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调查研究余震对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影响,根据主震目录和原始地震目录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了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NAFZ)的地震危险性参数(λm、b和Mmax)。主震目录是使用窗口方法朋原始地震目录中去除余震编制的,原始地震目录是由1900 ̄、992年仪器检测地震和1000 ̄1900年发生的历史地质组成的。对于主震目录的事件而言,泊松过程是适用的,而对于原始地震目录则不适用。本文论证了使用主震目录和原始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波形相似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震序列中单台事件目录校正的方法。以福建仙游地震序列为研究对象,应用双差地震定位(HypoDD)算法对多台事件进行重定位,依据记录波形相似性将仙游地震序列事件划分为161个事件丛集,以多台事件重定位目录为参考,对单台事件目录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单台事件目录的合理校正,有助于提升地震序列目录的完整性和地震目录的实用性。以HypoDD重定位目录为参考的校正目录可用于地震参数计算。分析校正后的仙游地震序列目录认为,序列中的单台事件主要由金钟水库库区局部应力调整诱发。   相似文献   

3.
准确及时地获取地震目录是开展地震短临预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在详尽分析Oracle高级队列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并参考了已有的地震目录传输方法,给出了数据传输模型;通过PL/SQL语言编程实现了运用Oracle高级队列技术传输地震目录数据的实例,认为利用Oracle高级队列技术进行地震目录传输是完全可行的,非常适合在地震业务处理系统中使用,为地震目录的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统计检验方法 ,将天山地区 ML≥ 3.6 (K≥ 9.9)级地震目录与 ISC、NEIC、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新疆地震目录进行对比检验 ,结果表明 :天山地震目录与 I、N、Z、X地震目录的发震时刻及经纬度值无明显差异 ;天山地震目录给出的发震时刻、震源位置精度比其它任何一个地震目录都高 ;参检的各地震目录给出的震源深度离散度大 ,稳定性差 ;天山地震目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地震目录在地震预报和震害分析等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从网站上手动下载各个地震目录资料时效率比较低下,此外由于下载的地震目录格式固定,对开展更广泛的数据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地震目录资料的下载效率,采用节点流程的方法对地震目录文本进行自动下载,并将其解析后存储到数据库,实现了高效率的地震目录资料自动下载和数据存储功能,方法简单灵活,可为科研预报及相关地震数据应用服务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缑兰兰 《内陆地震》2000,14(1):58-62
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将天册地区ML≥3.6(K≥9.9)级地震目录与ISC、NEIC、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新疆地震目录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天山地震目录与I、N、Z、X地震目录的发震时刻及经纬度值无明显差异;天山地震目录给出的发震时刻、震源位置精度比其它任何一个地震目录者高;参检的各地震目录给出的震源深度离散度大,稳定性差;天山地震目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人工地震目录模拟是改进现有地震目录不完备性、弥补大地震记录稀缺,以及完善地震学相关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地震活动的泊松分布模型、古登堡-里克特震级-频度关系,利用能较逼真描述具有随机性质事物特点及物理实验过程的蒙特卡洛方法,模拟汾渭地震带未来30、50、100年等不同时长的地震目录,并对其进行统计检验。分析表明,模拟地震目录符合设定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和泊松分布假设特征。依据模拟地震目录,对未来该区域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汪素云  吴戈 《中国地震》1998,14(3):83-87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MS≥47)》是国家地震局科技发展司在“八五”期间组织编辑的两册新版中国地震目录中的第二册。本册目录对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地震目录做了较为系统、完整、详细的清理和总结,是现有目录的更新版本。本文简要介绍了本目录编制的原则、方法和内容。针对1983年版目录,新编目录修改和删除了169次地震条目;新增960次地震条目;新增等震线图166幅。新目录共编入MS≥47的地震4289次,等震线图328幅。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及周缘地震目录完整性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目录资料是进行地震预测、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活动性研究等地震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地震目录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分析是地震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积累的大量的仪器地震记录,历史地震也在不断更新,为地震活动性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样本,因此有必要对新的地震目录进行完整性分析.本文采用了新的统计方法对我国仪器记录地震目录和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进行了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仪器记录地震目录(M≥3.0)我国东部地区1975年后基本完整,西部地区1980年后基本完整.对于历史地震目录(M≥5.0),东部地区1500年后基本完整,西部地区1950年后基本完整.考虑到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M≥43/4)活动的时间非平稳性,我们采用突变点分析法研究了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的时间特征,得到了华北地震区地震活动周期性变化的突变点位置,并揭示了华北地震区历史破坏性地震目录完整起始时间约为公元15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0.
邓世广  王月  马亚伟 《中国地震》2019,35(3):541-549
首先,基于Python爬虫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定位结果的地震目录的自动下载;然后,针对省局台网快报目录汇总后存在重复定位地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筛除重复定位地震的方法;最后,分析EQ3格式地震目录的二进制结构,实现了高精度定位结果的地震目录向EQ3格式的转换。实际应用表明,该程序能够显著提高EQ3格式地震目录更新的工作效率,更高定位精度的地震目录也有助于对地震活动性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需求目录与地震报告的编辑,是当每天地震交切定位后,存放到总库中,月底编辑、修改、整理形成地震目录和地震报告。本文主要对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目录与地震报告的编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四川省九寨沟县M 7.0级地震发生后,截止到8月24日共16天内时间内地震台网中心记录到5994个九寨沟地震余震事件,为完备该地震的余震目录,本文利用模板匹配方法对本次地震进行了遗漏地震检测研究,选取震中附近台站记录波形为计算数据,重新检测主震后16天时间内的遗漏地震事件,共得到台网目录外地震目录1053个,与台网给出目录相比增加了0.18倍.为比较本次地震检测前后的最小完整性震级以及活动性b值,利用包络差峰值振幅对检测地震的震级进行了估算,根据检测后的余震目录得到九寨沟地震余震序列的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_L 0.9,地震活动性b值为0.80左右,较原目录的M_L 1.2和0.85均有降低.  相似文献   

