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海洋开发活动名目繁多,根据所开发资源的属性,可分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海洋能利用和海洋空间利用等方面;按其开发的区域地理位置,又有海岸开发、近海(大陆架)开发和深海开发三大类。目前,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洋开发活动。由于海洋是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决定了现代海洋开发具有与陆地资源开发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我国海洋开发状况看,虽然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海洋产业群和较为广阔的开发区域。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开发效益并不十分显著。各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及地区与地区之间开发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开发与保护,开发与治理,开发的组织协调等仍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在开发综合效益、开发技术水平、保护措施和治理手段等方面与临海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所以,要有效地提高我国海洋开发的综合效益,切实地解决海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就  相似文献   

3.
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的特点是高技术、投资巨大、高风险和高回报率.深水油气田开发模式的选择决定着深水油气田开发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众多石油公司的开发经验表明,在开发前期进行开发模式的选择研究非常重要.深水油气田开发模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这些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得出深水开发模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4.
借鉴海洋资源开发潜力、旅游开发潜力、土地开发潜力、主体功能区开发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多指标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首次提出了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的概念、构成和指标,并分析了层次分析法在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评价中的适用性,总结了海洋功能区开发潜力评价的方法、步骤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先总结海南岛周边海岛的特点,根据海岛特点分析旅游开发过程中海岛开发单位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以一些已开发和拟开发旅游的海岛情况为例,从宏观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以期供海岛开发单位在对海南岛周边海岛进行旅游开发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F油田长6油藏是鄂尔多斯盆地内较早开发并具规模的超低渗油藏。为了提高开发效果,解决开发中的问题和矛盾,通过矿场开发实践,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长6油藏开发中所应用的8项技术,并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这些技术的矿场应用,油藏的开发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油砂资源丰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技术为油砂开发中成熟且广泛应用的原地开发技术。基于SAGD开发技术下的油砂开发动用储量的正确评估是油砂SAGD开发方案制定和合理开发指标预测的基础。在考虑构造、储层及开发井网部署的条件下,结合油砂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油砂开发动用储量评估方法,从总地质储量、SAGD技术可开发地质储量和SAGD开发动用地质储量3个层面实现油砂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舟山海洋开发政策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改革开放前,海涂开发政策主要倾向于扩大耕地面积和盐业;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海涂开发政策开始强调合理开发;进入21世纪,海涂开发逐步走向科学化。舟山海涂开发政策的不断完善,既是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不断解放思想、转变传统海涂开发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省召开的沿海滩涂开发政策座谈会上,应邀来自沿海三市八县的滩涂开发主管部门负责人,就沿海开发政策问题进行了认真座谈。与会同志认为,近年来沿海滩涂的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但发展中的开发事业在许多方面面临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滩涂开发政策到了非制定不可的时候了。会上,许多同志对滩涂开发面临的急待  相似文献   

