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3个台风(即热带风暴级及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生成,较多年平均(27)偏少4个。其中,第2号台风“鹦鹉”、第4号台风“黑格比”、第6号台风“米克拉”、第7号台风“海高斯”和第16号台风“浪卡”5个台风分别在我国广东阳江、浙江乐清、福建漳浦、广东珠海和海南琼海等地沿海地区登陆,这一数字与每年平均登陆我国的台风数7个相比偏少2个。  相似文献   

2.
东北也有台风?是的!2020年8月27日至9月上旬,我国东北地区就先后受到当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的侵袭。半个月内接连有三个台风影响东北地区,为历史首次。  相似文献   

3.
针对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的影响过程,总结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的影响过程中的预报预警、应急决策、信息发布等各环节的工作以及取得效果,针对服务保障等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2018年10月15日,超强飓风“迈克尔”在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北部登陆后,重创沿岸地区。美国气象部门称,这是佛罗里达州超过80年来遭遇的最强飓风,同时是有记录以来美国大陆遭遇的第三大飓风。2018年9月,影响中国的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堪称年度风王,为华南沿海带来了强风暴雨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1°* 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区域自动站资料等,对2009年第15号台风“巨爵”、2012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两个偏西路径台风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这两个台风登陆后均在副高加强西伸中偏西行,均于生命最旺盛时期在广东阳江登录,均具有强度变化快、路径稳定、风雨影响大的特点;但台风“巨爵”暴雨主要由“巨爵”残涡和“方头”副高共同作用产生,其中地面弱冷空气的渗透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边界层在粤西强的水汽辐合是暴雨产生的最主要原因,雷达回波上反映出列车效应是影响“巨爵”强降水过程的最直接原因,强降水局地性强,明显发生在其移动路径后方,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有点特殊的台风暴雨;台风“韦森特”降水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强降水主要受台风云系本身的影响,中心随台风中心的西移而西移,是比较典型的台风暴雨.  相似文献   

6.
利用广西自动气象站资料及钦州市各部门台风灾情资料,对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给钦州市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台风影响期间的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冷空气侵入对台风“罗莎”暴雨增幅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实况观测资料和NCEP/NCAR分析场资料,提供诊断分析方法对2007年16号台风“罗莎”的降水演变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台风登陆后和北方冷空气结合,产生的第2次强降水。结果表明:台风“罗莎”登陆后和北方中高纬西风槽结合,低层冷空气与台风的西北象限发生作用,使台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加强,结果导致了台风对流加强,在有充足的水汽条件下可引发强降水。  相似文献   

8.
1974年12月2日,第27号台风在广东省台山县登陆,它是近90年来在我国登陆最晚的一个台风。 根据建国25年来的资料,每年在我国登陆的最后一个台风,平均最晚登陆日期是10月7日。极端最晚日期是1950年11月23日,该台风在海南岛万宁县登陆。7427号台风的登陆日期比平均日期晚53天,比极端最晚日期  相似文献   

9.
ATMS微波资料特征及其对台风路径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012年8月1—30日ATMS(Advanced Technology Microwave Sounder)卫星微波资料,在WRFDA系统中进行资料特征统计分析以及偏差订正试验。针对2012年8月第13号台风“启德”、第14号台风“天秤”和第15号台风“布拉万”,检验同化ATMS卫星微波资料对台风路径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差订正前,ATMS除个别窗区通道和湿度通道偏差大于对应AMSUA/MHS通道外,其余通道偏差均小于后者;与AMSUA/MHS相比,ATMS偏差随扫描位置的变化较小且平滑,ATMS96个扫描点的资料均可用;ATMS窗区通道偏差最大,温度中层通道偏差最小;使用ATM S资料导出的偏差订正系数,可减小温度和湿度通道偏差,相比于直接使用NOAA-18偏差订正系数,可改善台风路径和最低气压预报;个例研究表明,同化中加入ATMS资料后可使台风路径预报偏差降低3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两次单纯西行台风低压降水(2005年第14号台风和2006年第6号台风“派比安”)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强度、速度特征对比分析,得到了单纯热带低压天气回波强度场和速度场在低纬高原上的一些共性和不同点,为工作中监测和预警此类天气、提高短时预报准确率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83年10月份,南海地区先后有3个台风生成,此外,9月底生成的8311号南海台风于10月初在广西沿海地区登陆;在菲律宾东侧的西太平洋生成的8314号台风,于10月中旬初移入南海得到加强;这样,10月份南海地区先后有5个台风活动,据历年10月份南海台风、强台风资料统计(表一),1983年10月份南海地区活动的台风为近10年来最多者,由于南海台风的活动,造成了华  相似文献   

