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库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寒  吴侃  孙君 《江苏地质》2005,29(2):105-107
在数字城市、数字省区等数字工程建设和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迅速开展的时候,大量甚至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库变得非常迫切。简要介绍了空间数据的概念、特征和空间数据结构模型,并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做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
新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有地下水空间数据库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关系数据库存储的地下水空间信息的数据模型,并利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存储地下水空间数据。文中介绍了地下水空间数据结构并根据地下水特点给出空间数据的存储表的逻辑结构,设计并实现了新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新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可以将地下水空间图形和属性统一存储于关系数据库中,改善了传统地下水空间数据库采用文件———数据库混合存储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在实际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杨林  杜小平  周顺平 《地球科学》2006,31(5):659-662,692
为了解决分布式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一致性维护问题,在MAPGIS7 .0面向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图空间数据组织和分布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横向网格、纵向多级”的分布式多级服务器组网方案,结合该方案提出了一种以地质空间要素类为单位,面向服务的数据交换策略.该策略在国家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表明:以要素类为基本数据交换单位可以有效地维护分布式地质数据的空间、拓扑和语义的一致性;以服务的方式操作使数据交换能够跨平台、跨操作系统以及适合异构数据库.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是适合于分布式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一体化组织与管理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MAPGIS的地学空间数据库中数据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PGIS作为基础平台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地学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之中,其空间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地学空间数据库的优劣.空间数据的精度,属性数据的正确性与完整性,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正确性是影响空间数据库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践总结,阐述了控制上述3方面数据质量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确保数据质量,满足建立地学空间数据库的要求,建成质量优良的地学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地理空间元数据库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振宇 《安徽地质》2002,12(2):145-150
随着地理空间数据剧增,其复杂性和差异性也明显增大,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信息变得更加重要.本文以安徽省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的建立为例,以面向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分级和分类、内容的确立和生成、描述方式以及元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和实现等一些问题,并初步建立了用户元和系统两类元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量大, 内容复杂,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质量, 在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 对数据的全面系统检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检查属性数据库的内容以及属性数据与空间图形数据的正确链接是难点之一, 也是一项最耗时的工作。为了科学、快速地检查地质图属性数据, 保证属性内容的正确性以及非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正确对应, 针对这一问题, 在进行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检查时, 设计开发了属性数据库的自动检查系统。本文以近期完成的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检查系统设计研究为例, 主要介绍了地质图数据库属性数据自动检查系统的设计开发, 其中详细介绍了各模块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通过此项检查, 能够提高入库数据的质量, 为数据库后期的应用与共享提供可靠保障, 从而为地质科学研究、矿产勘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科学的地质图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康庄 《地质与资源》2017,26(4):412-417
东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1999年度试点工作到2015年底持续近16年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收集了大量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所获取的基础地质成果资料,对东北地区完成的区调和建库工作程度及资料状况进行核查、摸底、整合.完成了382个标准图幅传统填图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建库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健全了空间数据验收的方法和流程,规范了基本的评分方法和成果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8.