10.
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内掀起了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热潮,旅游为主导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更成为炙手可热的滨海旅游开发的新领域。广东处于南中国海的开发前沿,对此其在区位、资源、政策、经济等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文章分析了当前世界知名旅游岛的开发概况,借鉴其开发经验,揭示其对广东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探索广东海岛旅游开发的新视角,从而对当前广东实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开发海岛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对促进广东海岛旅游开发在全国的典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洋移动自主观测平台在海洋观测技术中越来越为人们所倚重,发达国家相继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部署.研究一种具有全天候、长续航力的海洋移动自主观测平台是当前一系列海洋装备中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尤其是最近5年,这项工作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针对长续航力海洋移动自主观测平台的特征,文中将其分为长续航力自主潜航器系列和水下滑翔机系列两大类,结合其共性问题分析了世界各国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最后简要讨论了这些平台未来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南海海域内岛礁众多, 渔业资源丰富, 而目前针对岛礁周边海区生态要素开展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利用近20年多卫星融合水色遥感数据, 分析了南海38个主要岛礁周边区域海面叶绿素浓度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岛礁周边普遍存在叶绿素浓度高值区, 其浓度约在离岛礁5个等效半径外降至海区背景水平。岛礁周边海域的叶绿素(相对于背景值的)浓度异常受海区背景值影响, 两者在南海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背景值基本一致: 在平均温度较低、季风强度较大的东沙、西沙海区, 叶绿素浓度异常高于温度较高、季风强度相对较弱的中沙、南沙海区。叶绿素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 一般在冬季风期间升高, 而在夏季风爆发前降至最低; 在El Ni?o次年随海温升高和季风减弱而下降, 在La Ni?a次年则相反。岛礁周边的叶绿素浓度异常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海温变化幅度加大, 其年均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P=5.05×10 -5)。这些结果可为我国岛礁区域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了珊瑚岛礁地下淡水资源-淡水透镜体的形成、特征和影响因素。用质量守恒,Darey定律和Ghyben-Herzbeg关系导出了淡水透镜体的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西沙永兴岛淡水透镜体的包络面,与实测值比较误差在3%~15%之间。为科学开发西沙地下淡水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14.
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多毛类动物地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宝铃  孙瑞平  陈木 《海洋学报》1980,2(1):111-130
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产资源,是我国的良好渔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渔民的渔捞基地.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对我国神圣领土西沙群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多次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我们曾报告过113种浮游和底栖多毛类.根据1975-1976年补充调查的标本,又发现了过去未报告过的多毛类70种,截至目前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多毛类共有183种.本文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对我国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多毛类动物地理学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Feldmann(1938)的评述,管枝藻目的系统分类研究工作始于Schmitz(1879),他首先创建了“group” Siphonocladaceae(发表名为Siphonocladiaceae)。又据Egerod(1952)的研究,Schmitz的“group”事实上只是一个科,Feldmann(1938),Fritsch(1947)及其他人把管枝藻目的创建者归诸Schmitz是错误的。Schmitz在此科中收容了法囊藻(Valonia),肋叶藻(Anadyomene),小网藻(Microdictyon),刚毛藻(Cladophora),硬毛藻(Chaetomorpha),黑孢藻(Pithophora),气球藻(Botrydium)和暂定的网叶藻(Struvea)以及他的新属管枝藻(Siphonocladus)。De Toni(1889)将Schmitz的管枝藻科的各属分散在Order Confervoideae的刚毛藻科的刚毛藻亚科(Cladophoreae)、绵枝藻亚科(Spongocladieae)、小网藻亚科(Microdictyeae)、肋叶藻亚科(Anadyomene)和法囊藻亚科(Valonieae)中。Blackman and Tansley(1902)简历管藻目时下分管藻亚目(Siphoneae)包括无分隔的种类和管枝藻亚目(Siphonocladeae)包括分隔的种类;后者由孢根藻科(Gomontiaceae),刚毛藻科(Cladophoraceae),环藻科(Sphaeropleaceae)和法囊藻科(Valoniaceae)等四个科组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沙群岛海产蓝藻类的种类极为丰富。但迄今为止除黎尚豪报导过西沙群岛永兴岛的陆生习性的27种蓝藻外,尚未见过任何报告。本文为西沙群岛海产蓝藻类研究的第一部分。根据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75年和1976年在西沙群岛采集的,计127号。本文仅报道11种,隶于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的6属,其中4种在我国为海产蓝藻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Sand island or cay is the dominant type of coral reef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is paper gives in detail the sand islands composed of loose accumulational materials on the atoll reef flats in the Xisha Islands, their types, characteristics of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al pattern and dynamics.  相似文献   

18.
李晓敏  马毅  张杰  吕喜玺 《海洋通报》2020,39(6):717-729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已成为有效监测海岛动态变化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西沙群岛社区驻地海岛、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岛为研究对象,利用 2005 年以来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了各类海岛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社区驻地海岛变化普遍较大,特别是永兴岛、赵述岛、筐仔沙洲和银屿,主要都是由于吹沙填岛和岛上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造成的,变化主要发生在 2012 年三沙市成立之后;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岛相对较稳定,岛上地形、地貌及植被等基本保持原有的自然状态,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各个海岛的端头,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导致的。海滩岩对海岛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海滩岩发育好的海岛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没有海滩岩发育或海滩岩被破坏的海岛则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9.
The Xisha Islands consist of more than 30 islands. large and small, as well as bars,reefs and shoals. With the exception of Gaojianshi (the Volcanic Rock), they are allcoral reef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at biotic process has been operating inthe formation of these coral reefs. Some authors suggest that it is mainly due to theprocess of reef-building corals. Others consider that coralline algae (or calcareousalgae) have been rather importan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eefs. Similarly, disagreementexists on whether there are "algal-ridges" on the windward sea side. Some are of theopinion that there are "algal-ridges" everywhere in Xisha Islands, but others assertdefinitely that there are no "algal-ridges" in Xisha Islands.  相似文献   

20.
马尾藻类是重要的经济海藻。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以马尾藻作为药材和食品;近几年来,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马尾藻类不仅越来越广泛地用在医药上,而且成为提取褐藻胶、甘露醇、碘和氯化钾的重要工业原料之一。因此,弄清这类海藻的种类、分布和资源情况是有效地开发、利用马尾藻类海藻的前提。西沙群岛地处我国海防前哨,海洋植物资源很丰富,马尾藻类种类也较多,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西沙群岛的海藻资源,使其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兵服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57年,1958年,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的1975年,1976年前后四次对西沙群岛的海藻进行了调査,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西沙群岛的马尾藻科海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仅是这项研究任务的一部分,以后将陆续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