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 196 3- 1999年间广西非汛期 (10月至次年 3月 )暴雨天气过程这一异常天气事件的时间分布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的分析得出 :广西非汛期异常暴雨天气事件的发生是中、低纬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在广西地区的反映。关注这一特征 ,对提高广西非汛期异常暴雨天气的预报水平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刚刚进入 2 0 0 0年 ,北疆地区就连续出现了 3场大雪天气 ,受这三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 ,北疆地区积雪明显偏多偏厚 ,部分地区降水量突破同期极值 ,个别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为 1992年以来的最低值。与此同时 ,南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暖冬天气 ,大部分地区 1月平均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个别地区 1月上旬日最高气温达 10℃以上 ,并出现了 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 0℃以上的奇特现象。2 0 0 0年第一旬南北疆天气气候的巨大反差 ,再次表明 :新疆仍然处在异常气候事件频发时期。1~ 2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 :北疆地区降水量异常偏多 ,积雪偏多偏厚 ,平均…  相似文献   

3.
广西非汛期暴雨事件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兴国 《广西气象》2001,22(2):7-9,13
通过对1963-1999年间广西非汛期(10月至次年3月)暴雨天气过程这一异常天气事件的时间分布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的分析得出:广西非汛期异常暴雨天气事件的发生是中、低纬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在广西地区的反映。关注这一特征,对提高广西非汛期异常暴雨天气的预报水平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2007年冬季异常气候及产生的灾害性天气事件进行了调查,结合IPCC公布的最新数据及专家研究成果,提出了鄂尔多斯地区应对异常气候造成的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8年初影响广西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环流演变情况、环流异常特征、数值预报产品预报能力的分析,得出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成因是:500hPa欧亚地区环流形势异常稳定、地面冷空气堆积明显,冷高压中心异常偏强、850hPa锋区强盛、华南中低层逆温明显。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大部时次的预报较为准确,但部分时段、个别要素预报仍存在较大误差,使用应注意。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PC逐日北极涛动(AO)指数资料,结合近30年欧亚地区地面气温年际异常变化的可能机理,分析了AO异常波动对2012年欧亚地区严寒天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O发生负异常波动对2012年1—2月欧亚地区异常寒冷天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AO在12月为正异常波动,次年1—2月则呈现负异常波动,其中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的负异常波动过程比较显著。在AO负异常影响下,极涡面积增大,冷空气活动加强,中纬度纬向环流减弱而经向环流增强,造成冷、暖空气交换加剧,极地冷空气南下入侵到中纬度地区,从而导致欧亚大陆异常寒冷天气;同时,由北大西洋及地中海北上的暖湿气流,在遭遇冷空气阻碍后给西欧和南欧一些地区带来了大面积的雨雪天气。  相似文献   

7.
基于1979-2013年ERA-Interim逐日6h的850 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利用气旋最外围闭合等值线自动识别方法提取了春季影响江淮地区的二维气旋集,研究了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年际异常与江淮地区降水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次天气尺度气旋活动对江淮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作用明显,贡献率达25%以上,次天气气旋活动出现对应...  相似文献   

