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伴生有铂(族)、钴、金、银、硒和碲等十余种稀贵元素。查清这些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量比,是合理选冶综合利用的必要地质依据。为此,我所以及甘肃省地质局兰州中心实验室,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地质研究所、八八六厂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  相似文献   

2.
鄂东地区是我国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的重要产地之一,矿石储量丰富,品位高,开采条件较好.该类型矿床伴生有多种有益金属元素(Co、Au、Ag、In等),其中钻是一种最有价值的伴生元素.加强综合性多元素矿床伴生组分的研究,查明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富集规律,有助于确切评价矿石综合利用价值,为选矿冶炼工艺流程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可为伴生元素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积累新资料.本文初步总结了鄂东地区十几个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的有关资料,阐述了钻的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及其工业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钴镍矿床主要有四类:岩浆型、红土型、沉积岩-变沉积岩容矿型和热液型。本文提出“纽带矿床”的概念,是指兼具多种不同类型或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是不同矿床类型之间连接以及与成矿理论连接的结合点,也是成矿模型与找矿模型之间的纽带。从金属共生关系的角度看,镍矿普遍伴生钴,但钴矿未必有镍;从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看,钴和镍在深部岩浆过程多共生,而在浅表热液、风化和沉积等过程多分离。据此提出钴镍成矿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钴镍共生、分离和富集机理,主要包括:(1)岩浆-热液过程中的钴镍分离与富集机理;(2)风化-沉积过程中的钴镍共生-分离-富集机理。通过对四种类型典型矿床和纽带矿床的解剖,结合实验岩石学及数值模拟计算与钴镍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完整的钴镍成矿理论体系。同时,从更大尺度上来看,钴镍成矿和重大地质事件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镁铁-超镁铁岩体的成矿差异与构造背景息息相关,而热液改造在钴超常富集方面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钴镍矿床赋矿地质体产状复杂多变,含矿岩体与围岩之间物性相似,钴-镍赋存状态多样,迫切要求解决钴镍矿床勘查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多元多尺度勘查技术体系与含矿性评价,主要包括:(1...  相似文献   

4.
浙西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含矿性和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吕惠进  王建 《矿床地质》2005,24(5):567-574
通过对浙西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分布区的区域地质和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阐述了黑色岩系的含矿性和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黑色岩系的底部为厚度不等的磷块岩(结核)层,其上为金属层或石煤层,金属层的厚度与磷块岩的发育呈正相关,与石煤层的厚度呈负相关.在石煤层或其上部的碳质页岩中含黄铁矿层.石煤中伴生有钒、镍、钼、铜、铅、锌、铀、银和稀土元素,在部分地段可富集成矿.钒或以独立矿物存在,或以类质同象赋存在粘土矿物中;镍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钼主要与碳、硫、粘土一起呈钼硫化物胶状集合体,经热接触变质作用后形成辉钼矿;铀呈不均匀分散在胶磷矿和碳泥质中,呈类质同象或吸附状态存在;稀土元素主要呈类质同存在于胶磷矿中,部分呈吸附状态存在;铜、铅、锌主要以硫化物和硫砷化物等存在,多富集在金属层中.  相似文献   

