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筑业的发展和金刚石制造技术的进步,使金刚石薄壁钻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薄壁钻主要应用于施工工程之外,同时还广泛应用于各种目的之表层取样。新建楼宇敷设给排水、水暖和通风管线以及输电电缆线的安装等;还应用于隧道、桥梁、地下铁道的加  相似文献   

2.
薄壁金刚石钻头是当今世界上应用干建筑业的一种热门产品,国外应用有近40年历史。薄壁金刚石钻头不但钻非金属硬脆材料显其神通,而且在钻钢筋混凝土的能力和效果方面也无与伦比。随着近代民用高层建筑的兴起和豪华建筑工程装修的要求,薄壁钻施工方法越来越显示其极大的优越性:质量好,省工,省时,钻孔美观,孔位准确,更重要的是不致使建筑物结构遭受破坏和损伤。因此在国外,薄壁钻施工方法已形成建筑安装工程的一种法规。  相似文献   

3.
对薄壁金刚石工程钻头研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泽英 《探矿工程》2000,(4):37-37,43
从帝际应用出发,对薄壁金刚石工程钻头的质量、结构设计、开刃处理、干钻钻头等方面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薄壁金刚石钻头的唇面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粉末冶金的压型理论入手 ,分析热压法制造薄壁金刚石钻头的胎体压制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指出了平底唇面设计存在的不足 ,在分析薄壁金刚石钻头胎体密度和硬度分布及钻进过程的前提下 ,提出了薄壁金刚石钻头的唇面应采用类似半圆形。  相似文献   

5.
热压薄壁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制造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薄壁金刚石钻头的结构、钢体、加工工艺和规程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对薄壁金刚石钻头胎体作了不同配方的筛选,选出了GW1和GW2号配方,在室内和生产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大佛  李宝坤 《地球科学》1997,22(4):429-431
介绍了低温电镀薄壁工程金刚石钻头的性能与结构参数,阐述了低温电镀薄壁工程金刚石钻头的金刚石要求,技术要求和成品技术要求,并介绍了钻头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相似文献   

