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源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源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油-油对比表明原油至少可分为三类;油-源对比表明有三套烃源岩,即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生油岩。气源分析表明天然气来源于腐泥型母质,属于成熟-高成熟天然气。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北部天然气成因类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天然气按成因类型主可划分为腐泥型,腐殖型和腐泥-腐殖混合型的气三种。其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在烃类的组成,C6-C7的轻烃组成及 位素组成等有着明显的不同。主体为主成熟的腐泥型气,与海相原油密切共生;正常腐殖气与陆相原油密切相关混合型气与不同母质来源气的混合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辽东凹陷南洼斜坡带旅大29油田在沙河街组二段获得了高产轻质原油和天然气,展现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了进一 步明确其原油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层位,对原油、油砂样品和围区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 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为低硫(0.0733%)、高蜡(20.77%) 的轻质成熟原油。原油样品饱和烃色谱完整,主峰碳为 C19,显示未遭受明显生物降解作用。油砂样品埋藏较浅,部分遭受生物降解等的影响,饱和烃色谱基线呈现明显的 “UCM”鼓包现象。原油和油砂样品具有低C19 三环萜烷/C23 三环萜烷(0.10~0.18)、低C24 四环萜烷/C26 三环萜烷(0.49~ 0.53)、低C27重排甾烷/C27甾烷(0.30~0.43)、中等伽马蜡烷指数(0.14~0.17) 和中等-高4-甲基甾烷参数(0.30~0.36),且 具有相对较重的全油碳同位素值(-27.1‰)。原油母质形成于淡水—微咸水的湖泊沉积环境,母源有机质以藻类等低等水 生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少。旅大29油田原油主要来源于辽中凹陷和辽东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同时有少量辽中凹陷 沙四段烃源岩的贡献。研究区高蜡轻质原油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母质来源,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是高蜡轻质原油形成 的重要母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Melut盆地北部不同地区原油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及亲缘关系,采用饱和烃色谱及色谱-质谱方法,开展了盆地北部不同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对比。研究表明,盆地北部各地区原油正构烷烃无明显奇偶优势,Ts/Tm值1.36~3.47、C31升藿烷22S/(22S+22R)比值0.54~0.60、αααC2920S/(20S+20R)与C29αββ/(ααα+αββ)比值大于0.4,总体表现为成熟原油;伽马蜡烷指数普遍小于0.1,C21三环萜烷具有明显优势,Pr/Ph值0.97~2.31,均值1.61,指示其烃源岩形成于弱还原-弱氧化的淡水湖相环境;生油母质为II~III型混合型。不同地区原油母质来源及成熟度有差异:Moleeta次凹东坡原油为单峰后峰态分布,高碳数正构烷烃含量占优势,C24TeT/C23TT平均值大于1,具有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贡献,原油成熟度较低,发育重质—中质油;Jamous次凹深洼区原油为前峰优势的双峰态分布,C24  相似文献   

5.
辽东凹陷南洼斜坡带旅大29油田在沙河街组二段获得了高产轻质原油和天然气,展现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了进一 步明确其原油母质来源、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层位,对原油、油砂样品和围区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 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为低硫(0.0733%)、高蜡(20.77%) 的轻质成熟原油。原油样品饱和烃色谱完整,主峰碳为 C19,显示未遭受明显生物降解作用。油砂样品埋藏较浅,部分遭受生物降解等的影响,饱和烃色谱基线呈现明显的 “UCM”鼓包现象。原油和油砂样品具有低C19 三环萜烷/C23 三环萜烷(0.10~0.18)、低C24 四环萜烷/C26 三环萜烷(0.49~ 0.53)、低C27重排甾烷/C27甾烷(0.30~0.43)、中等伽马蜡烷指数(0.14~0.17) 和中等-高4-甲基甾烷参数(0.30~0.36),且 具有相对较重的全油碳同位素值(-27.1‰)。原油母质形成于淡水-微咸水的湖泊沉积环境,母源有机质以藻类等低等水 生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少。旅大29油田原油主要来源于辽中凹陷和辽东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同时有少量辽中凹陷 沙四段烃源岩的贡献。研究区高蜡轻质原油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烃源岩母质来源,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是高蜡轻质原油形成 的重要母质。  相似文献   

6.
