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sp.nov.是广东省湛江港大量繁殖的一种江蓠。广泛地分布在湛江港的霞山、特呈岛、南三岛等地,是我们多年来进行江蓠栽培生产试验的主要对象。藻体单生或丛生,呈圆柱状,有一个小的盘状固着器。分枝基部极细,互生或偏生,也有的是两叉式分枝。藻体一般长达20~40厘米,大的也  相似文献   

2.
江蓠是一种食用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全世界这种海藻的年产量约30,000吨干品。大部份是天然生长的,产量也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琼胶制造业的需要。近年来不少国家进行了小规模的江蓠人工栽培试验,但真正有一定规模生产、成为一项人工栽培业的只有中国的华南沿海和台湾省。在华南沿海已发展到2,000公顷的栽培面积和3,000吨干品的年产量,而台湾省的栽培面积为300多公顷,产量达1,000吨干品,合计全国的年产量已超过4,000吨。中国当前人工栽培江蓠的主要方式为池塘撒苗栽培和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两种。前者是在沿海水池、鱼塭或盐场贮水池中投放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tenuistipitata f.liui)及菊花心江蓠(G.lichenoides)等种苗,主要依靠营养体繁殖,投放种苗后,便不断生长,不断收获。栽培方法简单,发展很快。或投放脆江蓠(G.bursa—pastoris)、芋根江蓠(G.blodgettii)等种苗,这些江蓠虽然要依靠孢子繁殖,但它们春夏秋都能不断放散孢子,萌发成江蓠幼苗,种苗也容易解决,生产发展也比较快。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的对象主要为真江蓠(G.asiatica)、细基江蓠(G.tenuistipitata)、粗江蓠(G.gigas)及龙须菜(G.sjoestedtii)等含胶量较高的优质种类。目前正在进行自然海区较大面积的采孢子培苗,利用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种为我国南方常见一种经济红藻。藻体直立,叶片窄带状,单条或叉状,全缘或有小育枝,体下部淅细成柄状。藻体不中空。我们发现它在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也出现三个新特徵:1、少数果胞枝与助细胞可在同一的生殖枝丛中形成,2、少数果胞枝枝丛中可出现2个果胞枝;3、少数助细胞枝丛中可出现2个助细胞。  相似文献   

4.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属红藻门(Rhodophycophyta)真红藻纲F1ori-deophyceae 江蓠科(Gracilariaceae),它和江蓠属的其它种类都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为了适应工农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今后必需大力发展江蓠栽培事业。细基江蓠在湛江内湾分布广,产量也大,资源是很丰富的。1975年前我们暂名为龙须菜,1976年张峻甫及夏邦美则定名为新种——细基江蓠,现即改用此名。其主要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5.
更正     
我刊2019年第4期文章《中国短毛藻属Elachista的分类学II——包括1个新种》第3页2.3节的第2与第3行间漏缺以下内容:“特征描述:藻体暗褐色,半球形。基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垫状假膜体。着生于假膜组织细胞上的同化丝可分成长同化丝和侧丝(短同化丝)。无毛。单室囊和多室囊同体。习性和产地:在中潮带附着于Sargassum confusum藻体上,与Halothrix gracilis等混生。产于大连。地理分布:中国渤海。模式标本产地:中国大连。2.4细枝短毛藻(新种)(图2)Elachista tenuissima Luan et Ding sp.nov.”。谨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采自我国沿海岸的褐藻门短毛藻科Elachistaceae短毛藻属Elachista的分类。【方法】对采自我国沿海岸的短毛藻进行形态学鉴定,描述新种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他分类学信息,并与相似种进行比较。【结果】鉴定出长海短毛藻E. changhaiensis Luan et Ding、短毛藻E. fucidola (Velley) Areschoug、暗色短毛藻E. fusca Luan et Ding和细枝短毛藻E. tenuissima Luan et Ding sp. nov.等4个种,含新种1个。细枝短毛藻藻体暗褐色,半球形,直径4~5 mm;基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基垫;同化丝可分成长同化丝和短同化丝,长同化丝较短,长1~2 mm,由63~128个细胞组成,直径6.0~9.5μm;短同化丝较长70~225μm,直径3.5~6.0μm。单室囊囊状,多室囊线状。模式标本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AST)。  相似文献   

