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地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周晓光  陈军  蒋捷  朱建军 《测绘学报》2003,32(4):356-361
地籍的核心是地块,地块间存在着多种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这些关系是地籍数据更新、信息查询与分析的基础。一个地块可看做2维欧氏空间中的一个面域,但目前对于两个面域间空间拓扑关系的描述方法非常有限,不能区分一个简单地块和一个复合地块(一个大地块中包围一个小地块的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在Egenhofer等提出的包含空洞的两个面域间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地块间空间拓扑关系的双四元交模型(Double 4I,简称为D-4I模型),其特点是用两个四元组矩阵来描述最多包含一个复合地块的两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并用D-4I模型推导了一个简单地块和一个复合地块间的拓扑关系类型,共描述了31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并总结了在地籍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和数据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7种常见的两个地块间空间拓扑关系。这些拓扑关系的描述与区分澄清了地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类型,为地籍数据更新操作、地籍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信息查询与分析推理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是空间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类的认知概念一致的,在空间数据查询与挖掘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很多学者研究了不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但对于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研究甚少.首先回顾了现有模型,并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简单面对象的8种基本空间拓扑关系,对带多个空洞的面对象的拓扑关系进行了层次组合分...  相似文献   

3.
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是空间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类的认知概念一致的,在空间数据查询与挖掘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很多学者研究了不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但对于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研究甚少。首先回顾了现有模型,并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简单面对象的8种基本空间拓扑关系,对带多个空洞的面对象的拓扑关系进行了层次组合分析,提出了一种能描述带多个空洞的复杂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的层次组合模型。该模型能描述带多个空洞的复杂面对象间的所有拓扑关系,而且不因面对象中空洞的编号顺序不同导致模型所描述的结果不同,同时也弥补了4-4ID模型只能描述带一个空洞的面对象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GIS不仅关心空间目标自身的时间、空间和属性特征,还必须能够处理其与所处环境间的关系。体/体拓扑关系计算是三维空间目标之间拓扑关系计算的难点,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体/体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基于点集拓扑理论,利用维度扩展的9交模型(DE-9IM)对体/体之间存在着的8种有意义的拓扑关系进行描述;通过比较空间目标各部分(内部、边界和外部)的交集,从而判断空间目标之间的拓扑关系;设计了一个体/体拓扑关系计算算例,对算法进行详细阐述;最后,设计了体/体拓扑关系计算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面向带洞面状对象间的拓扑关系描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带洞面状对象间的拓扑关系,提出了一种25IM(25交集模型)。以点集拓扑理论为基础,对带洞面状区域的内部、边界和外部进行定义。分析了9IM(9交集模型)在表达带洞面状对象间拓扑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带洞面状对象分为内部、外边界、内边界、外边界外部、内边界外部共5部分,提出了一种5×5的矩阵模型,即25IM。基于点集拓扑理论,定义了8条规则来排除不符合逻辑的拓扑关系。基于25IM,对8种基本拓扑关系:相离、相接、重叠、覆盖、包含、相等、被覆盖和被包含,进行细分描述。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25IM能够更为详细地表达带洞面状对象间的拓扑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占龙  叶文 《测绘学报》2019,48(5):630-642
简单空间对象经过特定组合可形成复杂空间实体。现有的拓扑关系模型对复杂边界间的复杂交互的表达能力不足,很难精确地对复杂空间面实体间拓扑关系的不同形式进行区分。顾及复杂空间面实体间的交互细节,本文对其拓扑关系进行精细化建模。首先引入线面实体间拓扑关系的元拓扑关系,进而利用元拓扑关系与重叠面积对简单面实体间的边界交集进行精细化描述,对洞边界遍历定义和洞中面与洞关系的定义,实现对复杂空间面实体的拓扑关系进行精确地区分与表达,最后对复杂面实体边界交集的5种基础拓扑关系描述模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5种基础拓扑关系描述模型的叠加,实现对复杂面实体各子部分之间关系细节的精细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使用地块划分Landsat7 ETM+遥感影像作为分类单元。为每一种目标类型选取标准地块,采用MDPA算法计算待分类地块与标准地块的亮度、绿度和湿度3种特征的直方图距离和相似指数,以此作为分类依据,结果准确率为95%。对于地块边界稳定的区域,能够显著地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8.