5.
贵州修文小山坝铝土矿中镓等伴生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霖  潘自平  程增涛 《矿物学报》2008,28(2):105-111
通过ICP-MS等分析方法对贵州小山坝铝土矿中伴生元素的研究,发现该矿床TiO2、Ga、Ge、Sc、Nb、Li和REE等有用伴生元素在铝土矿矿体中均有较高富集,其含量大多接近或超过了工业综合利用标准,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特别是矿区富铁铝土矿石中Ga和Sc等含量异常高.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其伴生元素在铝土矿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赤泥中更为富集,因此,贵州铝土矿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巨大,这些元素潜在的经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超过主导产品氧化铝的价值.开展铝土矿中镓等伴生有用元素的分布及赋存状态的研究,对于镓等稀散元素在特殊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中超常富集机制、矿产资源综合价值的重新认识评估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将十分重要,不仅可为铝工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可以解决大量赤泥堆放和利用问题,同时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夏塞Ag-Pb-Zn矿床为三江中北段义敦地区一个典型的大型岩浆热液脉型矿床,本次研究首次发现了镍矿物。银铅锌矿床中发育镍矿物的报道甚少,且含镍流体来源也存在争论。本文通过对镍矿物进行电子探针成分测试及元素面扫描分析,探讨了Ni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这些矿物主要由Ni和Sb组成,少量矿物含较低含量的Fe和S。矿物名称为红锑镍矿(NiSb),主要以矿物包裹体形式赋存于磁黄铁矿或以微细矿物与磁黄铁矿伴生。结合前期矿床学研究成果,表明夏塞Ag-Pb-Zn矿床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晚期壳幔混合成因的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朱启金 《云南地质》2011,30(3):289-293
亚拉寨镍矿属岩浆熔离型与晚期岩浆结晶分异型复合的硫化物矿床。矿体赋存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底部,有用元素镍平均0.44ω%,伴生铜、钴等。对矿石组份及其赋存状态研究后,提出综合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钒钛磁铁矿主要有益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是有益元素综合利用的前提,是基础,不查清有益元素的赋存,会给矿产综合利用带来极大的盲目性。近几年我所配合选硒、冶金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物质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仅涉及原矿物质成份的研究及与选矿工艺间的关系。钒钛磁铁矿有益伴生元素极多,包括铁、钛、钒、铬、钴、镍、铜、硫、镓、磷、钪、以及硒、鍗、铂等。这些有益元素在各类矿物中所占有的量比,可否综合利用,有多大利用价值,这些问题必须密切配合选矿工艺物质成份的研究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床伴生钴资源,对其钴富集机制的认识离不开矿物中钴含量及其赋存状态方面的制约。本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对夏日哈木I号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不同类型的矿物进行了成矿元素含量测定及表征,在矿物层面探讨了钴含量变化和赋存状态。确认钴镍的赋存状态(含量)与矿物类型、岩浆结晶阶段(演化时间)有关:硫(砷)化物的钴含量高于硅酸盐造岩矿物,辉砷钴矿等砷化物钴独立矿物具有最高的钴含量。镁铁质岩浆硫不饱和时,早期结晶橄榄石中镍含量较高,中期结晶辉石岩的辉石晶体结构中的钴发生晶体化学分散;岩浆硫饱和-硫化物熔离过程中钴和镍优先进入硫化物熔体而富集,单硫化物固溶体(MSS)早期结晶的磁黄铁矿中钴含量大于镍含量,钴与镍含量正相关;MSS中期结晶的镍黄铁矿优先富集钴,钴与镍含量负相关,钴可能与镍类质同象替换进入镍黄铁矿而优先富集;MSS早期钴与砷形成辉砷钴矿等钴独立矿物,钴富集程度高、但总量有限。最后,本文认为硫化物熔离是夏日哈木矿床钴富集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广东新榕锰矿伴生银、铅的矿化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榕锰矿ZK001岩芯的系统研究,发现:与铁锰矿相伴生的Ag,Pb元素富集成矿,并构成伴生Ag,Pb矿床;其赋存部位主要是铁锰矿体本身;成矿最好的块段是深部的铁锰矿层;银、多金属元素相互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它们与主成矿元素Fe呈正相关,而与Mn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拉拉铜矿床有用伴生组分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拉拉铜矿床位于康滇地轴西南缘,赋矿围岩是古元古界河口组变质火山岩,矿床为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层控型铜矿床[1]。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矿石组构、成分及主要有用伴生元素钼、钴、金、稀土、铂族元素等的赋存状态,有用伴生元素以独立矿物存在为主,类质同象为次。研究中发现了铂族矿物(铋碲镍钯矿、碲钯镍矿),得出矿床综合利用价值巨大的结论,并对进一步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根据矿床野外产出及矿石组构特征,将成矿过程划分为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变质热液成矿期及表生期。  相似文献   

12.
曾明果 《贵州地质》2007,24(2):147-150,141
本项目采用6级不同化学物相形态系统,用化学试剂选择性提取和对比提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GE元素及Au的物相分布特点.得出了Ru、Rh、Pd、Os、Ir、Pt及Au在各物相中的含量及相对比率,参照电子探针等对Mo、Ni硫化矿物分析成果,表明PGE在镍的硫化物相中丰度较高外,在可交换态、黄铁矿态及残渣态等中亦有一定分布,显示PGE元素以超微细粒分散赋存特点.表明矿体在沉积时未发生PGE元素的显著成矿分异,成岩期也未出现明显的再次富集作用.此矿床系我国黑色岩系中确凿伴生有PGE矿的典型代表,铂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对其成因、寻找和开发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散元素独立矿床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分散元素成矿研究概况。分散元素通常是指镉、镓、锗、铟、硒、碲、铊和铼等8种元素。由于它们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低(一般为10^-9~10^-6级),不易形成独立矿物,难以发生有意义的富集。大百科全书云:“分散元素不形成独立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方式存于其他元素的矿床内”。因此,长期以来,分散元素多被作为其他矿床的伴生组分,并侧重于含量和赋存状态两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4.
煤中铂族元素赋存的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中铂族元素的质量分数、赋存状态、来源及其异常富集的地质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研究资料表明,煤中不仅普遍含有铂族元素,甚至可以产生异常富集现象;铂族元素常以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态、有机态、硅铝化合物态、硫化物态等形式赋存于煤中;导致煤中铂族元素异常富集的机理主要有:岩浆热液作用、低温热液作用和同沉积火山灰作用3种.  相似文献   

