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湖南枞树板铅锌矿区构造特征及控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枞树板铅锌矿处于EW向山河复背斜和SN向西山复背斜复合部位。围岩为震旦系浅变质碎屑岩。NE向压扭性断裂是铅锌矿体的控矿及赋矿构造,富矿体产在控矿断裂较宽大且较破碎的部位,受构造透镜体控制;富矿体长轴向SW侧伏,侧伏角50°-60°,长宽比为2:1,出露标高向SW次第降低呈斜列之势;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千里山花岗岩,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155-170Ma),成矿温度168-244℃,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是千里山岩体岩浆成矿系列(东坡矿田)的组成部分。花岗斑岩脉晚于铅锌矿脉侵位于NE向断裂中,局部穿切并破坏矿脉。区域上成矿、找矿有利部位是燕山早期小岩体周围或地下3-5km处并有隐伏岩体发育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矿带和构造体系奥弗琴尼柯夫首次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区域性规律,即接触交代矿床呈南北向的狭长带分布,而且其中大多数产于两个主要带中;这两个带从东、西两面各以“绿岩”复向斜(塔吉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坳陷)为界.在以后的著作中,上述情况得到进一步明确:次一级的折皱构造(复向斜和复背斜)的限定,在乌拉尔总体上确定是区域性的成矿控制构造.以上构造连接带(图1、2)的特点是:深成断裂发育,火山活动强烈,并有似玄武岩成因的基性、超基性岩及花岗岩类等火成岩侵入.一些研究者还确定,接触交代矿床在成因上与中古生代火山旋回的花岗岩类、辉长岩类及正长岩  相似文献   

3.
郑萍  张赋  李凤仁 《地质与资源》2012,21(3):281-284
哈日根台银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西坡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之沙不楞山铜铅锌成矿带内,受东西向的米生庙复背斜次一级的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体赋存在构造破碎带内,由石英细脉和网脉构成,总体呈脉状或似脉状,具有分支复合现象.对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及类型研究表明,金属矿化与硅化、钾长石化、萤石化等蚀变作用有关.矿床的形成与侏罗世花岗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制订“煤田水文地质勘探规范”,我们对以孔隙岩层为主的煤矿床进行了初步的探采对比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舒兰煤田沉积属新生界第三系、舒兰含煤地层、吉舒组含煤建造。煤田分布在东西向长达40公里、宽1.5~3.0公里的地堑单斜内,属东北海西褶皱带,佳伊复向斜。东为皖达山复向斜,西与松花江凹陷相邻,南为昌图复向斜,北为小兴安岭复向斜。煤田走向近北40~50°东,倾向北西,矿床西侧为古生代吉林花岗岩基盘,延展方向北50°东,呈连绵蜿延  相似文献   

5.
湖南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锡田矿床内发育近SN向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NE向复式褶皱和NE或NEE向走滑伸展构造系统。穹窿构造主要由印支期和燕山期侵入的花岗岩和古生代地层及不连续的环形滑脱断层组成,控制燕山期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的分布;复式褶皱为古生代地层组成的NE向复式向斜,在矿区中部被锡田复式花岗岩体切割。严塘复式向斜与小田复式向斜中的背斜核部,尤其断层叠加的部位常控制一些构造破碎带型钨锡富矿体的分布。NE向或NEE向走滑伸展构造系统包括NE向右行(伸展)走滑断层、NE向或近EW向右行次级的走滑伸展断层、近SN向左行走滑断层和NW向伸展断层,控制了锡田矿区内的不同方向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云英岩脉型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分布。花岗岩锆石U-Pb、白云母40Ar-39Ar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表明锡田地区燕山期构造活动、岩浆作用与成矿响应时间非常接近,介于150~160Ma。岩体与地层(灰岩)接触带、岩体中的NEE向断裂带以及被NE向断裂叠加的背斜轴部是重要的成矿区域,可作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6.
白云鄂博矿床分布在内蒙地轴北部边缘的过渡带。含矿岩系为元古代海相沉积碳酸盐、碎屑岩建造,主要由石英岩、白云岩和板岩组成,其中白云岩是矿体围岩。 矿床受东西向向斜构造控制。向斜以北为一大背斜构造,沿轴部被断层破坏,出露有古老的片麻岩和片岩。向斜以南的背斜构造轴部有海西期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使背斜构造轴部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7.
王军  廖明英  卜安  朱沛云 《地质论评》2016,62(S1):51-52
金坑锡铜多金属矿床是粤东锡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分为马山、崆角、赤告岭、黄竹嶂4个区段,地层为中上侏罗统热水洞组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地层走向30°~50°,倾向SE,倾角20°~40°。断裂构造为区域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为NE向、NW向和近SN向三组,岩石片理化强烈,层间滑动构造发育,为主要的容矿空间,岩浆岩出露于矿区西北部,为早白垩世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晚侏罗世花岗闪长斑岩,晚白垩世石英斑岩,闪长岩和辉绿岩。“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构建,对该区开展锡铜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涂登峰 《地质论评》1984,30(3):270-274
上堡黄铁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之中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侵入于轴向近南北之背斜轴部附近。矿体主要分布在两个部位: 1.呈似层状产于花岗岩与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大理岩之接触带中,亦即无矽卡岩或仅有矽卡岩化之大理岩一侧; 2.呈脉状产于近花岗岩之大理岩内之裂隙中。矿脉走向0°~20°,倾向270°~290°,倾角陡,  相似文献   