7.
粉喷桩加固滨海相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云港地区滨海相软土的工程特性,讨论了采用粉喷桩加固滨海相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包括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对粉喷桩的桩身质量进行评价以及通过复合地基的静载荷试验评价粉喷桩复合地基,同时根据连云港地区的软土特征建立了标准贯入击数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生福 《探矿工程》2005,32(11):57-58
对薄壁金刚石钻头胎体进行了性能分析和配方设计探讨,尤其根据被钻切介质对钻头胎体性能的要求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从理论分析结合实践经验筛选出了钻切建筑石材和各种钢筋砼的钻头胎体配方,在生产中满足了钻头工作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干热岩勘探刚刚起步。为准确评价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资源量,需要钻获高质量的干热岩岩心,但目前针对高温、高硬度、高研磨工况下的干热岩取芯钻进工艺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准确评价。为此,自主研发了Φ127 mm涡轮钻具,在福建漳州HDR-1井和青海共和GR1井进行了干热岩钻井取芯应用研究,研究验证了研发的涡轮钻具与KT-140取芯钻具的适配性、涡轮钻具与金刚石取芯钻头的匹配性,揭示了高温和硬岩井况下涡轮钻具工作特性,经受住了孔底236 ℃高温考验,钻获了高质量岩心,取得了涡轮钻具现场测试应用的各项参数;涡轮取芯钻进工艺与常规取芯钻进工艺相比,既充分发挥了涡轮钻具高转速的性能,也发挥了其耐高温、耐研磨、耐高地应力、使用寿命长和现场劳动强度低的特性,干热岩取芯钻速和质量大大提高。该工艺是高温深孔干热岩井下动力回转钻具驱动取芯钻头进行取芯钻进的首次成功尝试,为干热岩涡轮钻具复合取芯钻井技术的进一步科研攻关、现场试验与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施工应用经验和借鉴,也将为我国干热岩科学钻探与深部地热资源勘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混合岩、凝灰熔岩、花岗岩等不同物理力学性质岩层钻进,表明单管薄壁孕镶金刚石钻头(以下简称薄壁钻头)既适合于完整地层中钻进,也适合于致密坚硬地层和双管钻进易堵岩心岩层中钻进,薄壁钻头的钻进效果与同类型普通双管孕镶金刚石钻头(以下简称普双钻头)相比,在钻头使用寿命大体相同情况下,钻进效率提高22—42%,钻头费用降低12—14%。薄壁钻头对于提高坚硬岩层钻进效率和降低钻探成本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曰飞 《探矿工程》2007,34(6):21-23
介绍了大直径现浇薄壁筒桩的技术特点和施工工艺,对其在海洋工程和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成功应用做了实例介绍,并阐述了现浇混凝土筒桩施工过程的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管桩(简称PCC桩)技术在南京大厂区高坡土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中的应用。对该新型桩基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试验和检测,以其结果验证了该桩型的适用性,桩基承载力和复合地基变形满足了设计要求;通过低应变测试分析可知,所检测桩桩身质量是完整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是高等级公路软基加固中的高效、经济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刘林超  肖琪聃  闫启方 《岩土力学》2018,39(5):1720-1730
基于土体的三维波动模型研究了饱和土中单个管桩的竖向振动。将桩周土和桩芯土视为两相多孔介质,管桩视为等截面的圆管杆单元。在考虑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径向位移和竖向位移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土体三维波动模型的饱和土-管桩竖向耦合振动模型。借助势函数和分离变量法并考虑土体边界条件,求解了考虑土体三维波动的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的竖向振动。在此基础上,考虑管桩桩端边界条件,利用三角函数正交性求解了饱和土中单个管桩的竖向振动,得到了管桩桩顶的竖向复刚度。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土体三维波动模型解和不考虑土体径向位移的简化模型解的计算结果,分析了主要桩、土参数对饱和土中管桩竖向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管桩壁较薄时且低频时不应忽略土体径向位移的影响,在动态刚度因子和等效阻尼随频率变化曲线峰值峰谷处不宜忽略土体液相的影响,管桩壁不宜过薄。管桩壁厚、长径比、桩芯饱和土与桩周饱和土密度比、剪切模量比以及桩-土模量比对饱和土中管桩竖向振动有较大影响,在进行管桩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超细FeCoCu预合金粉末应用于金刚石钻头胎体中的试验研究。通过基础性试验测试表明:在663Cu含量为30%的前提下,在金刚石钻头胎体组成成分中添加FeCoCu预合金粉末,通过调节其与WC粉末的配比关系,能够有效地调节钻头胎体硬度,适应不同的地层。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胎体硬度与FeCoCu粉末加量的数学关系式,由此关系式可预测胎体硬度或计算FeCoCu粉末加量。经过野外实际钻进试验证明:添加了FeCoCu粉末的金刚石钻头胎体综合性能具有较大的提高,为后续钻头耐磨性研究提供了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5.
彭必建 《地质与勘探》2016,52(2):307-315
护壁对于人工挖孔桩成孔过程中防止土体塌落及滑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施工中保障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的主要构件。针对人工挖孔桩的护壁设计问题,分灌注桩和空桩两种工况分别建立了力学分析模型,以护壁的抗拉强度和水平位移作为护壁失效的控制条件,结合桩间土受力模型,提出了预防窜孔问题的人工挖孔桩护壁设计方法。将本文提出的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并根据实际应用结果提出了施工建议。研究成果对人工挖孔桩护壁的设计与施工安全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家品 《探矿工程》1999,(1):45-46,48
对薄壁金钢石钻头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并从钻头制造和使用及钻头磨损等方面提出了薄壁金刚石钻头经济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A new method of analysis is described for estimating the deformations and strains caused by shallow undrained penetration of piles and caissons in clay. The formulation combines previous analyses for steady, deep penetration, with methods used to compute soil deformations due to near-surface ground loss, and is referred to as the Shallow Strain Path Method (SSPM). Complete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the velocity and strain rates are given for a planar wall, an axisymmetric, closed-ended pile and unplugged, open-ended pile geometries. In these examples, the analyses consider a single source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soil at a constant rate, generating a family of penetrometers with rounded tips, referred to as simple wall, pile and tube geometries. Soil deformations and strains are obtained by integrating the velocity and strain rates along the particle paths. The transition from shallow to deep penetration is analysed in detail. Shallow penetration causes heave at the ground surface, while settlements occur only in a thin veneer of material adjacent to the shaft and in a bulb-shaped region around the tip. The size of this region increases with the embedment depth. Deformations inside an open-ended pile/caisson are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details of the simple tube wall geometry. © 1997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京珠高速公路广珠东线某试验段进行的系统室内配合比试验、工程桩大型无侧限抗压试验、现场天然地基、粉喷桩复合地基、粉喷桩单桩载荷试验和现场沉降观测,分析了粉喷桩的掺入比与桩体强度增长关系、处理的效果,探讨了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掺入比、强度增长、沉降量减少等机理问题,表明粉喷桩是一种处理桥头过渡段软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提高金刚石具性能的主要方法,包括;添加稀土元素,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应用,采用预合金胎体金属粉末,采用活化烧结方法,设计合理的结构,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采用超细或纳米级材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