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念性水文模型在出山径流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根据HBV水文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西北干旱区内陆河出山径流概念性水文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我国西部山区流域的径流形成特征,将山区流域划分为高山冰雪冻土带和山区植被带两个基本海拔景观带来对山区径流的形成和汇流过程进行模拟计算,以常规气象站的月气温和降水量为模型的初始输入,模拟计算月出山径流量。应用该模型对河西走廊黑河祁连山北坡的山区流域水量平衡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年径流和逐月分配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从枯水年到丰水年,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和径流系数均增加,而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对出山径流的补给比重则减少,这表明了冰雪融水对径流的具有调节作用。黑河山区流域径流系数远比干旱内流区的平均值大,但要小于全国的平均径流系数。所提出的内陆河山区流域出山径流的模拟和预报模型对年径流量和月分配的预报具有较好的精度,可用于黑河以及其他西北干旱区内陆河出山径流的预报,为内陆河流域中下游的水资源分配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河干流山区流域月蒸发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西北内陆河山区流域的水文循环,对于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数值迭代方法,对黑河山区流域平均月蒸发力与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山区平均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月蒸发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降水和气温都是影响蒸发力的一个综合因子。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径流量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在乌鲁木齐河山区域所建立的树轮年表,重建了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上年7月-当年3月的平均径流量。校准方程的相关系数0.670,交叉检验的误差缩减值达0.366。  相似文献   

4.
西线南水北调雅砻江调水坝址径流模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西线南水北调各调水坝址位于高寒地区,实测水文资料十分欠缺,给设计流量的确定带来了许多困难。应用笔者在河西走廊黑河山区流域建立的径流模型,对雅砻江上游雅江流域的甘孜水文站控制流域和温波调水坝址水文站控制流域的水量平衡和径流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研究,雅砻江上游山区流域总体上表现出随海坡的增加,降水量减少,径流系数减小的特征,而融雪径流在径流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常规气象站的月气温和降水作为模型的初始输入,分别对丰水、平水和枯水年份的月径流量进行模拟计算,从而得出多年流量序列,由此,对实测水文资料欠缺的山区流域设计流量的确定和校核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窦燕  陈曦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4):441-448
选取196l-2006年天山山区海拔高于1000 m的17个气象站的月积雪日数、月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分析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年际变化趋势,探讨17个站点在最大雪深出现月份和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积雪日数和月最大雪深变化趋势的类型,以及积雪变化的气候归因.结果表明:①按最大雪深出现的月份,天山山区积雪类型可分成4种,分别是1...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天山伊犁河上游河川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用水量平衡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天山降雪比较丰富的伊犁河上游山区河川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作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主要形成区的山区,由于气温较低和降水丰富,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将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气温升高的影响相对较小。气候的变暖,一方面使径流的年内分配发生变化,月径流峰值减少,时间提前,春季径流增加,而其余季节径流减少,其中夏季减少最多;另一方面将使年径流量的变率增大,这对水资源的利用极淡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年径流量的重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在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所建立的树轮年表,重建了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年上年7月~当年3月的平均径流量。校准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670,交叉检验的误差缩减值达0.366。在重建的360年径流量的变化中,有4个偏丰期和3个偏枯期,第2,3两个偏丰期与乌鲁木齐河河源1号冰川的两次冰进期相对应。对重建径流量的丰枯频率分析发现,平水年份出现最多,偏枯水年份多于偏丰水年份约5.8%,特枯水年没有出现,特丰水年出现6次,约占1.7%。这表明360年来径流量变化基本上稳定。  相似文献   

8.
张新春 《城市地质》2003,15(2):29-30
山区建房受地质条件影响很大,我国一些山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因此,房地产商在山区建房时应注意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9.
天山山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估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天山山区及周边31个国家基本站1998~2008年期间的逐月降水资料结合TRMM卫星月平均降水资料,使用卫星结合雨量计的降水估算方法,得到天山山区逐月降水空间分布,并运用交叉检验方法对降水估算精度评估,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在0.5以上,相关系数高达0.9以上。结果表明,TRMM卫星对西北山区的降水活动有一定的探测能力,能够较好的反映天山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为山区降水数据稀缺条件下的降水空间分布估算提供方法,为相关的水文、气象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金平  袁国霞 《水文》1997,(6):54-57
1996年淮河流域暴雨洪水分析刘金平袁国霞水文第6期(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996年汛期(6~9月)淮河流域降雨除淮北支流上游偏少1—3成外,其它地区均偏多。淮南山区降雨一般为1000—1300mm,较常年偏多4—8成,淮河干流两侧一般为500~800m...  相似文献   

