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人对于石头有着别样的情怀,从远古时期的女娲补天,到清代最伟大的著作《石头记》(又名《红楼梦》),或者诸多神怪传说都赋予其美好而浪漫的象征意义。 我们对石头的情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对土地的情怀。因此,在新中国诞生60周年的时候,我们选择用石头来代表中华儿女的拳拳赤子之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人人都会的经典红歌,让我们为祖国60周年献礼的时候,多了一种方向,多了一份表达,因此,在万木霜天的季节,我们《石头记》栏目特别采访了两位石头收藏家,选取难得一见的红色石头,献礼所有的读者,共享祖国60周年的盛世华年。  相似文献   

2.
神龙舞动腾空去,金蛇踏着祥云来。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送走了令人难忘的2012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3年。2012年,中国昆仑工程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迎来了成立60周年华诞,60年团结拼搏、60年砥砺奋进、60年开拓创新、60年艰苦卓绝,我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在沿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型工程公司"进发。展望2013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佚名 《河南地质》2009,(10):52-52
2009年10日1日,让我们铭记这一天吧!苏醒的东方巨龙——中国,度过了她60岁的生日。十三亿华夏儿女一同欢呼,60年,一个甲子。新中国成立,香港、澳门回归,“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神七发射成功,北京举办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太多、太多……有酸、有甜、有苦、有辣,说也说不完。  相似文献   

4.
李悦言  张培元 《地质论评》1982,28(3):276-280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33年来,我国地质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广大地质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的时刻,我们抚今思昔,除了对学会60寿辰,致以衷心的祝贺以外,不能不对党和国家现在给我们创造的优越工作条件感到欣慰。激励我们为实现四化寻找更多的矿产资源而加倍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10,(5):10-10
<正>今天,我们在中国美术馆这个艺术的殿堂,隆重举办"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这对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城市雕塑建设成就,繁荣新时期城市文化,引导城市雕塑建设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及英文版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和地球科学学院的教师, 近四、五年来, 在完成两个期刊的编辑与出版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同时, 利用业余时间, 参与并完成了《中国沉积学》第二版的筹划、组织、编写、评审、编辑和修正工作, 对这一反映和代表中国当今沉积学各个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和特色的巨著, 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我们特意使此书在我校60华诞前夕出版。
下面是本书主编冯增昭教授为本书写的序。借此, 可了解本书的内容和特点, 以及本书的筹划、编写、审校、修正等出版前的全过程。
今特以此书向我校60华诞献礼和祝贺。  相似文献   

7.
编后语     
正六十载风雨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金秋10月,我们将迎来原长春地质学院建院60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一原长春地质学院人心目中的盛大节日,本刊特约林学钰院士等在各自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部分学者撰文,介绍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飨读者的同时,也为原长春地质学院建院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及金属矿产产地,其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研究以及找矿勘探工作历来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黄汲清 《地质论评》1982,28(6):543-543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今天,中国地质学会在这渤海之滨的旅游胜地隆重集会,庆祝她60周岁的生日。一个以中、新生代地质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讨沦会将在明天开始举行。我们十分高兴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有这样多的国内外地质界同行前来参加我们的盛会。我愿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矿资源潜力的估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彤 《地质与勘探》1989,25(1):26-26
预测我国金矿的资源潜力,估计全国和各大区金矿的潜在储量,对编制我国金矿的长远发展规划,制定黄金资源合理利用政策,都有重要参考价值.60年代以来,美、日、苏、加、澳等国,都结合本国的矿产资源情况,先后开展了这项工作.80年代以来,我们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姓潘村、杏花村、博士村,一个村同时有3个名,这是怎么回事啊?兔年二月,莺飞草长。我和几位朋友怀着好奇心去探访那个神秘的村庄。这个村在浙江省缙云县双溪口乡,离丽水市区60多公里。我们车上几个人以前都没去过,所以进入缙云县后要一路停车询问,一路体会"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正> 过去几十年,成矿学有很大的进展,这种说法虽然不会有人反对。取得这种进展的原因是,我们在苏联领域上,研究了以内生矿床为主矿床的分布规律,发现了若干新的矿区和矿省,并且取得了成就。但是,在过去几年,对成矿学研究的兴趣略有减少,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可能很多,其中至少三个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曾制定出区域成矿分析的一般理论原则,后来在50—60年代末对其作了改进,根据这些原则编了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2.
彭兵根 《辽宁地质》2014,(11):35-38
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壮言:“我们去进京赶考。”60多年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组织全党开展了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反对“四风”为切入点、以改进作风服务群众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堪称新时代背景下的一次大考。  相似文献   

