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5,(8):7-7
这次东北地区气象预报经验交流会是近几年来东北地区气象部门一次大型的气象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会议一共收到东北地区地方和部队气象系统技术材料84篇,大会交流了29篇。到会代表一致认为这些经验题材广泛,涉及东北地区旱涝、暴雨、大风雪、大风、冰雹、霜冻等各个方面,突出了“三性”天气,针对性强,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有开展预报服务的经验,有历史气候演变和天气气候环流特征的分析,有农业气象条件的分析和预报,有地震和气象关系的探讨,有天气分析和数理统计以及两者相结合的预报方法,也有图、资、群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在省一级气象台开展数值预报业务方面,黑龙江省气  相似文献   

2.
鲍家栋 《气象》1980,6(3):28-28
1980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简称新规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我国地面测报工作的经验和特点。 经过这一段对新规范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总结了经验。广大气象观测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观测经验。新规范将现阶段测报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观测经验有选择地予以列入。比如,在云的观测上,新规范归纳了夜间云的观测的三条经验,对山区台站云的观测叙述也比较详细。在夜间能见度观测方面,分别指出有目标灯和无目标灯须掌握的几条原则。特别是白天能见度的观测,根据所选目标物的颜色和其细微部分“清晰可辨”、“隐约可辨”、“很难分辨”三种情况下能见度估计方法。只要  相似文献   

3.
《气象》1977,3(8):19-19
我县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看天防雹经验,如在预测冰雹方面的有:早上太阳出山有“绿阴绿霞”则下午有雹;“云打架”有雹;“拉磨雷”有雹;“蜂子朝王声”有雹;“云黄”有雹等等。这些经验在群众性防雹工作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影响南海夏季风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和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ropospheric Biennial Oscillation,TBO)相关的气候因子,提出了以过程判别函数确定物理过程的持续性,建立年际尺度的集成物理统计预测模型,而非年际尺度变率由经验统计模型预测,二者相结合,发展了集成物理-经验统计预测模型。经验模型在拟合时段的回报结果很好,但在独立样本预测时效果明显降低,其中预测评分(PS)降低了23%,距平相关系数(ACC)降低了63%;相比之下,集成物理-经验统计预测模型在独立样本预测时比经验模型有更好的预测结果(PS评分提高了9.5%,ACC提高了75%),且预测结果相对稳定。此外,集成物理-经验统计预测模型对南海夏季风降水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河北、辽宁、贵州等省召开防雹经验现场交流会在全国防雹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之后,河北、辽宁、贵州等省,于197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分别召开了本省的防雹经验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本省各地防雹指挥部和科委、地县委和军分区(包括县武装部)、部分公社的负责同志,开展防雹工作的先进单位和炮弹厂以及中央气象局等有关方面的代表。会议以毛主席的“三项重要指示”为纲,认真总结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人工防雹、人工降雨、防霜工作的经验;传达了全国防雹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的精神;听取了典型经验介绍;观摩了各种火器的  相似文献   

6.
邢延华 《黑龙江气象》1996,(1):29-30,48
研究了高低温年的主要特征有确定的方法;验证了农谚的可靠性,提出了11条预报经验指标。经验证1995年夏季气温预报,结果正确,说明此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向量场的经验正交展开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一种向量场经验正交展开的方法。我们对N×T个离散点上的向量所构成的一个N×T维矩阵,设法寻找一组称为经验正交函数的向量,使其中每一个分量都在均方意义下最接近矩阵的每一列。这组向量可以从特征方程确定。对于有N列元素的矩阵(注意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向量),有不少于N个经验正交函数分量。用这些分量所作向量场的正交展开级数收敛很快。给出的展开实际例子说明:向量场经验正交展开,可以比一般标量场经验正交展开,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年来,我们为了学习群众经验在全县不同地区深入到群众中进行调查,先后搜集了170多条看天经验。并且在附近建立了老农顾问点,每天与老农讨论天气。在群众的帮助下我们做了许多次成功的预报。 一、群众有丰富的看天经验 群众十分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因而能正确的判断天气的变化。例如,1965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的来源和整理 专家系统预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专家知识的优劣以及系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了获得较高质量的预报知识,我们广泛收集了预报员的预报经验,得到了大量的信息。根据经验,要作好暴雨预报,须从其成因入手。暴雨的产生,必须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充分的水汽来源,因此,首先要找到动力因子和水汽因子。我们普查了1971年以来的历史资料,首先定出暴雨标准,然后按经验选取了一批与柳州暴雨有关的天气形势和因子、指标,并经筛选,对部分相关性较好的进行归纳、组合。  相似文献   