11.
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区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张寅生  康尔泗 《冰川冻土》1994,16(4):333-341
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区的地理特点使其气候特征与平原区不同;气温年变幅小,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11月至来年3月在海拔1000-2400m处形逆温层。根据不同台站同期年平均降水量分析,天致在海拔1900m和3500m左右有两个较大降水带。气温与湿度随海拔的变化在不同高度带内并一不致。60年代以来,其气温变化较平原地区要不得多,而降水量在减少的同时其变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山区地震勘探是一个重点攻关领域。本文通过白坪井田地震勘探的实例,论述了山区煤田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并在煤田上首次采用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方法,基本解决了山区地形静校正问题,取得了的地质效果,打存了山区煤田地震勘探的“禁区”并为类似地区地震勘探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黑河上游河水中δ18O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间在黑河上游莺落峡、祁连和扎麻什3个水文站等地点所采集的河水与降水样品,重点分析了其中的δ18O变化,揭示出黑河干流上游山区河水中δ18O具有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这种变化特征主要受控于降水中δ18O的变化.祁连水文站河水中δ18O月平均值与月平均流量乘积和该站降水中δ18O加权月平均值与月降水量乘积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从同位素示踪的角度说明降水是黑河干流上游山区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黑河上游祁连山区降水中δ18O变化存在明显的"海拔效应",并且3个水文站点河水中δ18O值均低于其降水中δ18O值,这表明上游径流主要形成于高海拔山区.根据黑河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站河水中δ18O值以及上游山区降水中δ18O的"海拔效应",估计黑河干流出山径流主要形成于海拔3 350~4 600 m之间的高山地区,该高度区域对应的植被带主要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寒漠草甸.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划分了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新构造运动阶段,并对其表现形式及其由此产生的构造特征进行阐述,说明影响新构造运动的主要因素。根据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程度,初步把研究区划分为次造山区、造山区和强烈升降区。次造山区易形成单斜带和宽缓向背斜,是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云南公路勘察设计多年的实践和思考,试探高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意识或者说理念,与同仁磋商、探讨,谋求高原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清晰的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是我国山多川少的省份之一,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二,这些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水源奇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人畜吃水十分困难。所以如何大力开发利用山区的地下水源,改变当前干旱面貌,是摆在打井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薛保民 《地下水》2003,25(1):47-48
在山区找水定井位,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仅靠单一专业、一种方法是很难达到目的。本文通过采用水文地质调查和水文物探测量相结合的综合找水方法,在严重缺水的山区找到了较好的地下水,解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郑赟 《浙江地质》2012,(4):59-59
3月,浙江省龙游县连续半个月的强降雨天气考验着全县近百个地质灾害点。位于该县南部山区的龙游县田土资源局溪口国土资源所辖区有63个地质灾害点(占全县地质灾害点的76%),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根据祁连山区与河西走廊平原区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近50a来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西内陆干旱区的山区和走廊平原区近几十年来气温变化总的呈上升趋势,与全球增温存在着某种种度的一致性。但山区气温的变化幅度一般大于走廊平原区,其中祁连山中段温度升幅为最大。全球增温对河西内陆干旱区气候与出山径流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受此影响影响,河西祁连山东部地区出山径流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出山径流的增加趋势不是十分明显,西部出山径流在山区降水量与气温同时上升的情况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山区卵砾石河道水流阻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卵砾石河道广泛存在于山区河流中,在卵砾石河床近底层的水流流速低于上方流速,速度剖面出现拐点,类似于自由剪切流动,传统的指数型和对数型水流阻力公式计算误差偏大。将自由剪切流理论类比到山区卵砾石河道,并考虑山区河流特殊流态、流场和剪切力的影响,引入雷诺数(Re)、弗劳德数(Fr)和摩阻流速利用水槽数据进一步修正了该类水流阻力公式。筛选位于意大利南部的亚平宁山脉140条山区河流野外数据对新公式进行验证,并检验对比了已发表的多个山区河流阻力公式。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水流阻力公式Nash-Sutcliffe效率指数最接近1、均方根误差最小、相对误差最小。自由剪切流动的类比是从湍流结构角度推导河道水流阻力,能更好地阐释特殊水流结构,进而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