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乐盆地生油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乐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存在四套生油层系,为石炭系生油岩、下二叠统生油岩、上二叠统生油岩和下、中侏罗统生油岩。石炭系生油岩在全盆地分布广泛,为基底生油岩,已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油潜力很小,对盆地生油贡献甚微;下二叠统生油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为现实烃源岩;盆地南缘南山煤矿一带,曾是晚二叠世的凹陷区(其凹陷局限),上二叠统生油岩已成熟;盆地西北缘的中、下侏罗统生油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为潜在烃源岩。据钻井、地震资料证实,盆地缺失上二叠统生油岩。只有下二叠统和下、中侏罗统生油岩是能给盆地作贡献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洞庭盆地下第三系干酪根进行了直观的研究,在显微镜下观测其颜色和类型,共观测样品31块,分属9口钻井。观测结果表明,这一盆地下第三系生油岩的有机质多为腐植型,此类型生油能力极小。同一生油岩中所含的孢子和花粉化石为棕黄色到棕色,这指明有机质已达到成熟或高成熟状态。由于洞庭盆地下第三系的生油母质类型甚差,所以,本文认为很难期望这里的生油岩具有良好的生油潜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陆相生油岩的若干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石油工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形势大好。中国丰富的陆相油气资源是由陆相生油岩形成的。这些生油岩在空间展布上具有广泛发育的特点,形成了晚二迭世、晚三迭世、早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四个主要生油期。文中第一部分概述的陆相生油岩的若干基本地质特征是:一、大型沉积盆地是陆相沉积和生油岩系发育的广阔场所。二、陆相沉积发育有多时代和多层组的生油岩系。三、陆相生油岩系具有多种生油建造类型。四、陆相沉积盆地内的生油凹陷是油气聚集的主要供给体。第二部分论述了陆相生油岩的主要形成条件:一、古湖盆的存在和发育是生油岩系形成的首要前提。二、丰富的生油母质是生油岩形成的物质基础。三、生油母质的良好的保存和转化是生油岩形成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陆相沉积盆地中不仅能生成石油,而且能形成大型油气田。正在发展中的我国石油地质事业,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安徽无为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为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发育海相和陆相两套不同建造的沉积岩。海相沉积生油岩发育,有机质含量丰富,储集岩及盖层发育,生、储、盖配置有利,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由于盆地大地热流值高,从而提高了生油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海相中、古生代生油岩基本处于高成熟- 过成熟阶段。盆地油气勘探目标应以寻找天然气为主,兼探CO2 气。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中生界生油岩为陆相泥质生油岩,主要发育在三叠系、侏罗系。有两个生油岩发育中心,库车坳陷区和阿瓦提断陷-满加尔坳陷区。三叠系生油岩有机质丰度主要为较差一较好生油岩,侏罗系生油岩则为较差-较好-好生油岩。三叠-侏罗系生油岩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少量Ⅱ型。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生油岩热演化多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阿瓦提断陷-满加尔坳陷三叠系处于初熟阶段,侏罗系则处于未成熟-初熟阶段。沙雅隆起北侧,库车坳陷南缘是寻找油气藏最为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侏罗系烃源岩中生油组分和成烃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北侏罗系烃源岩中生油组分和成烃作用王飞宇何萍赵长毅(石油大学,北京102200)(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关键词生油组分成烃作用煤和陆源有机质生油岩西北侏罗系烃源岩中国西北侏罗系煤系地层作为油源岩正日益受到重视。在吐鲁番盆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断了争盆地主要生油岩中的火山活动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金强 《地质论评》1998,44(2):136-142
通过对断陷盆地主力生油岩中普遍存在的基碱性火山岩的分析,认为水下火 山喷溢环境是优质生油岩赖以形成的主导因素。岩浆,火山的高温无机气液具有加温,加氢,催化作用,是生油岩有机质在浅埋藏的低成熟阶段形成油气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苏北盆地东台拗陷下第三系油源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苏北盆地东台拗陷下第三系原油和生油岩,包括生物标志物分布,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和生油岩干酪根类型.油样分成四种类型.生物标志物参数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可以有效地判别原油的成熟度。油源对比表明,阜宁组四段和二段的暗色泥岩是主要构生油岩。本文讨论了低成熟生油岩及其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渭河盆地以往物探资料的重新处理和解释结果。对于新获得的盆地区域重力图和剩余重力图作了解释。推断引起剩余重力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盆地基底的起伏,引起区域重力异常的主要原因是莫霍面起伏。推断并划出了盆地东部的地幔隆起区。推断固市凹陷北部的航磁异常反映了太古代地层向南西倾伏。应用拉张盆地演化模型结合本区地壳厚度算得盖层地温梯度约为3.0℃/100m,应用石油地质评价方法结合地震勘探资料,计算了固市凹陷第三系各层生油岩的生油门限温度及时间温度指数平面分布。得出了上第三系生油岩达不到生油成熟阶段,下第三系生油岩在固市凹陷的较深地区都达到生油成熟的结论。得出了下第三系生油层的 TTI 高值带,它是盆地寻找油气田很有远景的地带,需要进一步作物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广泛采集下白垩系到第三系的生油岩和原油的基础上,对巴西边缘盆地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目的在于重新勘查和评价生油岩的古沉积环境和特征并利用生物标志的主要分布和绝对丰度进行储层原油与设想生油岩的对比。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碳含量变化、Rock Eval热解  相似文献   