四面体格网(TEN)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构模方法,侧重于三维空间对象内部的表达,但是存在着数据量大、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三维拓扑关系是三维GIS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此,该文提出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基于点集拓扑学理论,将TEN分解为内部、边界和外部3个集合,并使用9交模型描述了TEN/TEN的8种拓扑关系;设计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流程,详细阐述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的核心算法;基于提出的三维拓扑关系算法,设计了面向TEN的拓扑关系计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能够满足TEN之间拓扑关系计算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拓扑建模是实现地籍地块变更的基础。通过以Oracle10g拓扑数据模型结点创建界址点,弧段创建界址线,多边形创建地块的方法实现了地籍地块的拓扑建模,减化了拓扑规则的设置及拓扑错误的检查,提出了地籍地块的变更方法,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拓扑联动的增量更新方法研究——以地籍数据库为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针对GIS数据库的联动更新及其拓扑一致性维护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扑联动的增量更新方法,其是针对不同目标类型,分析归纳出相应的拓扑联动类型及其细分类型;对不同目标发展根据其语义特点、拓扑一致性约束条件及变化前后目标间的拓扑关系来推断实体变化类型的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或推断出每种拓扑联动类型中原关联目标和新生目标的变化情况,进而设计和执行相应的更新操作实现数据库的局部联动更新及其拓扑一致性维护.全文以地籍数据库更新为例,将地籍变更分为地块合并、分割、公共边界调整、结点移动、复合分并5种基本联动类型,并对地块合并、分割、公共边界调整进行了细分,共分为17种细分类型;归纳出地块目标的变化类型推断规则,用实际与模拟数据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为此类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尹辉增 《四川测绘》2005,28(3):128-130,134
地籍管理系统中利用图层叠加进行数据统计,为宗地审批、地类核定等业务提供审核依据.直接利用地籍调查的外业测量数据或数字化数据生成宗地图斑与计算机底图进行叠加匹配,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造成宗地界址点的测量数据与计算机底图相关联的重合点数据不一致,会出现统计数据精确程度低,数据冗余大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介绍了一种宗地图斑叠加匹配方法,使叠加前后的图斑的对应点能更好的吻合,有效的避免了地籍实体的多值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精度,降低了冗余度.  相似文献   

12.
地籍宗地面积处理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以地图数字化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建库中地籍宗地数字化的面积处理问题,阐述宗地面积平差的原理,并导出了相应的条件方程,讨论宗地面积处理的各种和实现,提出宗地面积处理的分级平差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认为宗地面积的平差处理有助于实现GIS数据采集和建库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保证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的质量可靠性,为系统的数据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军  倪玲  苏国中 《测绘科学》2007,32(6):135-136
地籍信息系统的宗地合并操作时常会失效,其原因是实际测量的宗地图形与系统要求的理想化宗地图形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针对该问题,讨论了公共点的匹配与公共边的匹配,构造了顾及误差的宗地合并算法。该算法在地籍信息系统GBland中得到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向上、向下拓展,地下宗地、地上宗地渐渐成为地籍管理的一部分,传统的二维地籍管理系统开始不能满足最新地籍管理的需求,迫切需要引入三维地籍的理念,将二维不能描述的三维空间关系清晰得展示出来。本文在综合分析现有二维地籍管理系统优势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宗地的三维产权、三维地籍测量以及二三维混合管理模式,提出了目前情况下,建立三维地籍的整体思路,为三维地籍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5.
GIS中地籍宗地面积的方差分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小华  赵建国 《测绘学报》2002,31(Z1):109-112
探讨在地籍宗地数字化的面积处理问题中,把已知面积数据和数字化坐标同时作为观测值的面积处理方法.采用方差分量估计,解决已知面积数据参与平差时的权的确定.通过实例分析,认为采用条件平差方差分量估计方法来对宗地面积处理,能够更加合理地调整已有面积与由数字化坐标得到的面积值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国家依法管理土地权属、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而采取的行政措施。本文针对当前地籍管理中二维宗地图常因界址不明而引发土地纠纷的现状,在城镇地籍管理中引入了表达直观的三维城市模型。三维空间的交互浏览、界址点、界址线与三维城市模型的叠加、宗地信息的查询以及三维宗地图的制图输出改变了传统地籍管理的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未来城镇地籍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地籍时空数据模型与宗地变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苏国中  倪玲 《测绘科学》2008,33(1):221-223
目前多数地籍信息系统尚未开发出完善的宗地变更和管理功能;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适合宗地变更的地籍时空数据模型。探讨了把时空对象映射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去的方法,并研究了宗地信息变更法。相关的实践结果表明了该模型和映射方法的有效性,建立的地籍信息系统能在地籍日常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块的时态地籍数据库数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詹长根  张雁 《测绘科学》2006,31(2):102-105
根据地块特性,对时态地籍数据进行了详细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基于关系模型的时空数据结构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建立专门的索引表———时态数据表,除时态数据表加入起始日期、变更日期外,其他属性表不用加入时间标记,空间数据结构采取基于多边形的矢量数据结构。以时态数据表为核心关联链表,以宗地号为公共字段,将宗地的各时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机结合起来,降低了数据的冗余性,优化时态连接,有效地描述了基于地块的地籍变更过程,达到了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双向查询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