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腾冲现代热泉系统硅华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腾冲是中外著名的地热区,区内火山岩浆地热活动强烈,水热显示形式多样,有温泉,热泉,沸泉,水热蚀变岩石,泉华等。其中硅华为较高温水热活动产物。新硅华以非晶质硅胶和蛋白石为主,含有少量的玉髓和石曲英;老硅化以玉髓和石英为主,含有硅胶和蛋白石。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元江县地热群位于清水河西岸山麓地带,通过分析该县某热泉群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富水性,对边界条件、热储层及盖层进行划分研究,建立该热泉群的热储模型,利用石英二氧化硅温标计算热储温度和热水循环深度,并采用镭氡法计算热泉群的年龄,结果可知:该热泉群热储呈带状,主要受哀牢山断裂控制,大气降雨及地表水体沿哀牢山断裂破碎带渗入地下后,经过深部复杂的循环,使地下水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不断溶解出围岩中可溶性组分,沿断裂影响带输向地表,形成带状的自冒热泉群,热储温度129℃,热水循环深度2 348 m,地热水年龄70 a。该类地热资源极为珍贵,应做好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黎贡山南段主要热泉水化学同位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应用水化学同位素技术,对高黎山南段主要热泉成因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研究区热泉水为低矿化、碱性、Na-HCO3型水;热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起源,循环速率较快,水岩作用不充分,径流环境多处于相对开放的氧化环境之中。以黄草坝泉、三官泉特征比较明显;地下水补给区主要位于泉点附近高程在1800 m的区域范围之内,为附近区域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存在浅层、深层两种混合作用形式,黄草坝泉、三官泉现代大气降水混合比在90%以上;热泉热储温度为100~200℃,循环深度在2000~4000 m。  相似文献   

4.
论湖南石门砷—(金)矿床的古热泉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景荣  陆建军 《地质论评》1994,40(5):429-435
湖南石门砷-(金)矿床属古热泉成因,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模式,矿体呈筒状;矿床中硅质体属热泉沉积的硅华,矿石中微量元素间该区现代热泉体系沉积物的类似;成矿溶液富Na^2^+,Ca^2^+,Cl^-,HCO3^-和SO4^2^-,也与该区现代热泉水成分相似。泉水的氢,氧,氩,氦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溶液中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提出了热泉型砷-(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下渗的大气降水被深部热流体加热,在地层中循环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热泉的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勘察加半岛位于欧洲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汇的过渡带上,是世界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众多的热液系统不断的向地表释放地热气体和流体.以N2和CO2为主的地热气体也经常含有高浓度的H2,CH4和H2S.大气水和熔岩水构成了勘察加热泉水的主要源,水体温度从20 ℃到>90 ℃不等.水化学性质变化同样显著,pH范围从3.1到9.8.热泉水溶解盐以氯化钠为主,同时包括K+,H3BO3,H4SiO4,Ca2+和SO42-等其他多种溶解组分.此区域也有以直链烷烃为主的石油形成.从勘察加的热泉系统中已分离出至少24种嗜热微生物.尽管其中大多数是异养微生物,但根据其生存环境的特点,自养微生物在热泉系统中可能同样很多.这些微生物对碳、硫和铁在热液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非培养的方法和生物定量的手段已用来研究勘察加热泉中微生物生态及其所具有的生物地球化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何师意  刘金荣  韦专 《中国岩溶》2000,19(4):315-320
本文通过多种方法对车田湾热泉的水、热来源和循环途径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除采用综合地质及同位素分析方法外,还引入了近年发展起来的碳循环研究方法。结果显示: 该区热泉(群)的水来源于大气降雨;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则显示,热水中碳的来源与深部关系不密切;钻孔测井资料显示,水、热的强循环深度在60m 和80~ 100m。由于各泉或钻孔所处的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因此它们在水化学及其动态特征、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大陆范围内典型的岩浆热源型水热系统——云南腾冲热海为研究区,在国内首次对热泉中硫代砷化物含量及其地球化学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的在野外对富硫化物水样进行快速冷冻处理、而后在实验室进行砷的形态分离和测试的方法明显优于当前通用的水样砷含量及其形态分析的预处理和测试方法.主要原因为后者在采样现场对水样的酸化处理可使样品中三硫代砷酸盐以非定形态硫砷化合物的形式沉淀,且用常规阴离子交换柱在野外无法实现硫代砷酸盐的完全回收及其与砷酸盐的分离.受岩浆流体输入和热储内高温条件下强烈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控制,热海水热系统排泄的中性-偏碱性热泉中富集硫化物和砷,为热泉中硫代砷化物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热海热泉中检出的硫代砷化物包括一硫代砷酸盐、二硫代砷酸盐和三硫代砷酸盐,在总砷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可达26.7%、43.3%和33.7%.