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目前潮水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评价项目,为了突出重点,缩小中侏罗统青土井组的找矿靶区,结合砂岩型铀成矿的预测准则,对潮水盆地构造沉积特征作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有利的成矿区和找矿方向为盆地北部碟状凹陷、箕状凹陷和斜坡型凸起上的辩状河、辩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鑫刚  刘志逊  马腾 《地质科学》2013,48(3):932-944
依兰盆地为伸展作用下形成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油页岩发育于古近系达连河组中。油页岩与煤层伴生,分布在煤层顶部,是最主要的含矿层位。它形成于湖泊体系与沼泽体系,主要发育在水进体系域与高水位体系域中。其中,高水位体系域即上煤层顶板存在油页岩密集段,使得盆地油页岩资源潜力大幅度提高。达连河矿区是油页岩富集成矿的中心区带,东西向断裂控制着达连河组油页岩矿层的埋深以及展布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质勘探资料和生产过程中采集的实际数据,系统分析了彬长矿区南缘地质构造发育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含煤地层及基底古地形的发育特点、煤层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及矿区构造特征。研究认为:彬长矿区南缘蒋家河井田自三叠系以来经历了3个阶段的构造演化,演化历史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基本同步;主采4号煤层受三叠系基底古地形、侏罗系河–湖相沉积环境及区域构造等因素影响,厚煤区位于彬县背斜以南和赵坡向斜的轴部;彬长矿区南缘主采的4号煤层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良好,具有很好的开采价值和经济效益,针对瓦斯超限、淋水底板鼓起等问题,采取措施后可以实现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4.
乌罗盆地位于贵州省松桃县境内之梵净山北坡,是一鱼尾状构造岩溶盆地,面积约十平方公里。盆地海拔800—860米,由南向北倾斜;盆地周围的山地海拔1100—1300米。盆地内有三条地表水流,由南往北汇于峰岩附近,而后转为地下河,于包家坨复出地表,流入大路河。(图1)  相似文献   

5.
伊通盆地二号断层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及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重力、航磁、电法和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对伊通盆地二号断层研究认为:二号断层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向吉林省东部延伸的一部分。佳木斯-伊通地堑的左旋活动将西拉木伦河断裂带错断,在地堑内保留的西拉木伦河断裂带的一部分作为伊通盆地的基底断层。该断层继承性活动,断层两侧地层发生差异性沉降,逐渐演化为现今的二号断层。作为伊通盆地内一条最重要的同沉积断层,二号断层控制其上下盘地层的沉积和油气成藏。二号断层与其上盘构成陡坡断裂坡折带,控制上盘的沉积物分布;同时断穿基底,沟通下部双阳组和奢岭组的油气源。二号断层早期开启有利于运移油气,晚期盆地反转时封闭,对梁家构造带的油气藏保存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勐腊县道班河铜矿床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最南端,思茅-新山铜铅锌成矿带南部,为勐腊南坡铜矿床的南延部分(吕晓宏,2011;范昆琨,2013;李波等,2013a,2013b)。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上统曼宽河组(K2m)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为矿区铜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下第三系古新统勐野井组(E1m)地层出露较少,主要为钙质粉砂岩、泥岩与褐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该层产出有丰富的膏盐层。矿区构造主要有金厂河-尚勇背斜,呈南北向展布,中部被  相似文献   

7.
滇西芒市盆地是在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第Ⅱ幕基础上形成的陆相沉积盆地,该盆地中的上新世芒棒组为河湖相沉积体系。根据矿区钻孔资料,芒棒组在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上属半固结软岩,可分为砂岩-砂砾岩软弱岩组、粉砂岩软弱岩组和炭质泥岩-煤层软弱岩组3类,各岩组强度依次为P砂-砾  相似文献   

8.
含煤盆地煤中共伴生的镓、锂、稀土等微量金属元素是当前煤炭地质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鄂尔多斯盆地是煤中微量元素研究的热点之一。从鄂尔多斯盆地整体角度,分析了盆地煤中微量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从平面上看,盆地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其中以东北缘准格尔煤田、河东煤田河保偏矿区最为富集,其次为南缘渭北煤田;从含煤地层看,微量元素主要集中富集于石炭二叠纪的煤层中,主要以锂、镓的富集为主,在盆地东北缘、贺兰山煤田太原组煤中可见稀土元素的富集。侏罗系煤中微量元素主要呈分散分布,仅在盆地南缘黄陇煤田黄陵矿区发现有煤中镓富集,其余在盆地西南缘发现煤中锶、钡等金属的富集。  相似文献   

