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012年6月19-2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承办,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协办的2012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高级研修班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2.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12,67(11):1571-1573
中国地理学会2012 年学术年会于10 月12-14 日在河南大学隆重召开。这是百年中国地理学会与建校百年的河南大学在河南开封的第一次联合办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理工作者近1300 人齐聚古朴典雅的河南大学大礼堂, 围绕年会主题“地理学发展:科学与社会”, 共同探讨地理学发展问题, 并就地理学自身发展与能力建设、地理学的社会应用和如何与市场紧密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在中国发轫较晚的人文地理学分支,社会文化地理学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随着研究话题的日新月异以及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推陈出新,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近年(2015—2020年)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同时涌现出一系列新的学科现象和值得反思的问题,如话题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交叉性、研究科学性的反思和质疑等。因此,从延续学科自省的视角出发,有必要坚持从中、西对比的角度,不断度量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定位学科的特点,以期为国内社会文化地理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和启示。借助文献分析工具对2015—2020年中、英文领域主要学术期刊的社会文化地理学文献进行采集和分析,辅以德尔菲法对学科专家进行咨询,尝试结合客观和主观数据,综合辨析当前中外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特色,以及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所在。从分析结果上看,国外社会文化地理研究话题涵盖:1)从移民研究到流动性研究;2)从文化景观研究到超越人类的地理学研究;3)弱势人群研究与关怀地理学等方面。中国社会文化地理研究话题包括:1)理论引介与反思;2)城镇化、流动性与多元移民;3)旅游与地方;4)乡村转型与乡愁等方面。综合国内外社会文化地理研究成果可知,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作为社会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发源地,在学科知识“生产—消费”循环中保持优势地位;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重点关注国际大政治和日常政治话题,而中国社会文化地理研究与旅游和乡村话题结合紧密,与西方形成明显区别,反映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国际化趋势明显,但中、西方知识交换程度不高,知识边界依然明显。另外,专家咨询意见也凸显社会文化地理研究者的学科归属感有待加强、研究范式系统化不足与共识不充分等问题。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需要不断推进学科交叉和方法创新,探索其地理学本质,在国际化进程中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发展中国理论,服务国家,对话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4月9-14日,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年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大陆学者近百人出席了本届年会,其中包括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18人团组。代表团成员来自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地理学研究机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地理及其通俗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地理探询文化地理现象的多重意义,侧重于理论和哲学思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新文化地理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新文化地理理论往往抽象晦涩,使得中国文化地理研究和教学中新文化地理内容偏少,因而新文化地理的通俗化变得尤为重要。该文紧扣文化的核心词汇价值观,将之与空间、景观、地方、环境等地理概念紧密联系,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社会问题,引导研究者逐渐入门并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6.
李兆江 《地理学报》2013,68(11):1578-1580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于9月15-17日在天津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学术会议主题为"城市发展与区域环境演变"。会议主要宗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发展与区域演变的关系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城市发展与周边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环境演变、人口迁移和文化扩散等诸方面问题,为建成生态宜居城市以及促进各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和环境良性演变献计献策。本次会议作为天津市学术科技月和中国地理学会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天津市地理学会、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会议筹备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我国人文地理学学术交流和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教材、教学的研究,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于2008年7月28日~8月3日,在贵阳市召开了2008年学术年会。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和全国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共同主办,贵州师范大  相似文献   

8.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1):1328
鉴于中国地理学会在过去100年中,为促进地理学发展和为地理学家服务方面开展的出色的工作,2010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特向中国地理学会颁发特别贡献奖。  相似文献   

9.
毛曦  靳润成 《地理学报》2012,67(11):1565-1570
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天津市地理学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协办的"华北历史地理与中国社会变迁——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天津师范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李晓英 《地理学报》2014,69(4):575-575
正政治地理学作为西方人文地理学最古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西方学界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但由于受国情体制的影响,中国的政治地理学研究一直没有很好地展开。2013年12月,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先生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填补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空白。全书共30多万字,分为范式的转换—从沿革地理、政区地理到政治地理;政区地理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学术术语;中国历史上两种基本政治地理格局;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三循环;行政区划幅员的确定。行政区域划定的基本原则:犬牙交错与山川形便;行政区划地理分布的变迁;行政区划变迁中的文化因素;行政区划的等第变化;军管型的特殊政区;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  相似文献   

11.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10,65(7):883-890
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地理学会第10次伞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于5月29日-30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地理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等单位承办.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湖北省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华中地区代表处、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研究院、武汉城市研究网络等单位协办的“2012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于2012年10月26~28日在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宾馆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大会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罗静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文化地理学在中国近10年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白凯  周尚意  吕洋洋 《地理学报》2014,69(8):1190-1206
21世纪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的不断“分化”与“变迁”,典型社会文化现象不断涌现,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已成为学界所持续关注的研究领域。在初步总结国外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过去10年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与关注,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本土社会文化特质的地理学研究、权利与资本对社会文化空间形态与地方建构的影响、城乡与区域人口迁移所形成的流动现象与规模效应等,是未来社会文化地理学应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同时强调了,社会文化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注重知识贡献的普适性与中国自身社会文化特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18会场的主题是“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理学研究”,由北京大学阙维民教授和中山大学徐红罡教授主持。国际地理学会副主席Dietrich Soyez教授和来自国内10所大学与研究所的14位研究者,围绕国内外的遗产地理研究专题,探讨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特征价值、评价标准方法、保护和利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这是中国地理学界在遗产专题研究领域组织的第一次学术专题讨论会,也是地理学思想与方法论在遗产研究中实践运用的一次有效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国友  黄剑  朱竑  何沛东 《地理学报》2019,74(11):2197-2208
中国地理学会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1934年3月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同年9月《地理学报》的创办,不仅是中国地理学科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教育史乃至科学史上的亮点。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赛先生”,即科学观念不断在近代中国传播的重要节点。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清晰地将近代地理学与传统舆地学分离开来,以独立学科的形态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地理学报》的创刊,则使中外地理学家们在中国开始享有高水准的专业学术窗口。这是中国地理学界仁人志士对“科学救国”“科技兴国”等思潮的实践。在中国地理学会的组织和推动下,老一代地理学家艰苦奋斗,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刊登在《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家在当时的国家顶层设计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虽然,当时对地理科学的重要性认知还主要停留在权力高层与专业学术圈内,但为后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蓬勃发展播下了火种,也为唤醒普通民众的地理科学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回顾历史,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地理学报》的创办可谓是中国地理科学的发轫,自此成为中国地理科学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值此中国地理学会创立110周年、《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之际,深入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发展,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理学家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地理科学发展,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地理研究》2014,(3):400
正《地理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水平原创性学术论文,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2月17日,第六届人文地理学学术沙龙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地理学者出席了沙龙。本届沙龙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承办,同时得到了中国地理学会的大力支持,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对本届沙龙也给予了热情协助。沙龙就"人文地理学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报》2013,(9):1160
<正>《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本刊欢迎国内外地理工作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地理学报》审稿原则:采用双盲制和三审制。审稿人与作者不在一个单位、不在同一课题;编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9月21日,由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2013年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321会议室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有:①缅怀著名地理学家赵松乔先生的学术贡献,特别是25年前赵松乔先生两岸破冰之旅对海峡两岸地理学交流的深远意义;②研讨2014年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及纪念赵松乔先生两岸破冰25周年有关活动安排;③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中赵松乔纪念厅  相似文献   

20.
正《地理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院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水平原创性学术论文,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以及对地理学应用和发展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