7.
本种为青岛港及黄渤海沿岸常见种,此外也产于日本及西印度等地。曾呈奎等(1962)曾描述过产于青岛港的本种形态构造。作者自1977年开始在青岛港采到大量本种标本,同时也研究了它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系统发育过程,现报导如下: 一、藻体形态构造藻体直立,单生或丛生。紫红色或紫红带绿色,粘滑。有的幼体长至2公分时,才开始长出小羽枝,主枝线状或扁压,高7—35公分,宽2—3公分。固着器盘状。1—2回羽状分枝,小枝长短不一,互生,偏生或对生,基部缢缩,有的小枝亦从藻体表面伸出,成长的  相似文献   

8.
对刁凹钼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成矿类型为斑岩型.钼矿体主要赋存在含石英角闪二长岩中,矿化大致平行于二长岩与含石英角闪二长岩的接触带分布,在空间上与含矿岩体关系十分密切,矿体形态为突起的穹状,中西部最高,向四周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展布,矿石大多呈细脉状和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一典型的斑岩型钼矿床.刁凹钼矿的发现对塔儿山-二峰山地区的地质找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一个老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基地发现新的有色金属矿种和斑岩型矿床,为在该区找矿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遗传转化体系中的选择筛选标记。【方法】使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藻体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观察藻液颜色变化,综合评定波吉卵囊藻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1)波吉卵囊藻对博来霉素非常敏感,25μg/m L的博来霉素即能完全抑制藻体生长,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藻体颜色发黄变白;2)红霉素和氯霉素各浓度的处理都会使藻体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但是溶解红霉素和氯霉素的乙醇溶剂会对藻体生长产生抑制,不适用作筛选试剂;3)氨苄青霉素、遗传霉素和庆大霉素对波吉卵囊藻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结论】质量浓度为25μg/m L的博来霉素可以作为波吉卵囊藻遗传转化中的筛选试剂。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广东的潮阳海门,海丰遮浪及湛江硇洲岛等地采到的大量垫形皮丝藻Dermonema plvinata (Gruno ω)Fan对其形态构造及生殖器官作了研究,发现它一般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精子囊一般着生在同化丝顶端细胞下位的第1、2个细胞的侧面,但少数也可着生在顶端细胞上。果胞枝由2—7个细胞组成,偶然也发现8个或12个细胞的,一般为侧生,少数顶生或对生,也有分枝状的果胞枝,而且果胞枝可长出同化丝或根样丝,少数果胞具有双受精丝或双果胞的变异,成熟的产孢丝为放散状或蔓生。  相似文献   

11.
1962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在汕尾港进行了江蓠在不同水层中的光合作用试验及生长情况观察。两次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 (1)越接近海水表面江蓠的光合作用越旺盛,生长速度也快;越向水的深层江蓠的光合作用越差,生长速度也越慢。 (2)海水的透明度似乎成了相抵深度,即在该水层中江蓠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几乎等于江蓠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在该深度以下的水层中,江蓠几乎停止生长。在进行江蓠人工栽培的时候,应考虑尽量采用浮筏式栽培,使江蓠藻体悬浮水面,可获得高产。在透明度较大的海区,可考虑采用垂下式浮筏栽培,但最好在水深1.5米以内,可望获得高产。这两次试验,从理论上得到了说明,又从我们的多年生产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江蓠(Gracilaria)是一种经济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细基江篱(G.tenuistipitata)是优良的栽培品种。我们在1984年春节前后,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广东省湛江港进行了潮间带浮筏式栽培细基江篱试验。收获时藻体长达80厘米以上,获得了平均亩产191公斤的干品,达每公顷2.8吨以上的高产。这种栽培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硝酸钠对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生长、生化组分及沉降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乙醇法、尼罗红染色法、苯酚硫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波吉卵囊藻在不同硝酸钠浓度下的生物量、叶绿素、脂质、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分析波吉卵囊藻沉降与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关系。【结果】1)硝酸钠对波吉卵囊藻沉降率有显著影响(P 0.05),当硝酸钠74.8 mg/L时,沉降6 h的沉降率达到75%,沉降效果最佳。2)硝酸钠对波吉卵囊藻生物量和叶绿素的影响显著(P 0.05),培养9 d时,硝酸钠37.4~748.0 mg/L组卵囊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较高,生长状态好,沉降率较高;经回归分析,沉降率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R~2=0.824 3),与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抛物线关系(R~2=0.819 8)。3)硝酸钠对波吉卵囊藻脂质和总糖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硝酸钠质量浓度为37.4~2 992.0 mg/L时,总糖和脂质含量少,沉降率较高;经一元回归分析,沉降率与脂质和总糖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2分别为0.770 5和0.609 4。4)沉降率与生物量和叶绿素有显著正相关性,皮尔逊系数r分别为0.785和0.404;与脂质和总糖有显著负相关性,皮尔逊系数r分别为―0.788和―0.731。【结论】硝酸钠通过影响波吉卵囊藻的生长和生化组分来改变藻细胞的沉降率;波吉卵囊藻的沉降率与生长状态呈正相关关系,与脂质、总糖呈负相关关系,脂质和总糖含量越少,沉降效果越好,与蛋白质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概念的柔荑花序,属于无限花序。花轴较软,常下垂或直立,轴上长有许多无柄或短柄的单性(雌或雄性)小花。花缺花冠,而由小苞片或叶状苞片相衬托,常于开花后整个花序脱落,风媒传粉,多属木本植物,如胡桃科、桦木科、山毛榉科等。已采获的燕辽中侏罗世化石植物群中,有明确的枫杨属果序化石,及可归于桦木科的榛果与新属Paracarpinus果苞化石,以及多块未定科属的柔荑花序化石。一段枫杨果序Pterocarya sinoptera sp. nov. [LSJ 00845(A,B)],包括基部,缺顶部,长可逾70mm,宽25mm左右,中轴宽3—4mm。翅果无柄,紧密排列在中轴上;坚果近球形,直径4—6mm,基部狭圆,表  相似文献   