9.
刘青  朱琨 《华北地质》2007,30(2):115-120
八里张石膏矿位于合肥盆地北缘,赋存于古近系定远组含盐岩系。古近系定远组是安徽重要的陆相含盐建造。文中结合矿区地质背景,着重从沉积相特征的角度,通过对定远组含盐岩系的岩相特征、沉积规律、形成条件以及河湖相沉积特征规律的分析,对矿区的矿床成因也做了初步分析。认为矿区含盐岩系由河湖相沉积组成,属陆相盐湖沉积,同时在盐湖的形成过程中,盐盆受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姚凹地苴铜矿成矿机理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路乔 《云南地质》2006,25(4):423-426
六苴铜矿区位于滇中中新生代红色盆地中北部,盆地位于扬子地台康滇地轴南延元谋古陆西侧,北西以箐河一程海断裂为界,与巴颜喀拉印支褶皱系相邻;西南为红河断裂所限,同三江褶皱系相接;东以普渡河断裂及绿汁江断裂和康滇地轴长期隆起的元谋古陆相隔。属中、新生代大型沉积——断陷楔形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11.
一、地质概况先锋盆地位于昆明市区之东北约60千米。盆地之东有南北向小江断裂之西支嵩明-沧溪断裂,西有南北向普渡河断裂,两断裂所夹持的法古-磨腮背斜呈近东西向。背斜的南侧为蟒蛇河断裂(F_1),北侧有代理堡断裂(F_2),这两条断裂具有相同的应力场和形成演化特征。F_1和F_2所夹持的地带于三叠纪晚期发育成先锋聚煤断陷盆地,尤其是背斜南翼以蟒蛇河断  相似文献   

12.
老许寨铜及多金属床位于云南"三江"成矿带南段,形成于岛弧环境中,是一处较为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矿床形成主要受海相火山裂陷盆地控制,盆地中发育较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层位为上石炭统龙洞河组上段(C3l2)中的第二段,含矿岩性主要为角砾状流纹岩、沉凝灰岩及部分硅质岩。矿(化)体主要由位于上部的块状硫化物矿体及下部的细脉浸染状矿体组成,共同构成典型的"双层结构"。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结合矿区演化特点及矿床成因,对矿区找矿潜力进行分析,为本矿区进一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川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是扬子地块上的一个多旋回类前陆盆地,盆地边缘长期剧烈的构造活动控制着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沉积作用.通过地表剖面和岩芯观察,首次在该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中识别出微裂缝、微褶皱层、微断层、液化砂岩构造、球一枕构造和角砾岩等典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地质记录,这些变形构造可能与印支构造运动期的地震活动有关.越靠近断裂带附近,软变形构造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表明震积岩的分布与龙门山和米仓山一大巴山构造活动有关.因此,研究该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对了解控制盆地边界的龙门山和米仓山一大巴山造山带的活动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韩城矿区在建井过程中不断发生奥陶纪石灰岩水突水事故。矿区内11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下距奥陶纪灰岩仅5—20米。矿井开采深度在±0标高以下,而奥陶纪灰岩水区域水位为380米,因此,这一巨厚含水层严重威胁着矿井开采。   相似文献   

15.
蔡厚安  李宝芳  徐德斌 《矿物学报》2007,27(Z1):495-497
阜新及其外围盆地是我国北部重要的中生代含煤盆地.其外围分布着雷加、谢林台和八道壕等矿区.经过几十年的开采,1000米以浅的可采煤炭资源趋于枯竭,因此往深部寻找新的可采煤炭资源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八道壕矿区为例,采用地震、钻探、测井、层序地层对比等手段综合研究了八道壕矿区煤炭资源赋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市原   《第四纪研究》1985,6(2):183-189
日本的上新统和更新统地层, 如图1所示, 广泛发育在海岸平原和内陆盆地。在海岸平原的这些地层是由海相和河湖相所组成, 地层厚度最大可达3000米以上。而内陆盆地地层主要是由河湖相所组成, 地层厚度最大可达1000米以上。上新世和更新世的火山岩类和火成碎屑岩类也在此广泛分布。而夹在地层中的火成碎屑岩层, 在建立详细层序时, 可作为有效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是扬子地块上的一个多旋回类前陆盆地,盆地边缘长期剧烈的构造活动控制着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沉积作用。通过地表剖面和岩芯观察,首次在该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中识别出微裂缝、微褶皱层、[JP2]微断层、液化砂岩构造、球—枕构造和角砾岩等典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地质记录,这些变形构造可能与印支构造运动期的地震活动有关。越靠近断裂带附近,软变形构造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表明震积岩的分布与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构造活动有关。因此,研究该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对了解控制盆地边界的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活动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 地质概况彩虹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塔里木南天山库米什凹陷东部库米什东背斜东段南翼,矿区北为哈尔克-巴仑台早古生代沟弧带,南为塔里木板块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  相似文献   

19.
古莲河露天煤矿季节融化层及其剥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峰 《冰川冻土》1996,18(3):279-283
古莲河矿区霍拉河盆地饱和冰季节融化层融化成浆状,影响露天煤矿的春季剥离。采取超前火烧植被和超前剥离植被层措施,使饮冰冻土类形成为少冰冻土类型。利用分条带的剥离方法,可实现季节融化层的超前剥离。  相似文献   

20.
黄河源区的古冰川与古环境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郑本  王苏民 《冰川冻土》1996,18(3):210-218
黄河源区盆地北面的扎日加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和南面的巴颜喀拉山,中 新世以来有3次大冰期,以倒数第三次冲川规模最大,形成4个大冰帽。中更新世开始,由于昆仑山的强烈隆起,盆地沉积中心由北向南迁移,形成了河源区下沉性湖泊群,堆积了厚数十米至两百多米的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