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近些年无人机技术的兴起,数字线划图(DLG)采集的方式不再单一,人们开始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来获取DLG数据,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获取大比例尺DLG,需要布设多个控制点,实施过程耗时耗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向量方位角的点位误差校正法,在无控制点的情况下获取大比例尺DLG。该方法通过无人机采集的POS数据对地面点坐标进行解算,以少量的特征检测点的点位误差作为位移向量,并计算该误差向量的坐标方位角,将观测向量的方位角平均值确定为误差偏移方向、平面中误差为偏移距离,对DLG进行整体误差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在无控制点采集的情况下,精度能够达到1∶500 DLG的要求,为无人机快速、高效地获取大比例尺DLG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无线电测量定位系统的精度,一直无法进行准确、定量检测。通过对飞机飞行轨迹进行监测,并记录其相关数据与无人机无线电测量定位与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自动对比分析的“无人机动态定位检测系统”,解决了无人机动态定位精度不能进行定量检测的技术难题。本文叙述了某型号无人机的无线电测量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误差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给出了无人机动态定位检测系统的硬、软件组成方式,并介绍了研制和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动态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移动定位中,捷联式惯性导航(SINS)系统存在误差漂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可能发生信号失锁等问题。本文针对无人机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其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给出了一套无人机测算目标物精准位置信息的方法。该方法结合GPS定位技术与SINS定位技术,采用H~∞滤波算法对量测数据进行融合,使两定位技术优势互补,进一步降低了定位误差,特别适合于长时间导航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将H~∞滤波引入组合式导航定位时,既能提高滤波的收敛性,又可以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在无人机定位中由于信号过弱或干扰过强而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无人机预定位方法,以解决数据不完整情况下的轨迹坐标预测问题.该方法利用灰色模型GM(1,1)灰色微分的连续性,根据无人机的历史离散数据建立了坐标点预测模型,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仿真实验量化分析了灰色模型在定位预测的精确度,计算了其误差概率.通过与传统定位方式对比可知,该模型所需要的数据量较少且计算方便,实现复杂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携带摄像系统在森林防火中应用,林火点的精准定位是该项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和微波测距的森林着火点定位方法,通过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院内两块实验场地(林地、无林土丘)进行火烧除工作点火试验,以无人机和飞控系统为主要手段获取旋翼无人机现实飞行参数、无人机航空摄影林火数据,以地面精准监测林火实证数据为基础,结合三维地形数据信息,对基于GPS和微波测距的森林着火点定位方法精度进行检验。数据表明,该方法为一项有效的无人机林火点定位技术,且林火定位技术的真误差在10m以内,完全满足林火监测精度要求。该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判断森林着火点位置,为森林防火提供决策性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轻小型无人机系统难以集成重量、尺寸较大的定姿定位系统,造成高精度传感器定姿定位数据缺失的问题,该文研究了基于无人机飞控系统定姿定位数据辅助测图的方法,统计分析了飞控系统姿态测量精度以及基于姿态数据辅助的测图精度。YS09无人机飞控系统姿态测量误差较大,姿态中误差低于±3°,航向中误差低于±5°。在直接地理定向的情况下,姿态角影响水平和高程测图精度,其中对平面精度影响小于0.1 H,对高程精度影响小于0.3 H;偏航角影响平面测图精度,影响约为0.098 H。结果表明:基于飞控姿态数据辅助测图精度较低,难以满足大比例测图的精度需求,仅适用于应急条件下对精度要求较低的测图需求。  相似文献   

7.
曾波  江资斌 《测绘工程》2004,13(3):65-67
分析了影响GPS车载导航系统数据质量的各种误差,提出采用地图匹配算法来实时提高车载导航系统的定位准确度,给出了误差模型和算法描述以及算法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超宽带系统在非视距环境下存在定位偏移的问题,该文采集多组距离下的非视距测距值,分析测距误差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顾及UWB脉冲信号入射角度的建模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测距值假定为斜边,将其拆分成两个直角边,实现测距值由线状数据分析向面状结构的转换,可以较好地描述测距值与测距误差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多面函数拟合模型改正测距值实现定位解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测距误差,提高超宽带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偏角大、投影差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影像分割与匹配特征的无人机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匹配的特征点和分割的单元,以配准误差为缓冲半径进行相关运算,并提出了双向互相关方法来抑制影像分割不一致对变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无人机影像变化检测的精度,对无人机影像由于大倾角所带来的配准误差问题有较好的容忍度,并削弱了无人机影像的投影差对于变化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由于相机与卫星平台之间存在安装偏差而导致相机坐标系和卫星本体坐标系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星历和姿态数据误差等综合误差将会对影像的定位精度产生影响。通过建立偏移矩阵检校模型,利用至少两个控制点对偏移矩阵进行检校,将检校的偏移矩阵用于影像直接定位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利用SPOT-5某地区影像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偏移矩阵检校模型可以很好地减弱影像系统误差,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邬锐  赵红颖  安磊 《测绘科学》2011,36(5):34-36,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获取高程信息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地面控制点数据,只利用无人机的飞控数据以及相机自身的参数.文中推导了不同飞行状况下的几何计算模型,并利用真实的无人机数据进行实验和误差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还将地物点的高程扩展到其所在的平面中,改善了直观观测效果.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获...  相似文献   

12.