13.
60年很短,在历史进程中不过沧海一粟。从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到夏商周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从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从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直到现在力行“保护18亿亩红线耕地”政策,有关土地的制度变革史林林总总,绵长厚重。 60年很长,在新中国诞生后的这一个甲子轮回里,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和机构从无到有,从散到聚,期间历经坎坷,分分合合,终于使得一个更具科学规划和管理的体系趋于明朗。 这里,首先是三位老人的讲述。从他们的记忆里,我们可以窥见国土资源战线60年的风云变迁——  相似文献   

14.
走向地球系统科学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2003年9月30日,大洋钻探计划将宣告结束。在这历史性的时刻,我们一方面赞颂这项空前规模的国际合作,19年来不断创新的辉煌历程;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地学界感到庆幸,我们赶在世纪帷幕落下之前,进入了深海研究的科学前沿。国际深海科学钻探至今35年(DSDP,1968—1983;ODP,1985—2003),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其科学贡献,那就是推动地球科学进入了“地球系统科学”,或者说“地球系统演化”的新阶段。确实,地球表面60%是超过2000m的深海,缺了深海不可能得到全球概念。深海沉积中堆积的海洋浮游生物,集四大圈层的信息于一身,也为研究过去的全球…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地处台湾海峡西岸 ,1 60 4年泉州海外的 8级地震对它造成很大的破坏 ,也给我们留下了一批经过 8级大震考验的珍贵古建筑物 ,受到海内外专家的重视。作者经过实地考察 ,认真查阅历史资料 ,着重介绍了经过 1 60 4年大震考验的泉州古建筑物 ,并结合今天福建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情况 ,结合地质地貌 ,福建土楼等 ,较系统的展示了海峡西岸的地震地质景观。  相似文献   

16.
王砚耕 《贵州地质》2018,35(4):268-269
正中国"大塘坡式"锰矿发现60周年了! 60年,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仅是短暂一瞬间,但对于人的生命周期却是三代人的黄金年华。60年来经过贵州地矿人的艰苦努力,实现了该类型锰矿找矿的重大突破,使贵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锰资源基地。这是贵州地矿人对贵州,乃至全国锰矿找矿工作的重要贡献。更是贵州找矿历史上重大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09,(12):15-17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北京)同志们:今天,当我们还沉浸在举国欢庆新中国60周年华诞的喜悦之中的时候,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召开四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庆祝建国60周年颁奖大会,宣传60年以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取得的突出成就,表彰为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激励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喂,是丁所长吗?这几天我们都在东边的几个村里,你们所就不用来巡查了,这儿有我们,你就放心吧!”“好!谢谢你了,有什么情况我们就电话联系。”放下电话,修武县岸上国土资源所所长丁力对工作人员说:“我们这几天不用去东片巡查了,就集中力量把西沟村的两个非法采石户彻底取缔了。”这是2008年以来,岸上国土资源所与岸上乡政府联合建立的动态执法巡查新机制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脉罗霄山,将湖南和江西两个老表隔了开来,但是,却隔不开血肉相连的情谊。数十年前,一场场战役在这连绵不绝的山中打响,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可以说,没有湖南罗霄山脉的战斗,就不会有江西井冈山的革命根据地,也就不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吞万里如虎的壮志。 这些战斗,这些豪情,这些故事,在罗霄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时刻存在,且还将继续存在。今天,在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翻开那一页页火红的岁月,在炎陵、在资兴、在桂东,去感受那段别样的历史,也是我们共和国别样的青春。  相似文献   

20.
正甲子沧桑,日月光华,中国地质科学院已经风雨兼程地走过了60年。这是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地质科技快速进步的60年,也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发展服务的60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历史长卷上,深深镌刻着历代地质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坚定足迹,闪耀着勇攀高峰、奋斗不息的思想精神,铭记着崇学尚理、科技报国的坚定信念,谱写着山高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