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张琳琳  聂晓红  刘建明  魏芸芸  刘萍 《地震》2016,36(4):205-214
本文从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映震效果较好的预测指标出发, 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预测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 应用1~9比率标度法构建相应的判断矩阵, 进而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结果显示, 几项映震效果较好的指标中, 权重值相对较大的是短期预测指标中的形变异常和部分测震学参数。 同时AHP模型也给出了新疆南天山西段有无中强地震的综合判断指标Y, Y值可较好地反映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中强地震的震兆强弱程度和异常可靠性, 当Y≥2.191时, 新疆南天山西段地区短期内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在对构造运动差异较大的柯坪块体和天山中部地区地震活动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中强地震活动对整体新疆地震形势的影响。不同构造环境下不同构造单元地震活动差异性很大。柯坪块体内构造运动强烈,它是新疆6级地震主要活动区之一。6级地震发生后的1年内,天山地震带是中强地震的主要响应区,在时间上具有短期预测意义。位于特殊构造环境的中天山地区地震少,地震强度低。4次5级地震后的1~3年,新疆地震活动呈明显增强趋势,中天山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对周边地区中强地震活动会产生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炼油厂区位于天山褶皱系与准噶尔坳陷区的交界部位,这里属地震活动性较强烈的北天山地震带,基本烈度为8度,是新疆的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也是抗震防灾设防的重点区。为对群众进行普遍的抗震防灾教育和训练、增强抗震防灾观念和能力,独山子矿区于1989年9月15日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抗震防灾演习。演习以模拟自治区  相似文献   

4.
天山造山带一直以来是研究盆山耦合作用的理想场所,深入理解这一地区的壳幔结构对认识天山造山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9—2020年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固定台站、震后架设应急流动台站以及部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MS≥1.5地震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获得了新疆天山中段精细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震源参数.结果显示:新疆天山中段具有复杂的深浅构造关系,地壳浅部及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高速异常区对应于天山造山带,低速异常区对应于沉积盆地.研究区中东段中地壳和下地壳存在较大范围低速区,与两侧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上地壳和中地壳低速区相连,且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双向均向新疆天山中段下方倾斜.结合前人诸多研究成果推测,在南北向构造挤压作用下,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双向向天山造山带壳幔岩石圈发生“层间插入与俯冲削减”.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显示,地震震源深度优势范围为0~25 km,主要沿断裂带、盆山结合部以及不同块体接触部位分布,且与壳内低速体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能为研究新疆天山中段...  相似文献   

5.
利用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映震效果较好的预测指标,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预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1~9比率标度法构建相应的判断矩阵,进而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几项映震效果较好的指标中,权重值相对较大的是短期预测指标中形变异常和部分测震学参数。同时AHP模型给出了新疆天山中东段有无中强地震综合判断指标Y,该值可较好地反映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中强地震的震兆强弱程度和异常可靠性,当Y≥1.15时,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短期内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王学华 《地球》2015,(3):94-97
<正>天山天池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地处天山山脉最高峰——博格达峰北侧山腰,平面海拔1928米,距乌鲁木齐市区约110公里。天山天池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1982年,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2013年7月8日,天山天池正式命名为新疆天山天池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7.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全天山地区1790年1月至1997年12月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全天山地震活动即存在约11O年的大震活跃周期和50年左右的地震活动幕,也存在与太阳黑子活动相关的周期,并且这些周期是随时间变化的。与此同时,新疆南、北天山等地震带1893年以来也普遍存在相对比较稳定的11年和50年左右地震活动周期,只是在不同年份有较大的波动。连续小波变换揭示了新疆地震活动周期的时变性。