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胶东莱西-平度一带早元古代麻粒岩相岩石的成因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胶东地区早元古代麻粒岩相岩石的辉石、角闪石、斜长石、方柱石、榍石、磁铁矿、钛铁矿等矿物及共生组合特征,以及与形成条件的关系。采用二辉石、角闪石-斜长石、斜方辉石-角闪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铁-钛氧化物等地质温度计,估测了变质作用的温度和氧逸度。用单矿物(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的成分特点及方柱石-斜长石共生关系估测了压力。综合分析确定,本区主期变质作用的温度为720—810℃,压力5kbar左右,氧逸度为10~(-15·5),则地热梯度为41—46℃/km,属于较低温的低压麻粒岩相。  相似文献   

2.
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中角闪石榴(斜)黝帘石角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山铀矿田变质岩区的云母片岩中,发现有脉状岩石产出,定名为角闪石榴(斜)黝帘石角岩。其原岩是基性脉岩。形成该角岩的热变质温度约为640℃,属于低压相系,与本区早一中元古代变质岩的形成条件相当。该热变质作用使早一中元古代变质岩叠加了一次热变质作用,形成了第2期的十字石、铁铝榴石和黑云母等变质矿物。它们依第1期变质矿物的晶格发生连生,也使第1期变质矿物发生了重结晶和自净作用,并趋于自形。这一角岩化基性脉岩的发现,揭示在古生代相山铀矿田变质基底仍然遭受着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三者相伴随的较为强烈的地质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3.
岩浆岩属于高温结晶成因,作为受体一般不易发生热接触变质现象,所以热接触变质的岩浆岩比较少见,地质人员对其了解较少。以永年县洪山岩体中的热接触变质辉石正长岩为例,说明岩浆岩的热接触变质现象。辉石正长岩在热接触变质过程中,其中的普通辉石先退变质为角闪石,再进变质为紫苏辉石和普通辉石。正长石则发生K的迁出和Na、Ca的迁入。正长石从边缘向核部,逐渐被斜长石所交代,形成反环带构造。原岩的斑状结构也逐渐变为角岩结构。  相似文献   

4.
孙凯  周肃  赵志丹  张琳琳  刘栋 《岩石学报》2011,27(12):3718-3726
出露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尼木县的变质岩主要由石榴黑云片麻岩和黑云斜长角闪角岩组成.研究表明岩石变质程度达到角闪角岩相-辉石角岩相;石榴子石变斑晶具有生长环带,角闪石均为钙质角闪石,黑云母大多为铁质黑云母和铁叶云母,长石多为更长石和中长石,少量为正长石.利用石榴子石-黑云母温度计、石榴子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压力计和角闪石-斜长石温度及压力计计算获得石榴黑云片麻岩和黑云斜长角闪角岩的变质温度分别为619 ~661℃,695 ~ 702℃,压力范围分别为1.86~1.94kbar和3.69~4.56kbar.野外和室内研究认为岩石原岩为冈底斯带南缘叶巴组火山岩及其上部沉积岩,岩石经历了高温低压的接触变质作用.结合已有冈底斯带陆缘岩浆活动特征,对变质岩的形成环境和过程进行了反演.  相似文献   

5.
