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精确性,可靠性和全国范围内低成本DGPS覆盖要求的提高,采用覆盖全球的DGPS系统(即广域差分GPS或WADGPS)是非常有意义的。WADGPS综合利用了广泛分布的许多参考站上的DGPS数据,这些测站上,采用较多参考站的原因是基于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综合解算使各参考站上不含有空间相关性。因此,如果一个或几个参考站不能正常工作,而其它的参考站仍参考站仍能产生精确的DGPS改正值,从而保证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8年美国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选择长度在11 km左右、测站间高差均不同的4条短基线数据进行实验. 在估计对流层延迟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不同的截止高度角进行基线解算,以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U分量基线重复性以及基线较差等指标对解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对于测站间高差大于100 m的短基线,截止高度角的选择并不是影响高程方向解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而测站大地高对短基线高程方向解算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GPS资料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GPS资料反演确定大气水汽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北京,上海和武汉三个GPS跟踪站的实际观测资料反演确定了三个测站的大气水汽含量,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数值解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为高精度获得地心坐标而建立的GPS-KTIS系统的原理、方法和精度。与《DX-2》不同,GPS-KTIS的动态变换特性(即模型的动态性、解算过程的区域性和已知数据的现势性)使转换参数能反映大地网的局部形变并能体现最新空间大地测量成果的影响。试算结果表明,GPS-KTIS转换参数的转换精度比我国当前应用的《DX-2》转换参数提高了70%,这标志着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转换参数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利用长期观测资料评价GPS短基线的定位精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隔河岩大坝外观变形GP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大量观测资料(1998年6月-1999年12月),全面分析并评价了间距为1km的两个工作基点相对定位的三维精度。结果表明,2小时解的精度为∧±2.86mm(n)、±2.50mm(E)和±6.52mm(U);6小时解的精度为±2.06mm(N)、±1.77mm(E)和±4.49mm(U);垂直方向的精度约水平方向的2.5倍。这一精度分析结果具有大子样容量的特性.客观反映了GPS在单一短基线进行相对定位的三维精度情况,可为GPS用于精密工程测量和变形监测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A级GPS网的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中国国家A级GPS网共计27点,均匀分布全国,平均边长约650km,于92年7月25日至8月5日的9天(GPS的208~217天)时间内,在全网同持续进行GPS双频观测。全网数据处理时,采用基准钻技术,以国内外已有精密地心坐标和同步GPS观测资料的GPS基准站为加权控制数据,以ITR91为坐标为框架,采用轨道松驰技术,利用GAMI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解算精度为单天解基线水平方向重复性是10mm+0  相似文献   

7.
DGPS技术能大大改善单机GPS定位精度,但这种改善依赖于用户和参考站之间的距离(空间相关)、差分改正的潜在因素(时间相关性)以及差分改正的质量。因此,如何正确地求得差分改正值及其精度是DGPS定位技术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一个解算差分GPS改正数的新算法,该算法直接利用卡尔曼滤波观测值模型中的码和载波观测值,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随机观测值,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的随机观测值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的标准算法。该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GPS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ERP)精度受测站数目及分布均衡性影响规律的问题,该文利用全球国际GNSS服务(IGS)站提供的GPS数据,设置不同测站数、不同测站分布均衡程度的解算策略,通过对比不同策略下ERP解算精度,来研究测站数目和均衡程度对ERP解算过程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考虑到解算效率的情况下,测站数目选择40个时能达到最佳效果,此时极移在x方向的RMS值为0.223 081 mas,在y方向的RMS值为0.186 941 mas;对于测站分布均衡性,该文提出用观测网的网重心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作为评价指标,当网重心越接近地心,解算精度越高。研究成果表明在利用GPS数据解算ERP参数时,选择适当数目的测站以及分布均衡性好的解算策略可以提高解算效率及精度。  相似文献   

9.
