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沉积岩铜矿床的有机聚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岩铜矿床的有机聚矿作用肖荣阁,陈卉泉,帅开业,杨忠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沉积岩铜矿床,有机聚矿作用1有机聚矿作用的提出据统计,沉积岩铜矿占世界铜矿工业储量的20%~25%,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类型。在我国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及老变质岩...  相似文献   

2.
沉积岩中有机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在沉积岩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成岩过程中,有机质在促进各种元素的迁移、富集和使它们从一种矿物转变为另一种矿物上,有着很大的作用。近年来,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不仅在可燃性有机岩方面有很大的进展,而且在沉积非金属和金属矿床,特别是在稀有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矿床的研究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在一般沉积岩中常或多或少的含有有机质,但目前还没有直接测定其总含量的简便完善的方法。由于碳是有机质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普通采用岩石中的有机碳含量作为有机质总含量的标志。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对测定有机碳的湿烧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测定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现将该方法报导如下,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碎屑岩成岩过程中浊沸石形成条件的热力学解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思静  刘洁等 《地质论评》2001,47(3):301-308
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碎屑岩成岩作用中浊沸石形成有关的两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G)的计算结果说明,埋藏成岩条件下斜长石蚀变(斜长石,石英和水反应)形成浊沸石的反应在温度大于36℃的条件下就可以进行(按埋藏深度2000m,正常压力梯度考虑相应压力),而高龄石与方解石反应形成浊沸石(同时有石英和水参与)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70℃(埋藏深度2000m,正常压力梯度考虑相应压力);与温度相比,压力对碎屑岩成岩作用中浊沸石的形成影响较小。因而沉积岩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浊沸石主要与斜长石蚀变有关,同时也不应将浊沸石一概作为低级变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琚宜文  曹代勇 《地球科学进展》2021,36(10):前插1-前插2
沉积岩系的形成与改造,必然产生多种化石能源(煤、油、气)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聚集与赋存.近些年来,我国在沉积盆地演化、沉积岩系三维时空分布、物源分析、有机质与成矿物质发育的沉积—成岩过程、非常规储层的物质组成和微纳米孔隙结构、有机—无机的相互作用、矿物的转化、富有机质页岩和煤岩等的固—液—气演化、盆地成矿机制以及沉积岩系层间滑脱与岩石流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沉积金属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开始较早。三十年代,维尔纳茨基就已论述了生物物质在锰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关于有机质在元素迁移、富集过程中的作用,曾经积累了大量资料,C·M·曼斯卡娅与德罗兹多娃(1964)在《有机质的地球化学》一书中做了较系统的归纳,重点论述了沉积岩有机质对铀、钡、铜、锰、钴、镍、金、银、锌、铍等元素的富集作用。总的说来,沉积金属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是十分缓慢。必须指出的是,近年来在这方面已取得一些新进展,出现了值得重观的某些新动向。开  相似文献   

6.
梅冥相 《地质论评》2012,58(5):937-951
早期"生物矿化作用"的概念,被定义为生物形成矿物的作用,并进一步分为生物控制和生物诱导两大类型。这个宽泛的概念,被修订为生物以生命活型(living form)影响矿物物质的沉淀作用;相应地,"生物矿物"是在严格的生物控制下、从局部环境中选择性地吸收元素并融合成具有生物功能构造的矿物。"有机矿化作用",则被定义为"与那些无生命活力的有机物质相关联的矿物形成作用"。与生物矿化作用相对应,有机矿化作用的产物被定义为"有机矿物",用来指那些通过有机聚合物、生物的和(或)非生物的有机化合物所导致的矿物沉淀作用,但是,有机矿物并非活着的细胞所直接形成。有机矿物与生物矿物的重要区别是,有机矿物没有被融合成受到生物严格控制的功能性构造。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将生物矿化作用作为关注"生命体系中复杂的化学过程"的研究主题,超越了地质学范畴并使生物矿化作用的研究成为多学科关注的迷人领域,也大大促进了有机矿化作用的研究;考虑到有机矿物是沉积岩的重要组成,而且与生物的出现同步,还是潜在性的地外生命的遗迹,因此,从生物矿化作用衍生出的有机矿化作用的研究,自然就成为与生物矿化作用存在紧密关联的、地球生物学框架下又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商丹构造带主要地质体的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秦岭商丹构造带内的武关岩群大陆裂谷火山-沉积岩系、松树蛇绿岩、丹凤岩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及主要岩浆侵入岩体主体形成于中、新元古代。中元古代是北秦岭地壳的主要垂向增生时期,晋宁期沿商丹构造带发生洋-陆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导致北秦岭地壳的形成和侧向增生。  相似文献   