冀东地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曼云  李树勋 《岩石学报》1996,12(2):343-358
据冀东迁安-遵化一带麻粒岩相区的变质岩石、变质矿物及其组构特征、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条件,结合同位素年代学资料,以及岩浆作用、构造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可将本区太古代变质作用划分为两期。太古代第一期变质作用只限于表壳岩包体岩石中,变质级为高角闪岩相和辉石麻粒岩相,第二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晚太古代,早期变质阶段是在紫苏花岗岩侵位以后发生的辉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晚期变质阶段发生在稍后侵位的基性侵入岩体、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等深成侵入体中,变质级达角闪麻粒岩相。早元古代第一期角闪石榴二辉麻粒岩型岩脉,遭受了辉石麻粒相变质作用,第二期角闪石榴斜长辉石岩型岩脉经历了角闪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这些变质作用在早期岩石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叠加。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在700℃~920℃,压力在0.88~1.14GPa。变质作用的PTt演化呈现了逆时针近等压冷却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辉石是本区的主要造岩矿物,在麻粒岩相岩石中分布比较广泛。综合研究表明,本区斜方辉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普遍较富铁,从含铁量的变化范围来看,矿物的含铁量和岩石中的含铁量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单斜辉石中FeO、MgO、CaO的含量变化较小,从化学成分上对比,单斜辉石MgO的含量与斜方辉石MgO含量都受岩石成分所控制。本文所研究的两种辉石均属平衡共生关系,据二辉石矿物对获得本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为800-900℃,压力为(7—10)×108Pa。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川超镁铁质岩体主要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及各种矿物的化学成分特点;选用5种较成熟、使用较方便的矿物地质温度计、压力计(主要是辉石温压计和角闪石压力计),对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估算,其结果为:成岩温度为1000~1300℃(上限可到1400~1500℃),成岩压力约为5×10 ̄8~11×10 ̄8pa。金川超镁铁质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这一岩石类型在复杂体系相关系图中的稳定区域大致处于5×l0 ̄8~15×10 ̄8pa的范围,这与矿物温压计估算的成岩温压条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沂水地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尚国  顾德林 《岩石学报》1997,13(3):331-345
山东沂水麻粒岩相岩石出露于断裂带中,它是断裂带中最古老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孔兹岩(石榴石-石英-条纹长石-夕线石片麻岩)、紫苏辉石麻粒岩(紫苏辉石-斜长石-厂长央片麻岩)以及紫苏花岗岩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变质反应,温压条件得出本区麻粒岩相岩石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前阶段为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温度条件为T=575℃ ̄600℃,P=0.59GPa;峰期他阶段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前阶段为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研究了桦甸杂岩的主要造岩矿物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石榴石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共生关系。各主要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及相互关系都说明桦旬杂岩的变质作用高峰达麻粒岩相。文中用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石榴石-黑云母、石榴石-普通角闪石、石榴石-斜方辉石和石榴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石英等矿物对和矿物组合作了变质作用温度、压力估测。桦甸杂岩的变质作用温压条件约为6.4—7.1kbar,700—750℃,桦甸杂岩变质时的埋藏深度约25km,当时的地热梯度大约30℃/km。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CCSD主孔100~1100m范围内榴辉岩中单矿物的LA-ICP-MS分析,探讨了榴辉岩中单矿物之间的微量元素分配,发现超高压变质作用中石榴石和绿辉石之间Ti和C0的分配显著受Mg控制(如DCo^Grt/Omp=3.43DMg^Grt/Omp-0.34),而REE、Sr和Y的分配则受Ca分配所控制。绿辉石中REE、Pb和Th的含量则明显受超高压副矿物磷灰石的出现与否所控制。结合岩石学特征,对角闪石和绿辉石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角闪石主要是绿辉石退变质的产物。但退变质矿物的微量元素组成不仅受原矿物控制,而且受退变质矿物组合类型影响。绿帘石的出现会显著降低共生角闪石中LREE和Sr的含量,而多硅白云母的分解则会增加角闪石中的Rb、Ba含量。另外,退变质过程中的流体活动也会影响退变质矿物中的LREE、Sr和Pb等。结合REE在榴辉岩各主要矿物间分配系数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我们推测部分石榴石边部MREE的富集特征可能反映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经历了短时增温作用,这可能是引起苏鲁地区榴辉岩相向麻粒岩相转变叠加现象以及超高压岩石经历部分熔融作用的重要原因。此外,榴辉岩中金红石Nb和Ta组成的高度不均一性为金红石形成于超高压变质阶段富Ti磁铁矿相变作用的成因机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1.
