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陆海经济关联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对实现陆海统筹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沿海11省区市为研究区,运用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6—2017年陆海经济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影响过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沿海区域陆海经济整体呈正向发展态势,但海洋经济仍落后于陆域经济发展水平;(2)沿海区域海洋经济正逐渐形成具有健全产业结构的独立经济体系,但其对陆域产业影响程度仍弱于陆域产业对海洋产业的带动作用;(3)空间上看,陆海产业相互作用排序为:北部经济圈>南部经济圈>东部经济圈。未来仍应以陆域经济为重心,优化沿海经济圈产业布局,加强沿海经济圈对内陆经济辐射效应;(4)陆海产业之间已形成良好联动作用机制,尤其是陆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之间交互影响强烈,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资源交换型、产业链型、动态互助型三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原理和海洋产业关联的特点,建立了测量海洋产业关联的模型框架。具体而言,构建了海洋产业关联的一般模型、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关联模型、海洋三次产业关联模型,并提出了针对海洋产业关联的各项指标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为海洋产业关联方面的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陆海关联的视角,筛选了3类典型海洋产业——海洋渔业、船舶工业和海运业,对比了海陆经济及典型海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2年,我国涉海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加,海洋经济劳动生产率高于同期沿海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海洋经济吸纳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要素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间的空间分配不均且生产率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为沿海省区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制度环境和科技水平;对比2006年、2012年劳动生产率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利用聚类分析将沿海11省区划分为4类,海洋渔业、船舶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动明显,而海运业则无明显变化。深入比较沿海省区典型海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对沿海地区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陆海产业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投入产出分析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综合描述国民经济发展的概貌,而且还能反映国民经济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结合海洋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海洋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研究探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在海洋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在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和调整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岸海域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当前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区划内容已明显滞后。文章梳理历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调整和监测的工作经验,研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原则、有序衔接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合理制订分类分区管控措施、有机融合涉海专项规划保护目标、基于陆海统筹合理认定管理边界等对策措施,以期为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产业优化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海洋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灰色相关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影响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应用产业经济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区域经济和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系统分析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洋产业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西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发展,已在"两区一带"的陆海国土开发格局构建、海陆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及临海产业发展、滨海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所采取的强化规划、创新体制、整合港口、扩大开放合作等做法在陆海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广西陆海统筹发展也面临沿海港口建设超前于内陆腹地拓展、临港产业发展游离于本地生产网络、陆源污染压力逼近于海洋环境容量、项目围填海造地脱节于陆域土地规划管理等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未来陆海统筹发展必须重点在5个方面有所作为:填用分离,改进围填海管理;港陆联动,增强港口带动力;优化布局,规范临港产业发展;统筹协调,衔接陆海管理体系;扩大开放,强化海洋开发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何佳霖  宋维玲 《海洋通报》2013,32(5):586-594
海洋产业涉及国民经济方方面面,产业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投入产出方法,从海洋产业内 部和海陆产业间两个角度来分析海洋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以探究海洋产业发展的规律。研究发现,海洋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总体较高,对其他国民经济行业的波及效应较大;海洋经济外向性程度较高,出口的生产诱导作用较大,产业生产也主要依 赖出口;位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行业的波及效果不同,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对 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较大,而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及竞争力现状,促进其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和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对江苏省海洋产业进行综合分析,随后选取我国8个沿海地区即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和广东省作为对比的样本,基于2016年各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统计软件,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海洋产业竞争力的3个因子以及每个因子的贡献率。模型分析表明:江苏省海洋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第四,与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江苏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开发海洋特色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广西海陆产业的关联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1)北部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使得三次产业出现了比重"虚高"现象。目前海洋产业与陆域第一产业的关联度相对较高,海洋产业中第三产业比重较大。海洋相关产业由海洋经济的外围层发展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持层,产生了"角色颠倒"。2)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普遍较低,亟待发展。3)在全国主要沿海城市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水平广西最低。广西海洋科研教育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海洋各产业,亟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