9.
大水沟碲矿床矿脉特征及包裹体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水沟碲矿床产出于志留系通化群含炭泥质条带白云石大理岩夹钙质基性火山岩[1] 。这些岩石经历了晚三叠世末的区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和滑动剪切作用。矿区内地层走向为 32 0°~ 350° ,倾向 50°~80° ,倾角 10°~ 30°。矿区主要发育三期穿层节理。第一期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 ,共轭轴缓倾 ,其中北北东组形成等间距破裂带 ,并且直接控制矿脉的产出。第二期北东向和北西向 ,第三期近南北向和东西向 ,均破坏矿体。矿区内存在以下 4类脉体 :( 1)早期白云石脉产于志留系角闪片岩和角闪石榴片岩地层中 ,走向与地层斜交 (早期白云石脉走向 0°~…  相似文献   

10.
王道德 《地球化学》1972,(3):i001-i009
锡矿区位于某中生代拗陷带内。区内三迭纪地层(以石灰岩为主,白云岩次之)广泛发育,并普遍受到不同程度褶曲作用。锡矿区一级褶皱构造有背斜与向斜,褶皱轴方向为北东。一级背斜构造又为次一级背斜构造(走向北西)所复杂化。同时在隐伏花岗岩体之  相似文献   

11.
滇东南地区锡石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均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锡石硫化物矿床及其有关的花岗岩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等间距性。有关的矿田均处于纬向22°40′—24°40′的构造带及其与经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已评价和探明的大、中型锡石硫化物矿床,均赋存于大花岗岩体外围之小花岗岩体及隐伏花岗岩体接触带附近碳酸盐岩或碳酸盐岩与泥质岩互层的围岩中。这些矿床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及水平分带现象。地表以脉状为主的矿体,其探明的储最较少;而在小花岗岩体、隐伏花岗岩体附近的隐伏似层状矿体,所探明的储量为前者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大花岗岩体外围地表蚀变带及铅锌矿脉状矿体的存在,是予测和寻找深部隐伏似层状锡石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标志。本文指出,围绕几个大花岗岩体周围的小花岗岩体去找锡石硫化物矿床仍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在其周围根据蚀变特点及地表矿化标志,运用矿床垂直及水平分带规律进行隐伏花岗岩体和隐伏矿体的予测,是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个旧老矿区的新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宝善 《地质论评》2005,51(6):640-648
笔者通过对古地磁、氧同位素组成、稀土元素组成及成岩温度、Si0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花岗岩的侵入时代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总结出个旧东区及西区的花岗岩体是同源的花岗岩岩浆侵入演化形成的,同样是成矿母岩,都有利于个旧东区与西区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笔者总结了个旧矿区的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个旧矿区的原生矿床类型有:①产于碎屑岩中的裂隙脉型矿化;②产于石灰岩和白云岩中的层状—脉状、网脉状的气成—热液矿床;③产于花岗岩凹部及花岗岩突起顶部接触带矽卡岩中的接触交代矿床。个旧矿区的热液活动及热液蚀变作用很突出,花岗岩中的热液蚀变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其中碳酸盐化、云英岩化与锡、铜、钨矿化密切相关。笔者指出:在个旧矿区不论东区老矿区的深部及老矿山之间和外围还是整个西区都有进行新一轮找矿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而且提出个旧矿区的东区及西区新一轮找矿的方向和靶区。本文还指出在个旧矿区长期以来所划定的五子山复式背斜及贾沙复式向斜没有证据,应予以否定,包括应重新认识原来认为的仅局限于复背斜控制成矿的观点,开阔视野开展新一轮找矿。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地质特征、矿田构造与成矿模式。萨亚克铜矿田是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唯一的以矽卡岩型铜矿化为主的大型铜矿床,产在萨亚克地堑复向斜内。该矿田包括几个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钼网状脉矿床和一系列石英脉型矿脉,构成了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两个端元形成的成矿系列,但以矽卡岩型为主。矿床主要位于中石炭世灰岩与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的接触带上,具有独特的矽卡岩型Cu-Au-Mo矿化组合,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根据本研究进行的锆石SHR I MP定年结果,主要与次要成矿期年龄分别为335±2Ma和308±10Ma。金属矿床主要赋存在地堑复向斜内局部发育的鞍状背斜顶部,部分富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岩浆活动的控制。闪长岩与铜矿化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铜含量可高达1%以上;其次,花岗闪长岩与铜矿化的关系也较为密切,铜含量可达0.2%以上。萨亚克矽卡岩型铜矿田铜保有储量约为57.5万吨。  相似文献   

