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硝酸钴、氢氧化锂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钴酸锂超细粉体。通过XRD、SEM研究了粉体的晶体结构、形貌等,表明水相共沉淀法合成的粉体层状结构、晶体发育完善,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范围窄,大部分颗粒粒径在2~3μm间。充放电循环测试表明,电压平台高,在0.2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89.8 mAh.g-1。电化学性能及阻抗测试表明,在4.027 V/3.829 V一对氧化还原峰,对应于Co2+/Co3+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2.
由于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化学、力学等性能,高纯α-Al_2O_3粉体在新兴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通过铝粉和水之间的水解反应和焙烧工艺制备的α-Al_2O_3粉体虽然因其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纯度高等特点达到了产业化应用需求,但是如何实现所制备的α-Al_2O_3粉体结构、形貌和分散性可控是目前阻碍该种α-Al_2O_3粉体直接应用与高新技术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结合目前水解法制备高纯α-Al_2O_3粉体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的水解法和水热处理水解产物的方法制备了高纯γ-Al(OH)_3和γ-AlOOH前驱体,继而通过优化焙烧工艺制备出了形貌和结构可控的α-Al_2O_3粉体。  相似文献   

3.
控制合成纤维状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碱式硫酸镁晶须5Mg(OH)2.MgSO4.2H2O(简称512MOS)。考察了前驱体制备方法、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形貌控制剂EDTA对碱式硫酸镁晶须形貌的影响,得出了较佳合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固体氢氧化钠制备前驱体,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可以获得形貌较好的晶须。添加EDTA可以改善晶须形貌,减少扇形晶须的出现。在较佳条件下制备的碱式硫酸镁晶须平均长度约40μm,平均直径约0.4μm,长径比达到100左右。XRD和化学分析显示产物组成为512MOS。SEM照片显示产物形貌为单根纤维状,表面光滑,有柔性弯曲现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以硝酸锶、硝酸钙、钛酸丁酯和甘氨酸为原料合成了Ca0·3Sr0·7TiO3陶瓷粉体。对影响粉体特性的两个主要因素pH值和原料配比进行了讨论。XRD结果表明,所得粉体结晶好,纯度高。用所得粉体经1420℃烧结成瓷,介电频率特性测试结果表明,介电常数随频率单调递减,50kHz到10MHz范围内,介电常数基本稳定在140~150之间。介电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小介电损耗在1MHz下为0·0243。  相似文献   

5.
共沸蒸馏置换干燥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六水氯化镁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氢氧化镁沉淀,利用不同共沸蒸馏置换干燥法除去沉淀中的湿分,再将干燥的氢氧化镁粉体经马弗炉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镁粉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的表征与分析,研究不同共沸蒸馏置换干燥法对纳米氧化镁粉体形貌、颗粒尺寸和团聚情况的影响;探讨了共沸蒸馏置换干燥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置换剂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6.
以Co(NO3)2.6H2O、Ni(CH3COO)2.4H2O和Mn(CH3COO)2.4H2O为原料,在氩气保护下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分散均匀的前驱体[Co1/3Ni1/3Mn1/3]C2O4.xH2O,用TG/DSC对前驱体的热分解做了表征。前驱体与碳酸锂在乙醇-水的混合体系中均匀分散,50℃下真空干燥后于500℃下预烧,将得到的混合物压片,然后在空气中于700~1 000℃下煅烧12~24 h得到三元正极材料。将得到的样品进行XRD、电池充放电循环、循环伏安等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700~1 000℃合成的样品有好的晶型(六方晶系,α-NaFeO2),特别是900℃下合成的正极材料有较好的晶型、高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对硅酸镁锂的合成、有机硅酸镁锂的制备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人工合成硅酸镁锂大多采用水热法及微波法。通过原位法、离子交换法或吸附法可以对硅酸镁锂进行有机改性。有机改性后硅酸镁锂的界面性质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提高。有机改性硅酸镁锂可用作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或染料污染的废水,制备聚合物/粘土复合材料,制备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等。随着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快速发展,硅酸镁锂的有机化改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采用14C法对江津油溪剖面长江三峡一级阶地上部砾岩层胶结年代进行测定以及填隙物的Fe2O3、FeO、CaO、MgO及Fe2O3/FeO等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下部松散砾石层填隙物氧化物特征为:Fe2O3含量及Fe2O3/FeO比值较高,FeO、CaO、MgO含量较低;胶结砾岩填隙物的氧化物特征则相反.