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定位系统》2002,27(6):55-55
据美国<航空国际新闻>2002年2月28日报道,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相当于美国的GPS)将于2008年全部再建。 该计划要求8亿美元投资,用作2002—2011年间多达38颗卫星的装配和部署,其中包括11颗改进的Glonass—M和20颗全新的Glonass—K,其余为目前的生产型卫星。从1982年第1颗工作原型  相似文献   

2.
动态信息     
美国波音公司卫星系统分部将研制GPS—ⅡF卫星据悉,2000年8月,美空军与波音公司签订了合同,改进该公司当时正在生产的6颗GPS-ⅡF卫星,GPS卫星地面控制系统,以及再生产6颗改进型GPS-ⅡF卫星。为使该公司在制造GPS卫星方面更具竞争力,波音公司对其内部运行机制作了局部调整。现已决定,将原由波音公司综合防务系统分部改进及生产12颗GPS-ⅡF卫星的任务,移交给波音卫星系统分部承担。综合防务系统分部将承担竞争GPS-ⅢF卫星计划合同任务。  相似文献   

3.
据“北斗星通公司”佟海旭通信员报道,2008年3月31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举办,农业部南海渔政局、北斗星通公司共同协办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观摩交流会”在广州举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民政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机关领导,以及众多国内卫星导航专家共同参与了此次推广交流活动。作为北斗卫星系统应用的示范工程,由北斗星通公司实施的南海局“南沙船位监测系统”,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4.
针对卫星信标电离层测量系统研制及测试、验证的需要,设计卫星信标信道模拟器,阐述了卫星信标信道模拟器的技术指标、功能、原理和软、硬件实现方法;给出卫星信标信道模拟器的主要应用场合和应用方案。卫星信标信道模拟器的应用,将为卫星信标电离层测量系统的研制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和通信能力在指挥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但在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联试以及部队模拟训练过程中,往往依赖于北斗设备。授权北斗用户过程周期长,过程复杂,给各项科研生产、训练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为能够减少对北斗设备的依赖,针对现有北斗导航模拟系统未涉及到通信部分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北斗网通信模拟器的设计方法,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通信原理及能力进行模拟。通过使用QT开发工具,开发了一套可提供应用系统间北斗报文通信的北斗模拟器。经过与现役系统的联试联调,证明了方法可行,达到预期设计,模拟器能够为信息系统研制、联试、模拟训练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加速应用进程,北斗卫星系统开创应用新纪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31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主办,农业部南海渔政局、北斗星通公司共同协办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观摩交流会"在广州举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民政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机关领导,以及众多国内卫星导航专家共同参与了此次推广交流活动。本次大会旨在总结南海局经验、交流成果、促进应用,更广泛、更深入地推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作为北斗卫星系统应用的示范工程,由北斗星通公司实施的南海局"南沙船位监测系统",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7.
因为我国一些地区性平面控制网(例如城市平面控制网和矿山控制网等)的点位,一般均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表示,所以本文研究了卫星精密定位成果在高斯平面坐标系统中应用的理论和方法,推荐了卫星网与地面网的联合平差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地面网归算面高程变化而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加快地方海洋监测能力建设,构建省级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十分必要。介绍了河北省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总体架构、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该平台将国家遥感数据分发单位、地方业务化监测单位、现场观测单位有机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卫星遥感数据与现场观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处理、产品生产、数据管理、成果发布至精度评价的全业务闭环流程,实现了海洋环境常规监测业务系统后台全自动化运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河北省海洋遥感监测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地方海洋遥感监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HJ-1卫星业务运行管理平台既是环境应用系统的中枢,也是环境应用系统与地面运行管理系统的接口。负责环境应用系统中各类生产计划的制定和任务调度、控制各分系统之间的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以及进行网络监控管理,实施环境应用系统与地面运行管理系统间的业务联系。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平台的软件架构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众多遥感卫星的发射与行业应用系统为代表,遥感应用技术在近年间取得了快速发展,国产高分系列卫星等平台所提供的数据越来越丰富,以遥感共性产品作为信息源的应用系统也已经覆盖了多个行业。然而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即由国产卫星数据生产标准化系列遥感共性产品的能力,仍显得相对薄弱,极大限制了国产遥感数据的使用率与影响力。这一能力的改善需要从产品体系、产品算法与生产系统等多方面共同推进。本文从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生产系统的角度,针对系统所面对的来自数据集成、算法集成、生产编排与云计算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关键设计。系统在容器化集成运行的基础上,涵盖了集群、数据、算法、权限、参数、工作流、生产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系统研发与生产实践表明,本系统可以流畅的集成各类共性产品算法,实现稳定高效的业务化生产平台,助力于国产卫星产品服务能力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和大地水准面,卫星重力计划就是基于这一任务的。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力卫星发展的现状及其局限性,在发射时间、轨道倾角和主要星载设备等方面比较了CHAMP,GRACE和GOCE三颗重力卫星,最后简述了它们在地质构造、海洋学以及资源勘探等方面的最新应用,显示了重力卫星在科研和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近日,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收到总装备部颁发的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并被注册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名录》。中海达公司负责人表示,本次获得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标志着测绘仪器公司的科研、生产等各环节  相似文献   

