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晓青  李涛  张雪飞 《地球》2023,(1):12-17
<正>在人类科技力量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航天技术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均在大力发展航天产业。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这些成就为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遥感卫星是航天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雷达卫星是唯一能在黑夜以及云雾条件下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的遥感卫星,它穿云透雾的能力决定了其在国防、应急管理等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军事领域,星载雷达技术在测绘、地质、农业、林业、环境、水文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接下来我们将从雷达成像原理开始,带大家了解这个“穿云透雾的太空天眼”。  相似文献   

2.
卫星遥感能够提供(准)实时地面信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MODIS是搭载在Terra和Aqua两颗卫星上的重要的“图谱合一”光学遥感观测仪器.由于MODIS数据具有多频段、高分辨率、高时效性、应用广泛等特点,使得MODIS数据对地球科学的综合研究和对陆表、生物圈、固态地球、大气和海洋的长期观测有着重要意义,在自然灾害的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瑶  刘智伟  尚坤 《地球》2023,(1):6-11
<正>遥感(Remote Sensing)指一种非接触式的探测手段。它通过遥感器获取地物反射的光能信息,并基于对这些光能信息的分析,进而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数量、内在组成等方面的特性。人眼其实就是一种遥感器。我们通过眼睛接收周围的光能信息(即视觉信息),即使不接触,我们也能识别出眼前的物体性质、颜色、数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即表达了通过人眼,了解到物体的属性及颜色——“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了解到一些数量信息——“两个”、“一行”。这便是遥感探测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蓝颖春 《地球》2013,(9):54-57
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够迅速地采集到地理空间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和人文信息,并适时适地识别、转换、存储、传输、显示并应用这些信息,使它们进一步为人类服务。如今地理信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工作。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等,这些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  相似文献   

5.
卫星遥感作为一项现代高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资源的调查、监测等领域。气象卫星运行周期短、覆盖范围广,更具有宏观、快速的优势,因而在自然灾害的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从火情的发现,火区位置的确定到火势监测、扑火救灾指挥,卫星遥感发挥了重大作用,影响非常广泛。1991年我国江淮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中国气象局利用遥感手段为国务院领导汇报了各县遭受洪水灾害的面积、范围和受灾程度等信息,为各级领导指挥抗洪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农作物长势的监测和估产,估产精…  相似文献   

6.
卫星对地观测技术是全球范围内实时监测孕震区地震活动和震后应急救援的有力工具。过去的几十年里,不同种类的卫星观测数据被应用于地震遥感异常探测领域中,并逐渐开展了从单个震例分析,到普遍规律探索,再到内部机理研究的多方面探讨。但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孕震过程的不确定性,地震遥感异常研究仍充满困难和挑战。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探究了现今国内外地震遥感异常研究的关注热点和趋势方向,认为目前对于地震遥感异常的研究已由单一参量发展为多参量联合分析阶段;通过3个前沿研究案例分析了常用的综合分析参量与异常分析方法,以及多参量之间的时空同步性关系,表明多参量遥感异常的结合研究和交叉验证是地震遥感异常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可以在未来地震前兆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家声 《地球》2022,(4):76-80
<正>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寻找到矿产资源呢?找矿其实和警方破案有类似之处,如果把矿产资源比作“犯罪嫌疑人”,那找矿方法就像是各种“侦查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找矿方法包括地质找矿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学勘探法以及更先进的遥感法等,但有一种找矿方法自古以来就被先人们采用,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植物找矿。  相似文献   

8.
资讯     
《地球》2018,(5)
正"2017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揭晓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近日公布了"2017年度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评选结果。分别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2017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土壤质量天空地一体化遥感调查与监测;遥感数据服务一体机的研发创造遥感数据服务新模式;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全国接收站网全面建成;中  相似文献   

9.
赵慧博  魏小燕 《地球》2023,(3):60-63
<正>从古代开始,针似乎是女红刺绣的专属,时代更迭,顺应发展,针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从缝衣针到绣花针,发展到后来的引针、顶针、曲别针、大头针等。此外,针也被文人墨客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的居家必备,到“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的大爱无言,“金针刺菡萏,夜夜得见莲”的羞怜情怀,“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的人格论调,再到“铁杵磨成针”的坚韧意志,针在不同场景都有着迥异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20,(3)
正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长江流域油菜的主产区,每年三月,荆楚大地,春意盎然,广袤的土地一片金黄,田野处处流金溢彩。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通过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提供的海洋一号C卫星海岸带成像仪遥感专题影像图,从空中俯瞰,春到湖北,油菜花开。  相似文献   

