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水中的微迹元素含量很低(均以ppb计量),需要非常灵敏的分析方法才能发现水化学异常。近年来,有人采用PAN作为微量金属元素的沉淀剂和硫化镉共沉淀剂,在野外将水样处理成共沉淀残渣,然后由室内光谱撒样法测定[1],解决了大宗水样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实现地质勘探大跃进,各地正在试验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铜的快速分析方法。地质部物探研究所提出了天然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浓集及其测定的方法。该法是将浓集水样取回化验室化验的。为了便于  相似文献   

3.
普查金属矿床的水化学找矿法是地球化学探矿的一种新方法。虽然远在20余年前阿留金就应用水化学法企图发現金、銅、鋅等矿床以及E.A.謝尔盖也夫第一个研究並指出了水中或矿元素的分布与矿体間的关系,但直到近年来A.A.布洛特斯基才首先近似地指出普查金屬矿床的水化学法的理論基础及应用方法,同时並提出水化学找矿法是目前所有地球化学採矿方法中找最“深部”矿的方法也即可以用于找寻盲矿体。由于水中成矿金属元素的含量很低,因而必須具备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水化学法也就是在近代物理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中,利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富集—测定岩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等地质物料中的微量金,已取得成功。该方法最早由鲍恩提出,1976年国内有人用于金的测定,但将此方法用于野外预富集—测定天然水中的微量金,目前尚未见报道。现用于富集天然水中微量金的方法有共沉淀法(Boyle,1979)、共结晶法(Weiss和Lai,1963)、离子交换树脂收集法(Brooks,1960;Chao,1971)、氯化汞富集法(Jenne等,1968)和蒸发法(Mchugh,1984)。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野外操作烦琐,工作效率较低,因而限制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较全面评述了水化学找金方法的优点、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对水中金的水化学异常形成机制、背景含量、水样采集、富集和分析方法、赋存形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方法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内进行预富集水中金的各项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内蒙古中部地区2个不同自然景观和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进行水中金预富集方法各项条件试验和有效性试验。研制出一套快速、简便的野外现场水中金预富集方法技术;发现旱季水中金含量明显高于雨季水中金含量,水化学测量一般宜在旱季进行;采用洗净盐酸型泡塑预富集水中金的方法,在已知金矿开展面积性水化学测量中发现较好的金异常;在疏松厚覆盖区,以往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未发现异常的地段,水化学测量有明显的金异常存在,说明该方法在寻找金盲矿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然水中的镍含量,根据一些不完备的資料估計約为十亿分之几,通用的丁二肟测定方法須經过事先浓缩再在水液相內显色的步驟始能測定如此低的鎳含量,故不适于在野外直接使用。由于这一原因,过去一直缺少一个能直接在野外测定天然水中微跡镍的快速而簡单的方法。在国內所进行的水化学探矿工作中已經提出了制定直接测定天然水中微跡镍的快速方法的要求。镍能与呋喃二肟形成可溶于有机溶液並呈現黄色  相似文献   

8.
金的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的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是地质普查找矿工作的一个重要配合手段。但以往金的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作者经几年摸索对之加以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痕量金分析泡塑灰化后只需蒸干一次即可显色,常量金解脱后在解脱液中直接显色,大大减化了分析过程。其成本低,实用性强,对普查找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数年来,金屬的地球化学探矿工作,无論在理諭研究或方法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根据苏联最近的资料,將它分为下列三种方法: 1.岩石地球化学方法:也就是过去所說的“金屬量測量”。它是以元素在土壤(殘积一坡积层)及基岩中的分佈为基础,尋找某元素的高含量分佈帶(分散暈,分散流)。这个方法在国外及国內用的比較多,而且方法也比較成熱。 2.水化学方法:是分析水中某些元素的高含量带或某种酸根的高含量帶,这种晕分散的广是它的优点。这一方法目前尚在試驗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水文地球化学普查技术的发展,找到了一种简便而比较准确的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铀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象现行的方法那样,把庞大体积的水样从野外运送到实验室,并可省去为了分析而预先蒸干样品所花费的时间。在野外条件下,用一种磷酸盐吸附体把铀从水样中分离出来,经过纸上色层分离之后,借助于与亚铁氰酸的反应来测定铀。方法的下限为2ppb(十亿分之几),并且,不必修改就能测定天然水中含量高达200ppb的铀。取一个水样按500毫升分为几分,分别加入2、5、10微克的铀,可以回收1、5、7微克。用天然水样制备成七个不同的二元混合样品,其分析结果与按混合成分和已知组分的铀含量所计算的数值相此,颇为理想。对含5ppb的水样反复测定了五次,其平均值相差不到1ppb。对含30ppb的水样同样反复测定了五次,其平均值不差4ppb。对含铀量从2到30 ppb的几个水样用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美国地质调查所另一个实验用螢光测定法所得的结果相比,情况相当良好。  相似文献   

