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吉文 《地质通报》2006,25(7):767-771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必须有大量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的支撑,当今国内却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本文从这一前提和解决的途径出发,分析了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聚集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地壳深处金属矿产资源探查的科学依据与例证、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支撑.据此提出:①当今国家所公布的资源量系指第一深度空间(0~500m)找矿、勘探和开发的资源量,尚不能完全表征全国金属矿产资源量的全部;②实施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和开发已迫不及待;③在深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探查和开发中,必须依靠新的认识和新的理念,采用先进的、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并建立起有自主特色的深部矿产资源探查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而第一深度空间(0~500 m)找矿、勘探和开发的资源量远远不足,且十分紧缺。为此,在多元利用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土,迅速强化进行第二深度空间(500~2 000 m)高精度地球物理找矿、勘探与开发,并从速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起金属矿产资源安全、可靠、稳定供给的战略后备基地,以保证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与聚集取决于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其深层物理-力学-化学作用过程与其动力学响应。 为此,本文将讨论以下6个问题: (1)当今世界上各国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势态。 (2)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和腾飞前夜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对外依存度。 (3)我国必需金属矿产资源的保障途径之一,世界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4)中国在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立足于本土。 (5)我国东北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深入找矿、勘探、开发和利用与我国东北地域金属矿产资源战略后备基地的建设。 (6)必须迅速强化开展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的地球物理找矿、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锂作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已经并仍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将近75%,采矿深度普遍不超过300 m,深部探矿势在必行.为提高中国锂矿深部探测能力,储备一批深部探测技术方法,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共十余家...  相似文献   

4.
“无锰不成钢”。同时锰在动力电池、磁性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拓展,已成为居铁、铝之后 排位第三的大宗金属。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锰矿石和锰系材料生产、消费大国,年消费锰矿石4000多万吨,2015年我国锰矿对外依存度达60%。锰矿是国家十分紧缺的战略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5.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含有丰富的铂族元素,是我国最大的铂族元素原料基地。经1989—1990年对铂族元素矿产资源建设保证程度研究表明,其铂族元素储量约占我国探明保有储量的60%,而铂族金属生产量则占我国生产量的88%以上。  相似文献   

6.
李静 《地质通报》2003,22(11):877-880
中国93%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而绝大多数的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国家的经济安全,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海底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回顾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蕴藏着巨量的矿产资源。文章简要回顾了铁锰结核、富钴结壳及热液硫化物等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研究的进展、经验和挫折,并通过综合分析指出,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新世纪的必然趋势,而新近在西南太平洋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可能成为海洋金属矿产开发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钴、镍元素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及新兴高科技领域,随着装备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包括我国在内多数国家已将钴、镍列入关键性战略矿产资源名录[1,2].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仍维持高位态势,尤其钴镍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赖度较高.其中,2019年钴镍矿对外依存度均大于90%[1,3-5...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前身是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成立于1953年。历经60多年发展,中国恩菲已经成为矿山、金属冶炼技术的领导者,是服务于矿产资源、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化工程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导下,中国恩菲坚定高技术发展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世界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并掌握中国矿产资源的供应和竞争能力、供应渠道,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编制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矿产资源规划提供依据,为全社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服务,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于2000年设立了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基础信息收集汇总及对中国可供性分析项目,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空间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是该项目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系统建设共涉及16个主要矿种: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钾、锰、铬、铅、锌、铝、镍、钴、铂族金属、银、铀。覆…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集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评价与地质勘查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政府开始关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近年来中国大陆矿产资源评价,逐渐由单一的地质经济评价、静态评价、普查勘探阶段评价向综合评价、动态评价、普查勘探和开发生产一体化评价转变.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矿产资源集成评价是一种动态的、全球性的综合评价,具有预测、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锡锑钨矿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12和12;锡锑钨金属年产量占世界年总产量的30%、60%~80%和75%~80%,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资源和市场竞争优势。为利用锡锑钨矿产资源优势来造就我国发展经济上的优势,提出适当增长后备储量,加强指导开发利用资源;研究推广新手段方法、新技术工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性开采有限的资源;提高采选冶回收率和增加深加工产品;加强监管力度,强化调控生产规模,调控合理适量出口,稳定国内外市场行情和价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鲁美  叶荣  张必敏  王永康 《矿床地质》2019,38(6):1408-1411
<正>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矿产资源的供应,如一部智能手机中就包含了60多种金属(Arndt et al.,20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人均需求将持续上升。据估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每几年就需要发现一个超大型矿床。具有经济效益的矿床的发现逐渐依赖于覆盖层下深部含矿信息在地表  相似文献   

14.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6,35(3):648-651
正2矿产资源概况2.6金属矿产资源阿富汗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铁矿、铬矿、铜矿和锡矿等比较突出,有的在中亚地区还具有一定代表性。(1)铁矿资源阿富汗有铁矿床、铁矿点近60处,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热液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分布最广、规模较大,其资源储量占全国资源储量的80%以上,而矽卡岩型铁矿和热液型铁矿,虽然矿石品位  相似文献   

15.
朱华平 《西北地质》1996,17(4):55-57
本文主要叙述了陕西省矿产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的分布情况,以及在全国矿产资源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张照志 《地质与勘探》2023,59(1):188-210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本文在回顾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70余年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对自1952年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历史进行系统评价,经综合集成研究,总结提出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规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制及职能的变化,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核心,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启动期(1952~1965年)、规范期(1966~1993年)、改革期(1994~2006年)、发展期(2007~2017年)与深化期(2018年-),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与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查明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变化规律。在每个时期,我国均依靠国家力量,组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开发利用南京甘家巷铅锌多金属矿具有见效快,效益高等有利因素,指出加速开发利用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开发中采选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据有关部门在1986年对全国3498个矿山进行统计,采矿回收率铁矿为67%、有色金属矿为50%~60%、非金属矿为20%~60%、煤矿为40%(个体煤矿只有10%~20%),总回收率仅为30%左右,与世界水平相比,低20%以  相似文献   

19.
邹光富  毛英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444-448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将会阻碍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论述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勘查程度对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已经完成了大量矿产勘查工作,同时也发现大量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但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中国矿产勘查程度东、西部差异较大。东部矿产勘查程度较高但找矿难度大,西部勘查程度较低.需要大的地勘投入,提高工作程度,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因此,占中国一多半国土面积、矿产勘查程度较低或极低的西部地区成为目前及今后矿产勘查的主攻区域。本文主要利用20世纪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成果,通过对占据全国金属矿产勘查工作70%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勘查程度的研究,分析全国矿产勘查工作的特征和程度差异,探讨整体提高低勘查程度区的矿产勘查工作部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