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林志强 《广东气象》1997,(3):29-30,4
1996年西太平洋共生成热带气旋30个,属正常年份。全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共7个(见表1),属偏少年份。其中,在广东省登陆的有2个,较多年平均热带气旋登陆广东的个数明显偏少。11996年影响广东省热带气旋的特点分析初台特迟一9月9日在吴川市沿海登陆的9615号台风,是建国以来登陆广东省最迟的初台。比以前最迟的初台登陆时间(1975年8月14日7506号台风在斗门县登陆)还晚二十多天。在南海活动的热带气旋个数多一本年度在南海海面形成或进入南海海面活动的热带低压共有5个,它们的序号分别是第1、第13、第18涕24和第刀。此外,还有进入南…  相似文献   

2.
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2个台风生成,其中“烟花”“查帕卡”“卢碧”“狮子山”和“圆规”5个台风在我国的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沿海登陆。从月际变化而言,2021年7-9月和11月台风生成数比常年(1949-2020年平均)相应月份明显偏少,这种异常主要是在盛夏和秋季,而其他所有月份都正常。  相似文献   

3.
第三季度影响本省的主要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今年的特点是影响本省的台风个数少,但破坏力强,造成灾害惨重。1前期台风“江边”过,东北日暴雨成灾。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面和南海海面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偏少,到9月底为止仅有ZI个编号(常年28个),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仅有3个(常年5个)。今年影响广东的台风比较异常,初台比常年迟到47天;至8月份无台风登陆我省;7~8月仅有5个编号热带气旋擦边过:9606号热带风暴7月22日在海南万宁登陆,9607号台风7月27日在福建晋江登陆,9608号台风8月1日在用建福清登陆,9610号热带风合8…  相似文献   

4.
ENSO与南海台风活动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能  周家德 《气象》1989,15(4):9-14
本文对厄尔尼诺年和反厄尔尼诺年的当年和来年,弱南方涛动和强南方涛动的当年和来年的南海台风(包括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台风和南海生成的台风)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年当年南海台风偏少,来年南海台风偏多,来年9—11月最显著。此外,厄尔尼诺年在广东登陆的台风偏少,在广西登陆的偏多;反厄尔尼诺年相反。厄尔尼诺年来年7—9月登陆两广的台风、强台风偏多。统计资料还表明,厄尔尼诺年登陆我国的台风纬度偏南,反厄尔尼诺年偏北。反厄尔尼诺年来年登陆我国的台风纬度偏南。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月  何立富 《气象》2014,40(9):1159-1164
2014年6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双极型,较常年略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南海季风爆发较常年偏晚3候。2014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0.5℃,较常年同期(20.0℃)偏高0.5℃,与常年相比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南方地区人梅开始晚,降雨量偏少,江淮地区出现空梅。江淮、黄淮、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少20%以上。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0.7 mm,较常年同期(99.3 mm)略偏多1.4%。月内出现4次主要的降水过程。南方强降水天气较多,多地遭受洪涝灾害,云南干旱有所缓解,东北、华北等地多阵性降水;全国22个省(区、市)遭受风雹灾害。全国101个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今年第7号台风海贝思在广东登陆,是今年第一个登陆我国的台风。  相似文献   

