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盘锦2002--2007年的24个工业行业的经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果指数为0.562516,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区域工业结构比较单一,在全省的地位不显著;增长效果指数为0.500229,区域工业经济整体扩张速度较慢,效益不理想;竞争效果指数为0.889271,区域工业经济缺乏竞争优势。工业结构单一,石化工业产业链条短,竞争力不足是影响盘锦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分析所揭示出的问题,结合实际,对今后盘锦市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作出建议,以促进盘锦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张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海洋产业结构是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并引入增长率指数、区域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力效果指数,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2009—2018年海洋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产业结构整体较好,但在海洋产业内部,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较低;海洋新兴产业在海洋第二产业中占比重较小;海洋第三产业已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辽宁沿海经济带还需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合理配置,力图能将各产业间发展形成协调互补的可持续发展结构。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2010—2014年为研究期,以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全国为参照区域,分析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引入相对增长率指数、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力指数进一步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增长均较落后;海洋产业结构整体较好,海洋第一产业不具优势,海洋第二产业劣势明显,海洋第三产业优势明显;海洋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尚具优势,但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向挖掘海洋第一产业潜力、协调培育海洋第二产业动力和着力提升海洋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建议,以促进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洋产业的不断壮大,海洋经济已经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目前国际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保持地区经济发展,减少经济危机影响的缓冲器。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估的意义在于,对区域海洋经济的竞争力来源进行细分,同时确定主要的竞争优势,以确保其核心竞争力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盘锦填海工程海域使用效益,通过采集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了盘锦典型填海项目—103#—104#通用泊位工程的相关数据,并对其开展了海域使用后评估。结果表明:103#—104#通用泊位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结果均为一般,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评估结果为较好,海域资源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评估结果为好,综合评估结果为一般。经济效益评估值不高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额较高,但收益不明显所致;社会效益评估值不高是由于项目对区域就业效果贡献较低所致;生态环境效益评估值不高是由于项目未开展生态空间建设、生态修复及海域环境动态监测等工作所致。根据评估结果,为103#—104#通用泊位工程的后续改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本研究为衡量与分析盘锦及其他填海工程海域科学配置海域资源和提高投资效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采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综合指数法划定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的方法。通过分析我国海洋管理分区体系现状,提出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是海洋生态红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压力-承压-调节力为框架,建立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给出指标标准值、权重、选择性与空间属性的确定原则,以盘锦市管辖海域为案例区,划定了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结果表明,具有调节系数的资源环境承载综合指数法较为科学地划定了案例区的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盘锦海域超载红线区的面积占盘锦管辖海域面积的58.3%,主要分布在盘锦港口航运区、辽滨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和辽东湾农渔业区等海洋功能区内。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国和出口国。为提升我国大黄鱼的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水平,文章分析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贸易结构,分别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我国大黄鱼的国际竞争力,并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7年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规模总体稳定,出口额增长,出口量下降;我国大黄鱼的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黄鱼的比较优势极强但正在减弱,以出口价格反映的产品质量偶有下降但总体提升,相对于国际市场同种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总体来看国际竞争力较高,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影响我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区饮食习惯、相关行业发展、国际贸易壁垒和产业发展空间,未来我国大黄鱼的生产和贸易应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和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8.
盐沼是全球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滨海湿地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以盐城沿海区域为例,利用近30 a来的6期遥感卫星图像,通过简单的植被覆盖指数(NDVI)粗提取和目视解译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盐沼的时空演变,并对引起这些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30 a来研究区盐沼面积呈大幅度先升后降又小幅度上升的趋势,至2015年盐沼面积减少了约18 km2;盐沼的空间位置不断向外扩张,最大扩张距离达到了5.5 km,盐沼的宽度也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盐沼植被类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景观指数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獐毛、碱蓬、芦苇大量减少,单一的互花米草覆盖湿地。对盐沼时空变化起到影响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中,围垦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海湾开发利用强度评估可反映海湾利用程度,是海湾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开发研究的基础,对发展湾区经济意义重大.以1990—2015年每隔5 a共6期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宁波市杭州湾、象山港和宁波市三门湾各时期的岸线及土地利用数据,基于此从海湾岸线开发和土地利用两方面综合分析海湾开发利用强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间,宁波3湾岸线人工化程度不断加深,岸线人工化指数最高的海湾由象山港(0. 16)转变为宁波市三门湾(0. 61),部分淤泥岸段(尤其是宁波市杭州湾岸段)滩涂围垦强度弱于泥沙淤积强度,削弱了岸线人工化程度.整个研究期间,宁波市三门湾和宁波市杭州湾的岸线开发利用结构始终为单一主体结构,象山港则呈现出由单一主体依次向二元、多元结构演变的趋势. 1990—2015年间,宁波3湾的岸线和土地利用强度均有所增加,其中象山港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指数最大,达0. 42;宁波市杭州湾区域土地利用变动最为强烈,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最大,达292. 300.区位和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水平及政策因素是造成宁波3湾区域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港口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港口是资源集散和处理的节点,是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加,港口的经济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港口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而随着港口功能的拓展,港口竞争力所涉及的范围也日益变化.在此背景下,对港口竞争力进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构建对港口竞争力的一种较合理、科学和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港口的市场竞争力做出客观的评价,为山东省港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时提供策略导向.  相似文献   

11.
