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静  杨洁 《云南地质》2013,32(2):229-231
试样经氢氧化钠分解、提取酸化,在EDTA存在下分离铁、钛等。在弱酸性溶液中使铝和过量EDTA配位,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再用氟盐取代与铝配位的EDTA,最后用锌标准溶液滴定取代出的EDTA,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彭炳先  吴代赦  李萍 《岩矿测试》2010,29(6):761-767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煤中痕量溴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间接分析法和直接分析法的基本特点和原理。间接分析法是先用高温热水解法、碱熔法或微波处理法等消解煤样品,使煤中溴进入溶液中,再用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技术测定煤消解液中溴的含量。直接分析法是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或中子活化法直接测定固体煤中溴的含量。对各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黄俭惠  邱丽 《矿产与地质》2007,21(4):479-481
将碳酸钙试样用盐酸溶解后,在0.6mol/L的盐酸介质中,用KI-MIBK萃取试样中微量的铅和镉,有机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测定铅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8%-6.31%,回收率为96.5%-97.0%;测定镉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0%-5.52%,回收率为96%-102.8%。结果可靠,具有灵敏、准确、快速、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碳酸钙中铅、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AFS-830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三酸即盐酸、硝酸、高氯酸存在的条件下,地质样品于中温电热板上进行热分解,至样品冒高氯酸白烟,其目的赶尽硝酸,趁热加入盐酸将锡还原成低价,再用硫脲-抗坏血酸为掩蔽剂,消除铁、镍等过渡金属元素的干扰,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锡的量。此方法在酸度、灯电流、硼氢化钾浓度、还原剂等众多因素进行了改进,经国...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质储量计算区块边界特征来计算含油面积,其核心技术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库资料,根据储量计算区块边界各顶点坐标,由计算机来计算储量计算区块的面积。该方法解决了用求积仪等常规方法求取面积时所存在的精度偏低、操作繁琐、工作量大等缺点,用这种方法在面积确定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方便、灵活、实用的特点。目前此方法已在生产中进行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载荷试验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最主要方法,在地基处理效果检验中被广泛采用,然而载荷试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尺寸效应、费用高、工期长等。新兴的有限元等数值方法克服了以往耗时量大、操作复杂、精度不足等缺点,已逐渐成为岩土工程领域有效的实用计算方法。鉴于上述原因,尝试用增量加载有限元法对载荷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算例结果表明,只要强度参数与实际情况相符,载荷试验的结果可以通过有限元模拟获取。  相似文献   

7.
邢飞  杜淑兰 《吉林地质》2011,30(1):113-115,150
用冷蒸气原子荧光法测量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汞,对载气流量、试液酸度、硼氢化钾浓度等进行了试验。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4μg/L,方法检出限为0.002 3μg/g,精密度RSD%为1.1~5.0。方法用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中汞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相似文献   

8.
谭笑  孙革  张宜 《世界地质》2013,32(4):659-664
在辽西中侏罗世松柏类植物研究中,一种新的表皮构造分析技术得到了使用。该技术首先用化学方法清除化石叶表面的杂质,而后分别用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SEM) 对表皮构造进行观察,最后用揭片技术分析普通表皮细胞和气孔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松柏类叶的普通表皮细胞、气孔器构造和气孔带分布等均与红杉( Sequoia) 相似。此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揭片方法往往出现模糊不清或范围有限等缺陷,为分析研究植物化石枝叶表皮构造开辟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PRB技术在矿区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中应用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PRB数字填图技术进行矿产地质填图及图件编绘的基本做法是:用手持GPS对地质点定位,并将坐标值及相关简单属性存于其中,用接收软件将存于GPS中的数据导出,然后在比较通用的软件如Excel.surfer8、Grapher4、CAD、Mapgis等软件中进行处理,最后在Mapgis中加挂属性,进行建库分析。实践过程中尚遇一些难题,如GPS的精度问题、地形图矢量化工作量大且各自为战、地质花纹及颜色填充混乱不统一等问题,有待于今后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蒋孝忠等人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岩石、矿物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但用峰高定量,仅适用于低量和中量二氧化碳的测定,对于含量高达百分之几十的矿物,如碳酸盐类等矿物中二氧化碳的测定则较为困难。为了满足测量范围,真正达到简便、快速、准确的要求,我们在原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微型计算机,用峰面积定量,单点校正法进行计算。在进样期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锰矿资源状况,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寻找低磷低铁低硅富锰矿,是解决锰矿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城口锰矿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锰矿层产出稳定,锰含量高,铁含量低,烧失量大。加强城口矿区勘查,扩大矿床规模,可望成为我国锰矿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微细粒低品位锰矿由于颗粒间的非选择性聚集、浮选药剂用量大、浮选效率低等技术难题而致使其利用困难,造成大量浪费。在品位低于13%的锰矿浮选技术研究中,捕收剂最受关注,前人已研究了多种类型的捕收剂,所得精矿品位在16.9%~18.3%之间,回收率为56%~97%,回收率比较理想,但精矿品位总体不高。本文将新型捕收剂RA-92应用于湖南凤凰-花垣地区低品位碳酸锰矿(锰品位为10.7%)的选矿工艺中,实验研究了磨矿细度、pH值、抑制剂和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精矿品位由原矿的10.7%提升至17.4%,回收率达到80.2%。研究表明RA-92对碳酸锰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浮选工艺相对简单且捕收剂用量少,浮选成本较低,可为此种捕获剂在微细粒低品位碳酸盐锰矿选矿中的应用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3.
西藏羌塘中部独泉沟地区发现青藏高原首例富锰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安波  李才  彭虎  王明 《地质通报》2017,36(6):956-963
独泉沟锰矿是青藏高原发现的首例富锰矿,成矿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Mn平均品位为41.95%,达到了Ⅰ级富锰矿石的品位标准。该锰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于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天泉山组复理石碎屑岩内;矿体地表部分为残坡积,残坡积范围宽20~30m,长约50m。根据产状及结构构造的差异,将研究区锰矿体分为层状锰矿体和脉状锰矿体,二者的矿石矿物皆是硬锰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初步研究认为,独泉沟锰矿是海相热水沉积型锰矿。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首例富锰矿,独泉沟锰矿的发现填补了区内锰矿找矿工作的空白,对其成因的研究能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在区域找矿方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ian Manganese Deposit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ian is one of the main periods of the formation of manganese deposits in China. Sinian manganesedeposits are mainly hosted in carbon-rich black shale and siliceous shale formed during the Sinian interglacial period. The composition of manganese ore is simple. The main ore mineral is manganiferous carbonates. The grade of manganese ore is about 16-25%, with Mn/Fe>5 and P/Mn=0.006-0.14. Based on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nganese deposi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manganese and ore-forming conditions of Sinian manganese deposi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从地洼成矿作用看中国某些优质锰矿的成因与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中国某些优质锰矿,属复成矿床,它们都是地洼成矿作用的产物。福建连城锰矿就是典型实例,类似矿床特别是复成风化锰矿,还见于闽西南-粤东北及湖南。滇东南一些锰矿,例如著名的斗南锰矿与白显锰矿的成因,也可能与地洼成矿作用有一定联系。分析对比了一些优质复成锰矿和一些较贫的复成锰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从地洼成矿作用可以看出中国某些优质锰矿的成因与远景。提出在中国东南地洼区、南北地洼区南端及云贵地洼区某些地方,寻找优质复成风化锰矿与复成菱锰矿—硫锰矿矿床是较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非洲锰矿资源丰富,储量3.1亿t、资源量6.6亿t排名在世界上均列第一,加强非洲锰矿床的研究和认识对推动锰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对重要成矿带典型矿床的解剖总结了非洲锰矿床的成因类型、地质特征.[研究结果]非洲锰矿成因类型主要有前寒武系条带状铁建造(BIF)型、海相沉积型、陆相(三角洲...  相似文献   