根据新疆大震活动的11年左右周期可推测2006~2007年左右新疆地区有可能再次发生7级左右大地震,2002~2005年之间地震活动相对偏弱,Ms≥4.7级中强震次数偏少,活动强度为5级和6级地震。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震活动分布区域广,主要分布在南北天山、西昆仑、阿尔泰、阿尔金山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衔接地带。各地震带地震活动水平不尽相同,其中南天山与北天山地震带以及帕米尔一西昆仑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水平较高,地震活动呈西强东弱的特点。自2011年以来新疆境内地震活动呈现出5级地震连发,6级地震活动频繁,且各地震带均有分布的特点。利用新疆历史地震目录,分析新疆境内各片区发生地震活动是否具有相关性,并从中获得各片区地震活动相关性的量度,以此可以将这些量度作为新疆境内各片区地震中长期预报的辅助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卫星重力资料揭示的新疆天山地区构造动力学状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楼海  王椿镛  王飞 《地震学报》2000,22(5):482-490
利用最新的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了新疆及邻近地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大地水准面扰动异常、地壳和上地幔平均密度异常以及地幔对流引起的岩石层底界面粘滞应力场分布.根据计算结果,对新疆天山地区的构造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推断,认为天山处于地幔对流形成的挤压沉降环境中,在南北不对称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快速隆升,挤压应力场中心在天山以南.这种应力场特征有利于塔里木板块向天山之下俯冲的观点.天山南北两侧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地壳内质量缺失区,是由于南北两侧地壳向天山下挤压而弯曲造成的.中国天山东段的深部密度分布特征与中段和西段的不同,可能是地幔对流分布的东西向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新疆黑孜断裂近期活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讨论的黑孜断裂(又名秋立塔格F_2断裂)是我国天山南缘秋立塔格褶皱山系中的一条活动断裂。从1972年起,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在黑孜地区先后跨黑孜断裂进行水准、基线定点观测,并在新疆地震局配合下,在该处架设地震仪,监视黑孜断裂附近地震活动。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黑孜水库的设计提供场地工程烈度资料,后来这项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新疆及毗邻区域全新世环境变化的时空分异,结合区域人类活动的特征,阐释了新疆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天山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和欧亚草原带等地不同,欧亚草原带早中全新世湿润,晚全新世干旱;天山等地早全新世干旱,中晚全新世湿润.在畜牧渔猎经济的条件下,湿润的欧亚草原带比新疆的大多数地区更适合人类生活,文化发展更为迅速.进入晚全新世,天山等地气候湿润程度增加,绿洲农业中形成了稳定的粟黍-大麦/小麦-畜牧业的稳定的产业结构,人口迅速增长,文化繁荣.在距今4000年以前,欧亚草原带的青铜文化因素对新疆影响最大,来自甘青地区和中亚的文化要素相对较少.此时,新疆诸文化的经济特征以采集狩猎加畜牧为主,文化交流的主流是沿着阿尔泰山的南北向的交流.在距今4000年以后,沿着天山的东西方向的文化交流逐渐成为主流,农业加畜牧业的混合经济在天山山麓的绿洲地带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新疆史前文化的高峰出现在晚全新世,是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和文化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最早的省区之一,自1973年以来累计划定105个年度地震危险区。整理总结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的时、空分布及地震对应情况,结果表明年度地震预测总报准率为26%,相当于全国的平均预测水平;年度危险区预测数量与预测面积基本成正比;危险区划定次数最多的构造区域是北天山中西段,以下依次是柯枰块区、乌恰-喀什地区、南天山东段、乌鲁木齐地区、西昆仑地区和阿勒泰-富蕴地区,其中北天山中西段和乌恰-喀什危险区的时、空继承性较强,但预测效果相对较差。对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能为今后更好地提高新疆年度预测水平积累一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新疆1971—1983年北天山及南天山东段发生的12次Ms≥5.0级地震进行了清理,震前出现弱震条带的有7次,其中变化显著的有3次;2次因其它地震干扰不易分析;2次地震条带不明显。震前弱震条带有以下特征:在新疆较高活动水平下,地震条带往往是原地震带上地震活动强弱的一种变化。某些地震前出现背景性或双条带,一次地震的前震可能是组成条带的重要部分:同一区域的弱震条带具有继承性;地震条带往往是Ms≥6级地震前空区的某些边段。用弱震条带预报地震是困难的,文中对地震条带的具体判据,分析方法以及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流动重力和连续重力的新疆区域重力场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疆区域多年的流动重力和连续重力资料对新疆的重力场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7年南天山地区显示乌恰至喀什一带出现重力高梯度带的密集区域,北天山地区显示新源至巩乃斯一带重力测量出现较为明显的四象限分布。乌什台和库尔勒台的非潮汐变化在MS6. 0地震之前有一定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南天山东段的山脚下,有一条小小的花岗岩裂隙泉在不停地流淌.除了偶尔赶着羊群路过的牧羊人外,方圆10公里再也找不到人的足迹.然而,这块寂静的土地下潜藏着一条铁门关断裂带,它一次又一次地兴风作浪,强烈的地震波使几十里外、几百里外房倒屋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6.