11.
“八五”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攻关进展之三──—利用卫星遥感资料探索临震预报大有前景1993年8月13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新闻报道: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卫星遥感红外临震异常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由强祖基研究员负责的这项...  相似文献   

12.
卫星应用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星应用技术与地学研究很早就存在密切的联系,从最初单一的遥感应用发展到包含遥感(RS)、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多种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卫星应用技术促进了地学理论研究和定性、定量的分析验证,加速了地球科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地学领域卫星应用技术的主要方向和现状.  相似文献   

13.
整理了遥感卫星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遥感卫星的特点、卫星遥感数据的现状及其应用于防震减灾领域的前景。在此基础上,研究卫星遥感应用于防震减灾的优势、面临的困难和目前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于汶川地震救灾的成就和不足。最后对进一步推动卫星遥感的防震减灾应用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巨大,提高南极冰盖物质平衡估算精度对实现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准确预测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极地卫星对南极冰盖系统监测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认识、保护和利用南极,解决极地科学国际前沿难题.揭示南极冰盖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响应及其反馈机制,对深化人类对南极的科学认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用于南极冰盖监测卫星的发展现状及现有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序列,然后讨论了运用遥感卫星监测南极物质平衡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对南极卫星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我国极地遥感卫星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对极地冰盖变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长期观测及预测能力,为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与川滇强震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放  程万正  张永久  但尚铭 《地震》2001,21(2):65-69
为了使卫星空间监测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的应用研究由理论性、实验性阶段进入实用性阶段,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按照地震前兆资料常规处理的格式和要求,对收集的部分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过程中使用了包含数据格式转换、数据预处理、异常挑选等内容的计算机工作软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卫星遥感数据资料所具有的二维均匀分布的特性,应用平面和立体的数据图像处理软件,对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观测资料的异常场信息进行了研究。同时,开发出了使用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观测资料的数据接口软件。卫星空间监测技术的应用将给地震监测预报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式及更加快捷实用的数据采集、传送、处理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地球》2023,(2):62-65
<正>鲁迅的《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体现了一种从身体里所散发出来的硬骨头精神,毛泽东主席评价其“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其实在矿物世界中,也有一种被誉为“硬骨头”的矿物。正因为其“骨头硬”,它是制作研磨工具的最好材料;也正因为其“骨头硬”,才有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它就是金刚石。  相似文献   

17.
美国利用IMAGE卫星的极紫外辐射(EUV)探测器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了连续5年的遥感成像观测。由于IMAGE卫星数据是沿观测路径上的积分投影数据,并且存在地球“遮挡”、“阴影”、“数据缺失”等问题,无法直接利用传统的CT方法对等离子体层进行三维重建。本文利用地球磁场模型,基于地球等离子体层的物理性质,建立一个联系地球磁赤道面密度与投影数据的EUV成像模型,实现了从单个角度的EUV观测图像进行地球等离子层三维重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震遥感应用趋势与中国地震卫星发展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赵九章先生的倡议下,我国的人造地球卫星事业经过50年的历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卫星遥感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在防震减灾领域,卫星遥感也在监测预报、灾害评估和地震构造研究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从而对发展地震卫星系统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我国地震卫星系统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基于社会公共安全事业发展和防震减灾能力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家民用遥感卫星统筹发展,优先开展地震电磁卫星的论证和研发,积极参与InSAR、重力等其他民用遥感卫星的论证;逐步建立多源遥感信息快速稳定的获取渠道和专业化处理平台,促进立体地震观测体系建设。目前,中国地震电磁试验卫星综合论证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试验卫星的科学目标、载荷配置方案以及对卫星平台和运行能力的要求已经初步明确,将按计划推动背景型号和工程型号项目,并同步开展若干关键技术的国内外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防震减灾三大业务体系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高分遥感地震监测与应急应用示范”项目的进展.该项目针对防震减灾业务体系发展的应用需求,在整合地震行业现有技术和资源的基础上,突破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遥感数据在地震构造调查、地震监测和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应用的关键技术,制定行业应用规范,建设高分遥感地震业务应用示范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得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中的应用从以往分散的科学研究提升到一个业务化应用的状态,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用卫星遥感应用现状、问题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行业应用、遥感信息产业化发展三方面总结我国民用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与国际遥感发展相比现存的差距,论述了民用卫星遥感应用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加强我国天空地一体化空间信息系统建设、扩展卫星应用范围、强化遥感信息处理能力与产品质量检验及遥感应用标准化建设,推进应用示范工程,进而实现遥感应用产业化是未来遥感应用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