热海地热田的2个子区(硫磺塘和澡塘河) 的热泉沿不同断裂带出露,地热水升流过程中经历的冷却方式也不同,使硫磺塘热泉具有相对较高的总硫化物含量和总砷含量,并导致其中各类硫代砷酸盐具有更高的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热泉软泥中的金含量与有机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并测定泉水及软泥中含金量和软泥中有机碳含量,以及对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和芳烃族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有机质属于腐泥-腐殖型,接近和达到了成熟阶段。软泥中金含量与有机质的性质无明显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也无明显相关关系,而与其成熟度相关密切。样品分析证实软泥中含硫化合物与金含量呈正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水及软泥中金含量,认为两者之间也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青山金矿床位于南秦岭镇安盆地。矿体呈脉状、囊状、透镜状、似层状等产出,主要赋存在上泥盆统九里坪组与下石炭统界河街组假整合面之上的界河街组的黑色碳质板岩和碳酸盐岩中。在燕山早中期的陆内造山过程中,该区区域构造继承了泥盆纪奠定的棋盘构造格局,控制了矿床的定位,而矿区棋盘构造控制了矿段的分布和矿体产出。矿石分为原生的含金黄铁矿-菱铁矿型及铁帽型。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菱铁矿、黄铁矿、褐铁矿.成矿元素以Au—Ag—AS—Sb—Ba组合为特征,与区域低温矿床的元素组合相一致。矿床成矿温度介于160~220℃,成矿流体为重碳酸盐一氯化钠型地下热卤水。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是地热驱动热卤水循环萃取矿源层中的矿质而形成的热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具有五十多年找金历史的延边地区金的找矿难度日益加大,地表出露的矿体愈来愈少,在已知几个有远景的成矿带上找矿工作正面临着几攻不破的被动局面。面对这样一个新的找矿历史时期,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摆脱“就矿找矿”的单一找矿思路,走创造性思维新路。运用先进的成矿理论在已知的成矿远景区带上寻找深部盲矿床,运用典型矿床模式、成矿系列理论在已知矿区及其外围寻找隐覆半隐覆矿床,这是摆在找矿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1.
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温泉地球化学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下文简称实验场区)主要温泉的水热活动特征、水化学成分特征、溶解气体的化学成分特征、及溶解气中CO2气体的碳同位素比值特征,并讨论了它们与构造活动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谢洪忠 《地质与资源》2009,18(4):314-316,291
温泉旅游资源属于典型的地质资源,具有地下水及地热资源的属性特征.在温泉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科学认识温泉的成因、类型、分布、医学成分和疗效等内容.应避免违背科学规律的行为,合理开采地下水,防止地面沉降,防治水污染,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实行旅游温泉品质认证制度,利用人工回灌等方法防止资源浪费和破坏,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范温泉旅游资源开发,遵循科学性、环保性的利用原则,体现温泉旅游特色,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卡辉地区出露4处温泉群,泉点达30余处。本文从该地温泉的分布、水化学特征、热源、地热地质构造和补排条件方面,分析温泉形成模式,为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地质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Gulf of Suez region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geothermal areas in Egypt becaus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s of its springs.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hores of the Gulf of Suez are characterized by superficial thermal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a cluster of hot springs with varied temperatures.Variations of deuterium and oxygen-18 concentrations in thermal waters have been used to aid in describing the source of recharge in the Gulf of Suez hot springs.Isotope and geochemical data for the Gulf of Suez thermal waters suggest that recharge to the hot springs may not be entirely from the Gulf of Suez water,but possibly from the meteoric water that comes from areas of higher altitude surrounding the hot springs.  相似文献   

15.