14.
肖骐 《湖南地质》1992,11(1):42-42
安化县高明萤石矿床位于该县东南角,石英萤石脉产于沩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的北东向断裂带中,断裂长1100m,破碎带宽20~65m,断面倾向32~34°,倾角50°~73°主断裂面较光滑,呈舒缓波状,旁侧羽状裂隙发育,呈压扭性特征。Ⅰ号矿体为脉状、长透镜状,规模、产状与上述断裂同步同幅,已控制矿体走向长1070m,沿倾向延伸大于60m。矿体厚度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变薄,形态由复杂变简单。以横冲为界,南西段矿脉厚3~8m,北东段1.07~3.95m。矿石矿物为单一的萤石,伴生极少量方铅矿、  相似文献   

15.
武夷成矿带北部萤石矿床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萤石矿体均呈脉状、复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域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时空上与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关系密切,多期次侵入形成的复式花岗岩体是萤石成矿的重要基础,岩浆期后热液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矿床类型属于断裂带充填交代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6.
粤西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是一个近年新发现的与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目前估算的资源量已达中型,并具有大型矿床的找矿潜力。矿体形态简单,主要以石英脉的形式产出,由石英脉、云英岩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等组成。钨锡多金属矿化的主要类型为细脉状和网脉状,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云英岩化和绿泥石化等。本文在详细介绍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采用LA-MC-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得到了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82.89±0.35Ma~85.6±0.52Ma,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75.01±0.16Ma~84.17±0.34Ma。通过对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5件石英脉型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模式年龄为80.07±1.19Ma~84.93±1.42Ma。以上年代学测试结果说明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基本同时。本文认为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华南晚中生代岩石圈拉张-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华南晚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浒坑花岗岩侵入体位于武功山复式背斜东南翼,发育有大型的浒坑石英脉型钨矿床,其是武功山钨、铜、铋、钼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浒坑白云母花岗岩精确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测得其成岩时代为151.6±2.6Ma,属晚侏罗世,对应于华南中生代第一次花岗岩侵位事件(164~153Ma);其花岗岩岩浆的形成温度为676~695℃.通过浒坑花岗岩主微量元素结果的分析,认为浒坑白云母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分异S型花岗岩,其源岩为富粘土的泥质来源,形成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小秦岭位于河南省灵宝县和陕西省潼关县境。地处秦岭纬向构造带北缘的小秦岭复背斜中。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太古界混合杂岩及侵入其中的元古代和中生代花岗岩。区内主要构造为老鸦岔脑背斜、五里村—安家瑶背斜、西阴—雷家坡向斜。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了一系列脉岩。其中尤以展布在复背斜主轴附近,走向近东西的压性、压扭性断裂最发育,是控制含金石英脉的构造(图1)。  相似文献   

19.
马振飞  陈图宏 《矿物学报》2001,21(4):578-584
本文在前人对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塘子凹矿床成矿特征及规律的研究,认为搪子凹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与中三叠统的大理岩、燕山晚期的淡色花岗岩共同作用有关,燕山晚期花岗岩体的空间形态直接控制矿体的产出部位。花岗岩以构造侵位方式侵位于中三叠统大理岩中,其空间细部特征受五子山复背斜和南北向隐断裂的作用。指出八处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0.
玲珑金矿是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矿田构造以断裂发育为特征。断裂构造具多期活动,其走向以北东东向为主,次为北北东和北东向,倾向北西为主,倾角40°—80°。区内含金石英脉和各种脉岩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有规律地分布于玲珑花岗岩中。本文以山东玲珑丙山矿床为主,初步论述中基性脉岩作为玲珑式金矿的预测找矿标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