8.
孙樞  陈其英 《地质科学》1964,5(2):103-124
1962年8月,作者等开始研究龙門山抝陷泥盆紀沉积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問題,其目的在于探討生物和有机貭对沉积岩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本文根据工作第一阶段的部分結果,初步討論有机碳、氮和磷等生物元素分布的岩相地球化学規律及有关的成因問題。工作中承叶連俊教授热心指导和鼓励并审閱文稿,乐森璕教授和张守信同志代为鉴定化石,叶继蓀、潘均、王文琳、裴洁等同志分析样品,史书麟同志給以帮助,四川省地貭局地貭队热心协助,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感謝。  相似文献   

9.
章英兰  管建国 《福建地质》1993,12(4):258-267
矿物是组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各类矿石(如铁、铜、叶蜡石等)的基本物质单位。世界上3000余种矿物大部分是固态无机矿物,而液态(天然汞)、气态(如氮)以及有机矿物(如琥珀)仅占数十种。矿物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如石墨),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属结晶状态。福建境内的地壳历经2.6 Ga的地质演化和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种类繁多的矿物,其中新命名的南平石、赤路矿两种新矿物给矿物  相似文献   

10.
成烃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世界上特别是中国未成熟石油的普遍存在,突破了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的理论模式。研究表明,沉积岩中可溶和不溶有机质,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参与了油气的生成。在成岩作用阶段,干酪根不产烃,未成熟石油来自可溶类脂物的直接降解成烃作用;干酪根的热降解成烃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成作用阶段早期(Ro=0.5%~1.2%),产生正常原油;后期是以缩合焦沥青裂解产生高成熟轻质油及油裂解成气为主的湿气阶段(Ro=1.2%~2.0%)。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溶和不溶有机质共同参与成烃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岩矿中固定铵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泰义  高振敏 《矿物学报》1995,15(3):328-331
在许多极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高铵、酸性还原条件下,能形成一些含铵的矿物如水氨长石等[1],然而在大多数的地质环境中按的数量是很低的,这也是关于岩石中的氮的丰度和同位素的研究少得可怜的原因[2]。尽管如此,最近对地壳中的氮的循环的进一步了解表明氮体系可用来解释许多岩石学的难题,特别是在岩浆形成过程中沉积岩/变沉积岩的示踪(ItiharaandHonma,1979;Hall,1987,1988)及从沉积岩/变沉积岩中产生的流体的有关性质的揭示(Dllit等,1986;Beb0Ut“])。在土壤、水下沉积物中,由于环境中存在的接及其含有大量的粘土矿…  相似文献   

12.
川西昌台地区上三叠统勉戈组中酸性火山岩之上主要为一套灰黑色至黑色沉积岩石组合,包括板岩、页岩和泥岩等。这套岩石组合可分为两类:底部为存在热水活动参与形成的沉积岩,厚度较薄;底部之上为无热水活动参与形成的沉积岩,厚度较大。本文取样上述两类岩石测得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相似,无明显区别:两类样品稀土含量普遍偏高,与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的配分曲线呈右倾型,LREE富集,基本无Ce正/负异常,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有热水活动参与的沉积岩样品与太平洋SER地区现代海底典型热水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特征明显不一致;与该区域内呷村矿区的典型热水沉积岩重晶石和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也不一致。但与秦岭志留系部分热水沉积岩样品和湘黔寒武系牛蹄塘组底部碳质伊利石页岩样品的稀土特征一致,呈现正常碎屑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川西勉戈组碎屑页岩出现Eu负异常特征的主要原因是所测样品中的热液组分含量较少甚至无。  相似文献   

