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缓地区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地形湿度指数(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可定量模拟流域内土壤水分的干湿状况, 在流域 的土壤及分布式水文模型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有的地形湿度指数计算方法在应用于 地形平缓地区时会得到明显不合理的结果, 即在河谷地区内, 地形湿度指数仅在狭窄的汇水线上 数值较高, 而在汇水线以外的位置则阶跃式地变为异常低的地形湿度指数值。本文针对此问题对 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改进: 以多流向算法MFD- fg 计算汇水面积, 相应地以最大下坡计 算地形湿度指数, 再基于一个正态分布函数对河谷平原地区内的地形湿度指数进行插值处理。应 用结果表明, 所得地形湿度指数的空间分布不但能合理地反映平缓地区坡面上的水分分布状况, 并且在河谷地区内地形湿度指数值也都比较高, 其空间分布呈平滑过渡, 因而整个研究区域的水 分分布状况得到了比较合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2018年4月、6月、9月和11月,在辽东湾北部浅海中的6个采样点,采集了浮游植物、水和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水环境指标,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采样点,共记录2门26属50种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物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等共22种;9月采样日的浮游植物丰度相对最大;4月、6月、9月和11月采样日,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分别变化在1.55~3.93、1.53~3.85和0.42~0.95之间;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的季节更替率、物种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值分别变化在60.0%~88.2%、34.48%~67.44%和-17.24%~11.63%之间;水温、水体pH、沉积物pH、水体的盐度以及水体中的叶绿素a、化学需氧量、溶解无机氮、溶解氧、硝酸盐氮和氨氮含量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关,优势物种的丰度与水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58  
在界定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四个乡村发展类型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基于乡村对社会具有的功能构建了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57.6%的县市一、二、三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商旅服务业主导的发展地域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8.64%、11.99%和11.75%:农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较强(RI>0.5)的地域占到59.1%:工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RI<0.4)和居中(0.4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健康状况。在三江平原15处典型沼泽湿地(6处参照沼泽湿地,9处非参照沼泽湿地)中,采集的水生无脊椎动物样品;利用测试样品获得的数据,对18个候选指标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相关分析,确定了由总分类单元数、腹足纲%、耐污类群%和捕食者%构成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核心指标;采用比值法计算各生物参数值,并将各参数值加和得到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值。以参照湿地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值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基准值,≥25%分位数值,认为无干扰;对小于25%分位数的值3等分,确定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健康评价标准:≥2.80为无干扰,1.87~2.80为轻度干扰,0.93~1.87为中度干扰,0~0.93为重度干扰。结果表明,所调查的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有33.3%受到了中重度干扰,66.7%属于无干扰和轻度干扰。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值与水体p H、电导率和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北京郊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京郊三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县)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从景观格局角度进行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首先,根据遥感数据解译出1996和2005两期土地利用图;然后计算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它们合成景观稳定性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安全指数(ESI);最后,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生态安全指数进行空间化,并对生态安全指数的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1)1996-2005年研究区的各景观类型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主要的景观变化特征为建设用地景观持续增加、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尤其以建设用地景观变化最快;(2)研究区的斑块数量、破碎度、多样性指数和分形维数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生态安全指数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局部区域的景观类型从1996年的零散分布发展至2005年的连片分布,整体生态安全强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增强;(4)生态安全指数值从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到远郊城市发展新区(顺义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县),呈现出由低而高的变化趋势,其低值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扩大.表明生态安全指数能够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及其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6.
水源地保护是解决城市供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水源地保护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以贵阳市阿哈水库为例,以耕地收益作为林地保护的机会成本,在地块尺度上从自然和交通2个方面建立影响耕地收益的指标体系,利用田野调查及实验数据,结合GIS技术,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核算林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结果显示:1)阿哈水库汇水流域耕地自然条件指数值介于0.549~0.823之间,指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流沿岸及水库东南沿岸地势较低地区,低值区域主要分布于地势较高、坡度较陡的区域;交通条件指数值介于0.224~0.900之间。2)自然条件指数和交通条件指数对耕地收益均呈正向影响,自然条件指数的影响较大。3)选取了14个林地地块测算机会成本,其值介于896.405~1 523.772元/亩之间,平均机会成本值为1 274.623元/亩。保护不同林地地块损失的机会成本差异较大,应当采取有差别的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7.