8.
徐良炎 《气象》1999,25(4):62-63
1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尤其是东部农业区偏暖异常明显。北方冬麦区大部雨雪稀少,旱情持续或发展;南方中下旬阴雨天气较多,部分地区出现雪灾、冻害。部分地区出现大雾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1全国大范围异常偏暖本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明显偏暖。其中,东部农业区...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粤东2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常规气象资料对2020年5月上旬粤东地区出现的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持续的强下沉气流是造成此次高温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南亚高压强度异常偏强、中心位置异常偏东以及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异常偏强、范围大为下沉气流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大气环境背景场;(2)低层存在暖平流以及地面弱的风速使得粤东上空热量得以补充聚集,从而使得高温天气维持;(3)粤东地区上空存在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散度场抑制对流发生、较常年偏高的地表感热通量以及较常年偏低的潜热通量有利于近地面大气吸收更多热量,为高温天气的维持提供了另一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去年冬季(1989年11月—1990年2月)我省天气特点是:大部分时间气温偏高,异常的冷暖时段交替出现;前冬降水十分稀少,后冬降水明显集中。一、天气概况去冬我省的平均气温:沿海地区为-3—-5℃,大连南端接近0℃,铁岭西北部及抚顺地区为-8—-10℃,其他地区为-5—-7℃。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16年东北地区72个气象站沙尘天气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气候趋势及突变特征及大气环流对沙尘天气频次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6年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日数具有西部多东部少、平原多山地少的地域分布特征;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以及扬沙、沙尘暴、浮尘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沙尘天气日数在1985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沙尘天气平均日数较突变前减少了3 d。当500 hPa距平场上贝加尔湖及中国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为负距平区、巴尔喀什湖附近为正距平中心,且地面西伯利亚高压面积偏大、位置偏东,中国西北、华北地区气压比常年偏低时,东北地区沙尘天气异常偏多;当贝加尔湖及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为正距平,贝加尔湖附近为正距平中心,且地面西伯利亚高压面积偏小、位置偏西,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压比常年偏高时,东北地区沙尘天气异常偏少;56 a来北半球极涡面积和亚洲区极涡面积减少以及极涡强度减弱,是导致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异常偏少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将2003年春季我国的沙尘天气与2000~2002年以及1961年以来的同期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2003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异常偏少的特点.结果表明:2003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的频次、强度及影响范围是近4年来最少、最弱、最小的;沙尘多发期也是近4年来出现最晚且持续时间最短的;2003年的沙尘天气仅多于1997年,是1961年以来的次低值.此外,从沙尘天气的动力条件和物质条件入手,探讨了2003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异常偏少的形成原因,指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路径偏西、气旋偏少,同时北方地区(特别是主要沙尘多发区)降水明显偏多、干土层偏少、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持续积雪等因素,共同造成了沙尘天气显著偏少、偏弱.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初欧洲严寒天气成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初欧洲遭受了严重的低温严寒天气。分析表明: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持续的大气环流异常与此次严寒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1、2月出现的北极涛动(AO)的强负异常是造成此次欧洲严寒天气的主要原因。AO负异常导致北大西洋副高异常偏强、偏东和偏北,使得暖湿空气沿副高北侧流向北极地区,极大减弱了欧洲暖湿空气的来源;同时使乌拉尔山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有利于上游偏强、偏北的大西洋副高的维持,并加强了极区冷空气南下西进,造成了南欧地区的严寒天气。AO负异常引起的地中海低压槽的加深,为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冷暖空气在地中海北岸交汇,从而导致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的暴雪天气。虽然La Nia事件对这次严寒天气也有一定的贡献,但AO负异常对这次严寒天气的作用远远大于La Nia事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江苏省冬季雷暴日数统计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在结合30 a江苏冬季雷暴异常变化可能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2010年冬季雷暴异常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010年冬季江苏省雷暴活动异常偏多,其异常变化与同期北极涛动环流异常有密切的负相关关系。AO(Arctic Oscillation)指数偏弱时江苏雷暴增多的天气原因主要是:1)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地区气压异常偏高,中纬度地区气压异常偏低,乌拉尔山以西有阻塞高压与之配合,因此东亚冬季风偏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对流层低层30°N附近表现为异常暖中心,低层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强盛,江苏处于水汽辐合中心,这样"上冷下暖"和"上干下湿"的配置不仅有利于引起大气异常上升运动,也易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利于雷暴天气的发生。2)30~50°N北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异常偏低,引起低层风场异常辐散,对应上空为异常的下沉运动,通过类似于沃克环流圈形式使得东亚同纬度地区低层辐合异常,有利于该地区异常气旋性环流的加强。  相似文献   

15.
王艳姣  高蓓  周兵  姜彤  龚志强  司东 《气象》2014,40(6):759-768
2013年,全球气温持续偏高,与2007年并列为第六个最暖年份,其中气温异常偏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澳大利亚、北美洲北部、南美洲东北部、非洲北部以及欧亚大陆的大部地区。年内,赤道中东太平洋基本维持弱冷水状态,北极海冰范围仍处于记录中最低水平之一,而南极海冰范围则创历史新高。受大气环流异常以及海洋和海冰等外强迫因子的共同影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显著的气候异常和极端事件,年初寒流和暴风雪袭卷亚洲、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洲,澳大利亚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6—9月中欧、亚洲和北美洲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的袭击,期间北半球大部地区则发生了极端高温天气;6月以来多个强台风袭击东亚、东南亚和北美洲东海岸。分析指出,大气环流异常是上述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直接原因,而太平洋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环流异常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在全球升温的过程中,伴随着气温平均值和变幅增大,致使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率增加,这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异常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监测资料等,对2008年初呼市地区出现低温降雪天气的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和灾害影响作了初步分析,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此次低温降雪天气是在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发生的,与欧亚地区持续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在"北脊南槽"和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的形势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同时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往北到东北方向输送,冷暖气流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交汇,造成了我市持续低温、降雪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17.
威海地区2005年初冬首次暴雪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天气诊断的方法分析了威海地区2005年冬季首次暴雪过程,发现:此次强降雪过程冷流降雪占绝对主导地位.12月上旬气温异常偏低和渤海海温异常偏高造成的海气温差使底层大气积累了大量不稳定能量是此次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6-8月新疆地区气温偏低,8月上旬北疆出现大面积异常低温,南疆部分地区8月中旬出现异常低温.降水各地普遍偏多,7月显著偏多,局部地区异常偏多.夏季天气过程偏多,使得洪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9.
2020年5月30日至6月10日广西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西江流域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及其衍生灾害.基于广西90个气象观测站降水数据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持续性暴雨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稳定控制在华南及南海地区,青藏高原上...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2008年春季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拉尼娜事件5月结束,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极端天气频发,部分地区受灾严重。4月份多强对流天气,其中4月7—8日全省出现大范围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5月下旬暴雨天气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