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航危报观测的主要特点是每小时一次观测发报 ,航报中不同层次的云状是地面资料中没有的。陕西有 2 3个航危报发报站每天 1 6个时次发报。省气象台为充分利用航危报发报站的实时资料 ,开发全省的航危报天气图 ,作为分析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一种工具。1 航危报格式说明航空报的格  相似文献   

2.
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质量检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是气象资料中数据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资料之一。国内作为气候资料接收和保存的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中包含45个气象要素, 每日4次定时观测资料。利用2005年用于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接收、处理实时业务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保存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的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数据集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查, 对原数据集中因解码而引起的比较明显的批量错误资料进行了修改, 生成具有质量控制码的二版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数据集。同时还系统介绍了1980年1月—2003年12月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数据集质量检查结果, 分析了资料的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3.
林志强 《广东气象》1997,(2):41-41,37
1概况1996年广东省的强对流天气季节自3月16日开始至9月14日结束,历时近6个月,全省先后有110个站次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根据各地气象台站的正规WS报资料),比1995年的57个站次约增加了一倍。本文所统计的强对流天气是指2~9月份雷达开机联防探测期间,省内各测站观测到冰雹、龙卷风或)17m/s的雷雨大风(实际上,其它月份也未曾出现过上述天气)。21996年几次主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2.1灾情最严重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4月18~19日,在锋面低槽的影响下,广东省西南部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遭受了一次严重强对流天气的袭击,…  相似文献   

4.
高龙 《陕西气象》2009,(5):42-44
1中山气象站 南极中山气象站建于1989年,海拔高度14.9m,是我国在南极开展气象考察的重要站点之一,目前已初具规模,地面观测系统、发报和通讯系统基本实现了遥测和自动化,每天通过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将气象资料传人世界天气监视网。气象站利用气象资料无线短波接收系统,接收南极地区的天气图、气象报以及站区附近地区冰情图、NOAA卫星的AVHRR与TOVS数字及图像资料,为站区天气预报和海冰冰情分析提供现场图像和资料服务。  相似文献   

5.
对地面气候资料整编中天气日数统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神木气象站为例,对三次(或四次)观测夜间不守班站普遍存在的1961-1990年信息化整编资料和气表-1、气表-21以及1972年编陕西省气候资料中部分天气日数在1962-1979年这个时段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有差异的站、有差异时段、出现差异原因,正确的处理方法以及在1971-2000年的资料整编中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鲁丹  王令军  崔建云 《气象》2003,29(10):38-41
利用MICAPS二版提供的分析工具,使用他13实况分析资料、济南齐河多普勒雷达和潍坊市雷达资料及自动站资料,对2003年5月19日发生在该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蒙古快速东移南下的横槽及其槽后的冷空气使不稳定层结加强,是触发此次对流发生的原因,而低层暖湿气流的存在为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迎风坡,是冷空气频繁活动的地区。2001~2005年春季,在蒙古气旋影响下,每年3~5月都要出现1~2次大一暴雪天气过程,对此期间出现的7次大一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前期气象条件以及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天气学特征都极为相似。分析总结阿尔山地区产生大~暴雪天气所具有的4种天气条件、8点共同特征,对报准该地区3~5月大一暴雪天气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1引言伊春自动气象站是国家基本站(现改为一级站),每天担负8次天气报,资料参加全球交换。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天气报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的编发出是至关重要的。出现故障时,在短时间内准确的手工编发出报文难度很大,容易出现错情或造成迟报等重大错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编发报,降低了出错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1概况1995年是广东省强对流天气灾害较严重的一年,3月15日至8月13日,全省共有13个强对流日(未包括强降水),先后有57个站次出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的影响遍及全省各地,尤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甚。据统计,1995年广东省受强对流天气袭击,共损坏房屋72200多间,倒塌2390多间,造成526人受伤,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8亿多元。2几次主主的强对流天气过程2.1首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3月15日,由于受锋面低槽影响,本省北部的阳山、乳源、连山等地降了冰雹,五大的冰雹直径达到12毫米,这是本年度广东省…  相似文献   