15.
在高寺台超镁铁杂岩体发现了2种铂族元素异常:一种异常分布在杂岩体纯橄榄岩或橄榄岩带的镁质超基性岩中,与已知的含铂族铬铁矿有关,与已知的铬、钴、镍等矿化主金属的强异常密切共生。在这种异常中,钯呈甚低的背景分布,w(Pt)/w(Pd)大;另一种铂族元素异常呈带状沿杂岩体透辉岩带及其中的剪切带分布,其异常特征是铂、钯异常密切共生,w(Pt)/w(Pd)近于1,并且,在这种异常中,不伴生铬、镍等元素的强异常。这是一种新的铂、钯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富集和矿化。研究表明,采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铂、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可以发现难识别的铂族矿化。  相似文献   

16.
分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常规显微镜、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大梁子铅锌矿床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研究。镉在闪锌矿中的含量随着闪锌矿颜色的变浅逐渐增加,镓则相反。分散元素镉、锗、镓的赋存状态为类质同象形式;矿床主要以富集镉为特征,其中镉主要富集于闪锌矿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中。  相似文献   

17.
一、稀有分散元素等有益伴生组份与 主要组份之间关系分析的意义及其可能性 矿床中伴随主要组份富集的任何有经济意义的元素或其化合物,统称为有益伴生组份,有益伴生组份的意义大小随不同元素和矿床类型而异,几乎所有的有用元素及其化合物,均可作为有益伴生组份出现在各类矿床中,对于在自然界极为分散的稀有分散元素,则更具特殊意义,稀有分散元素在自然界不形成或很少形成独立矿床,作为其它有关矿床的有益伴生组份而综合利用,为稀有分散元素的唯一或重要来源。对于其它多种有色和稀有金属,也或多或少的成为有关矿床的有益伴生组份被综合利用。故在矿床普查勘探过程中,对主要组份勘探的同时,还必需对有益伴生组份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提供对矿床充分合理利用的资料,为此,最近地质及冶金等部,在矿床的普查勘探要求中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金矿床中硒、碲超常富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硒、碲系分散元素之一,在自然界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甚至硒、碲的独立矿物也很少。长期以来,硒、碲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硒、碲的地壳丰度很低,加之受传统观念"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的方式赋存于其它元素的矿床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丹巴地区铜镍硫化物铂族矿床品位低、铂族矿物颗粒细、铂族元素间的类质同象普遍,此类铂族资源的赋存状态研究及矿石的选冶长期以来都是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器组合,对丹巴铜镍硫化物铂族矿床中含量达到1‰的元素进行快速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铂族矿物原位的赋存状态和形貌特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该矿床的铂族矿物主要为砷铂矿、锑钯矿、碲锑钯矿,其次以自然铂、硫砷铑矿、硫砷铱矿,呈椭圆状、纺锤状等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磁黄铁矿及蛇纹石中,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极少量的铂与钯元素呈固溶体形式存在。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该矿床中主要的铂族元素为Pt、Pd,其次为Ru、Rh、Ir、Os; 点分析表明砷铂矿中Pt的含量为52.84%,锑钯矿中Pd的含量为45.15%; 线扫描和面扫描分析表明铂族元素主要分布在含铁的硫化物中,Pt、Pd等铂族元素的含量与铁、镍的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反映了丹巴地区铂族元素亲铁、亲镍、亲硫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铜陵地区是我国铜矿重要产地之一。唐朝时在此设铜官场。1860年前后开始利用其中的铁,至于矿床中的伴生元素直到解放后才引起重视。近年来各生产及科研单位对伴生组分的分布及赋存状态开展了工作。我校自71年以来,先后在本区进行了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分析研究。本文综合了以往工作资料及前人生产、科研成果,对铜陵地区几个主要矿床中伴生元素的分布及赋存状态提出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