洪泽凹陷低熟原油的饱和烃化合物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洪泽凹陷低熟原油中饱和烃化合物组合研究表明,它们能够较为有效和准确定低熟原油的生烃母质和沉积环境。在洪泽凹陷原油中,存在着着典型半咸水-咸水环境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如Pr/Ph〈1,丰富的伽玛蜡烷,相对较高含量的C294-甲基甾烷,C26甾烷,甲藻甾烷等。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原油芳烃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朱扬明 《地球化学》1996,25(1):10-18
塔里木不同类型原油的芳烃分布和组成有较大差异。陆相原油的萘系列、二苯并噻吩系列(1.41-3.07%)较少;菲系列、联苯系列(平均值20.4%)和二苯并呋喃系列较丰富;萘系列中有较高的1,2,5-三甲基萘和1,2,5,6-四甲基萘。海相原油中二苯并噻吩化合物含量高(7.70%-31.24%)。这反映出两类原油成油母质的沉积环境和生源的差别。芳烃成熟度指标表明,这些原油相当的R0值在0.6%-1.1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主要形成于高盐强还原环境和有机质低成熟演化阶段。这种特殊成油环境,为研究原油中极性生物标志物示踪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对6个原油胶质馏分硅醚衍生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中检出丰富的脂肪酸、烷基醇、脂肪酸甘油—酯、酰胺和甾烯醇化合物,并且脂肪酸甘油—酯为首次从原油中检出。研究认为,这些生物标志化合物主要来自母源。它们的分布特征为链状化合物以短链组分为主,甾醇主要为C27甾烯醇,指示成油母质主要为菌藻类;高丰度脂肪酸甘油—酯的存在,提出生物油脂是这些原油的重要成油母质。原油中存在不饱和链状化合物及其高的CPI值和甾烯醇都说明原油具有低的成熟度。通过原油极性和烷烃化合物的对比研究,认为成油物质及其低演化产物的可溶有机质胶质组分,对原油的形成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小进  吴心一 《沉积学报》2004,22(3):535-540
泌阳凹陷大仓房组上部发育半深湖相,其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为Ⅱ1型,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具有较强的生烃潜力。油源对比表明,大仓房组原油物性、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芳烃色质等特征与核二、核三段原油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与大仓房组深灰色泥岩的地化特征相似,属自生自储。南部陡坡带双河-赵凹-安棚一带是勘探大仓房组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凝析油和轻质油生源母质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婷  侯读杰  曹冰 《地球化学》2015,44(3):289-30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所分析的原油样品主要为凝析油和轻质油,黄岩构造带与平湖斜坡带原油的生源母质特征存在明显区别:黄岩构造带原油中C29甾烷占优势,C27、C28甾烷有一定含量,表明母质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水生生物占一定比例的贡献,二萜类化合物中富含源于裸子植物针叶树脂的成分,原油Pr/Ph值大于5.0,富含升补身烷和重排补身烷,表明其来自富含黏土、沉积环境呈氧化性的泥岩或煤系烃源岩;平湖斜坡带原油中C29甾烷占明显优势,母质中陆源高等植物占重要比例,二萜类化合物中富含源于裸子植物松柏目树脂的成分,原油Pr/Ph值大部分大于4.0,其富含补身烷,重排补身烷含量变化较大,表明原油母质主要形成于氧化环境,源岩岩性有所区别。两个构造带原油均已成熟,但成熟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利用原油与岩样抽提物的族组成分离与定量分析、饱和烃色谱色质、芳烃色谱色质等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分析了陇东地区延长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了原油的成因类型。研究表明,陇东地区延长组原油均为正常油,组分以饱和烃馏分为主;原油的母质来源为低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双重贡献;形成环境为淡水微咸水的水体环境、弱氧化还原的沉积环境;原油为成熟油,属于烃源岩生烃高峰时期的产物。根据C30重排藿烷的相对含量,可将原油划分为3类,第Ⅰ类原油C30重排藿烷含量最低,第Ⅱ类原油C30重排藿烷含量中等,第Ⅲ类原油C30重排藿烷含量最高。其中第Ⅰ类原油最多,来自于长7油页岩,该类原油分布广泛,白豹、西峰、合水、华庆以及姬塬地区均以该类原油为主;第Ⅱ、Ⅲ类原油样品较少,与暗色泥岩关系密切,零星分布于镇北以北,西峰以东地区。  相似文献   

12.
八面河低成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化学预处理与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在 内首次完成了原油中甾萜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鉴定。选择我国济阳坳隐八面河油田典型低成熟油作为样品,对其甾萜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的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建昆  罗槐章 《云南地质》1999,18(3):291-306
笔者从景谷原油的基本物理性质,族组成和饱和烃特征,原油和原油单烃同位素分析,论述了景谷原油的低熟性。根据原油的甾,萜烷的地球化学特征,了原油的成熟度和其生油母质类型,并对原油芳烃主要含量的三芳甾烃,菲,萘系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景谷原油的低熟性,分析了云南第三纪盆地陇川-腾冲区,保山-耿马区、大理区和东区的成烃类型和发找油气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并对其进行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的混源型,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和淡水或微咸水环境,为成熟原油。油源对比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油层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5.