11.
苏联科学院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結晶化学研究所的波利申科和李祖諾夫,新近研究了黑鎢矿中钪的分佈問題。並在該院出版的“地球化学”杂志1958年第3期中发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对象,包括苏联47个矿床中的450个黑钨矿标本。研究的方法,是採用光譜定量分析法:分析时挑选純淨的黑钨矿样品;在电弧中燃燒的試样量为~20毫克;照相时的电流强度为10安培(±2安培),电压为220伏特。在这种条件下鑑定钪的灵敏度接近于0.005%(以金屬計算)。鑑定的精确性为±15%。採用2552.359的譜綫作为钪的鑑定。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仪器)测定水中铀氡数值的可比性试验与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种水中铀含量分析方法和5种型号水中氡浓度测定仪器测定水中铀氡数值的配对试验进行了总结。确定了不同方法(仪器)测定值间的可比性,求出了测定值换算成标准值的修正式。为在区域铀矿水化学找矿资料整理中。进行不同方法(仪器)测定水中铀氡数值的一致性处理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張兆瑾 《地质论评》1937,2(2):147-152
銻為金屬礦產之一,其成分為銻二硫三者,稱為輝銻礦,在天然界尚屬常見,其受空氣與潛水之作用,則往往養化而成白(?)及赤銻,養化之物大致呈粉末狀,然仍有保持原有之結晶而另成假晶者,如湖南新化錫礦山所產常見之。銻性脆而易斷,結晶多成稜柱狀及針狀,熔度甚低,結晶體有時集合成束。表面常帶有  相似文献   

14.
野外快速测金——目视比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晓光 《广西地质》1998,11(4):65-67
文章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了一套野外快速测金的方法-目视比色法,为普查找金提供一个简单,快速,较准确,易掌握的可靠分析方法,并根据此方法做出了“金野外快速分析箱”供野外测金者使用。  相似文献   

15.
離心澆鑄是將熔化了的金屬液澆入旋轉的鑄模內,用離心力的作用,使金屬炼液擠向於鑄模壁,冷却凝固成型。這是一項新的鑄造技術。採用這種鑄造方法可以減少造型面積,个别鑄型可不用泥芯;生產效率高;澆出的鑄件可以消除縮孔和氣孔,質地緻密能保證質量;機械和物理性能此用一股方法鑄出的鑄件(如砂模、金屬靜模、壓力鑄造等)都高;特別是這種方法可以節約金屬材料的用量(省去設置澆口和冒  相似文献   

16.
金屬测量工作在本队进行已有三年之久,56年在水口山鉛鋅矿床开始試点,利用鉛元素(方鉛矿)的稳定性做金属测量,进行找鉛鋅矿体。1958年在清水塘鉛鋅矿及楊林含鉛鋅大理岩带也利用这种找矿手段。此外尚有两个物探队在水口山用同一网度或加密其网度,並採用了与我队不同的採样、化驗方法,經过了对比,我們有如下几方面的認識。一、在水口山鉛鋅矿床地区的金屬測量工作情況:本处是鉛鋅硫化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大理岩(火成岩与大理岩的外接触带)中,呈极不規則的囊状、  相似文献   

17.
一、水化学方法 1.水化学方法的基础。由于水与氧接触前,铁錳等氢氧化物沉淀,同时由于和有机物的接触,膠狀物質及細粒粘土对某些金屬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而地表水中的金屬含量一般不高,这就構成了水暈的正常場。当硫化物經过氧化以后,形成了硫酸鹽,这些硫酸鹽被地下水带走。当出露到地表水系时,在矿体附近的地表水中金屬的含量,和硫酸根的含量都增高,pH值降低。我們沿地表水系中采样分析某种元素、硫酸根的含量、pH值的大小与正常场对比就得到水的分散暈和分散流。計算單位是克/公升(g/l)或毫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应用流动注射在线共沉淀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天然水样中痕量铬的价态分析方法。利用铬(Ⅲ)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化镧形成共沉淀而与共存离子分离并得到富集,沉淀不需过滤,直接用稀盐酸从编织反应器(KR)中溶解并洗脱下来,用原子吸收测定。本体系的浓集倍率22,检出限(3σ)0.8μg/L,相对标准偏差(n=11)2.72%,用水标样考察,分析结果与推荐值相符。该方法成功地用于天然水中铬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应用流动注射在线共沉淀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天然水样中痕量铬的价态分析方法,利用铬(Ⅲ)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化镧形成共沉淀而与共存离子分离并得到富集,沉淀不需过滤,直接用稀盐酸从编织反应器(KR)中溶解并洗脱下来,用原子吸收测定。本体系的浓集倍率22,检出限(3σ)0.8μg/L,相对标准偏差(n=11)2.72%,用水标样考察,分析结果与推荐值相符。该方法成功地用于天然水中铬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0.
水化学找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秦岭地区三个地段的水化学找金试验研究成果,论述了地下水中金和微量元素、常量组分、pH、Eh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证实了水化学找金方法的有效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