东南极格罗夫山主要由麻粒岩相高级变质岩和花岗岩类组成,其中变质岩以浅色和暗色含斜方辉石长英质片麻岩占主导地位,夹有少量镁铁质麻粒岩、变沉积岩和含方柱石钙硅酸盐岩。这些岩石一般都展示了平衡的矿物共生结构,但在镁铁质麻粒岩的单斜辉石中普遍发育斜方辉石(易变辉石)的出溶片晶。根据出溶辉石的重组分析获得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峰期温度约为850℃,而浅色片麻岩中的石榴子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石英组合给出的变质压力为0.61~0.67GPa。镁铁质麻粒岩中火成亚钙质普通辉石斑晶的保存表明格罗夫山地区可能只发育单一的泛非期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事件,岩石在高温变质之后经历了缓慢冷却过程,这主要归因于花岗质岩浆的板底垫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崴平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1,30(6):1017-1038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发育角岩,按角岩与成矿的关系,可将其划分为成矿前角岩与成矿期角岩,多属钠长绿帘角岩相,矿物共生组合主要为钠长石+黑云母+石英.成矿前角岩以细晶化为主要特征,大多斑晶矿物没有独立晶形,其岩性主要为原生黑云母角岩(具典型斑点状、条带状构造)、长英质角岩;成矿期角岩的热液斑晶矿物具独立晶形,其岩性主要为硅化...  相似文献   

13.
皖南歙县许村花岗闪长岩体定位问题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大陆东南边缘构造演化问题存在不同认识,其中争论问题之一是:皖南雪峰期许村花岗闪长岩体是构造定位还是侵入定位。经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石薄片研究确认许村岩体侵入于元古界上溪群(相当于板溪群),并被震旦系不整合覆盖。尽管在岩体的南部边缘与围岩有构造接触,但在岩体的西部边缘上溪群被接触变质形成角岩是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4.
北秦岭官坡地区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岩相学及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北秦岭官坡地区的榴辉岩及含柯石英榴辉岩产在帮岭岩群的北侧,主要由绿辉石和石榴石组成,部分石榴石和绿辉石中含柯石英包体。此外还含有退变质的多硅白云母、角闪石、黝帘石和纳长石等矿物,根据变质矿物之间的替代关系及共生组合规律,榴辉岩退变质作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代表性矿物组合依次为:柯石英+绿辉石+石榴石;石英+绿辉石+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绿辉石+石榴石+石英;角闪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这四个  相似文献   

15.
松多榴辉岩出露于拉萨地块的石英片岩中,主要由较为基性的金红石榴辉岩和较为酸性的石英榴辉岩组成。榴辉岩相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 绿辉石 绿帘石±多硅白云母±石英±金红石。岩石发生了较强烈的退变质作用,退变质矿物有角闪石、绿帘石、石英、钠长石及绿泥石。石榴子石变斑晶具有生长环带结构,变斑晶和基质石榴子石主要落入C类榴辉岩区,少数石榴子石变斑晶边部和基质石榴子石落入B类榴辉岩区;单斜辉石主要为绿辉石,少数Ⅰ世代和Ⅲ世代为普通辉石;角闪石均为钙质角闪石。根据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矿物温压计计算,获得的温压范围为630~777℃和2.58~2.70GPa,峰期变质条件接近于石英-柯石英转变线。榴辉岩的原岩经历了从高绿片岩相、角闪岩相、榴辉岩相、角闪岩相到高绿片岩相的变质过程,这反映了与古特提斯洋闭合有关的俯冲进变质作用和随后的折返退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天山榆树沟麻粒岩地体的尖晶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榆树沟麻粒岩地体中发育两类尖晶石:一类见于中、基性麻粒岩体中,其化学成分富 Al 贫 Cr ,属铝尖晶石,镜下为深绿色,呈半自形至他形粒状,与其它变质矿物共生,表现为麻粒岩相的新生变质矿物;另一类发育在空间上与麻粒岩体紧密相邻的超镁铁质岩体中,为铬尖晶石,镜下为深褐红色,呈不规则粒状分布于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之间,为麻粒岩相变质过程中稳定的残余矿物。后者属于 Dick 等人划分的 I 型尖晶石,它的存在说明超镁铁质岩体为大洋岩石圈地幔的组成部分。