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宗地空间变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地是地籍管理中基本的空间单元,是由界址线和界址点组成的独特的空间实体。宗地 的图形变更是地籍信息系统中实现地籍变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宗地变更的空间过程可 以分为分割、合并、混合分并、界址调整等几种类型,经过宗地图形变更以后,父宗地 消亡,新宗地产生。凡是与子宗地之间在空间上存在交叉或包含关系的父宗地,就是子 宗地的历史宗地。本文详细分析了宗地图形变更的过程规律,为地籍信息系统实现地籍 图形变更以及历史宗地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籍时空数据模型与宗地变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苏国中  倪玲 《测绘科学》2008,33(1):221-223
目前多数地籍信息系统尚未开发出完善的宗地变更和管理功能;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适合宗地变更的地籍时空数据模型。探讨了把时空对象映射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去的方法,并研究了宗地信息变更法。相关的实践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和映射方法的有效性,建立的地籍信息系统能在地籍日常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STER模型的宗地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鉴于静态地籍信息系统难以满足地籍信息时态查询方面的要求,试图在时空-实体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设计顾及时态特征的宗地数据库,通过建立基于图的索引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宗地的变更和历史查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 Engine的宗地变更管理与历史回溯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管理宗地变更的时空数据结构,阐述了基于该数据结构和ArcGIS Engine进行宗地变更管理与历史回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籍信息具有显著的时间特性,将地籍数据的时间、空间及属性三者合理地组织在地籍信息系统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目前TGIS和各种时空应用模型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宗地变更的时空数据结构。针对地籍管理系统中宗地变更和历史回溯的需求,将数据库分为历史库和变更库,比较好的实现了宗地管理要求,有效弥补了一些时空数据库过于臃肿、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等缺陷。  相似文献   

6.
借助图论知识论述了宗地的组成及分离原理,并给出了宗地自动识别递归算法。  相似文献   

7.
李军  倪玲  苏国中 《测绘科学》2007,32(6):135-136
地籍信息系统的宗地合并操作时常会失效,其原因是实际测量的宗地图形与系统要求的理想化宗地图形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针对该问题,讨论了公共点的匹配与公共边的匹配,构造了顾及误差的宗地合并算法。该算法在地籍信息系统GBland中得到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宗地四至识别方法。使用AutoCAD平台Object ARX开发软件包实现了对宗地四至的自动化识别,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项目和宅基地使用权项目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尹辉增 《四川测绘》2005,28(3):128-130,134
地籍管理系统中利用图层叠加进行数据统计,为宗地审批、地类核定等业务提供审核依据.直接利用地籍调查的外业测量数据或数字化数据生成宗地图斑与计算机底图进行叠加匹配,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造成宗地界址点的测量数据与计算机底图相关联的重合点数据不一致,会出现统计数据精确程度低,数据冗余大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介绍了一种宗地图斑叠加匹配方法,使叠加前后的图斑的对应点能更好的吻合,有效的避免了地籍实体的多值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精度,降低了冗余度.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地籍调查规程》对宗地的统一编号要求下,城镇地籍数据库升级、集体所有权调查、村庄地籍调查等工作,都存在大量宗地的统一编号需求。本文将宗地的空间排序及编号用SQL操作方式来实现,提高了编号效率。  相似文献   

11.
拓扑建模是实现地籍地块变更的基础。通过以Oracle10g拓扑数据模型结点创建界址点,弧段创建界址线,多边形创建地块的方法实现了地籍地块的拓扑建模,减化了拓扑规则的设置及拓扑错误的检查,提出了地籍地块的变更方法,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地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周晓光  陈军  蒋捷  朱建军 《测绘学报》2003,32(4):356-361
地籍的核心是地块,地块间存在着多种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这些关系是地籍数据更新、信息查询与分析的基础。一个地块可看做2维欧氏空间中的一个面域,但目前对于两个面域间空间拓扑关系的描述方法非常有限,不能区分一个简单地块和一个复合地块(一个大地块中包围一个小地块的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在Egenhofer等提出的包含空洞的两个面域间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地块间空间拓扑关系的双四元交模型(Double 4I,简称为D-4I模型),其特点是用两个四元组矩阵来描述最多包含一个复合地块的两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并用D-4I模型推导了一个简单地块和一个复合地块间的拓扑关系类型,共描述了31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并总结了在地籍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和数据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7种常见的两个地块间空间拓扑关系。这些拓扑关系的描述与区分澄清了地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类型,为地籍数据更新操作、地籍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信息查询与分析推理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按照简单地块的8种拓扑关系分类定义,计算简单地块的拓扑关系。将复合地块的外边界与空洞分离为m+1个(m是空洞数)简单多边形,分别计算外边界之间、空洞之间、外边界与空洞之间的拓扑关系,并且按照不同的拓扑关系组合,计算复合地块的8种拓扑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胡祝敏  刘星  艾鸿敏 《测绘工程》2014,(5):62-65,70
地籍测量中宗地数据以AutoCAD的图形文件格式(*.dwg)为主,其中宗地属性以闭合多段线的扩展数据(XData)存储。目前,宗地属性的录入一般以南方CASS软件的模式窗口逐条录入,当宗地数据量增加时,该过程显得过于繁琐,如果能从Excel直接批量导入,可以解决该问题。文中以乐山市马边县的房屋宅基地调查为例,借助Excel对宗地数据的预处理,利用C#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实现自动添加宗地编码,批量导入宗地属性。实践表明,该方法的处理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宗海图是用海项目确权、范围界定的重要载体,考虑到宗海图编绘过程中各制图要素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宗海图编绘规范中关于比例尺、地图注记和图式等相关要求,结合在Auto CAD软件中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期望以此实现宗海图编绘过程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宗地图是土地调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宗地图专题注记的配置美观程度直接影响着宗地图输出质量。本文从地籍权属要素语义出发,针对宗地图专题注记特点分别提出基于角平分线的界址点点号注记、基于空间位置修正的界址边长注记以及基于等分点的宗地四至注记配置算法。针对界址点点号注记易产生的压盖情况,提出基于近似圆的压盖检测算法。最后通过系统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宗地图专题注记配置算法具有较好的标注效果和较高的运算效率,提高了宗地图注记自动配置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了村庄地籍调查中宗地自动编号的实现过程,详细阐述了宗地自动编号程序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并针对编号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