11.
前言关于生油岩、煤和蒸发岩分布的控制因素,即古气候、古地理和大地构造因素,我国一些地质学家曾作过很好的和详细的讨论。但这些文章多数是从某一种矿产的分布角度进行专门论述的,为此,本文的目的是以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生油岩、煤和蒸发岩的分布为例,将它们连系起来,讨论控制它们分布的因素。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1)生油岩、煤和膏盐等矿产的分布是适当的气候条件与构造条件(盆地形成)叠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干酷根镜质体反射率等多项指标分析了吐哈盆地杜家台构造侏罗系生油岩的热演化特性,认为该构造上生油岩生油门际在3560m左右。侏罗系七克台组、三间房组、三工河组的生油岩处于未成熟阶段,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也尚进入生油阶段。八道湾组煤系地层成熟度高,是入亮煤阶段,煤成气生成量多,是重点勘探层。  相似文献   

13.
金强 《沉积学报》1991,9(2):114-120
我国一些第三纪盆地发育了膏盐与生油岩同层位的沉积。本文通过我国东部的东濮凹陷和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塔北拗陷的对比研究,指出盐类与生油岩可以同期沉积,提出了深水和浅水两种盐湖相生油岩的沉积模式,并且论述了两种盐湖环境有机质的保存及其地化特征、生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14.
范璞  张谦 《沉积学报》1986,4(1):19-19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一个比较大型的沉积盆地,沉积面积大,沉积岩厚,含油层位多。本文着重从原油、生油岩自由基浓度及碳同位素的研究并结合野外地质观察,探讨该盆地生油拗陷中的油源及油气演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主要油气田都位于从北海道中部延伸到本州东北部的地区。主要产油气地层一般是秋田盆地的中中新统(约12 ̄10Ma)女川组和其它盆地的同位地层。这些地层组主要由燧石岩、硅质页岩、硅藻岩、泥岩、泥灰岩和酸性火山碎屑岩组成。用岩石评价仪分析得出的相当于女川组的青森盆地的中新统大枥和女川组源岩的生油潜力表明,与该盆地的其它地层组相比,其生油潜力具最高值。TOC、S1和S2的平均含量一般增高的顺序是泥质岩  相似文献   

16.
汪缉安  李雨梁 《地质科学》1996,31(4):416-428
北部湾盆地下第三系由于油源母质特性原因和适于生油的空间相对局限,总体上看,天然气的潜力大于石油。生油岩与地温条件在空间上的配置适当决定了珠三盆地油气资源的良好前景。较高的地温与古地温环境是莺琼盆地成为南海北部大陆架天然气富集区的重要条件,较高的地温不仅使盆地中西部上第三系烃源岩能够广泛生气,也是本区有巨大远景的深成高压气(盆地中、西部)与浅成生化成因气的形成与富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部地区的含油气盆地集中了我国目前已知的绝大部份石油的储量和产量,也是近期找油的现实地区。因此研究其生油岩干酪根类型、演化等特征,对估算其远景储量、找寻新的油气资源、以及探讨陆相湖盆生油机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8年以来我们先后对我国东部冀中坳陷、泌阳坳陷、三水盆地等下第三系生油岩进行干酪根分离、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镜下鉴定等方面的工作,对东部几个盆地干酪根的地化特征获得以下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8.
重点对伊利盆地伊宁凹陷二叠系与三叠系主要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特征进行分析与对比。盆地二叠系主力烃源岩为铁木里克组,三叠系主力烃源岩为小泉沟群。该盆地二叠系铁木里克组烃源岩机质丰度较好,已处于成熟—高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的形成,是好的生油岩;盆地三叠系小泉沟群烃源岩表现为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较低,生油能力较二叠系差,属于中等生油岩。二叠系铁木里克组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介于-23.55‰~20.85‰,指示有机质母质类型为Ⅱ—Ⅲ型有机质。三叠系小泉沟群烃源岩δ13C介于-26.51‰~-20.45‰范围内,代表Ⅱ型有机质。通过镜质体反射率Ro、最高热解峰温、饱和烃轻重比、OEP值研究表明伊宁凹陷二叠系铁木里克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高,三叠系小泉沟群烃源岩成熟度相对低。总体评价认为二叠系铁木里克组烃源岩是伊犁盆地伊宁凹陷的主力烃源岩,生烃能力强,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  相似文献   

19.
岩石热解地球化学录井技术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以分析生油岩为主要的目的的地球化学录井方法,此项技术引进后对我国各油气盆地的生油岩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分析,评价,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并在热解评价技术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末  相似文献   

20.
藻类勃发—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浮游藻类是重要的湖相生油母质,本文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早第三纪湖相生油岩为例,研究了其中藻类(主要是颗石藻和沟鞭藻_化石的分布特征,并通过与现代水体中藻类生产和沉积作用的比较,探讨了生油湖泊中藻类生产和沉积方式及其对油源岩形成所起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藻类勃发现象在早第三纪生油湖泊中相当普遍,而且贯穿于各类油源岩的形成过程,这类快速事件性沉积是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