研究结果表明,本阶地的形成年代为距今13.4~40 ka;晚更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剖面氧化物变化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钛酸锶陶瓷材料制备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钛酸锶作为重要的、新兴的电子陶瓷材料 ,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高的折射常数 ,有显著的压电性能 ,是重要的铁电体 ,可作为介电材料和光电材料。随着钛酸锶电子陶瓷应用的日益广泛和对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其制备工艺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制得质量更高的功能材料与器件 ,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合成超细、高纯、无严重团聚、有特定形态的粉体及致密性强、耐高温的薄膜。综合叙述了钛酸锶电子陶瓷粉体及薄膜的制备方法 ,介绍了它们的优缺点 ,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溶胶─凝胶─酯化法合成LiMn2O4尖晶石粉体材料,用FT—IR、TG—DTA以及XRD研究了LiMn2O4的形成机制。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凝胶的形成和干凝胶的分解两阶段,前体物在液相中经络合、酯化、聚合而形成凝胶,不同的投料Li/Mn(摩尔比)值使凝胶分解形成LiMn2O4经历不同的反应历程,也使产物具有不同的物相组成。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我国镁和稀土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国内外用电解法制备金属镁和稀土镁合金的情况。详细论述了以不完全脱水氯化镁电解制备稀土镁合金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分析了水分及金属氯化物水解产物对电解过程的消极影响及消除方法;讨论了熔盐电解质中金属氯化物与氧化物的转化反应、电解质组成、加料方式、电解槽设计和尾气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熔盐电解法是制备镁合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与熔炼法相比,合金成分偏析较少,产品质量较高。综述了熔盐电解法制备镁合金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镁合金的熔盐电解制备有很强的应用背景,与产业化研发相关的工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青海盐湖镁资源丰富,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镁基功能材料是实现镁资源高值化利用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手段。镁基水滑石是一类重要镁基功能材料,具有层板金属离子、层间客体阴离子种类、数量可调,材料尺寸形貌可调等性质,应用广泛,可用于制备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综述了镁基水滑石类材料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其作为阻燃剂、催化剂、吸附剂、热稳定剂、抗紫外光老化剂、橡胶和塑料填充剂、防腐材料、药物缓释剂等的应用,为后续镁基水滑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阻燃级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中表面有机化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论述阻燃剂型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中的表面有机化改性,对改性剂、作用机理和改性工艺等进行了探讨,说明了对阻燃剂型氢氧化镁表面有机化改性的重要性,及在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中综合分析、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盐湖镁资源综合利用与发展我国镁业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全世  李权 《盐湖研究》2002,10(4):56-62
柴达木盐湖镁资源综合利用问题是影响我国盐湖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镁资源可开发的高技术产品有高纯镁砂、金属镁及其制品、其它镁化合物系列等。水氯镁石脱水、提高全流程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延长金属镁下游产品链是实现以金属镁为产品的开发项目经济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镁、镁资源与镁质材料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盐湖卤水镁资源的开发形势十分严峻。首先是量大,仅青海盐湖集团提钾副产的镁卤量就超过中国海盐副产镁卤总量的3倍;其二是缺少适合开发的大宗镁产品,受中国镁碳酸盐矿物开发的冲击,世界范围内,以海湖卤镁为原料的炼镁企业和氧化镁厂商都逐渐退出行业竞争。镁碳酸盐矿物方面,菱镁矿主要生产镁质耐火材料,中国镁质耐火材料产量和产能居世界首位,且已开始变强并良性发展;白云石主要生产金属镁材料,中国金属镁产量和产能占世界的比例更大,也正努力做强;与另两大类镁质材料形成鲜明对比,镁质化工材料领域的现状是又小又弱,相关发展取决于能否率先将产品做成系列和规模。中国盐湖卤水镁资源过多甚至成为"镁害",但该资源价廉、含杂质少,是镁质化工材料的优质原料,应该在相关领域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7.