新疆天山地区的波速比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琳  高朝军 《中国地震》2016,32(1):118-126
收集整理了新疆地震台网2009~2014年的地震观测数据,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新疆天山地区中小地震的波速比及其背景值。为了突出异常变化,分析了研究区内的波速比扰动值变化,同时回溯了天山地区7次中强地震。结果表明:①天山地区波速比的背景值为1.70左右,自2013年开始,波速比的低值异常主要集中在天山中东段及普昌断裂附近;②2011~2013年研究区内4次M_S5.0以上地震前,震中位置波速比扰动值多数处于低值状态;③7次中强地震前,震中及其附近区域波速比低值的地震事件占相应时段内总事件的比率大于60%,研究区内中强地震前波速比呈低值状态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区在强震前地震条带不明显.本文对比分析了新疆天山与川滇地区区域构造背景和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①新疆天山地区区域地震构造以逆冲型为主,而川滇地区区域地震构造以走滑型为主.②1970年以来的天山地区中强地震以逆断层和走滑型地震类型为主,走滑型地震多数包含较大的倾滑分量;而川滇地区6级强震以走滑型地震类型为主,地震主要以水平错动为主.认为弱震条带适用于以水平剪切错动为主的地震,而新疆天山地区地震倾滑分量较大,因此中强地震前弱震条带图像不清晰,中短期地震预报意义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地震局文件精神,今年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地震科普夏令营分别在昆明和井岗山举行。参加夏令营的营队有北京、福建、广州、内蒙、江苏等15个省市、自治区,约300人。新疆地震学会根据我区具体情况,组营参加了昆明营的活动,来自天山南北的11名各族青少年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本世纪最后一届青少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盛会。新疆营的代表在活动中不仅接受了防震减灾教育,参观了丽江地震遗址,而且广交了各地的朋友,相互交流了经验,体验了集体生活,受到一次极好的锻炼。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新疆营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并受到总…  相似文献   

19.
吴小玲  王桂岭 《内陆地震》1999,13(2):127-134
断裂密度衍是引自吉尔吉斯斯坦的一种测震学地震预报新方法,用以探索大震之前某一区域或地段面断裂密度的异常变化。应用该方法对新疆天山部分地区进行系统研究后,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了具有一定信度的定量或半定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0.
罗福忠  柏美祥 《内陆地震》1993,7(2):173-179
根据新疆天山活断层新活动特征、卫星影象显示的线性构造与地震活动显示的网络构造,确定出天山可能发生强震的警戒断层有:独山子——安集海活断层、清水河子与精河——阿什里活断层、卡克博河与特克斯河活断层、兴地活断层和北轮台活断层。综合分析判定出5个未来十年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区:沙湾西南强震危险区、乌鲁木齐西南新生强震危险区、新源西新生强震危险区、库尔勒东强震危险区和轮台北新生强震危险区。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地区全新世活断层新活动颇为强烈,某些活断层具有控震作用。预测今后十年新疆天山地区有发生多个6.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