基于DEM的地形单元多样性指数及其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地形信息表达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DEM地形单元多样性指数的概念和算法。地形单元多样性指数综合了高程、坡度、坡位、坡向、汇流量和水域信息等要素。其算法集成地形位置指数和地形湿度指数算法,采用图层叠加分析,设定分类、分级指标,进行重分类组合,划分地形单元类型,利用窗口分析法计算地形单元多样性指数。以四川省为试验区,利用精度为100 m的DEM数据和水域分布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地形单元划分为13种典型类型,统计窗口半径设为900 m,计算出的多样性指数值小于0.5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11%,大于0.75的区域达57%,符合实验区地形特征,并对算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的地形单元多样性指数可以有效反映地表形态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基于DEM地表形态信息的概念体系,以及从微观到宏观的地形信息空间分析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分形理论在研究不规则几何图形方面优越性显著。作者运用分形理论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讨论了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类型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对土壤图斑面积与斑块形状指数的标度-频度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结果是:①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类型多样性指数为2.834,最大斑块指数为8.885。两种景观指数值都较大,说明虽然流域内土壤类型的丰富度较高,但其土壤斑块却由少数几种土壤类型所控制。②玛纳斯河流域土壤斑块面积与斑块形状指数标度-频度双对数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均大于95%,其相关关系显著。③玛纳斯河流域土壤斑块面积与斑块形状指数的标度-频度分形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受统计所选的标度影响,具有标度不变性。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硬叶栎类林的树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曹敏  刘文胜 《山地学报》2003,21(5):568-575
在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以长苞冷杉(Abiesgeorgei)林、丽江云杉(Picealikiangensis)林作为亚高山针叶林的代表,以川滇高山栎(Quercusaquifolioides)林作为硬叶栎类林的代表,分别选择了6块样地,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倒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H、JD)分别测定其树种多样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森林类型的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的倒数、物种丰富度的顺序均为:长苞冷杉林>川滇高山栎林>丽江云杉林;而前两类森林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但都高于丽江云杉林的均匀度指数值。滇西北的川滇高山栎具有很强的萌生能力。人工种植的亚高山针叶林的树种多样性较原始林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过程。亚高山针叶林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云南省的树种多样性,使云南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成宇  张士强  张伟 《地理科学》2018,38(12):1970-1978
将中国30省市(不含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构建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DEA-BCC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对2006~2015年中国30省市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工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再次运用Geoda软件分析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对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工业生态效率虽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但整体效率水平较高;30省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 中国工业生态效率Malmquist指数增长率水平较高;30省市Malmquist指数均为正向增长,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效率是Malmquist指数的主要推动力。中国30省市工业生态效率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存在明显的集聚状态,近邻效应显著。 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规制、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和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1.
基于节水视角的中国水资源压力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资源节约视角,采用区域水资源规划消耗量占该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来测算水资源压力指数,运用趋势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2005—2017年中国31个省市水资源压力指数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与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选取8个相关变量,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水资源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的因素,结论如下:① 研究期内,部分省份水资源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环渤海、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等水资源压力较高地区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水资源压力空间分布不均,东西方的区域差异大于南北方。② 水资源压力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且集聚现象不断加强,水资源压力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地区空间分布较为稳定。③ 2005—2017年,影响全国水资源压力空间分异最主要的因素是万元GDP用水量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东部地区水资源压力主要由人口数量、生活用水量、牲畜数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决定;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受万元GDP用水量与COD排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61~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风蚀气候侵蚀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雅鲁藏布江流域13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公式计算雅鲁藏布江流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分析雅江风蚀气候侵蚀力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雅江流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分布范围为4.2~31.9,平均值为14.7。从空间分布来看,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由西向东呈减小趋势,西部可达40,东部加查-米林段降到了5左右。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最大为8.5,冬季次之为5.2,夏季、秋季都很小。雅江流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年、春季、秋季、冬季下降趋势显著,夏季上升趋势不显著。通过Mann-Kendall(M-K)检验分析可知,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在1987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3.