6.
9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秋高气爽 ,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华北中东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大部以及江南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旱情持续或发展 ;西北的东南部和四川盆地阴雨寡照天气较多 ;四川盆地出现特大暴雨 ;月内共有三个热带气旋影响我国 ,其中 0 1 1 6号台风“百合”中旬末登陆台湾后再次登陆广东 ,0 1 1 9号台风“利奇马”下旬末登陆台湾后沿福建近海转向。1 天气概况本月 ,全国大部地区以晴朗少云天气为主。月降水量 ,华北西部、西北东部、四川和云南大部、青藏高原东部、华南大部以及浙江东部等地有 50~ 2 0 0mm不等 ,其中广东…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央气象台台风实时业务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等对2021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台风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我国台风的路径、强度及风雨影响进行分析和回顾。结果表明:2021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台风生成个数偏少,生成源地整体偏西;台风强度偏弱,但有多个台风出现了快速增强,其中台风“烟花”“灿都”的24 h强度增幅达40 m·s-1,为近30 a少见;2021年先后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另有2个台风影响我国。在登陆台风中,4个登陆华南的台风强度均弱于历史平均值。所有登陆台风在登陆后的维持时间都明显高于历史均值,特别是台风“烟花”为历史上登陆华东后维持时间最长的台风,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8.
许映龙 《气象》2001,27(12)
9月份,全国大部地区秋高气爽,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华北中东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大部以及江南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旱情持续或发展;西北的东南部和四川盆地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四川盆地出现特大暴雨;月内共有三个热带气旋影响我国,其中0116号台风"百合"中旬末登陆台湾后再次登陆广东,0119号台风"利奇马"下旬末登陆台湾后沿福建近海转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登陆台风频率变化与太平洋海表温度场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该文研究了1951~1997年我国登陆台风与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研究表明,ElNino年登陆台风偏少,第二类LaNina年的当年登陆台风也偏少,而其相邻年登陆台风将偏多.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正常年我国登陆台风数偏多或正常,偏少的可能性较小.登陆台风数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呈负相关,而与10°N以北的中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海区海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克明 《气象》1993,19(11):58-61
本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江淮流域大部、大兴安岭等地降雨偏多,其中,山东、江苏等地出现较重洪涝灾害。三北地区及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月内有7个热带风暴生成,仅9309号台风在广东阳江登陆。冀、鲁、陇、京等省(市)的局部地区遭风雹袭击。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共有29个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生成台风个数偏多,南海台风活跃。有10个台风登陆我国,登陆强度整体明显偏弱,但是登陆台风个数明显偏多、登陆时间集中、登陆地段偏北、北上台风偏多,造成台风降水范围广、暴雨强度大、超警河流多。其中,“安比”、“摩羯”、“温比亚”一个月内相继在华东地区登陆并深入内陆北上,且登陆后长时间维持热带风暴级强度,给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带来大范围强降雨。“艾云尼”移动缓慢,与西南季风环流相结合,给广东等地区造成长时间的持续强降水。“山竹”是2018年登陆我国最强台风,其7级风圈明显偏大,给广东、香港等地区带来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风和强降水。2018年所有预报时效的路径预报误差较2017年均有所降低,路径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强度预报水平仍然没有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陈秀凤 《气象》1993,19(12):54-57
月内,北方大部地区降雨偏少,部分地区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旱情;南方大部地区降雨偏多。本月有3个台风在广东登陆。 1 天气概况 本月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降雨偏少(图1)。上旬东北平原、下旬华北南部和黄淮地区滴雨未下,这两旬新疆南部、内蒙西部、甘肃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中央气象台业务实时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对2019年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活动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强度及风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论述。201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9个台风生成,较多年平均值偏多2个;秋季台风异常活跃,生成数较常年明显偏多;台风整体强度偏弱,超强台风数与常年持平;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较多年平均值略偏少;登陆台风平均强度较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弱,但台风“利奇马”登陆强度强、风雨影响重。  相似文献   

