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这次小口径钻探工作座谈会,从五月九日开始,到今天结束了。会议开始时钮形平同志讲了话,他回顾了以往小口径钻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到会同志一致同意这个讲话。会议期间,有十多位同志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大家还参观了湖南局四○五队茶田矿区的施工现场,此后又分组进行了专题座谈讨论。通过会议,沟通了情况,交流了经验,商订了今后发展小口径钻探的初步规划,明确了有关技术政策,从而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对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必将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我根据会议讨论的情况,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滑坡泥石流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兰州市滑坡,泥石流类型、分布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滑坡,泥石流防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强防治工作的紧迫性,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对策,强调了开展系统的防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凌泽民 《中国岩溶》1996,15(1):124-131
论文讨论了宁波市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作者对由于长期开采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及海水入侵问题进行了探讨了,研究评价了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在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对软土的变形及强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建立了岩土数据库,并对软土的微结构及演化历史作了定量研究,还综合分析了影响地基稳定的各种因素,利用模糊数学对地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在考虑地面沉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许静  黄启海  宫延之  许刚 《地下水》2003,25(3):155-155,162
冠县水资源严重匮乏,属水危机区。近十几年来,结合区内缺水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发展了管灌、地膜灌、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工程。推广应用了农艺节水技术,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缓解了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熔融,结晶,淬火实验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福建,江西,河南等地某些典型玄武岩和部分安山岩以及意大利威苏维火山的白响岩质碱玄岩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包括熔融,结晶,淬火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熔浆成分对首晶矿物的影响,阐明了晶体形态与结晶温度,生长速度及成核密度的关系,研究了斜长石,白榴石的晶出及其矿物学,岩石学意义,论述了橄榄石,辉石的成分特生上春晶出后熔浆成分的演化趋势,讨论了单斜辉石的淬火效应与压力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蓟县电厂主厂房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监理,在详勘地质报告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下,经少量的补勘工作,弄清了场地的地质条件,用冲击钻孔的岩渣差别基岩风化程度,对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使桩基施工缩短了工期,节约了造价,经检测,桩基强度完全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主要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省第二轮区调工作始于70年代末,完成了1:20万填图面积112326km^2和1:5万填图面积63137km^2,基础地质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地层方面,建立了一些新的岩石地层单位,重新厚定了地层层序,进行了以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对各时代地层的沉积作用进行了探讨;侵入岩方面,初步完成了我省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的统一划分工作,研究了侵入岩的演化,成因、侵位机制和形成时代,尤其是从前寒武纪基底中识别出大量变形变质或未变形变质侵入岩,并对其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变质岩方面,分析了原岩建造及形成环境,划分了变质岩系的变质相,变质相系和叠加变质作用,测定了大量pT数据,确定了一些变质岩的PTt轨迹,对变质作用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并对其进行了探讨;构造方面,发现了研究了大量韧性变形带,对胶南-威海造山带7和郯庐断裂带进行了深入研究,矿产方面,主要是对各种矿产的成因和形成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汪凯 《江苏地质》1997,21(4):248-252
在分析了温度,压力诸因素与金刚石产,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高效的合成工艺方案,特别是在实施合成工艺方面,提出了见解和措施,并且收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航磁资料电算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磁异常特征,断裂,隐伏岩分布规律,论述了磁异常区与煤变质带的分布关系,探讨了本区煤变质特点,对城子河组煤变质带分布进行了预测,指出了寻找焦煤方向和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10.