湘东-赣西NNE向走滑断裂与地震、地热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重点研究了湘东、赣西地区NNE向活动走滑断裂系与地震和温泉分布之间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震和温泉主要集中在3条NNE向主走滑断裂带及及伴生的P、P’断裂带;②高温热泉或强震震中区的基本构造样式为走滑断层左行、左阶雁列带和拉分盆地构造;③陆壳结构分层特征是影响该区地震作用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四川省康定市二道桥地区地下热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和热储温度,对二道桥地区5个温泉(井)即二道桥温泉(SC107、SC107-2)、康巴人家温泉(SC107-3)、自流热水井(SC107-4)、自喷热水井(SC107-5)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区温泉的分布及出露主要受雅拉沟断裂和雅拉河谷控制。温泉水温33.2~46℃,为中低温温泉,pH为6~6.5。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高程效应及温度效应估算区内地下热水补给区高程为3 000~4 500 m,补给区温度为-3.5~-0.3℃,表明地下热水有一部分补给源自附近山区的冰雪融水。Na-K-Mg三角图显示研究区热水均为未成熟水,不宜用阳离子地热温标计算热储温度。应用SiO2地热温标、多矿物饱和指数法以及用固定铝方法对部分温泉多矿物平衡图进行修正,得出研究区地下热水的热储温度为65~75℃。研究区温泉在东部跑马山以及西部农戈山附近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降水沿着大雪山—农戈山断裂和跑马山断裂下渗,地下水经历深循环,在此过程中获得大地热流加热,最终在雅拉河谷雅拉沟断裂附近出...  相似文献   

17.
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西段的潞西盆地含水层结构复杂、温泉甚多。选择该盆地的典型温泉——法帕温泉和芒留温泉,针对该区温泉成因分析中存在的疑点问题开展了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在分析该区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与不同条件的温泉作类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温泉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法帕温泉和芒留温泉为典型的断裂型温泉,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后被断层中的高温内生流体加热并在断层中储集和运移,储热层均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灰岩,热储深度为2000m左右,温度可达160℃左右。  相似文献   

18.
福建温泉的特点及其热源,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永金  陈明光 《福建地质》1999,18(3):149-155
主要介绍了福建温泉的水温,水量,水质,水热异常区大小,空间分布以及产出的地质,地貌的特点,对福建温泉的主要热源观点进行讨论,并对福建温泉的热源,成因和温泉的构造意义提出了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郭清海  吴启帆 《地学前缘》2020,27(1):103-111
汞是环境中典型有害组分,深部地热系统可能是环境中汞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当前地热成因汞的研究程度很低。本文以腾冲火山带热海水热区为研究区,开展了热泉中汞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热海水热区内排泄的中性热泉含有异常高浓度的汞,但酸性热泉则绝大多数未检出汞。热海热泉中的汞与典型的岩浆来源组分氯相同,均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的混合。在中性热泉中,Hg(II)是汞的占优势地位的价态,Hg2+与不同形态硫化物的配合则是决定Hg(II)的形态分布的直接因素,但pH可通过控制水中硫化物的形态分布来影响Hg(II)的形态分布。Hg(II)不易挥发,故中性热泉中汞含量普遍较高;但酸性热泉中的汞受泉口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影响,以Hg(0)为主要价态,且因Hg(0)易挥发而导致总汞含量极低。就中性热泉而言,其汞含量对水热区断裂分布有重要指示作用,原因为沿不同断裂上升的中性地热水经历的冷却方式不同,最终导致热泉汞含量也表现出显著差异。热泉汞含量对水热系统结构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雷  肖琼  沈立成  伍坤宇 《中国岩溶》2011,30(2):209-215
本文以重庆市温塘峡背斜和滇东小江断裂带出露温泉为例,探讨了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地质背景条件基本相同,温塘峡背斜出露的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比较接近,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型,而小江断裂带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泉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3-Na型(YN1)、HCO3-Ca型(YN2)、SO4-Ca(Mg)型(YN3和YN5)和SO4-HCO3-Ca-Na型(YN4),这与各泉点所处地质背景条件不同有很大关系。此外,通过对Na-K-Mg和Na-K-Mg-Ca图解模型的解读得出,所有样品均未达到水-岩平衡,仅有YN1泉点样品接近完全平衡线,表明YN1接近水-岩作用平衡状态,并由上述图解模型估算得到YN1点热储温度大概为100~120℃,与运用SiO2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133~139℃)相差不大。此外,水化学特征和Na-K-Mg-Ca图解分析也表明,YN2与温塘峡背斜温泉水-岩作用过程比较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