14.
春季冷暖与台风多少 我地群众中流传着“早春多台风,晚春少台风”的经验。其含意是指在农历十二月立春(早春)台风多,正月立春(晚春)台风少。我们用1955—1973年19年的资料进行验证,早春共10年,当年登陆本省台风偏多(≥3个)占6/10;晚春共9年,当年登陆本省台风偏少(≤2个)占6/9。 虽然“早春”、“晚春”与台风多少有一定的关系,但用来作预报是不够的。我们进一步考虑到群众所说的“早春”是指春天比较温暖,即暖得早,于是,便用2、3月的平均气温与“早春”、“晚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统计了1961—2018年对肇庆有影响的台风,结果表明:(1)4—12月均有台风影响肇庆,每年的7—9月影响肇庆的台风最多。(2)除了广东省登陆的台风对肇庆有影响,海南、福建甚至没登陆的台风也对肇庆有严重影响。对台风的防御不能仅仅针对在广东登陆的台风,也关注在其他登陆地点的台风。另外,针对台风服务提出做好台风预报预警、灾害评估、部门间联防、多渠道发布台风信息等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74年12月2日,第27号台风在广东省台山县登陆,它是近90年来在我国登陆最晚的一个台风。 根据建国25年来的资料,每年在我国登陆的最后一个台风,平均最晚登陆日期是10月7日。极端最晚日期是1950年11月23日,该台风在海南岛万宁县登陆。7427号台风的登陆日期比平均日期晚53天,比极端最晚日期  相似文献   

17.
初夏暴雨多 登陆台风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凤 《气象》1990,16(9):58-61
月内,黄淮地区、渭水和汉水流域、江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降雨较多,局部地区发生了暴雨洪涝,其中湖南涝灾较重。全国大部地区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部分省(市、区)局部遭风雹危害。 本月共有3个热带风暴生成,其中9005号和9006号发展成台风,并均在福建省沿海登陆;9004号发展成强热带风暴,在广东雷州半岛登陆。 天气概况 月内,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的雨季不明显,月降雨量只有100—190mm,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图1)。江南中部和南  相似文献   

18.
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皘  钱传海  张玲 《山东气象》2018,38(2):1-11
2017年总计27个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其中8个在我国沿海登陆。台风生成时间集中于7—8月,生成源地较多年平均偏西5°,南海台风数(8个)较多年平均(4~7个)明显偏多,台风登陆点集中在广东沿海,气旋峰值强度(30.9 m·s-1)较多年平均(40.3 m·s-1)明显偏弱,登陆台风的平均登陆强度(29.0 m·s-1)较多年平均(32.8 m·s-1)偏弱。台风雨水情呈现降雨范围广、暴雨强度大,主要江河平稳、部分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的特征。使用实时业务定位、定强及降水、大风、水文观测数据,针对2017年影响我国的10个台风个例的气象水文特征及社会经济影响做出详细分析。“天鸽”为2017年登陆中国最强的台风,导致灾损最为严重,其与“帕卡”在4 d内先后登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珠三角地区,造成损失叠加。  相似文献   

19.
黄荣辉  王磊 《大气科学》2010,34(5):853-864
本文利用1979~2007年日本气象厅JRA-25风场和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和美国JTWC热带气旋的观测资料分析了7~9月份西北太平洋台风和热带气旋 (TC) 在我国登陆地点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东亚/太平洋型 (即EAP型) 遥相关的关系, 特别是分析了7~9月份在厦门以北登陆台风和TC数量的年际变化与夏季 (6~8月) EAP指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当夏季 (6~8月) EAP指数为高指数时, 则7~9月份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500 hPa高度场异常将出现 “-, +, -” EAP型遥相关的波列分布, 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北、 偏东。在这种情况下, 西北太平洋上较多的台风和TC的移动路径偏北, 这引起了7~9月份在我国厦门以北沿海登陆的台风和TC数量偏多。反之, 当夏季 (6~8月) EAP指数为低指数时, 在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500 hPa高度场异常为 “+, -, +” 的 EAP型遥相关的波列分布, 这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 偏西。在这种情况下, 西北太平洋上较多的台风和TC移动路径偏南, 这引起了7~9月份在我国厦门以北沿海登陆的台风和TC数量偏少, 较多的台风和TC在厦门以南的华南沿海登陆。  相似文献   

20.
一、全年台风气候特点1975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共出现23个台风,我台编号20个,达到强台风强度(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32.6米/秒)的共有14个,登陆我国的有7个。全年台风主要气候特点如下:1.夏季台风发生晚,个数偏少1975年夏季初台出现日期是7月28日,这是历史最晚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