辽宁沿海地区(大连、丹东、锦州、盘锦、营口、葫芦岛)六市拥有众多旅游产品,整合这些旅游产品,对加快发展辽宁经济乃至振兴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意义重大.文章分别从旅游产品类型结构、旅游产品空间结构以及旅游产品要素结构三个方面对辽宁沿海地区旅游产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辽宁六个滨海城市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业绩、旅游基础支撑、旅游潜力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然后运用SPSS11.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比较研究各滨海城市的各项旅游竞争力,为辽宁省滨海旅游的有序发展,以及妥善解决竞争与合作关系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重力辅助导航区域选择方法仅利用单一评价指标所导致的评价结果不全面这一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决策的多指标综合选取方法。首先,应用该方法计算目标区域重力异常的标准差、粗糙度、相关系数、重力信息熵和重力坡度等表征重力特征的统计参量;然后,利用模糊决策理论方法求解出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和权阵,得到区域总的评价指数;最后,依据总评价指数进行匹配区选择。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评价指数高的区域,其匹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以氯度作为保守性指数研究了杭州湾海区由于离子强度的变化水体中钾、钠、钙、镁、锶和硫酸根离子的保守性、非保守性行为,结果发现在测定相对误差分别为±0.2% ,±0.5% ,±0.5 % ,±0.2% ,±0 .5 % 时,钾、钠、镁、硫酸根在整个氯度范围内表现为保守性;锶在整个氯度范围内没有规律性的“迁入”或“迁出”行为;钙的不保守行为表现为在氯度6 ~8 之间有明显的“迁入”,其在低氯和高氯区则具有较好的保守性。并对此结果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方法为基础,对产业竞争力评估理论和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海洋产业特征,阐述了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从科技水平、经济状况、制度背景、资源禀赋、资本实力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构建了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选取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定量评价方法,对中国沿海省市的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估及比较,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盘锦市是辽宁六个沿海城市之一,开发利用海洋与河口资源使盘锦旧貌换新颜。文章重点讨论了盘锦今后的海洋生产要素的宏观运筹,即追求海洋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布局经济和时序经济过程的几个问题,并且认为这几个问题是解决盘锦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问题,小尺度下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更能深刻地揭示区域差异的内在机制,是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运用区域经济重心、泰尔指数以及专业化指数,分析探索2000年以来江苏省海洋经济时空差异演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海洋经济重心不断改变,总体上呈现向南偏移的趋势;江苏省海洋经济总体差异在波动中逐渐下降,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内差异,其中连云港区内差异贡献率最大;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是江苏六大海洋产业在沿海县域的集聚变动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大菱鲆养殖是我国海洋鱼类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文章采用资源禀赋系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2种评价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获取统计数据,对2016年我国大菱鲆养殖主要产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的多个城市和江苏省赣榆区。研究结果表明:沧州市、唐山市、青岛市、天津市和威海市等地的大菱鲆养殖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以鲆鲽类养殖产量、海水养殖产量和水产品总产量为参照标准,葫芦岛市大菱鲆养殖具有很强或较强竞争力,烟台市、日照市、赣榆区和秦皇岛市具有较强或中度竞争力,竞争优势与产量不相关。结合各地区资源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提出提升大菱鲆育种产业化水平、转变大菱鲆养殖产业发展方式和优化大菱鲆养殖产业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桂忠 《海洋通报》1998,17(3):39-44
从抱卵雌虾腹部剥离的东方扁虾胚在四组恒温水浴(22℃±0.2℃,250℃±0.2,28℃±0.2,31℃±0.2)下进行的离体培养实验取得成功。通过监测以胚胎眼指数来指示胚 育进程,建立了四组温度下眼对时间的直线回归图。  相似文献   

20.
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和它的优势我国许多城市,过去在经济结构上只注重工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注意不够。在工业中也只重视主导部门,没有前后、上下、左右的联系,经济活动由单一部门和企业支配。蛇口工业区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走向了一条以工业为主的多元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