质量平衡法——定量恢复新生代青藏高原造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东亚地形,水文分布,季风起源,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化学组分改变等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定量研究方法的缺乏,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质量平衡法的提出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阐述了质量平衡法的原理,并以Metivier等对西藏高原地区,东亚,印度支那和印度板块地区的研究为例,介绍了质量平衡法的应用,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重点。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腐蚀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腐蚀混凝土的研究目前仍以单因素试验为主。本次正交腐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知的介质组分分析强势的腐蚀因素组合及其主次关系,并可方便地获得各因素对混凝土的腐蚀影响规律。两组复合腐蚀液的试验结果表明,Cl-和Mg2+为强势腐蚀因素;各腐蚀因子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强弱不等。在评价腐蚀效应时应综合考虑各腐蚀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锚杆腐蚀与防腐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际工程中 ,锚杆腐蚀引起结构严重的破坏屡见不鲜。概述了锚杆发生腐蚀的条件和腐蚀类型 ,分析了影响锚杆腐蚀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防腐蚀保护的基本要求及防腐蚀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某油田集输管道内腐蚀评价为例,说明了直接评价法能有效识别油气集输管道内腐蚀,而且还能对因受条件制约不能进行内检测的集输管道进行内腐蚀评价,同时还能在内腐蚀未发生之前进行内腐蚀预测并识别出管道内腐蚀的高风险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珍珠进行加热、紫外线照射、汗液、沐浴露和防晒霜等腐蚀实验,分析了这些腐蚀手段对珍珠颜色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对珍珠彩度降低的影响最小,而防晒霜和沐浴露的腐蚀效应最大。金珍珠在各种腐蚀手段下表现出最为明显的彩度下降。在珍珠腐蚀前后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发现,各种腐蚀手段普遍导致珍珠表面Ca含量升高、Si含量显著降低。Mn和Sr的含量变化与珍珠种类和腐蚀手段相关。探究不同外界条件对珍珠色泽变化的影响,可为博物馆展览保存、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苔藓植物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及环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贵阳喀斯特公园南石林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及实验测定,研究苔藓植物多样性、溶蚀形态和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探讨苔藓生物岩溶形成及其对生物地质的意义。结果表明:贵阳喀斯特公园南石林有苔藓14科27属49种,溶蚀结果根据形态可划分为:溶孔、溶坑、溶锥、溶沟、溶槽、溶盆等六种;在溶孔—溶锥—溶坑—溶盆、溶沟—溶坑—溶盆和溶槽—溶坑—溶盆三个阶段中苔藓多样性指数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溶孔、溶沟和溶槽的苔藓多样性指数最小分别为:6.232、8.524和7.490,在溶坑形态下苔藓植物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值为18.219,溶盆形态下其多样性下降至11.949;均匀度呈上升趋势分别从0.880、0.862和0.916上升至0.953,然后在溶盆阶段下降至0.876。环境因子是限制溶蚀形态发生数量的重要因素,在第二等级条件下(温度17.5~21.4 ℃,湿度57.7%~72.6% RH,光照2 700~5 900 Lux)苔藓植物对石灰岩的塑造作用最强。溶蚀形态的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苔藓群落的演替,苔藓植物对溶蚀形态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井筒腐蚀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为典型的酸性气田,生产井井筒面临严重的腐蚀隐患。结合塔中Ⅰ号气田的生产情况,对影响井筒腐蚀的各种因素(CO2及H2S含量、温度和流速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确定了:①塔中Ⅰ号气田各井的井筒腐蚀受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共同影响,以硫化氢腐蚀为主,约占70%;②90℃±是井筒腐蚀发生最严重的温度区域;③塔中Ⅰ号气田各井的流速多数1m/s,存在垢下腐蚀,个别井流速达4.9m/s,存在冲刷腐蚀。根据井筒腐蚀的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井筒腐蚀的防护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局部腐蚀包括缝隙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磨损、氢腐蚀,H2S应力腐蚀和氢腐蚀是长输管道最容易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方式。针对长输管道易发生局部腐蚀的特点,参考其他管道评价方法,根据现场管道的安全状况,提出了适用于现场的含局部腐蚀体积型缺陷管道的三步评价法。该方法不需要考虑管道的腐蚀裕量,简化公式,便于现场计算。  相似文献   

18.
张永兴  徐洪 《岩土力学》2010,31(10):3058-3062
采用室内加速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砂浆受腐蚀后砂浆锚杆锚固体的锚固特性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腐蚀阶段砂浆锚杆锚固体中锚杆-砂浆界面以及砂浆-基体界面的黏结强度及荷载-位移关系的测试及分析,得到了界面黏结特性随砂浆腐蚀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砂浆受腐蚀程度的增加,锚杆-砂浆-基体三者界面间的黏结强度均呈线性下降,锚杆-砂浆界面间剪切刚度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砂浆-基体界面间的剪切刚度受砂浆腐蚀程度的影响不大,但界面间的化学胶着力会随砂浆腐蚀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金属腐蚀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守本 《铀矿地质》2003,19(2):114-118
本阐述了金属腐蚀的危害性和金属管道腐蚀探测的迫切性,并介绍了几种具有探测腐蚀功能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土壤理化性质会随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岩溶作用的方向和强度。通过野外溶蚀试片法,测得重庆青木关典型岩溶槽谷区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6个测试点夏季绝对溶蚀量和单位面积溶蚀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下溶蚀速率存在显著差异,旱地>退耕林>水田>杉竹混交林>荒草地>竹林。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层位溶蚀量进行统计发现:溶蚀速率基本上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差别不大。但同一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层位之间溶蚀量存在明显差别,差别最大点出现在荒草地,其壤中-20cm处溶蚀量是其表层的4.23倍。另外,各点壤中CO2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与溶蚀速率的变化总趋势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土壤有机质则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与溶蚀速率变化总趋势相反,但与地表溶蚀速率基本成正相关。故认为有机质含量对溶蚀速率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