12.
利用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小时台风业务资料,对比分析了2020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和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的环流形势和强度结构特征,发现二者的尺度都比较小;生成的时间和移动路径比较相似;并且都出现了近海快速加强的过程。从对比分析来看,造成两个台风近海快速加强的共同原因主要有海温异常偏高、环境风的垂直切变较小以及有利的高低层环流配置等,而造成两个台风近海快速加强的不同原因也较为显著,分别从位涡垂直分布、涡度收支和涡度拟能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得到一些有利于台风强度快速增长的不同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 10月的南中国海日丽风和。 U国阿科公司的万吨级浮部式石油钻井船“爪哇海号”正在莺歌海紧张作业。船长大卫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专家,曾指挥这艘海上钢山在风浪险恶的北冰洋、波斯湾作业,取得赫赫战绩。 (二) 10月22日,一个台风在距“爪哇海号”千里之外的洋面上悄悄生成,被气象学家编为“83 16”号强台风。它象一团魔影,飞速向莺歌海移来。 (三)这一速生快移的怪台风立即引起了G省气象局海洋气象台值班预报员的高度警惕,他迅速请来了总工程师招集预报人员会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两次单纯西行台风低压降水(2005年第14号台风和2006年第6号台风“派比安”)的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强度、速度特征对比分析,得到了单纯热带低压天气回波强度场和速度场在低纬高原上的一些共性和不同点,为工作中监测和预警此类天气、提高短时预报准确率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于北方内陆省份黑龙江来讲,“台风”遥远得就像梦。然而在2012年的这个秋天,第15号台风“布拉万”盘旋着,吼叫着,直扑东北。它所过之处,农作物倒伏、道路积水、航班延误,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无不受到影响,它向这个内陆省份显示了强大威力。为何平口极少光顾内陆省份的台风这次对黑龙江却青睐有加呢?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夏琨  牛若芸  卢晶 《气象》2017,43(1):122-128
2016年10月北半球极地地区极涡呈偶极性分布,极涡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中高纬环流为4波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明显偏西、偏北,强度偏强。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55.4 mm,较常年同期(35.8 mm)偏多55%,为1951年来同期最多;全国平均气温10.9℃,较常年同期(10.3℃)偏高0.6℃。月内我国主要出现了6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2次是台风莎莉嘉和海马导致,2次是受低涡、切变线影响。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5次过程,较常年偏多。京津冀地区出现4次雾 霾天气过程。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于10月18日在海南省万宁市以强台风级别登陆,今年第22号台风海马于10月21日在广东省汕尾市登陆,均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台风"玛姬"(9903)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对台风“玛姬”(9903)个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海温和地形作用对台风“玛姬”(9903)路径的影响,分析了环境气流、台风非对称结构与台风移动路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温对台风“玛姬”(9903)路径有一定的影响,地形作用对台风“玛姬”(9903)路径的影响不可忽视,台风非对称结构对9903号台风异常路径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台风倒槽局地性强降雨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通过分析2002年第20号热带风暴“米克拉”在广西南部沿海登陆后引发远离台风暴雨的台风倒槽暴雨,以及与强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风廓线仪和地面风场的脉动,探讨了在台风倒槽与西风槽相结合处以强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00年第10号台风的水汽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先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0年第10号“碧利斯”台风过程福建暴雨的水汽来源,指出本次福建暴雨过程水汽输送来自台风环境场和中低层东亚夏季风。然后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分析了中低层水汽变化对台风登陆前后台风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汽变化对降水强度、台风自身强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单层水汽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850 hPa层次上水汽对降水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0.
运用WRF模式对2012年双台风个例-1209号台风“苏拉”和1210号台风“达维”进行数值模拟,成功地模拟出了这次双台风的路径和中心强度变化,同时也模拟出这次双台风降水空间分布以及这次过程的强降水中心.WRF模式模拟的位势涡度场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位势涡度场极其相似.通过700hPa水汽通量与风矢量场对这次双台风降水过程的水汽条件进行分析,并结合这次双台风路径和台风中心强度对这次双台风相互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