食品级氯化钾的制备工艺主要为热溶结晶法,其间通过加入晶种、酸、碱、助滤剂等去除原料中的镁离子、钙离子、硫酸根、有机物等杂质。氯化钾中杂质的检测方法可采用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随着食品级氯化钾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行业对产品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其制备工艺技术和杂质检测方法也需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量化川西高寒山地土壤与铁、铝矿物相关的有机碳含量以及探讨川西高寒山地土壤铁、铝矿物对有机碳稳定性和累积方式的影响,采用选择性提取法研究了川西高寒山地的山地灰化土(MP)和高山草甸土(AM)中土壤有机碳与晶质金属氧化物(DH)提取、短程有序(HH)提取、矿物复合体以及有机—金属配合物(PP)提取中的有机碳和铁、铝的分布。结果表明,MP中DH,HH和PP提取的碳含量分别为(10.91±6.23) g/kg、(5.92±1.66) g/kg和(8.76±2.29) g/kg,分别占有机碳的20.92%,12.07%和19.93%;而AM中DH、HH和PP提取的碳含量分别为(9.05±1.33) g/kg、(5.52±1.02) g/kg和(9.12±3.21) g/kg,分别占有机碳的21.04%、12.47%和19.34%。3种提取剂提取的碳含量以及其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在MP和AW的A层土壤中均表现为PP > DH > HH,而在B层土壤中则表现为DH > PP ≈ HH。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深层土壤中次级矿物和晶体矿物丰度的显著增加,导致有机碳与铁、铝矿物复合体由有机—金属配合物主导转变为有机碳与晶质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复合体主导。PP提取的碳和其所占有机碳的百分比表现为A层高于B层,而DH和HH提取的碳含量和其所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大体表现为A层低于B层。由于MP特殊的土壤性质,这种差异在MP中更为明显。3种提取剂提取的金属(Al+Fe)含量在两种土壤中均表现为DH > HH > PP。而其提取的碳与金属的摩尔比表现为DH < HH < PP,说明随着铁、铝矿物的结晶度增加,其与有机质的作用从共沉淀、络合而向吸附作用转变。DH,HH和PP提取的碳与SOC的相关分析表明,MP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受晶质铁、铝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而驱动;AM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受短程有序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有机—金属配合物的驱动。本文研究表明,土壤中的铁、铝矿物与有机碳形成的复合体在一定程度上驱动着川西高寒山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不同土壤类型中,与矿物相关的有机碳的分布不同,其有机碳的积累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Rapid sedimentation exerts a pronounced influence on early sedimentary diagenesis in that there is insufficient time for a sediment particle to equilibrate in any one sediment layer before that layer may be displaced vertically by another layer. These sedimentation patterns are common in surface-water reservoirs whose sedimentation rates (1-10 cm yr-1) ar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ose for natural lakes (0.01-0.5 cm yr-1).Two examples of the effects of rapid sedimentation on geochemical metal signatures are presented here. Interstitial-water data (Fe) from two sites in the Cheyenne River Embayment of Lake Oahe on the Missouri River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sedimentation rates on dissolved species. Rapid burial during high-flow yrs appears to limit early sedimentary diagenesis to aerobic respiration. Solid-phase metal data (Pb) from a site in Pueblo Reservoir on the upper Arkansas River in Colorado appear to record historical releases by flooding of abandoned mine sites upstream in Leadville, Colorado. Interstitial-water ammonia and ferrous Fe data indicate that at least one interval at depth in the sediment where solid metal concentrations peak is a zone of minimal diagenesis.The principal diagenetic reactions that occur in these sediments are aerobic respir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Mn and Fe oxides. Under slower sedimentation conditions, there is sufficient time for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to decompose and create a diagenetic environment where metal oxides may not be stable. The quasi-steady-state interstitial Fe profiles from Tidal Potomac River sediments are an example of such a situation. This occurs primarily because the residence time of particles in the surficial sediment column is long enough to allow benthic organisms and bacteria to perform their metabolic functions. When faster sedimentation prevails, there is less time for these metabolic reactions to occur since the organisms do not occupy a sediment layer for any length of time. Also,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put to the sediment layer is important in that reservoirs often receive more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than natural lakes and this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is generally more refractory than autochthonous aquatic organic mat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