依据对临清坳陷东部禹城洼陷禹参2井和浓庄洼陷浓参1井两个烃源岩剖面的以及济阳坳陷部分原油和烃源岩样品芳烃馏分析、研究了低成熟-中成熟演化阶段演化芳烃化合物的成熟度指标,其中芳烃色谱宏观分布特征,芳烃环组成的变化,脱羟基维生素E(DHVE)β/γ异构体比值和北-苯并荧蒽/苯并「e」比的比值都是该演化阶段成熟度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盐湖相原油中脱羟基维生素E类化合物(MTTC)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原油为例,对MTTC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绝对浓度与原油成熟度、母质沉积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研究区原油中MTTC绝对浓度与其母质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沉积环境样品中的MTTC指纹特征近似,而绝对浓度差异极大,故建议对原油母质沉积环境刻画时最好有MTTC绝对定量数据,而不能仅仅依赖于MTTC指纹特征.此外,MTTC不仅存在于未熟、低熟样品中,在成熟样品中也有检出.当成熟度未达到高、过熟阶段,对于成熟度相似的样品,古盐度是其生成、保存的主控因素.高盐环境更有利于MTTC的生成和保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全烃气相色谱、全油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突泉盆地突参1井原油的轻烃和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剖析其母质类型、沉积环境、成熟度等方面的信息及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突参1井原油Pr/Ph=3.17,姥鲛烷优势明显,指示为偏氧化的沉积环境;甲基环己烷指数MCH为46%,环己烷指数CH为25%,3,4DMD在二甲基金刚烷类化合物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其相对含量为48%,根据图版所示揭示其母质类型为Ⅱ2-Ⅲ型;正庚烷指数(IH)为27.6%,异庚烷指数(Ⅱ)为0.33,甲基单金刚烷成熟度指数(IMA)为0.63,二甲基双金刚烷成熟度指数(IMD)为0.38,经公式计算Ro约为1.2%,属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突参1井原油来自于中侏罗统万宝组煤系泥岩.  相似文献   

18.
盐城凹陷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碳同位素、气相色谱、色谱—质谱、流体包裹体技术,研究了盐城凹陷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并与永安凹陷永7井凝析油、下扬子海相原油进行了对比。该凝析油碳同位素为-28.8‰—30.5‰,全油色谱中含有一定的长使正构烷烃,Pr/Ph为1.56,三环菇烷含量高,伽玛蜡烷含量低,重排甾烷含量高,C29甾烷>>C27甾烷>C28甾烷。石蜡指数、庚烷值表明原油为高成熟凝析油,甲基菲指数MPI表明原油为未熟—低藏原油,C29甾烷20S/(20S 20R)值表明原油为成熟原油。这种成熟度的差异可能与不同成熟度原油的混合作用有关。油气主要充注时间为6—15Ma。凝析油的主体可能源于泰州组烃源岩,凝析油的形成与蒸发分信作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通过色谱-质谱分析,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35个原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将之分成4类.Ⅰ类原油是贝尔凹陷原油主体,占分析样品的77%,特点足菲系列含量高,平均值为64.7%,三芳甾类化合物和三芴类化合物含量次之,分别为11.42%和11.81%.Ⅱ类原油为高三芳甾类原油,三芳甾类化合物占芳烃化合物的53.9%,是该类原油的主要成份,非系列化合物含量较低,为32.5%,萘系列含量和三芴化合物含量最低,分别为0.6%和3.54%.Ⅲ类原油为高菲系列和高萤蒽含量原油,菲系列为64%,萤蒽含量高达11%,是其它原油的16倍以上.Ⅳ类原油具有高萘、高三芴化合物和低菲系列化合物的特点,分别占原油芳烃馏分的30%、32%和26%,三芳甾类化合物含量低,占3.6%.这充分说明海拉尔箍地烃源岩沉积期间有不同的沉积环境,原油有不同的牛烃母质.Ⅱ类原油以藻类为主要生烃母质,Ⅲ类原油以高等植物为主,Ⅰ类原油介于Ⅱ类和Ⅲ类原油之间,为混合型生烃母质.Ⅳ原油沉积环境和前三类原油明显不同,为咸水强还原湖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0.
GC-IRMS技术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C-IRMS技术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熊永强,耿安松(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色谱-同位素质谱,地球化学,单体稳定碳同位素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含有丰富的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等信息,一直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