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据了解,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  相似文献   

2.
<正>2015-07-25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的2颗卫星,均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既是新一代北斗的第2、3颗,也是我国发射的总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作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主要卫星,新发射的北斗双星将和今年3月发射的总第17颗北斗卫星共同为我国  相似文献   

3.
激光高度计卫星ICESAT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世界首颗激光高度计卫星ICESat及其惟一有效的载荷——地学激光测高系统(GLAS)以及它的科学研究目的和工作原理,论述了ICESat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1984年8月29日,美国科学家证实地球上的大陆是围着地球缓慢而不间断地运动着。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从七十年代初用激光射器,把强大光束由地球的某点射到5600公里高空的一颗特殊卫星的反光镜上,该光束再反射回地球的发射点,根据光束在两点之间所用的时间,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这类数据与相关研究(取自岩石的资料)证实,欧洲和北美洲随着大西洋的扩大而相互漂离得越来越远,夏威夷和南美洲越来越靠近,西加利福尼亚最终将成为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美国航天观测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卫星激光数据处理算法这一难题,分析了COMPASS系统GEO卫星激光观测数据的质量,讨论了反求工程和计算机视觉中的曲线识别与激光观测数据预处理的异同,提出了基于点云曲线辨识的卫星激光数据预处理算法。该算法将卫星激光观测数据预处理视为有序带噪声的空间曲线重建问题,利用COMPASS系统多圈GEO卫星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用算法一致率在85%以上,能够实现激光观测数据的自动处理与满足导航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简称CBERS-1或中国资源一号卫星)分别于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成功发射了两颗同性能的遥感卫星,获取了大量的遥感资料,并得到广泛应用。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影像图集》(暂名)即将出版。该图集8开本240页,图集将以形象生动、可靠的信息,经处理简明分析的图像,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17日,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前的星箭对接.12月18日,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进入太空. 约40年前,美国军方开始了被称作"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研制.现在,在我们头顶上空约2万公里处的中地球轨道,GPS系统部署了24颗卫星,地面站对这些卫星的信息数据进行捕捉、处理、解码,并将有关信息发至用户终端机--这样,GPS给全球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美联合EOS/MODIS卫星地面站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成,MODIS是EOS卫星系列中的第一颗星--上午星TERRA的遥感器之一,TERRA卫星于1999年12月发射成功。经过调试,已投入使用。中美联合EOS/MODIS卫星地面站,是在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VENCEL有限公司签定的协议的基础上研制的。并得到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研究所的技术帮助。中方负责天线、天线跟踪系统、比特同步器及解调器、快视系统等应用开发处理;VEXCEL公司负责数据摄入系统及包括IB系统的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CBERS)是1999年10 月14日与2003年10月21日两颗同性能的对陆地观测的传输型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地球动力学形状因子( J2项)以满足其在卫星定轨、武器发射以及天文常数确定等方面的应用,根据卫星所受摄动力的不同,依据3颗重力卫星轨道序列长期变化趋势对其进行估算。分析了卫星轨道高度、数据采样间隔以及所受摄动力等对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力卫星的轨道越高,反演的地球动力学形状因子精度越好,此外,顾及GOCE卫星在轨的真实受力情况时,反演的精度要低于仅考虑低阶地球重力场摄动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STK软件实现了2016-09 BDS系统星座结构的仿真,并选取可见卫星数、DOP值、系统可用性作为评估BDS卫星星座设计结构的指标,分析单颗与全部倾斜轨道卫星(IGSO)、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失效后对我国大陆地区BDS系统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GSO4卫星与GEO5卫星失效后对BDS在区域的定位性能影响较大,失效后的GDOP值分别为1.98、2.16。取BDS卫星正常运行时区域平均GDOP最大值(S=2.60)作为系统可用性阈值时,系统可用性分别降低了1.79%、32.63%;阈值取2S(5.20)、3S(7.80)、4S(10.40)、5S(13.00)时,系统可用性均可达100.00%。GEO整体失效后BDS系统在高精度定位中仍部分可用,而IGSO整体失效后BDS系统可用性受到大幅度限制。因此,增加在轨备份卫星时需重点考虑GEO5、IGSO4,并适当增加IGSO卫星的数目。  相似文献   

