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岩体变形模量是研究岩体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它对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与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因子分析的BP神经网络预测岩体变形模量的方法。以西藏某水电站为例,在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48组包括密度、吸水率、纵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岩块变形模量以及泊松比等因素的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法对6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得3个公共因子,该3个公共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因子分析法可降维输入数据,消除BP神经网络中由于输入数据太多而影响数据处理速度的缺陷; 把因子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结合进行岩体变形模量的预测,可使预测精度提高; 该研究思路不仅对岩体变形参数的预测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而且对类似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土壤环境质量时序连续监测数据缺乏的现状以及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笔者试图通过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实现利用影响因素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预测评估。基于支持向量机相对传统经验模型除了更适合样本少情况以外,还具有泛化力强、精确度较高的优势,尝试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研究选择时序连续的9个土壤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如国内生产总值、有害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产生量、人口总数、年降雨量、植被覆盖面积等作为土壤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因子,以长沙、株洲、湘潭地区1986年和2003年的879个土壤样品的Cu、Pb、Zn、Cd、Co、Ni、Cr、Mn含量和17年的51个影响因素样本数据作为学习和预测检验样本,采用遗传算法优选并确定了高斯核函数参数(γ)、损失函数不敏感度(ε)以及惩罚因子参数值(C),它们分别为1.021、0.000416和1012。优化逼近了土壤环境质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隐函数,获得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环境质量预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枯季径流的影响因素 ,主要为花园口水文站径流量和下游的引黄量这两个因子 ,花园口水文站径流量和下游的引黄量可作为输入层中的影响因子 ,下游利津站的流量作为输出层。应用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构造四套枯季径流实时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使用花园口—利津水文站 2 6年的完整序列测流资料训练和检验网络并用于预测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天然气能源发展前景的看法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气资源经近年来的勘探开发与研究,预测资源量的前景是可观的——33万亿m~3,但储采比目前只能保持在稳定的极限储采比界限,探明天然气的储量是有限的,其中纯气层气4718亿m~3。目前国家能源的结构是煤炭占71.6%,石油占21.3%,电力占4.8%,天然气占2.3%。这种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因此加速天然气的勘探已成为加快我国能源发展和改变能源结构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这里就我个人所知,对我国天然气能源发展前景提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未来能源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人类目前面临的能源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人类在经历了生物质(以木材为主)、煤和石油三代能源之后,天然气将是人类第四代能源的最佳候选对象。在天然气资源中,除常规天然气以外,非常规天然气将会在人类未来的能源构成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非生物成因天然气、深成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及煤层甲烷将是未来能源勘探和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基于对未来能源的选择和对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若干建议,即:近期开展西北油气地质基础理论研究;中期开展天然气,特别是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研究;远期开展月球3 He同位素资源(核聚变原料)开发技术预研究。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后备能源,近年来已受到广泛关注。建立与天然气水合物藏开发相适应的品质评价模型是其商业开采的前提。针对天然气水合物藏的特点,在文献调研和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影响天然气水合物藏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层次划分和权重统计,建立天然气水合物藏品质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4个模拟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品质进行了分析,证实了该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景锦  李鹏远  李天骄 《地球学报》2023,44(2):305-314
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白银不仅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钎焊合金等传统工业领域以及首饰银器和投资领域,更是与光伏、电动汽车和5G技术等绿色清洁能源领域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部门分析法分别预测在既定政策情景(STEPS)、宣布承诺情景(APS)和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三种情景下光伏、电动汽车领域的白银需求,并使用ARIMA模型分析传统工业领域需求,预测至2035年全球白银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情景下, 2035年工业领域对白银的需求量分别为19 360 t、21 621 t和26 894 t。在中情景下(APS情景)低碳领域白银需求量将在2031年超过传统工业领域白银需求量;在高情景下(NZE情景)低碳领域需求量将在2024年超过传统工业领域白银需求量。  相似文献   

8.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从LandsatTM遥感图像获取了一系列滑坡及其影响因子数据。结合粗糙集理论,对三峡库区秭归县青干河流域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取了一组基本的滑坡影响条件属性因子,并导出了基于该因子集合的判断滑坡与非滑坡的规则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坡度、高程、斜坡类型、植被指数和岩石地层单元等5个条件属性因子对滑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核);由粗糙集生成的对预测滑坡相对较有价值的11条决策规则中,3条主要决策规则可作为滑坡影响因子的评价规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以及生活五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轨迹, 探讨了各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分析, 运用部门能源消费强度法预测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35%。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是未来中国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的最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全球各地区的天然气储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及全球代业化进程对下半世纪初的洁净能源消耗进行了预测,分析了世界几大区域未来对天然气的需求趋势。根据数据的对比、统计结果,充分展示了天然气作为洁净能源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方面的优点,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天然气事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As a main clean energy in China, natural ga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demand projection of natural gas in China is very important for energy policymakers in future energy sources planning. The natural gas demand is influenced by a series of factors, which have a huge causal impact on demand projection. Therefore,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sector consumption of natural gas, and focused on the industrial, residential and transport sector to build a hybrid model. Based on the unit root tests,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natural gas demand were identified. Then the grey model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tilized to predict the demand for each factor. Finally, based on the projection above, the total natural gas demand for China will be 6 378.6×108 m3 in 2025.  相似文献   

12.