10.
我在国家基本站从事地面测报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如何减少和消灭错情,提高测报工作质量,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伟大历史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泰安地区气象局召开了第二次气象哨经验交流会。会议于一月五日开始,九日结束。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气象哨的代表,有丰富看天经验的老农,有各县站的负责人,还有泰安县农业局、新泰县科技办、新泰县建新公社党委、章丘县埠村公社旭升大队党支部的负责同志等,共一百一十五人。  相似文献   

12.
陈恩旺 《气象》1975,1(11):28-28
1958年,我当上了大队气象员。17年来,我坚持做到脚、手、耳、目、口、脑并勤。为了获得群众管天的经验,我挨家挨户地走访了本大队及邻近大队一百多位老农,从群众中获得了三百多条管天经验,经过反复实践,能够运用较好的有  相似文献   

13.
今年5—7月,我站在省级经验完全预报(Epp)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本地预报经验,从历史小天气图、指标站及本站地面资料中选取一些有天气学意义的经验因子,建立县站补充订正预报方程。使动力—天气一统计结合;上下结合;人、机结合,扬长避短,制作局地经验完全预报,  相似文献   

14.
云是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也是反映天气变化最直观和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的演变与天气系统有密切的关系,有了看云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变幻无穷的云彩中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十多年来,上海宝山县气象站坚持对云的演变进行细致的观测、记载和分析,并在县站预报中加以应用。本刊将陆续发表他们的部份经验,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抱真 《气象》1983,9(6):40-44
一、数值天气预报的提出和首次试验 一百多年以前,自从有了天气图分析以后,天气预报技术开始走上了科学的领域。长期以来,天气预报方法是根据预报员所掌握的气候背景、天气变化的理论知识、统计关系以及个人经验加以综合的,因此预报结果常因人而异,天气预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经验的,而不能成为精确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气象专家系统技术交流及科研协作会,于1985年12月6日到10日在北京召开.全国10个省、市和一些协作单位共2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气象局章基嘉副局长到会讲了话.他强调指出:数值预报是发展方向一定要搞.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深入地进一步改进数值预报模式,如果我们看不清这个潮流,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我们学习外国人的经验要根据国情,要有中国特色的预报方法.我国有一大批经验丰实的预报员,对他们的宝贵经验要珍惜,要总结继承,要推广,千万不能丢.在预报方法上要多样化,不能强求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思路经过1984年的试验,MOS 方法对我区冰雹有较好的预报能力。1985年我们继续进行了探索,注意总结以往的经验,采取客观分型条件,对环流形势进行天气学分型。选择数值预报产品因子时,注意定点与动点相结合;选择实况因子时,将湿能与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湖北省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主要经验,分析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创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我国长期天气预报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近十年来我国的长期天气预报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央气象台每年3月召开汛期(6—9月)天气预报会商会,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及有关单位共同参加讨论,并且每隔一年在汇商会上进行一次长期天气预报经验的交流。同时,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后简称长办)自1975年以来每年4月初组织有关长江流域水文气象预报讨论及长期预报经验交流会。此外,有时还召开分区(片)长期天气预报会商会及经验交流会。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长期天气预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技》1975,(3):31-31
安徽省气象局子1974年12月15—23日在蒙城县召开了全省县站预报服务和人工降雨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地区局(台)的负责同志和各站、哨的代表共126名。会议座谈交流了近两年来天气预报如何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作好“两个服务”,特别是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的服务经验,同时又介绍了人工降雨试验的情况,并提出了1975年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