13.
周炼  周红兵  李茉  王峰 《地球科学》2007,32(6):759-766
通过对扬子克拉通古大陆边缘不同时期沉积岩的Mo同位素进行测定,结合Mo微量元素组成,对古大陆边缘Mo的自生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Mo丰度对原始有机碳堆积速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原始有机碳堆积速率在0.17~0.67mmol/m2/day之间.利用已建立的现代大陆边缘δ98Mo与有机碳埋藏速率模型,对该区不同时期沉积岩的有机碳埋藏速率进行恢复.结果表明,扬子克拉通显生宙不同时期沉积岩的有机碳埋藏速率有较大的变化范围(0.43~2.87mmol/m2/day),并与原始有机碳堆积速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δ98Mo有可能成为评价有效烃源岩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4.
厂坝铅锌矿床中钠长石岩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厂坝铅锌矿床中钠长石岩的产状、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为中泥盆统成矿流体在海底沉积和交代围岩形成的典型热液沉积岩-钠长石岩,其物质来自矿体的下伏沉积地层柱的海水。该沉积岩在后期的强烈变质改造过程中,发生了重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机质演化与沉积矿床成因(Ⅰ)--油气成因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沉积岩石中广泛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它们与许多重要的沉积矿产在成因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机体进入沉积物之后,在沉积岩成岩作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即有机质演化。有机质演化影响到一些沉积矿产,如石油、天然气、煤、煤成烃类以及某些层控金属矿床的形成与勘探评价。作者试图根据我所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室近年来部分研究结果与兄弟单位的资料,从有机质演化观点出发探讨这些沉积矿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俯冲带中的流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明 《地学前缘》1996,3(3):104-104
俯冲带中的流体作用张泽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俯冲大洋岩石圈主要由洋壳和上覆的沉积岩组成,这两种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大量流体。但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形成的高压蓝片岩或榴辉岩中所含流体极少。这说明在大洋岩石圈的俯冲过程中大量的流体被释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南大陆晚侏罗世地层普遍缺失,仅零星见于个别地区,香港新界东北的荔枝庄组即为其一。荔枝庄组出露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沉积岩园区的荔枝庄地区,自下往上由火山岩—沉积岩—火山岩组合而成,沉积岩中发育大型包卷层理和滑塌构造等典型沉积构造,是香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晚侏罗世火山—沉积岩系。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研究,确定其成岩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早期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中期破火山口湖相沉积和晚期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三个阶段,以湖相沉积作用为主、火山喷发作用为辅;受晚期火山岩浆活动的影响,沉积岩层普遍发生硅化或炭化。荔枝庄组独特的岩石组合与形成的古地理环境,为探讨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活动—沉积作用方式与成岩过程,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包裹体荧光显微分析技术简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简介了有机包裹体荧光机理、荧光显微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通过荧光显微分析可查明沉积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判断油气形成、演化和运移阶段,用于油气资源的勘查评价。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和地壳能源是工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几乎全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铁、锰、磷、铝、金,近半数的铅、锌,以及三分之一的铜等重要资源都分布在沉积岩或沉积变质岩中;生物地质作用在沉积岩和这些矿产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三大地质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中,生物成矿作用和研究程度最差,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地质科研和找矿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陆内湖相烃源岩系是中国含油气盆地广泛发育的一类组分复杂且富含有机质的细粒沉积岩。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该岩系被作为致密油或页岩油层系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极细的粒度增加了精细岩石学、矿物学研究难度,使它长期被简单视为陆源沉积岩。研究发现,该岩系中发育丰富的火山喷发及热液喷流产生的深源物质,并与油气的生成和富集表现出了极强的耦合关系。因此,探索深源物质如何参与烃源岩形成并影响油气生成亟待深入研究。作者详细总结并探讨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湖相烃源岩成因以及火山—热液活动带来的深源物质与油气形成关系的现阶段新发现与认识。并结合笔者研究团队基于新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的新发现,采用精细的岩石学、矿物学方法,结合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初步开展了该耦合关系的机理研究。认为火山—热液深源物质参与了烃源岩的沉积与成岩作用,并与正常湖相沉积物共同影响着油气的形成。建议重新认识湖相烃源岩的物质组成,从而拓展陆相生油理论,同时为同类型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