长基线条件下,测站间空间相关性弱,电离层、对流层延迟经过双差并不能很好地消除,致使CIR方法在长基线条件下解算模糊度成功率较低。本文通过BDS三频组合选择长波长、弱电离层组合改进宽巷组合系数,选取(-1,-5,6)代替传统的宽巷组合(0,-1,1),选择弱电离层几何相位组合(4,-5,2)代替传统的窄巷组合(0,0,1),并通过将多频点的伪距观测值和确定了模糊度的宽巷相位观测值线性组合消除电离层延迟一阶项。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解算超宽巷、宽巷模糊度,提高模糊度解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OTF方法及其在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小明  刘基余 《测绘学报》1997,26(2):101-10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伪距,载波相位双差卡尔曼滤波的OTF方法,并成功地用它处理1996年5月在北京进行的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动态定位数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距离远达50km,高差大于2400m的DGPS测量能够迅速,有效地解算出正确的整周模糊度,在固定整周模糊度后可提供优于1dm的差分定位精度。此外,本文还提出了3种检验OTF解算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许尤楠 《测绘学报》1996,25(2):133-139
本文提出用间隔三差相位模型处理GPS观测数据,整体平差GPS网。阐述了基本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用以此模型和方法为基础编写的软件SOSDS处理了1991年5月至1992年4月观测的分布在全国范围的53个点的GPS网数据。结果显示出,基线精度为2×10-8;基线向量的单弧解算精度为40cm(N)、93cm(E)和106cm(U);点位坐标的相对精度为3×10〔-8〕。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精确地确定珠峰测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k值(以下简称折光系数),我们于1968年在珠峰地区进行了两种试验:(一)地面折光试验,即在该测区的三角锁网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条边,同时对向地进行大量的天顶距观测,由此来研究折光系数k值的变化及其规律;(二)高空探候试验,即用高空探候的方法,测定珠峰测区的大气温度垂直梯度的平均值τ,然后用折光公式计算k值。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各测站至珠峰峰顶视线之k值的测定方法。并为今年精确测定珠峰高程提供了确定折光系数k值的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TSVD是大地测量病态问题解算的常用有效方法。影响TSVD解算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截断参数,现有截断参数确定方法可提供有效的截断参数,但仍难以给出最优截断参数。以均方误差最小为准则确定截断参数是一种理论依据较充分的截断参数确定方法,但均方误差计算所需的模型参数真值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获得,导致该方法难以给出理论最优截断参数。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均方误差影响下(方差与偏差联合影响)参数估值变化特性的TSVD截断参数确定方法。通过TSVD依次截掉小奇异值,获得奇异值截掉前后的方差与参数估值变化,利用两者变化分析确定偏差影响,避免依赖参数真值计算偏差,从而确定出均方误差最小理论下的截断参数。数值与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确定的截断参数可有效改善TSVD解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截断参数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GPS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适当的组合(即求单,双,三差)是GPS相对定位数据处理中广泛采用一种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相位组合量的构成与目的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各位差分量之间的相关性,对双差以及三差方程间协方差阵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算例和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刘东峰  陈光达  陈光静  白诚 《测绘科学》2007,32(4):47-48,40
本文对大射电望远镜5米模型定标中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定标方案。该方案在计算测站点高差时避免了测量棱镜高和仪器高,通过测站点作水准网的平差并评定其精度,选出测站点中误差最小的点作为定向点定出X轴并建立坐标系,解算出各个测站点的精确的坐标。精度分析和多次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GPS单点定位数据求解高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测定很精确的三维(水平位置和高程)大地坐标,但其中第三个坐标不能用在测量工程方面,因为这是GPS参考系的量,而用水准测量测定的高程是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量。为了将GPS用于精密高程传递,必需将GPS高差转换为正高高差,本文提出两种确定大地水准面倾斜的新方法以及对一个隧洞控制网求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赫建忠 《东北测绘》1999,22(3):10-11
导航、大地测量的快速和高精度GPS定位需要解算双差分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值。模糊值抗相关最小二乘平差法(LAMBDA)是解决定问题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笔者用LAMBDA法快速求解GPS模糊值的经验。并给出了几个应用于定位和模糊值求解的实际结。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不同数量的IGS站,分别利用GPS和GPS+GLONASS观测数据计算ERP参数,并将结果和IGS公布值进行比较,分析测站数量增加和加入GLONASS观测数据对解算ERP参数的影响。此外,还利用GLONASS卫星的全部卫星激光测距(SLR)数据进行ERP参数解算,并将SLR结果和GNSS解算结果联合计算ERP,结果表明,联合SLR可改善GNSS数据解算ERP参数及高频ERP参数的系统性误差影响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是关于全站仪在高差测量中的特殊使用方法。它是通过推导全站仪在单测站高差测量的计算新公式,分析了几种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对高差的影响规律,彻底摒弃了全站仪在高差(或高程)测量中必须输入仪器高和觇标高的缺点,进而排除了它们的测量误差对高差测量的影响,从而使全站仪在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中达到更高的精度,使得全站仪就象一台“电子化的高精度自动安平水准仪”,在高差测量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及大地水准测量观测值和能够分别求得高精度的椭球面高差及正高高差,这已为人们所接受。业已证明,利用GPS观测值确定正高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个具有一定精度的大地水准面模型。本文将阐述一种利用大地水准面高,现有高程控制网资料及GPS观测值来改善给定的大地水准面模型,如GEOID4和GEOID90,的数学方法,它是通过几种数据间的计算求得选定的高程控制点的最佳拟合,然后用含线性或非线性方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