Transport sector is a major consumer of energy. Concern of energy scarcity and price fluctuations enhanced significance of transport sector in national planning. This paper analyses energy demand for transport services in Bangladesh for different policy scenarios. Aggregate transport demand model is integrated into 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model to forecast consequences of transport policy on energy demand and economy. Demand for imported energy for transport sector is observed to increase from 1.7 million ton of oil equivalent (Mtoe) in 2005 to 11.8 Mtoe in 2030 for business-as-usual scenario. In increased fuel price scenario, cost of importing fuel for transport sector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from 1.37 to more than 14.9 %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during the same period. Country’s energy demand may be reduced by 2 and 4 Mtoe in 2030 by improvement of waterway and railway, respectively. Moreover, by using compressed natural gas in motor vehicles cost of importing fuel may be reduced by US $5 billion annually in 2030 and a further reduction of transport sector energy demand by 9 %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eliminating subsidy on fuel.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质结构具有3大板块、3大构造域多旋回构造演化特征,造就多种类型叠合沉积盆地,构成克拉通+前陆、断陷+坳陷、前陆+坳陷3种主要类型。大型叠合盆地是油气资源分布与勘探开发主体。我国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1 075×108 t,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83×1012 m3;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34×108 t,致密砂岩气地质资源量21×1012 m3,页岩油地质资源量335×108 t,页岩气地质资源量56×1012 m3。陆上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渤海湾(陆上)、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准噶尔、柴达木7大盆地。海域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渤海湾(海域)、东海及南海北部的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6大盆地。未来我国油气勘探应始终坚持“资源战略,稳油增气”战略,坚持“非常并进、海陆统筹”积极进取勘探思路;常规勘探领域,陆上地层-岩性、前陆、海相碳酸盐岩与潜山领域;海域为渤海海域构造与基岩潜山,深水构造与岩性;非常规油气主要是立足陆上7大含油气盆地,立足致密油气与页岩油气,强化勘探开发与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14.
黄旭  沈传波  杜利  魏广仁  罗璐  唐果 《现代地质》2021,35(4):997-1008
为探究华北平原的岩溶热储分布规律,以及如何高效开发利用献县凸起和阜城凹陷地热田的地热资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已有地热井的测井、地震、水化学等资料,分析了岩溶热储分布规律以及献县凸起和阜城凹陷地热田的四大要素即"源、储、通、盖"等地热地质条件,建立了地热田概念模型,并精细评价了地热资源量.研究表明地热田是形成于渤海湾盆地...  相似文献   

15.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fossil fuels on the environment, limited natural sources and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across the world mak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more important than in the past. The 2015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resulted in a global agreement on net zero CO2 emissions shortly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hich will lead to a collapse of fossil fuel demand. The focus of the study is to define a cost optimal 100%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in Iran by 2030 using an hourly resolution model. The optimal sets of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least-cost energy supply, mix of capacities and operation mode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role of storage technologies was examined. Two scenarios have been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a country-wide scenario and an integrated scenario. In the country-wide scenario,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nd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cover the country’s power sector electricity demand. In the integrated scenario, the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ed was able to fulfil both the electricity demand of the power sector and the substantial electricity demand for water desalination and synthesis of industrial gas. By adding sector integration, the total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decreased from 45.3 to 40.3 €/MWh. The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of 40.3 €/MWh in the integrated scenario is quite cost-effective and beneficial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low-carbon but high-cost alternatives such as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and nuclear energy. A 100%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for Iran is found to be a real policy option.