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中国云南易门式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润生  邹海俊  刘丛强  马更生 《地质通报》2007,26(12):1549-1563
系统地概括了易门铜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及2种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火山热水沉积作用、构造改造作用、岩浆叠加作用、地下热水再造作用与成矿密切相关。易门式铜矿床为"裂谷成矿背景-火山热水沉积-构造改造富集-深源岩浆叠加-地下热水再造"型多因复成矿床,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为该类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找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易门式铜矿床的多因复成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在概括易门铜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讨论了火山热水沉积作用、构造改造作用、岩浆叠加作用及地下热水再造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认为易门式铜矿床为“裂谷成矿背景—火山热水沉积—构造改造富集—深源岩浆叠加—地下热水再造”型多因复成矿床 ,最终建立其成矿模式 ,为今后的找矿预测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谭锡畴 《地质论评》1943,8(Z1):41-66
引言易门安宁禄丰三县,为云南中部产铁区域,土炉冶炼,采挖已久,惟关於矿产之价值,矿床之种类,作科学之研究者,至近年来,始有其人,最初有法人来克里者,曾考察易门铁矿,  相似文献   

4.
<正>易门铜矿铜矿是位于云南省易门县以西26 km处滇中易门铜矿带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先后对该矿床成矿条件及成因进行研究:其中较具有代表性观点为涂光炽提出的沉积-改造型矿床[1];王之田[2]提出的海相沉积(变质岩)型矿床;以及冉崇英[3]通过对自赋矿层及下伏因民组紫色层的研究而得出的沉积-成岩改造矿床。笔者通过对矿床内S、Pb同位素的分析研究,结合前人已取得的成果,对易门  相似文献   

5.
张兴林 《云南地质》2013,(4):412-416
波司甸铜矿床是云南易门铜矿区南段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中的典型喷流—热卤水沉积型铜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云南易门铜矿区南段的找矿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景蘭 《地质论评》1946,11(Z3):400-401
根据时间和空间之两概念以研究矿产,名造成矿床之地质时代,为造卵时期;矿产所分布之地区,为矿产区域。(甲)云南之造矿时期为:(一)太古代(含金石英脉);(二)震旦纪(东川式铜矿及易门式铁矿);(三)寒武纪(昆阳式磷矿);(四)石  相似文献   

7.
概况易门铜矿区位于因民易门海槽南部,东濒昆阳古陆,西与元谋新平岛弧相毗邻.于晋宁期沉积了一套以碳酸盐及陆源碎屑为特征的昆阳群地层,为易门东川的成矿奠定了基础. 一、地层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上昆阳群,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下昆阳群之上.矿床赋存于铜厂组铜厂段和绿汁江组狮山层的不纯白云岩中.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论述了大型铜矿床的深源─同位─多期复合成矿的含义及同位成矿的4种情况,探讨其形成大型富铜矿床的主要理论依据。具体讨论了扬子地台西缘的东川、易门三家厂、新平大红山、略阳铜厂和金平龙博河等大型或具大型远景铜矿的深源─同位─多期成矿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东川裂谷型铜矿的分布模式和易门三家厂富铜矿床的火山喷气─海底喷流─次火山气液迭加等深部成矿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提出并论述了大型铜矿床的深源—同位—多期复合成矿的含义及同位成矿的4种情况,探讨其形成大型富铜矿床的主要理论依据。具体讨论了扬子地台西缘的东川、易门三家厂、新平大红山、略阳铜厂和金平龙博河等大型或具大型远景铜矿的深源—同位—多期成矿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东川裂谷型铜矿的分布模式和易门三家厂富铜矿床的火山喷气—海底喷流—次火山气液迭加等深部成矿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康滇地轴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向构造带。沿安宁河-易门、绿汁江等深断裂,分布着一组晋宁一澂江期的重熔花岗岩,在其接触带产有各种类型的锡-钨矿床。这些矿床构成了我国时代最老,以锡、钨为主并伴有铁、铜、铅、锌等的一个成矿带。研究该带各成矿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化历史,有助于深入认识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为综合普查找矿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提出并论述了大型铜矿床的深源-同位-多期复合成矿的含义及同位成矿的4种情况,探讨其形成大型富铜矿床的主要理论依据。具体讨论了扬子地台西缘的东川、易门三家厂、新平大红山、略阳铜厂和金平龙博河等大型或具大型远景铜矿的深源-同位-多期成矿特征。并重点分析东川裂谷型铜矿的分布模式和易门三家厂富铜矿床的火山喷气-海底喷流-次火山气液迭加等深部成矿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从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时空分布、经济特征、成矿地质背景与沉积环境入手,对中国云南东川-易门铜矿带和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带)等进行典型矿床分析与地质特征对比,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流体的性质、作用和动力学,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沉淀和就位机制)等方面对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系统分析各种"沉积-成岩-改造"成矿模式、成矿作用与过程,对阿富汗安纳克、云南东川落雪式铜矿床等沉积岩容矿的层状铜矿床成因模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成矿与超级古大陆事件的耦合性及衍生成矿作用。通过分析,对中国东川-易门铜矿带,以及与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毗邻的新疆西昆仑成矿省的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找矿前景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从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时空分布、经济特征、成矿地质背景与沉积环境入手,对中国云南东川-易门铜矿带和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带)等进行典型矿床分析与地质特征对比,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流体的性质、作用和动力学,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沉淀和就位机制)等方面对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系统分析各种"沉积-成岩-改造"成矿模式、成矿作用与过程,对阿富汗安纳克、云南东川落雪式铜矿床等沉积岩容矿的层状铜矿床成因模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成矿与超级古大陆事件的耦合性及衍生成矿作用。通过分析,对中国东川-易门铜矿带,以及与阿富汗安纳克铜矿床毗邻的新疆西昆仑成矿省的海相砂页岩型铜矿找矿前景进行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中赋存有保存较好的多细胞生物化石,是大氧化事件,或广义的Lomagundi事件中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产物。由于亮山组中普遍缺乏火山岩夹层及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扰动,给精确测定这些多细胞生物的时代带来一定困难。以易门县铜厂地区罗洼垤组顶部灰白色凝灰岩1件、亮山组灰白色凝灰岩1件、粉砂质凝灰岩1件、灰黄色钙质粉砂质凝灰岩2件共5件样品260个锆石同位素测试结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热事件的分析,较准确地厘定了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中多细胞生物发育的时代为2.18~2.05Ga,与非洲加蓬Franceville地区发现的群居多细胞生物的时代一致,表明地球早期重大地质事件的同时性。  相似文献   