海岛型城市扩展的生态效应分析——以厦门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涵秋  张好 《地理科学》2015,35(7):867-872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采用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海岛型城市厦门在不同时期的生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9年,厦门岛的城市建筑用地虽经过大幅扩张,但并没有造成生态质量的大幅下滑,其RSEI生态指数值仅略为下降。分析表明,这主要是得益于厦门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但是厦门岛西北部的生态较差,是今后进一步改善生态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43处省级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及紧密度等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的分布类型、均衡性、紧密度等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43处省级水利风景区到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通达度。结果表明:(1)省级水利风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2)43处省级水利风景区较为集中地分布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3)景区间的紧密度指数值中等(0.53),可避免较为激烈的空间竞争;(4)景区的通达度平均值较高(2.70 h),空间可进入性较好,其中25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通达度高于18处省级水利风景区。本研究对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的科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水量平衡的概念是十分清楚的,但对于全球性的水量平衡计算来说,却是一个很难实现的课题。因为在许多分量的测量方面既不准确,也不精密,尤为重要的是雨量的正确估算。当然,对于气候学中的许多研究来说,降雨指数的精度是满足要求的,但在水文学中,还有必要知道降雨到达地面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POI数据具有属性和位置信息,可应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该文参考"中科美丽指数"模型和高德POI大数据资源,构建了基于POI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美丽浙江"建设评估.研究表明:1)基于POI数据可构建5个维度25项具体指标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2)浙江省2019年生态环境之美、产业发展之美、社会和谐之美、体制完善之美、文化传承之美5个维度指数值依次为0.24、0.30、0.37、0.43、0.30,综合美丽指数值为0.33;3)浙江省不同行政区类型绝对量评价结果差异不大,但其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对相对量结果有重要影响.文中提出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尺度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价,为相关部门分析问题、开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农村工业和泉州的乡镇工业都具有规模小,个私经济为主,布局分散等特点,具有可比性,但彼此在发展模式、成长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日本的3种发展模式和泉州的5种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但日本成长机制却明显优于泉州,为此,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对泉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6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庆  李双金  刘荣增  李小建 《地理研究》2018,37(10):1971-1981
设计城市多维剥夺度量方法和提高剥夺地理识别的精度,是近年来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政府高效建成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居住小区规划标准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要求,从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邻近入手构建城市居住环境评价框架与识别方法,对郑州居住环境剥夺开展街道尺度的地理识别,并对识别出的街道按照消除剥夺政策措施的相似性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① 多维居住环境剥夺指数低的街道呈现“十”字型分布格局,剥夺指数值由“十”字型的中心向外逐渐增加,并且任何两个环境剥夺维度间相互作用对解释多维居住环境剥夺指数的空间分异有非线性增强作用;② 单一维度的剥夺指数值呈现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但不同环境维度的空间变化呈现不同形态;③ 32个街道被识别为多维环境剥夺区,根据剥夺维度将其划分为噪音环境剥夺型、教育医疗剥夺型、生活出行剥夺型、品质生活剥夺型、居住条件缺乏型五种类型。依据不同剥夺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街道居住环境的适宜性和增强其街道活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WPI体系的大连市水贫困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贫困的概念和大连市水资源在资源、途径、能力、利用和环境5个方面的具体状况,选取22个分指标构建了大连市水贫困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水贫困指数法对大连市2001~2009年的水贫困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2009年,大连市水贫困指数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态良好,但各年的值均不高,水资源依然处于较贫困状态;从各子系统得分变化分析,途径、能力和利用得分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环境得分呈下降趋势以及资源得分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20.
新疆年降水不规则性空间差异与长期演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在新疆以往的降水不规则性的研究中常采用标准统计值,如距平值、标准离差和变差系数等来衡量降水对正常格局的偏离。然而,标准统计方法无法全面描述降水变化的不规则性。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指标——偏差指数对新疆降水的时空不规则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疆降水普通偏差指数要明显比其它两个区域高,而天山山区的指数值总体上最低。三个区域的特殊偏差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前尤其明显,而90年代早期之后,三个区域降水的特殊偏差指数变化趋势大致呈现一致性,说明新疆降水时间变化上呈均匀化态势。天山山区的特殊偏差指数变化的幅度明显小于另外两个区域。北疆的特殊偏差指数在所分析的时段内存在微弱的线性降低趋势,而南疆,尤其是天山山区存在微小的线性增大趋势。降水不规则性指数可以较好地刻画新疆年降水的时空不规则性,该指标可以用于一般框架下的新疆未来降水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