13.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都是独一无二的。譬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它的地质活动的激烈程度在九大行星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2015,(2):54-57
日前,资源一号02C卫星在轨运行与应用整整3周年。而就在不久前的12月7日,我国又一颗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升空,两天后就传回了首批影像图,并将在26天内完成对全国陆域范围的覆盖。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资源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我国的资源卫星家族也日益壮大——资源一号02C、资源二号、资源三号,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02星、02B星、04星),以及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等,均正在或即  相似文献   

15.
在茫茫沙漠和原始森林拔涉的地质工如何确定自己的迷途地位呢?地理坐标已把地球编织成经纬网,知道经纬度坐标,即可确定任何一点。通过地面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解算得到经纬度坐标,并显示在接收机指示器上,持机人即可确定自己所处位置。美国研制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导航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 a、空间部分:整个系统由21个工作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内,每个轨道3~4颗星,另有三颗备用星,卫星高度约20183km,轨道周期约718min,轨道偏心率0.003,这样布设可保证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何时  相似文献   

16.
1.美国GPS系统 美国于1995年4月27日宣布“GPS系统已具备全部运作能力(IOC)”,即能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实现全天候导航、定位和定时。截止到1994年4月,美国共发射35颗GPS卫星。目前在轨道上仍正常工作的卫星有25个,其中1颗是实验卫星,其余24颗是工作卫星。其历时23年,耗资130多亿美元完成GPS的“全球定位系统”计划。这是近代卫星测量史上的里程碑和人类测绘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科学新闻》报道,欧洲空间局将在今后3年内利用阿里亚娜火箭发射一颗用于观测热星的人造地球卫星。据认为,热星是冷恒星外围的尘埃壳,是一种能辐射红外线和其它能量的行星系统。 这颗卫星被称为“红外空间观测器”(ISO),它将是继美国1983年第一次发射的用于在地球外层空间观测星体外线辐射的“红外天文卫星”(IRAS)后第二颗同类空间观测器。  相似文献   

18.
自然和人为的灾害每年都使远东的中国和她的周边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快速地对这些灾害作出反应以减少损失,有效和及时地从外层空间监测灾害已成为了一项迫切的国家需要。为了改进现行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覆盖周期,曾建议采用地球观测卫星网。然而,常规遥感卫星的高成本至今还使得这项建议难以实施。萨瑞大学的萨瑞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TL)已经研制了一套性能高、寿命长的微型卫星,该卫星利用先进的对地观测有效载荷,具有较强的星载处理能力。利用该套卫星就可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从空中对地球的常规观测。每颗微型卫星只需费用约250万美元,因此,投资不到1800万美元就能构建由7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星座)。微型卫星重量轻、体积小,只需一个小的发射器就可以把整个网发射到低地球轨道中。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建造世界上空前庞大的民用计算机数据库,以处理来自地球观测系统(EOS)和美国其它地球卫星的超大量信息。 从1997年开始,EOS数据信息系统(EOSDIS)每天将从NASA的卫星上接收和处理2×10~(12)个字节,它足以装满2万个中型个人计算机的硬盘。该数据库至少将不间断地运行19年。  相似文献   

20.
地球静止轨道遥感卫星虽然处于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状态,但由于内部因素和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它对地球的指向方向可能包含几何误差,这个微小的误差在地球上将会造成一个显著的位置差异。为了有效地纠正该偏差,可以利用地球上海陆边界形成的特殊的模板结构,进行高精度的地标匹配,达到纠正卫星指向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地标特征模板制作的方法,具体完成了海陆边界的静止轨道投影网格化生成,静止轨道遥感数据在标称条件下的海陆边界地表投影转换,设计了地标模板上特征点的提取方法,完成了海陆边界矢量的特征区域选择,最后给出了地标数据库的建立方式。相关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在使用该方法生成的地标特征模板后,在地标匹配和定位精度检验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