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9部门《关于依法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工作意见》,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意见决定,2012至2015年全国组织开展矿山整顿攻坚战,到2015年底无证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得到有效制止。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持续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含尾矿库,以下统称矿山)整顿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点区域矿产资源监测的局限性,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根据遥感影像几何纠正、融合、镶嵌、信息提取等方法原理,选取2011-2014年SPOT、IKONOS影像为数据源,对安徽省重点矿山进行动态监测,建立重点矿山开发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及技术方法。结果表明:(1)安徽省2011年到2014年重点矿山合法开采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重点区域内主要违法开采矿种为非金属矿山,其中,开采建筑石料用灰岩的矿山最多。这些结论为制定重点区矿产资源规划、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建立长效矿山监测监督管理机制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郝俊峰  高征西  闵慧 《西部资源》2015,(2):86-88,91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以石墨、电气石、萤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且矿石品级好、质量高,潜在开发利用价值极高。但是国内长期以来在非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与经营管理方面相对粗放,产品低端,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低,开采消耗量大,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经济转化效益不高,优势无法较好的释放。特别是对非金属矿的潜在优势估计不足,节约利用与有效保护方面重视不够,一直存在"低出高进、外国以购代采"的现象。笔者试图通过乌兰察布市较具代表性的几类非金属矿产的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当地的潜在资源优势等分析,提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潜在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对策:一是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清醒地认识到非金属矿的潜在优势,有必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进行限制性开采和必要的储备与保护;二是针对非金属矿山的资源整合,应以产业链的延伸和新兴矿物利用技术为准入门槛和发展方向,促进矿山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三是发挥政府的职能,借鉴我国近年在稀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有必要成立潜在优势非金属矿物开发利用的专门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日前,贵州省安监局下达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关闭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2013年全省计划关闭金属非金属矿山636座,要求各地安委办认真督促确保按时完成2013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关闭工作。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发潜力巨大。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引发了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和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对该区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矿产资源是重要保障。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矿产资源的使用量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矿山开采规模越来越大,进而致使矿产资源面临着紧缺问题。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稳定。由此,本文围绕矿山环境治理展开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非金属矿是四川优势矿产资源 ,主要矿种齐全、储量丰富 ,建材资源、化工原料资源优势突出 ,常用矿产与优势矿产吻合程度高 ;区域特征明显 ,集中分布 ,适于综合开发。但仍存在加工程度低、综合利用差、资源浪费严重 ,污染环境等问题。在综合分析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特点与评价的基础上 ,围绕加快发展建材、化工 (特别是新型建材 )主导产业 ,构想了 2 1世纪四川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目标、重点、布局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相应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是我们不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知识前提,也是决定矿山是否适合开采及矿山地质环境维护与防御的主要根据。本文根据矿产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对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矿产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非金属矿是四川优势矿产资源,主要矿种齐全、储量丰富,建材资源、化工原料资源优势突出,常用矿产与优势矿产吻合程度高;区域特征明显,集中分布,适于综合开发。但仍存在加工程度低、综合利用差、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在综合分析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特点与评价的基础上,围绕加快发展建材、化工(特别是新型建材)主导产业,构想了21世纪四川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目标、重点、布局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化矿山技术的发展,兰坪金顶铅锌矿矿山企业与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基于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上建设了金顶北厂、架崖山矿段三维地质模型,利用该地质模型,矿山开展了编制年度采剥计划、地质储量计算及地质编录等日常矿山技术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背景,文章对该三维地质模型在矿山技术工作中的应用展开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朝辉  徐海清 《热带地理》1996,16(4):350-356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指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 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耕地和环境的保护,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水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目标规划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广东省水资源特点,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计算与综合评估模型.模型选取工业产值、人口、农灌面积和COD排放4个目标,以水资源供需平衡、部门用水限制等约束条件,计算了广东省高、中、低3种水资源承载力方案并与城市规划有关指标作了比较,量化反映了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瓶颈作用;选择了水资源数量、水资源质量、可供水量、用水状况和社会经济5方面共20个评价指标,综合评估了21个市现状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表明各个市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匹配性程度.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用地分等成果(主要为利用等)与实际粮食产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收集广东省耕地利用等指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数据并进行大样本统计分析,构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测算模型;对模型进行可信度、方差及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和7个省级二级区的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检验表明,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测算结果较为合理,为其他省(市、区)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测算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制定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协调区域内城镇化、工业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建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99-103,115
运用Theil指数定量评价了1990-2009年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尺度上的市际、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变化状况,其结论如下:(1)在时间尺度上,广东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Tp、地带内差异Twr演变呈逐渐收敛趋同的阶梯状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也呈阶梯状下降,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及地带内演变趋势不明显.(2)在空间尺度上,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市际差异Tp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Twr的贡献,尤其是珠三角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珠三角与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较大,而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很小,地带间差异Tbr指数珠三角>东翼>山区>西翼.引入区域分离Separation(缩写为SEP)指数来定量比较广东省四大地带入境旅游经济分离收敛的空间变化规律,并对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广东省经济极化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崔-王指数、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3种方法,以地级市为基本评价单元,对2000年以来广东省的经济极化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广东省经济极化程度呈上升趋势;(2)2000以来,广东省极化现象明显,但是经济总量的极化现象大于人均经济总量;(3)广东省人均GDP和GDP的Moran's I均为正值且呈现增大趋势,经济空间集聚程度呈增大趋势,但是人均GDP的空间集聚程度大于GDP;(4)从局部空间自相关关系来看,广东省经济极化格局2000年以来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草地资源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草地的类型、产量、质量以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证实山西省草地资源丰富而且质量较好.山西省草地可分为六个生态类群,按草地质量可分为五等,按草地产量可分为八级.目前,山西省草地的利用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对草地进行掠夺式利用等,针对此现状,提出了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应该采用草地建设新技术,实施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至今,广东备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困扰,珠江三角洲与粤东、粤西、粤北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该文利用泰尔指数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将其分解为珠江三角洲内部经济差异、粤东内部经济差异、粤西内部经济差异、粤北山区内部经济差异以及四区域间经济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广东省经济增长与区域内、区域间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珠三角内部及广东省四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扩大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60年来厄尔尼诺事件对广东省旱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晓春  袁中友 《地理研究》2010,29(11):1932-1939
厄尔尼诺是影响全球的大尺度气候现象,对广东省的气候也有影响。在对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X2检验和条件概率检验的方法,对近60年来厄尔尼诺事件与广东省旱灾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旱灾和厄尔尼诺关系较为密切,23次旱灾,有17次和厄尔尼诺事件有关。研究还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发生的季节以及持续的时间与广东省旱灾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中等及强厄尔尼诺事件往往会导致广东省旱灾的发生;春季和秋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广东省不易发生旱灾,而夏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则广东省易发生旱灾; 发生连续性的厄尔尼诺事件时,广东省易发生旱灾。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外资分布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利用外资的时空差异特征,根据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将广东省利用外资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点。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各市利用外资的空间集聚和差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外资由分散分布逐渐趋向于集聚分布;外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同时,逐渐表现出向粤北地区扩散的趋势,粤北地区将有可能成为广东另一个外资集聚地区。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流入人口大省,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省外流入人口达21497787 人,占广东省总人口的20.61%,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一位。本文以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数据源,选取县级行政单位为分析单元,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力图找出广东省流入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统计降维的技术手段,说明广东省流入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响应关系,讨论广东省流入人口与当地产业政策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流入人口数量增多,但分布格局总体稳定,流入人口的聚集度略有下降;②流入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但分布格局与当地产业转移政策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