10.
贵阳站作为国家基准气候站承担了天气报、航(危)报、重要天气报、加密天气报和旬(月)报的发报任务,而且资料参加全球交换,虽然现在都采用自动站数据编发报,一旦自动站出现故障而影响报文的编发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编发无误的报文显得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全站的工作质量,为避免发生缺报重大错情,因而制定了故障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用1988-1998年开展防雹工作以来收集到的降雹天气资料,1997-1998年旬邑单站探空资料及旬邑降雹日西安单站探空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旬邑防雹基地单站物理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新疆雷暴天气过程分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新疆39a雷暴天气资料的普查,得到367次雷暴天气过程,归结出4种天气形势,雷暴天气由冷锋和中尺度高压造成。  相似文献   

13.
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质量控制和数据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强  郭发辉  许松 《应用气象学报》2004,15(Z1):121-127
在参考借鉴国内外质量控制的先进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地面天气报资料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全球地面天气报历史资料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质检码综合决策算法的原理.通过对"全球地面天气报质量控制数据集"(1980~2002年)中的270个数据文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分析了数据集的主要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李勇  余楠 《贵州气象》2006,30(4):28-29
根据地级业务科实际业务管理和基层测报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开发了天气加密报传输监控程序,该程序能够实时对天气加密报的传输情况进行监控,对天气加密报未成功传输给予报警,能够让测报业务管理人员和基层测报值班人员及时补发。同时该程序还能够对自动站资料传输通道给予实时监控,当网络中断时能够自动启动拨号,呼叫网络值班人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开封辖区5站1961~200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开封市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气候特征、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锡东  陈涛锋 《广西气象》2005,26(A01):84-86
利用GMS-5红外逐时Tbb资料和客观分析资料,分析2001年海口美兰机场一次雷雨天气产生的云图特征和相应大尺度环境场特征。认为该强对流天气是由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该中尺度对流系统是由副高底部东风波诱导出来的。在有利的水汽场、散度场中发展起来的。它单独起源于海南岛东北部海面上空,不同于一般陆地上的局地热力性质的雷雨。其生命史约为4h。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0—2016年江西省南昌、赣州两站及其附近半径为50 km范围内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个例,对比分析常规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提取的温、湿、风垂直廓线及其输出量,检验NCEP再分析资料在江西省强对流天气分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NCEP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温度差异非常小,500 hPa高度层以下露点误差也在1℃以内,而500 hPa高度层以上随着高度增加误差也明显的增大。基于温湿计算的大气能量物理量CAPE值可靠性较低,而基于中低层温湿条件计算的K指数和Δt_(850-500)参考性较高。2)NCEP再分析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垂直风速切变基本在1 m/s之内,越往高层垂直风切变越小,差值在0.4 m/s以下。两种资料计算的高低层风垂直切变均拟合的非常好。3)NCEP再分析资料显示低层偏干而中层略偏湿,低层偏干使CAPE偏小,中层偏湿不利于产生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降低了灾害性强对流天气产生的概率。边界层风场预报偏弱也会弱化强对流辐合触发的条件的分析。总体来说,两种资料的基本物理量以及一些输出量偏差较小,可用于江西省强对流天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卫星地面单收站在县局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后 ,其 MICAPS系统的图形界面好 ,操作简单 ,资料信息量大 ,深受广大预报员青睐。由于程序设计及微机存储容量的限制 ,资料保存是有时效的 ,要查看过去的天气形势及其关资料 ,特别是一些相似的灾害性天气过程时 ,已被微机自动删除 ,无法恢复。为使一些重大天气的资料长期保存下来 ,供预报员积累经验、建立“个例档案”,将 MI-CAPS中的有关资料复制在该“个例档案”中。首先 ,在 C盘下新建一个“个例档案”文件夹 ;在该文件夹下再新建“暴雨个例”、“冰雹个例”等新文件夹 ;在“暴雨个例”文件…  相似文献   

19.
加密报 3.5条规定 :0 8时的“过去天气”W1W2 ,编报前 1日 2 0时后至当日 0 8时共 1 2 h内的天气现象 ,期间出现的所有天气现象按规定配合编报。如果只有 1种现象编报“过去天气”,而又不能确定该现象是否占满过去 1 h之前的整个时段时 ,按未占满处理 ,W1编报该现象 ,W2编报×。夜间不守班的站 W1W2 报××。该如何理解上面的条款呢 ?许多夜间不守班站 0 8时的报文 ,W1W2 有的报实际现象 ,有的每次都报×× ,说明对上面的条款理解不同。一种理解是夜间栏记有什么现象报什么码 ,不明时报× ;另一种理解是 W1W2 固定报××。第一种理解比…  相似文献   

20.
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内蒙古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结合常规天气资料,分析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特,征为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实况监测和防雹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