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地质》2011,(11):44-46
湖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是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深化改革和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南和行动纲领,是保障全省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规划以2010年为基期年,2011年至2015年为规划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消费“零增长”何时到来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零增长”区域经济社会及能源消费指标的特征, 结合中国实际, 运用人均能源消费“S”形规律, 综合各部门未来能源需求趋势的判断, 全面预测了中国未来25年的能源需求。指出中国能源消费“零增长”将在2030-2035年间到来, “零增长”点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达43.6亿吨油当量, 人均能源消费量2.98吨油当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6,(4):64-64
各有关单位: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事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是在住宅建设领域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新时期住宅建设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了贯彻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指导思想,在建设部领导和相关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建设报社决定共同主办《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  相似文献   

4.
朱毅 《浙江地质》2009,(6):30-31
2009年是“扩内需、保增长”的决战年,也是杭州市下城区推进“品质下城三年行动计划”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结合下城区土地管理现状,就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谈几点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巴在仁 《辽宁地质》2012,(11):22-23
随着近几年本溪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以“中国药都”为主导的“三都五城”建设不断驶向快车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是加快全市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几年来,本溪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节约集约用地方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刘俊 《辽宁地质》2012,(2):50-5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市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土地市场运作日趋规范,土地供应方式迅速从划拨、协议出让转变为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交易行为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土地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监管既是国土资源系统“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刘晓玲 《河南地质》2011,(8):I0003-I0003
今年以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结合“两整治一改革”活动,在全局大力开展以“转变作风、主动服务、创新机制、提高效率“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为推动济源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为国土资源管理扬帆远航开启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8.
《湖南地质》2012,(4):40-42
每年一度的“两会”,已成为观测意见气候的最佳场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些关键词无疑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也预示着中国或许正经历着改革开放3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调整重组时期,这是从中国整体经济层面观察。  相似文献   

9.
完善环境地质学科促进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承菘 《地质通报》2004,23(8):732-736
当前中国地质工作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因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地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要求地质工作转变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要求地质工作深化改革,转变地质工作运行机制;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地质工作迎头赶上,实现地质理论的创新和  相似文献   

10.
杨克 《湖南地质》2009,(9):76-77
近年来,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跨越,特别是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项目的实施,使岳阳进入历史上固定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发展高峰期,国土资源工作面临极其艰巨的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重任务。围绕保障岳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岳阳国土资源工作将突出抓好“三个统筹”,做活“双保”文章。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湖南地质》2010,(10):3-3
“土地税费金制度承载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调节土地经济社会关系最直接、最有力、最重要的杠杆。” ——中国土地税费金改革国际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会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胡存智提出,中国幅员广阔,迫切需要显化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价值,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税费金制度更是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09年,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楼市明显回暖,从6月份开始,“地王”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经济社会现象。 从各界观点看,主要将“地王”归结于土地出让制度、地方的“土地财政”以及本轮宏观调控举措。  相似文献   

13.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两型社会建设对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特别是解决“吃饭与建设”的矛盾提供了更宽广的实践平台。长沙市是湖南省“一点一线”、“长株潭一体化”、“3+5”、“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较多,在发展中,积极协调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国探矿工程界和全国其它各行各业一样,正面临一场巨大的改革。这场改革的发展战略,是要以片面追求数量、速度,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由过去行政干预过多、统得过死的僵化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从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社会,向开放型的经济社会转变。这场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空前,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探矿工程界,也涉及到每一个探矿工作者,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极其深刻的革命。新时期的探矿事业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已经成为探矿工程界人士必须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问题。我们要勇敢地投身到这一改革洪流中  相似文献   

15.
姚华军 《地质通报》2009,28(203):359-366
作为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地质资料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知,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地把“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作为新时期全国地质工作六大任务之一。近年来中国地勘投入沉淀的资料量与服务量增涨迅速,地质资料相关制度也从过去的注重汇交保管向注重开发利用转变。然而,地质资料工作存在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标准不完善、服务基础较薄弱、服务观念较落后等诸多问题,需要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理念,以建设“服务型国家地调机构”为目标,以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程”为契机,以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为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资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自律是政府和社会赋予行业协会的神圣职责,也是行业协会应该向政府和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始终紧紧围绕行业实际,坚持“以会员为本、强化服务、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工作,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认同,在行业内外树立了良好形象。开展行业自律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陶琦 《广西地质》2011,(12):19-22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在厅党组的带领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继续深入实施“双保工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重点打好八个方面的主动战一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筹保障用地用海用矿、耕地保护、国土执法工作、农村土地整治、信息化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主动战。如今,年底已至,全区八大“主动战”,有些仍在继续鏖战,有些大功告捷……请看本刊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湘潭市,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也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成员。近年来,湘潭市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张寒 《广西地质》2010,(4):25-26
2010年,百色市国土资源局将继续解放思想,完善和落实“两个最严格”制度,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双保、双促”(保增长、保红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重点,实现保障有力、保护有序、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的目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体做好以下7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徐扬 《辽宁地质》2012,(5):26-27
“十一五”以来,辽宁经济社会步入高速发展期,用地需求急剧放大,每年用地缺口超过1/3。面对日益增长的土地消耗压力,辽宁加快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采取刚性措施推进“开源节流”,创新节约用地模式,以较小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了快速经济增长。据测算,2010年辽宁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G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