在无人机的空间分辨率达到0.05 m的情况下,它的定位精度就成了一个关键的因子,直接影响了成果的应用。而定位精度的高低直接与姿态航向测量系统、定位系统、控制点数量、分布有直接关系。目前,海南省海域管理无人机为小型无人机,其姿态航向测量系统仅由多个传感器组成。考虑到海南省近岸海域的特点,重点探讨了控制点的控制范围与定位误差的关系,无控制点情况下的定位精度分析,同时分析了各情况下误差特点,从而达到指导以后无人机作业,提高成果定位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无人机的空间分辨率达到0.05 m的情况下,它的定位精度就成了一个关键的因子,直接影响了成果的应用。而定位精度的高低直接与姿态航向测量系统、定位系统、控制点数量、分布有直接关系。目前,海南省海域管理无人机为小型无人机,其姿态航向测量系统仅由多个传感器组成。考虑到海南省近岸海域的特点,重点探讨了控制点的控制范围与定位误差的关系,无控制点情况下的定位精度分析,同时分析了各情况下误差特点,从而达到指导以后无人机作业,提高成果定位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深入研究了地面3维激光扫描仪的系统误差来源,设计了三段法、水平序列标志法和垂直序列标志法,实现了对GLS-1500扫描仪加常数、水平角误差和垂直角误差的检校及修正,并分析了角度检校实验中标志中心提取准确度对角度检校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炉亮  裴晨旭  郭丙轩 《测绘科学》2019,44(9):120-124,131
针对目前无人机飞行器主要依靠GNSS定位且易受干扰失效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景观匹配的无人机辅助三维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基准影像与DEM进行配准生成底图数据,然后采用SIFT算法将无人机实时飞行图像与底图数据进行匹配,得到同名点对并获取无人机飞行图像的平面与高程坐标,再利用空间后方交会对飞行图像进行解析,解算无人机的三维坐标,实现顾及高程的三维定位导航。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降低无人机对GNSS的依赖,实现无人机GNSS信号受干扰或失效时的定位导航。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模糊影像恢复的效果取决于模糊核的精确度,高质量的模糊核是模糊影像恢复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先验知识预估模糊核的算法。根据无人机相邻影像,结合随机模糊核生成模糊影像的样本数据库,利用模糊影像和样本影像之间的残差,拟合多项式,计算模糊核。结合实验进行验证,对获取的无人机模糊影像进行验证,运动模糊影像水平方向模糊核的预估准确度达到100%,结合维纳滤波算法进行影像恢复,该方法可以很好的恢复运动模糊影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人机的外业作业特点以及无人机导航定位本身存在的误差,需要进行差分处理,设计一个基于PDA的无人机飞行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利用本机GPS与无人机GPS进行差分又能对飞行状态进行监控,而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8.
测距误差改正的超宽带定位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川阳  王坚  余航  韩厚增  宁一鹏 《测绘科学》2019,44(1):98-103,117
针对超宽带定位系统存在的测距误差影响定位结果的问题,该文分析了超宽带定位系统测距误差变化规律,并给出了误差改正模型。在定位过程中,首先对测距信息进行误差模型改正,随后基于双向测距的TOA定位方法,利用chan算法和高斯-牛顿迭代算法解算出定位结果,并通过动静态实验对比测距误差改正前后定位结果。结果表明,利用误差改正后的测距信息进行定位解算,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测距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精密单点定位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减小对流层误差源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其中Saastamoinen模型和Niell模型对减小对流层延迟误差效果较好。重点介绍了这两种模型,并通过实验分析了两种模型在精密单点定位中对对流层延迟误差的改正效果。实验结果以标准偏差和均方根的形式给出,说明了Saastamoinen模型与Niell模型对定位结果都有所改善,但Niell模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人机摄影飞行速度不稳定导致影像获取时刻曝光误差不统一问题,提出无人机大比例尺免像控方法.首先,探讨分析影像镜头畸变误差模型以及曝光延迟带来无人机曝光未同步问题;然后,对传统的GPS辅助光束法平差模型中引入曝光延迟模型,提出引入曝光延迟的GPS辅助光束法平差方法;最后,以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在无像控点参与情况下满足1∶500的大比例测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