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中发现伴生的氦气,含量分布在0.045%~0.487%范围内,具有工业价值,其三级储量约为8.3亿立方米,为一特大型含氦—富氦天然气田。东胜气田氦气属于典型的壳源氦,来源于基底的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花岗岩系,富集与燕山期以来的岩浆侵入、断裂活动有关。东胜气田具备有利的氦气成藏地质条件,伴生氦气与烃类气具有异源同储成藏特征,剖析其成藏主控因素为: 基底富U、Th岩石发育是基础,断裂活动是核心,储盖圈保条件是必备,时空配置是关键,其中早白垩世是最重要的一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深源岩浆活动导致的深部物质和热能的大规模上涌是中生代流体成藏(矿)的有利地球动力学背景,控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大规模生气。断裂活动和圈闭形成与上古生界天然气、氦气聚集成藏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耦合。鄂尔多斯地块在早白垩世至中新世深部热流体对盆地发生的多期岩浆活动、基底断裂活化及浅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对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成烃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40年土壤碘的油气勘查表明,土壤碘是战术性油气勘查的一个辅助指标,但是土壤碘的战略性油气勘查意义却未见报道。应用松辽盆地中部8.15万km2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在研究土壤碘的近地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试验了表层土壤碘(1个点/4 km2)和深层土壤碘(1个点/16 km2)的地球化学异常对油气的指示意义,首次发现了与油气有关的土壤碘的巨环状地球化学异常。研究表明,土壤碘的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大中型油气田和富生油凹陷相联系,1个点/16 km2的土壤采样密度可以较好地进行战略性油气勘查。松嫩平原土壤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貌景观、土壤类型、土壤pH值、人为耕作和河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中发现伴生的氦气,含量分布在0.045%~0.487%范围内,具有工业价值,其三级储量约为8.3亿立方米,为一特大型含氦—富氦天然气田。东胜气田氦气属于典型的壳源氦,来源于基底的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花岗岩系,富集与燕山期以来的岩浆侵入、断裂活动有关。东胜气田具备有利的氦气成藏地质条件,伴生氦气与烃类气具有异源同储成藏特征,剖析其成藏主控因素为: 基底富U、Th岩石发育是基础,断裂活动是核心,储盖圈保条件是必备,时空配置是关键,其中早白垩世是最重要的一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深源岩浆活动导致的深部物质和热能的大规模上涌是中生代流体成藏(矿)的有利地球动力学背景,控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大规模生气。断裂活动和圈闭形成与上古生界天然气、氦气聚集成藏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耦合。鄂尔多斯地块在早白垩世至中新世深部热流体对盆地发生的多期岩浆活动、基底断裂活化及浅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对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成烃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紫金山地区上古生界煤系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大,是我国当前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地区之一。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渗测试和压汞实验等分析测试,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分析了致密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物性和含气性特征。结果表明:紫金山地区煤系砂岩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石英和岩屑体积分数高,长石体积分数低,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孔隙类型以溶蚀孔为主,孔隙结构以中孔细喉和小孔细喉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00%~12.00%之间,平均6.96%;渗透率主要为0.01×10-3~1.00×10-3 μm2,平均为0.36×10-3 μm2,孔渗相关性较好,与后期溶蚀作用有关;含气储层平均厚度为10.3 m,占砂岩储层总厚度的29%,含气饱和度为40.4%。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作用、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展布,不同环境下沉积的岩石成分直接影响了压实作用的强弱,砂岩、泥岩、煤层叠置发育的特征为溶蚀作用奠定了基础;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致密的最主要因素;溶蚀作用是区内储层物性改善的决定性因素;紫金山岩浆热作用和喷发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江河水沙变化趋势与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选定中国主要河流的代表水文站,分析了中国主要河流代表站总径流量和总输沙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国主要河流代表站总径流量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增加或减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090亿m3;年总输沙量在1960年前变化不大,1960年后逐渐减小,从20世纪50年代的26.43亿t减小至2001~2008年间的5.95亿t;平均含沙量则从50年代的1.74kg/m3减至2001~2008年间的0.46kg/m3。中国南方主要河流和主要内陆河流的代表站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北方河流代表站径流量除淮河、松花江外,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中国各主要河流代表站年输沙量除塔里木河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北方河流的减小幅度较大。影响中国主要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分为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流域降雨量变化和流域下垫面条件;人类活动因素包括水土保持措施、水库工程、流域调水调沙及引水引沙、河道采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