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学史研究首届年会,于1991年11月12日~14日在河北任丘市华北油田举行。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学史组主任田在艺教授主持,来自全国的油气田、石油院校、石油科研部门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等系统的4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2篇,其内容涉及:1.石油事业史及油气田勘探开发史;2.石油科学分支学科史;3.石油技术史;4.石油人物史;5.石油史教育及其他。讨论的热点有“任丘古潜山油田发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大庆外围英台地区石油钻探的成败”、“事件与人物历史评价的实事求是原则”等。会议还讨论了石油学史今后发展的方向、学术活动与研究队伍的组织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近代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T,戈尔博士的“石油与天然气的非生物成因理论”及杜乐天教授的“博物气圈假说”。通过对一些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分析归纳,发现在地球深部可能储藏着巨量的天然气。笔者认为,如果在石油无机成因理论的指导下,重新进行油气勘探,可能会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1989年5月 23日~27日,辽宁省石油学会、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和西安地院联合主持在西安召开了“全国首届石油地质新进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张斌 《安徽地质》2006,16(1):9-1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为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作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践者,大力开拓海外石油市场,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从中东地区某资源国一个石油风险勘探项目入手,通过分析中国石油公司在该资源国实施石油风险勘探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以点带面,重点从国家层面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推动和保证海外风险勘探事业的持续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4,39(1):138-138
为纪念孙肇才先生从事石油地质工作50周年,以“板内形变与晚期成藏”为书名的孙肇才石油地质论文集2003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精选了孙先生的论著24篇,分“基础地质”(3篇)、“中国含油气盆地综述”(3篇)、“典型含油气盆地分析”(10篇)和“在中外咨询会议上的发言”(8篇)4部分。书末附有孙先生学术论著和报告目录。全书共332页,约53万字。书中论述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格局、成因机制、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6.
《石油物探信息》1996-10-15刊登了成都理工学院石油地质系罗志立教授的文章,对中国南方碳酸盐岩油气远景作了客观综述分析,今人耳目一新。“基地论”和“鸡肋论”是评价南方油气远景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基地论”认为,本区是继中国东部和西部油区之后的我国石油工业后备基地,能找到大油气田;“鸡肋论”认为中国南方碳酸盐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西北石油地质局通过油气探采结合迅速崛起的情况作了回顾和介绍,它在“八五”期间所走的以一条主业带动多业的“四自”道路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文章并对该局今后发展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世界石油大会于193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全称为“世界石油大会——石油科技经济管理论坛”。目前共有47个成员国,多为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该组织每四年召开一次大会(第14届大会起每三年召开一次)。我国于1979年加入世界石油大会组织。  相似文献   

9.
当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对象以后,各种关于石油分布规律的“学说”也就纷至沓来。资产阶级煞有介事地给这些“学说”披上纯科学的画皮,然而狐狸尾巴是藏不住的,要不了多久就一个个原形毕露,这些“学说”不过是资产阶级政治的延长,它们是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政策服务的。在泡制这种“肆无忌惮的伪科学”方面,苏修的御用学者比起美帝的反动文人来说,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5,(1):46-63
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伟大教导,在上级领导的组织和支持下,山东省地质局石油探矿机械厂钻探研究队和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共同协作,在研究粉末冶金石油钻井钻头的基础上,1970年开始重点研究小口径针状硬质合金钻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地矿部石油钻井研究所在“八五”期间的科技管理经验。我所通过加强科技管理,正确运用惩机制,促进了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取得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在国内石油行业确立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先进水平的多个技术系列,并促进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江其勤 《地质科学》2004,39(1):26-26
为适应我国石油地质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原地质部的大力支持下 ,1 963年创办了当时全国唯一的石油地质类期刊。 1 978年 ,原地质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在无锡重建后 ,“石油实验地质”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在以朱夏院士任主编的老一辈科学家组成的第一届编委会的精心培育和辛勤耕耘下 ,逐步形成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地质与实验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成为国内外石油地质界广大科技人员心目中具有权威性的刊物。2 0 0 3年 1 0月 2 8日至 30日 ,来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公司、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出版的“地质研究”第十期《石油运移问题》,由W.H.Roberts和Robert、J.Cordell合编,于1989年5月出版。  相似文献   

14.
《云南地质》2005,24(2):240-240
4月1~2日,云南省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云南省石油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晋宁昆阳梅树村等地,“地层剖面野外地质考察活动。”。来自中石化南方公司系统的45名会员参加。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省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委会主任张孝林指导本次考察,地质学会陈宇同秘书长、  相似文献   

15.
<正> 综述·评论中国天然气储层的岩石、古地理类型与勘探方向——杜韫华,钱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中国未熟—低熟石油研究新进展本文为“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简介。——黄绍甫/广西油气,1999(1)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与展望——冯增昭/古地理学报,1999(2)  相似文献   

16.
六、第一艘海上双体石油钻井船一九七四年,地质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建成排水量为7960吨、可钻探3200米的双体石油钻井船“勘探一号”,该船已在南黄海打了七口石油地质普查井,总进尺17530米.  相似文献   

17.
周强 《河南地质》2010,(5):36-36
日前,有省煤田地质局“第一钻”之称的ZG40/2250J钻机(石油4千米钻机)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镇石油钻井市场投入生产。该钻机的顺利开钻标志着豫中公司在实施“大地质、大市场、大发展”战略中又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8.
典型国家部门石油消费轨迹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邹愉  王高尚  于汶加  林建 《地球学报》2010,31(5):666-672
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部门石油消费历史, 系统揭示了各部门消费具有如下轨迹: 工业、商业和民用部门呈倒“U”形变化, 工业部门在人均GDP10000~13000美元到达消费顶点, 民用部门顶点出现在人均GDP 11000~15000美元, 商业则在人均15000~20000美元时到达消费峰值区。交通部门呈“S”形轨迹变化, 消费量已占石油总消费的60%, 消费顶点对应的人均GDP在 20000~22000美元之间; 工业-民用-商业-交通各部门消费顶点呈波次性出现。以发达国家石油部门消费轨迹为基础, 结合中国消费现状, 指出中国各部门石油消费仍沿着发达国家的消费轨迹呈上升趋势; 对交通部门的分析表明, 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模式对中国而言不可持续, 必须通过节能降耗、科技创新等有效手段, 从根本上转变消费模式, 积极走新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第一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是国家石油储备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建设规模最大,一期总库容量达500万方。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凭借着技术标的优势一举扶得“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设计第一标”。  相似文献   

20.
六十载弦歌不辍, 一甲子薪火相传。2013年10月, 中国石油大学将喜迎60周年华诞。在此, 谨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 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因油而生, 砥砺前行。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60年来, 学校与祖国的命运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始终紧密相连, 一代又一代的石大人薪火相传, 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 培育出“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 秉承了“惟真惟实”的校训。因油而兴, 桃李芬芳。中国石油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 始终是推动石油工业和石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 学校主体位于帆船之都、海滨之城青岛。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 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校建立了一支由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等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油气地质与勘探等5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学校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藏地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43个研究机构。“十一五”期间, 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9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