13.
精确识别和定位中强地震序列中的微震事件对于准确判定发震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2022年1月8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门源MS6.9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及微震检测研究。首先运用双差定位法对2022年1月8—16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的1 010个门源地震序列原始目录进行重定位,得到404个精定位地震目录。分别采用原始地震目录(CENC)和双差重定位目录(HypoDD),对震源区150 km范围内9个台站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微震检测。结果表明,基于CENC目录识别的余震个数是原始目录地震数量的3.0倍,基于HypoDD目录识别的地震个数是原始目录的2.1倍,是HypoDD目录的5.8倍;两种地震目录的微震检测均使得ML震级完备性从1.7级降低至1.1级。新的地震目录空间位置显示,主震发生后余震主要沿托莱山断裂向西侧扩展,8分钟以后,在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均发生破裂。根据本研究获取的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地震序列,同时结合震源机制解,认为2022年门源MS6.9地震初始破裂位于近E-W向的托莱山断裂,并触发了NW-SE向的冷...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能直接从网页获取地震目录的应用软件,实现对任意地震信息网站上的任意地震目录自动下载。该软件向HTTP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服务器传回包含数据的网页源文件,最后提取源文件的目录信息,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核心功能主要是实现原来人工操作搜索地震目录,并对接收来的文件进行分析,分离其中的数据部分,以达到自动下载和整理地震目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已成功用于伊利诺斯州南部和密苏里州东南部的漫散地震活动性研究。研究范围是靠近新马德里地震带的弥散形变和地震活动区。通过将叶片方法应用于陷落地震震中对新马德里地震目录进行了检验。这是自叶片方法通过最优估计法应用于改进定位后的一种新手段。叶片方法是利用二项式分布对稀疏震中分布区域内显著的地震序列进行检验。用叶片方法对新马德里地震目录的震中检测陷落震中,统计上有效说明,地震活动性与新马德里地震带和布莱克、埃灵顿、塞勒姆及斯蒂杰尼维夫断层有关。  相似文献   

16.
平武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近震震级及定位偏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地震台网地震目录》作为地震定位参考标准,对平武地震台数字地震仪记录的近震,尤其是汶川"5·12"地震序列定位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平武单台数字地震仪记录得到的测定结果与《四川省地震台网地震目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里给出了台站可以简单应用的偏差评估值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重庆台网建设的时间阶段性,在对不同震级下限地震频度时间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重庆地区不同时段的G-R关系和震级分布特征,并运用z检验方法对不同时段地震目录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评估了重庆地区1970年以来不同时段的地震目录完整性,为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地震目录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历史地震目录修订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震梁  曹学锋 《中国地震》1998,14(3):1-5,14
中国地震目录历经四次大规模的修订,已渐趋完善,然而,由于资料的不足和认识的差异,对地震目录中,特别是历史地震目录中一些参数的确定,甚至地震的增删,还存在不同看法和外议,给实际使用造成一定困难。本文针对目前历史地震目录确定中存在的多观点状态,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引起历史地震工作者讨论,以期共同制定一个能为大家接受的历史地震参数确定方法的规约。  相似文献   

19.
陈保华  吴淑英 《内陆地震》1998,12(4):381-384
地震目录是地震学中最基础的资料,具有丰富的地震信息,它不仅被用于地球内部构造和地震地质的研究,在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预报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和震害损失预测研究中也被广泛使用。同时地震目录还是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的主要信息源及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土开发的重要基础资料。因此,编制地震目录受到地震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新疆地震目录点析新疆是我国多震省区,地震强度大,频度高,地震信息丰富。自1970年新疆组建地震机构以来,在地震目录的编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先后编撰出版了下列地震目录。(1)《地震…  相似文献   

20.
地震目录是地震学中基础资料。从相关网站下载的地震目录在进行地震分析预测研究之前,需要转换为相应的格式,以往这项工作都是人工完成,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以Excel VBA宏语言为工具,实现下载目录与地震分析预测目录之间自动转换,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