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辽电厂地基处理方案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辽电厂地基条件不能满足主要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的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采用AHP建立了地基处理方案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地基处理原体试验结果对指标和因素进行量化、取值,取得了满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王平 《安徽地质》2003,13(4):299-300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换填垫层法可有效地处理荷载不大的建筑物的地基问题,常作为浅层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换填垫层法就是将基础底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除,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碎石、砂、灰土、矿渣、矸石等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静压、振压)实至要求的密度为止。  相似文献   

3.
随着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 ,为了提高原有建筑物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能力 ,对其基础加固处理也愈加频繁。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其地基加固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的均匀性是关系此类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 ,讨论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地基加固质量的检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该建筑物建于 5 0年代 ,原设计为 5层 ,现增层为 6层 ,采用高压注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因地基条件复杂或处理不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建筑物倾斜,提出了注浆、抽水、掏土法,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欠固结土地基固结沉降引起的地基变形,危害着建筑物正常使用和安全,解决欠固结土沉降变形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界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针对既有建筑物下新近填土欠固结地基引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进行了深入探究,查找、分析引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根据地基土固结程度及建筑物结构类型提出了合理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为既有建筑新近填土欠固结地基加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注浆法在填土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泸溪县武溪110kv变电站场地地基为人工开挖山坡堆填而成,填土厚薄不均,由块石、碎石及粉土构成。变电站建成后,建筑物及地面发生不均匀沉降,建设方要求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反复对比和投资验算,确定采用充填、渗透注浆法对填土地基注入浓水泥浆进行加固处理。施工前,先要进行注浆试验,选择合理的注浆方式和技术参数。注浆加固后,通过一年多的观察,建筑物及地面不均匀沉隆均得到控制,达到了提高地基承载力,稳定建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某地两幢拟建于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原设计均采用PHC管桩基础。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分别发现软基中有大量孤石和条石(古码头遗址),桩基无法施工。经多方论证,最后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配合土工格栅加筋垫层的处理方案。其中一幢建筑已竣工,经现场荷载试验和沉降观测检验,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完全满足工程要求,且降低了造价。  相似文献   

8.
延安新区大厚度压实填土由于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现行规范对其地基均匀性评价无具体的评价依据和判定准则。在研究了压实填土的工程性质和差异沉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压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地基均匀性判定方法,便于进行压实填土地基均匀性评价,为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提供依据。大厚度压实填土不均匀地基不仅应进行针对性的地基处理,还应采取必要的结构措施,并加强建筑物沉降观测,以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4)
在水工建筑中经常遇到地基液化问题,对液化砂土地基处理进行探讨,以西安某处水工建筑物为例,采用不同方法对地基液化处理的设计、施工及相关检测等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处理液化性砂土地基是可行的,对液化深度较浅的砂层液化处理建议采用换填法。  相似文献   

10.
挤密型复合地基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性能,提高承载力,降低液化等级。但由于勘察工作不到位,地基处理设计时对天然地基的不良地质条件估计不足,施工、监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地基处理效果未满足建筑设计要求。通过在复合地基上部铺设加厚的碎石垫层,并采用相应的支护和结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黄同林 《福建地质》2007,26(1):52-56
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区进行振动沉管施工,引起震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地基处理施工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对某项工程水泥粉煤灰碎石柱(CFG)桩施工振动对周边建筑物影响的测试和分析,对地基处理方法的选型及如何有效减轻和控制施工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云梦  孙振营 《吉林地质》2011,30(4):103-106
地基是建筑物的根基。地基的选择或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如何正确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一个地区的地基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对该地区的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依托《天津市工程地质结构调查》项目,以天津市天然地基综合质量评价为例,探讨了综合指数法应用于地基综合质量评价的优缺点,对地基综合质量评价方...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张岩 《探矿工程》2008,35(3):67-70
水工建筑物施工项目往往因地质条件的变化,需要进行地基或周边围岩加固处理,使主体建筑物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均一性和强度.抗滑稳定加固锚索施工是一项较为适用于地基处理的施工工艺,结合实践介绍了该工艺在草街水电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杜绪  王建兴 《探矿工程》2011,38(4):58-60
地基湿陷性是黄土地区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之一,也是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形式。结合西安一些高层建筑物采用组合地基处理法取得的技术效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介绍。论证了组合地基处理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可消除部分或全部湿陷性,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变形。  相似文献   

15.
青岛前湾港地基的天然强度低 ,在外荷作用下承载力不高 ,导致地基变形较大 ,且变形稳定历时过长 ,因此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设计要求。在大量的现场试验、监测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软土地基变形机理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地基处理的方案———塑料排水板法。根据软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对塑料排水板的长度、间距、排列方式以及施工时间进行了设计计算。推算了地基土所能达到的固结度 ,并确定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于陵 《探矿工程》2006,33(3):22-23
以已建建筑软土地基为实例,介绍在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时,用树根桩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处理技术,其加固效果好,且施工噪声小,方便灵活,不改变原建筑物的静力平衡。  相似文献   

17.
程树生  杨刚 《中国岩溶》1998,17(2):119-124
钢管桩是岩溶区高层建筑和一些重要建筑物地基处理中渐被采用的一种新方法。它具有强度高、进度快、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大口径桩桩底基岩岩溶强烈发育(如多层溶洞)的地基处理。本文结合鸿达置业大厦地基处理工程,介绍了这一新工艺的施工程序及其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实践表明,该工艺用于基岩岩溶强烈发育的建筑物地基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自70年代以来,我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建造了一些高层建筑。尤其是近几年来,每年以300栋的速度发展,目前已有10层以上高层建筑约1500座左右,其中最高已达53层。高层建筑与一般建筑相比,其特点是自重大,对地基的附加应力影响深、范围广,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高。因此在选择基础方案时,既要考虑一般工民建的要求,又要考虑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特点,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在深厚软土地基上,是不允许建设挡水坝这样的大荷载建筑物的,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解决许多原来不可能的问题.以达开水电站为例,研究了在深厚软弱地基上筑土石坝和混凝土面板坝的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说明在合理进行地基处理的条件下,在深厚软土地基上是可以兴建25 m的土石坝和面板坝,而建土石坝更加稳妥.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中小城镇建设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而对建筑物及各种资源、能源的需求亦不断增加。首先遇到的是合理安排和利用城市地面与地下空间。许多大城市需要向地下寻求空间,中小城市亦需要对地面按规划安排工业建筑和建筑群,迫切需要对地下地质进行系统调查、了解。特别是向空中要“地面”修建高层建筑物,必然对地基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理想的情况是将建筑物置于较理想的坚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