15.
易门狮子山铜矿为沉积-改造型铜矿。受地层、岩性和构造的控制,层状矿体产于狮子山倒转背斜北西翼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白云岩中,柱状矿体分布于褶皱转折端落雪组白云中,成矿条件优越,深部有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易门铜矿"镜面对称"成矿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列举了大量地质依据的基础上,论证了易门铜矿区西矿带的矿床(点)分布存在“镜面对称”成矿现象,并讨论了形成这种对称分布的力学机理。这一发现无疑对矿床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本区和类似地区进行成矿预测及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是康滇地区元古宙昆阳裂谷中的典型铜矿床之一,受狮子山背斜北西翼次级构造控制明显,矿石以脉状、浸染状、块状为主,少量呈层纹状。为厘定构造改造成矿时代,开展与石英、方解石脉共生的富黄铜矿、斑铜矿脉岩相学研究,挑选黄铜矿、斑铜矿单矿物,进行高精度的Re-Os同位素定年测试,获得了三组模式年龄,从早到晚依次为:(1)1749±18-1761±18Ma、(2)1358±14-1549±16Ma、(3)449.4±4.7Ma,其中获得第二组模式年龄的样品等时线年龄为1538±130Ma。据Re-Os同位素、硫同位素组成分析,落雪组中铜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部分来源于深源。结合矿区和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分析,认为矿区在古元古代发生了小规模岩浆热液成矿事件,形成了少量铜的硫化物;中元古代为矿区的主要成矿时期,该期成矿事件可能与刺穿构造形成时发生强烈的构造热事件作用有关;在早古生代早期也发生过小规模成矿事件,可能与加里东运动在该区的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刘小平 《云南地质》2012,(3):348-350,296
氧化土状钴矿产于易门老厂昆阳群落雪组(Pt2l)。由区内铜质沉积-变质成矿后,晚期构造(晋宁期或燕山期)控制的热液叠加矿化,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属风化-沉积改造型。  相似文献   

19.
易门三家厂铜矿床是昆阳裂谷易门裂陷盆地中与刺穿构造有关的强改造—深源叠加型矿床(韩润生等,1999)。铜矿品位较高,矿床规模大,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三家厂凤山铜矿床59号矿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59号矿体的就位特点、展布特征与刺穿体、F39和F10断裂及NE向断裂存在密切的成生关系。因此,查明矿体、刺穿体、成矿断裂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三、层控矿床的成矿时代我们在前面曾谈到,层控矿床既受一定地层层位和一定的含矿建造的控制,因而也具有“时控”的特征。由于层控矿床的形成往往经历了两个主要过程,故它的成矿时代一般应以后一过程发生的时代、也就是矿石形成比较集中的阶段为准。关于成矿时代的确定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对于成矿时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