17.
谷骏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07-1317
新疆玛尔坎苏一带锰矿赋存于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地层中,锰矿层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顶底板均为泥灰岩、泥晶灰岩。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明显受层位控制,延伸较为稳定。锰矿品位比较高,局部富集品位高达50%以上,通过X衍射、电子探针等实验方法对锰矿石矿物成分分析,推测矿床为海相沉积成因,且经后期热液多次改造用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许明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49-1355
近年,在新疆西南天山乌恰县吉根地区首次发现锰矿带,长大于28km,向北延伸至吉尔吉斯斯坦。锰矿层沿锰矿带断续出露长约14km。博索果山锰矿位于锰矿带南部,已发现具一定规模的富锰矿体,有望评价一处中型锰矿床。锰矿赋存于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第二段,层控特征明显,属沉积成因。含矿岩石组合为硅质岩、硅质板岩、炭质页岩、硅质粉砂质板岩,夹泥晶灰岩透镜体等。锰矿受控于博索果山背、向斜构造。向斜核部更有利于储存厚度大、品位高的锰矿体,剥蚀程度小,有较大的找矿前景。乌恰地区锰矿找矿标志明显,地表基本能快速发现。  相似文献   

19.
裴秋明 《地质与勘探》2014,50(2):226-233
桂西是我国最重要的锰矿富集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德保县荣华乡新发现了锰帽型矿床,锰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碎屑岩系中。前人对该层位的锰矿研究很少,本文首次结合深部钻探工程,对矿床控矿因素及矿层空间展布进行了研究。钻探工程识别出了6个矿层,其中Ⅱ、Ⅲ、Ⅳ矿层稳定,空间上延续性较好。荣华锰矿床的形成是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地貌特征与古气候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矿体的空间展布、规模及其形态等主要受地层和构造因素控制,而该区持续的温暖潮湿气候和有利的地形地貌因素是后期氧化锰矿富集的重要条件。深部钻探工程揭示了原生碳酸锰矿(品位:6.65%~8.20%)的存在,该区深部碳酸锰矿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非洲锰矿床成矿规律、开发利用与勘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卓然 《地质与勘探》2021,57(6):1216-1228
锰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长期依赖国外资源保障供需关系。本文总结分析了非洲锰矿资源的特点、矿床类型与成矿规律等地质特征与勘查开发利用及贸易现状。分析表明:非洲是全球探明锰矿储量和资源量最多的地区,具有分布集中,规模大、品位高、杂质少的特点;锰矿床类型主要有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型、海相沉积型、海相火山-沉积型、陆相(湖相三角洲)沉积型、岩浆热液型等五大类,普遍遭受表生风化淋滤(溶蚀)作用改造;主要分布在卡普瓦尔克拉通、刚果克拉通西北部的加蓬地块和西非克拉通南缘的马恩-莱奥地盾中;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前寒武纪,尤其是2.2~2.0Ga;非洲锰矿资源的勘查开发程度较高,其中南非是非洲锰矿勘查程度最高的国家,中非、北非国家的勘查开发程度较低;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锰矿石生产国和锰矿产品出口国,目前占全球出口量的68.19%以上,我国是非洲锰矿产的最大出口地,占其出口总量的70.19%。建议:我国在非洲的勘查应重点关注非洲中部的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型锰矿和海相火山-沉积型锰矿;在非洲已有的中企基础上,组建大型的集团公司,建立多元的锰矿资源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