这两类尖晶石的特征一方面说明该地体遭受了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改造,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榆树沟麻粒岩相蛇绿岩套属洋盆构造环境的直接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乌拉山群麻粒岩相岩石中变质矿物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太古宙乌拉山群高级变质岩系分布于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包括各种麻粒岩和片麻岩,构成了东西走向的大青山太古宙麻粒岩带。本文对这套岩石中的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石榴子石、角闪石、黑云母的物性和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矿物均为麻粒岩相条件下变质而成,并反映在发生麻粒岩相变质时,大青山南麓乌拉山群岩石的变质温度和压力均高于北边的岩石。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张立飞 《岩石学报》2004,20(3):583-594
本文首次报道在新疆西南天山木扎尔特一带发现了二辉石麻粒岩和麻粒岩相变质的堇青石榴矽线石片麻岩。二辉石麻粒岩的矿物组合为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石英。堇青石榴矽线石片麻岩矿物组合为堇青石-矽线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典型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岩石,其变质作用经历了两期演化:a.峰期麻粒岩相变质,T=681~705℃,P=5.4~5.8kbar;b.峰后角闪岩相退变阶段,T:571~637℃.P=4.7~5.3kbar。其变质作用P-T轨迹具有逆时针近等压降温(IBC)的特点,代表该地区可能为塔里木板块向伊犁.中天山板块俯冲过程中,在陆壳一侧所产生的陆源岩浆弧区域,由于受到下部岩浆热源的影响,在拉伸环境下出现低压麻粒岩相变质。通过分析低压麻粒岩相岩石与其南部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年代关系,我们认为该地区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岩石可能与其南部的西天山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组成了双变质带。  相似文献   

19.
卡姆斯特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徐新  朱永峰陈博 《岩石学报》2007,23(7):1603-1610
东准噶尔卡姆斯特蛇绿岩剖面由玄武岩、变辉长岩、辉石岩、蛇纹石片岩、硅质岩和火山碎屑岩等组成。辉石不发育出溶结构,说明地幔岩侵位过程相对缓慢(从上地幔到下地壳迁移过程中没有发生突然抬升或者 PT 条件的巨大改变)。辉石岩中存在三类角闪石:具有出溶结构的角闪石(Amp Ⅰ,镁绿钙闪石),与 Amp Ⅰ共生的均匀角闪石(Amp Ⅱ,镁质普通角闪石),以及交代单斜辉石边部的角闪石(Amp Ⅲ,钙镁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基于对辉石岩和变辉长岩中角闪石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的仔细研究,获得该蛇绿岩侵位的基本演化特征如下:地幔岩在中下地壳环境被快速抬升,导致辉石岩中的角闪石分解而形成铬磁铁矿出溶结构,当蛇绿岩侵位到中地壳环境后,岩石经受角闪岩相退变质改造,继续上升到上地壳环境后,岩石发生绿片岩相的退变质。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造山带北部麻粒岩相岩石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对大别山造山带北部麻粒岩相岩石的地质、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变质、变形等若干特征作了探讨。认为本区至少存在四种类型高压麻粒岩相岩石,形成的温、压条件分别为808-875℃和1.0-1.20GPa,并且早期可能曾经历过榴辉岩相变质作用。主要韧性变形特征表现为紫苏辉石的碎斑结构、不对称压力影、解理弯曲;斜长石的碎斑旋转、不对称压力影、亚颗粒化、核—幔构造、双晶弯曲、变形双晶和扫描性波状消光(Sweepingunduloseextinction);石榴子石亚颗粒、核—幔构造、碎斑旋转与不对称压力影;富钛的红棕色黑云母解理弯曲、扭折等。由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变形特征等表明本区麻粒岩相岩石实际上是麻粒岩相条件下形成的糜棱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