站岩质边坡稳定问题。针对该边坡所处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象水文条件,分析了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归纳了该边坡可能的主要工况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块体极限平衡法对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最终提出了以下综合治理措施:“表里排水”、“削坡减载”、“坡面防护”、“锚杆格构”以及“重力式挡墙支挡”。这些措施在后期施工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问题的分析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