15.
湛江海域6种常见经济海藻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采自湛江海域的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icaulis、日本沙菜Hypnea japonica、鱼栖菜Acanthophora sp、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平卧松藻Codium repens、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等6种经济海藻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是这些海藻的主要营养成分,占藻体干重的42.81%~66.11%,平均为55.93%;粗蛋白含量6.63%~11.13%;粗脂肪含量最低,除网地藻D.dichotoma(2.85%)外,其余5种皆不足藻体干重的1%;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在种间差别较大;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磷、铁和锌分别在平卧松藻C.repens、网地藻D.dichotoma和鱼栖菜Acanthophora中占藻体干重的0.093%、0.13%和0.0055%;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Thr、Val、Ile、Leu、Phe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FAO标准;不少种类中汞、镉、铅、砷等含量超出我国食品卫生标准。海藻体内的营养成分含量因海藻种类和生长海域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武家沟一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附近已探明不少铜金矿床,但矿床系列中尚缺少受剪切构造带控制的层状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类型.使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预测和勘查半隐伏-隐伏铜(金)矿床,是今后地质找矿的必由之路.武家沟矿区出露地层为太古界涑水群和元古界中条群,主要由一套片麻岩、花岗岩和大理岩组成;由3条近EW向韧性剪切带和一组近SN向压(扭)向断裂组成的扭动剪切构造体系,控制了区内岩浆岩的就位和热液矿产的分布;武家沟闪长(斑)岩体呈长条状,NE向展布,倾向SE.铜金矿化体赋存于余元下组不纯大理岩中,属Ⅲ号剪切带控制,呈NE向展布,与多金属矿化矽卡岩带展布方向基本一致.铜(金)矿化体呈浸染状、细脉状、细脉-浸染状等分布于矽卡岩中或其内侧.激电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梯度清晰,中心明显,覆盖了整个金属矿化矽卡岩带,激电测深证明激发极化体总体向西南侧伏,与地质测量结果相一致.地球化学异常亦是东北段出现强大Cu异常,而西南段仅出现矿上元素异常,与地质物探成果完全吻合.可以有根据的预测,武家沟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隐伏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基于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的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蛋白质提取方法,以快速测定波吉卵囊藻的蛋白质含量。【方法】以凯氏定氮法为基准,以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经反复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和碱提法提取的波吉卵囊藻(鲜品)蛋白含量,比较各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碱提法中提取温度、NaOH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波吉卵囊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碱提法显著优于其他提取方法(P 0.01);碱提法中,各因素对波吉卵囊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NaOH浓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74.5℃、NaOH浓度0.35mol/L、提取时间69min,此时蛋白得率为1.726%,与模型预测值1.731%接近,以凯氏定氮法测定的藻体蛋白质含量为基准,蛋白提取率高达99.20%。【结论】碱提法是波吉卵囊藻(鲜品)蛋白的最佳提取方法,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提取温度、NaOH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波吉卵囊藻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4种Hg2+浓度对细基江蓠果孢子和四分孢子附着、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g2+抑制了果孢子附着却促进了四分孢子的附着,但0.0025 mg/L浓度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Hg2+在实验浓度范围内(0.0025、0.0050、0.0075、0.0100 mg/L)影响了孢子的正常萌发,使孢子不能正常分裂和生长,刺激了孢子脱落,并且使盘状体的形态发生变异;`Hg2+不同浓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Hg2+浓度越高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