侯莉  曹慧玲  高一平 《山西地质》2012,(2):53-55,57
在分析了现有土地利用数据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对空间数据的整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土地利用整合案例,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与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斜坡地质灾害的频发常常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降雨诱发的斜坡地质灾害问题日益严重。鉴于传统数据库不能有效地管理空间数据的局限性,采用ArcSDE Geodatabase和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技术有利于对斜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各种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统一、科学地管理。从数据准备、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三大方面介绍了斜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最后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对该数据库进行实例验证,充分地论证了该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斜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GIS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研究空间对象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GIS软件Arc/Info为基本工具,以遥感数据作为获取,更新数据库数据的重要信息源,结合前人的地学资料,建立了湖北省区域稳定性评价空间数据库,阐述了该空间数据库的内容,功能,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亮  谢忠 《地球科学》2006,31(5):649-652
如何提高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信息交换体系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是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首先研究了ISO/OGC空间信息共享的规范和标准, 并建立了具有服务能力的空间信息集成模块, 在此基础上研究具有一致性的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 形成独立于软件、适用于地质空间信息互操作的表达模式, 提供一个可用于异构和分布式体系下的数据描述机制, 使得应用管理地质空间数据成为可能.提出了以地理置标语言(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模型为框架, 给出一种地质空间信息交换的机制.针对地学应用需求, 提出了专业应用数据的模式, 为地质空间信息交换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缝空间数据中心概念模型及其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顺平  胡茂胜  方芳 《地球科学》2010,35(3):345-350
随着空间数据中心技术在国土资源等领域地逐渐成熟,开拓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空间数据集成管理与开发利用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模型.然而,空间数据集成与整合利用、增量更新问题以及不同厂家的功能共享与合作开发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空间数据中心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建立了数据无缝、功能无缝和应用无缝3个层次的无缝空间数据中心概念模型,并讨论了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吴亮  谢忠  陈占龙  马丽娜 《地球科学》2010,35(3):362-368
为了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空间运算的效率,解决空间分析处理模块在设计上与底层的数据库服务协议、空间数据模型等透明一致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空间运算具备的基本特征,从空间运算任务分解和分布式空间数据的划分方法、共享数据复制策略、基于负载的数据划分策略和空间运算框架的缓存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空间信息的运算技术体系,并提出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框架.基于本框架开发的系统用于实际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运算的效率问题.以分布式环境下的经典空间运算为例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框架设计新颖,提高了空间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4.
母海东  陈辉  张志飞  张斌 《中国地质》2021,48(S2):124-138
全国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以建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本次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开展工作) 30个省开展的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所取得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地质资料为数据源,在制定的“1∶200 000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标准”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的区域水文地质学空间数据库。该数据库总共采集、处理了全国范围内1∶200 000图幅的1 017幅全要素综合水文地质图信息,全部数据量约50 GB。数据库涵盖了以1∶200 000国际标准图幅为管理单位的水文地质要素空间数据图层,内容包括:地理要素(交通层、水系层、行政区划层等),基础地质要素(地层分区层、断裂构造层),水文地质要素(地下水类型层、地下水富水性层、地下水迳流模数层,地下水水质层、水文地质特征层、地下水利用规划层),专题要素(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水文地质剖面图) 四大类近30个要素图层。空间数据库主要采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格式存储,形成了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广、包含信息最完整的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成果,是地质领域全国性最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是未来找矿靶区预测的不可或缺的技术。大数据-三维成矿预测研究面临机遇与挑战,其涉及的地学大数据除了数据来源众多、比例尺不同、数据量大、非结构化管理、时效性强、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协同管理等复杂特点外,还必须具有适应进行三维建模及空间分析的数据结构。本文分析了地学空间大数据的特点,对多源地学综合信息的管理需求进行研究,参考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立了可满足三维成矿预测需求的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模型,并依据实际划分为勘查控制钻孔地质数据库、空间属性数据库和地球物理数据库,各数据库可在多源地学空间索引库的支持下协同工作。本文以大数据应用的典型实例--钟姑矿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矿田内勘查成果资料,建立了钟姑矿田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矿要素的有效提取,可进一步支持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源地学空间数据库可有效管理地学空间大数据,是大数据-三维成矿预测的重要解决方案,是进行三维成矿预测的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松辽平原西部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应用MapGis软件作为图形工具平台,在建库过程中,遵循统一的建库标准和工作指南,进行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兴琴  包立新 《贵州地质》2004,21(3):209-210
在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工作者可利用MAPGIS制图软件的先进性,通过不断摸索,创新,用简单而又高效的方法和技巧达到地质空间数据建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燃煤电厂SO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中国燃煤电厂SO2总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其污染源数据来自我国100MW以上发电机组的电厂。利用空间数据反映其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利用属性数据反映其自然和环境影响特征,并通过共同关键字实现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应用SQL语言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利用统计图和专题图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各污染源的SO2排放情况及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是地质调查成果数字化、信息化及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基础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以1:25万铁岭幅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对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及模型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流程以及在属性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以此为利用RGMAP系统建立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空间数据库建设的规则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对象、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实践表明:对现有空间数据建设规则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空间数据库设计的成败,本文结合区域水文地质信息的特性,阐述了建库过程中为使区域水文地质信息达到多学科共享而设立的具体规则,为后期区域水工环空间数据库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途径,从而更好的为相关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