13.
卫星定位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在精准农业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如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喷药、精准收割等等。卫星定位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和作业效率。文章介绍了全球定位系(GPS)在精准农业作业流程中的应用,和美国Trimble公司生产的AgGPS农用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其在土壤采样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GNSS系统在可用性、安全性和完好性等方面的不足,在对伪卫星使用模式和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伪卫星的概念和基于广义伪卫星的新一代GNSS增强系统框架。通过新设计的伪卫星体制,可以实现信号层、信息层和通信能力的全面增强,并将伪卫星的应用范围拓展至各类载体平台,实现了卫星导航信号的增强和延伸,提升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完好性和精确性。结合伪卫星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广义伪卫星的两种物理实现架构和组网同步模式,为广义伪卫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结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底图生产项目,介绍了PCI GXL系统自动化批量处理稀少控制区域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生产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对成果的精度评鉴,进一步验证了基于PCI GXL系统自动、快速生产高分辨率卫星数字正射影像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结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底图生产项目,介绍了PCI GXL系统自动化批量处理稀少控制区域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生产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对成果的精度评鉴,进一步验证了基于PCI GXL系统自动、快速生产高分辨率卫星数字正射影像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全球定位系统》2020,(2):F0003-F0003
《全球定位系统》创刊于1976年,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主办,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期刊(双月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全面展示GPS、GLONASS、Galileo、北斗等导航卫星系统在导航、定位、测绘、授时、遥感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以促进卫星导航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发展。刊登有创新性的论文、实用性的技术成果报告、重要技术问题评述、技术应用类文章。《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刊登栏目:理论和探讨、技术应用、专题综述与动态、行业快讯、热点追踪、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研究主要包括:(1)卫星系统与地面系统之间的转换模型;(2)联合平差的实施方案;(3)联合平差的误差分析;(4)联合平差程序的研制和实际应用。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联合平差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也对上述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探讨,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已在[1]~[4]中论述过,本文仅对上述问题作必要的补充和综合,从而进一步说明联合平差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域海况复杂多变 ,潮汐不但受外海能量输入的控制 ,而且在复杂的海岸线、浅海海底和内陆河流运输的作用下变得异常复杂。卫星测高由于受复杂的海洋动力环境和陆地反射的影响 ,数据质量普遍较深海差。将多种卫星测高数据联合处理 ,可以大大提高近海海域平均海面高的精度与分辨率 ,增强测高卫星监测近海复杂动力现象与反演近海复杂动力机制的能力。本文讨论近海多种卫星联合数据处理的技术与方法 ,分别从提取海平面稳态和时变信息的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卫星测高联合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提取不同测高卫星海平面观测数据中与时间无关的系统偏差 ,建立多种卫星测高数据的海平面时变基准 ,从而将多种测高卫星海面监测数据融合到一个动力系统中。大大提高测高卫星海平面监测的时空分辨率 ,为联合多种卫星测高数据在大地测量与近海海洋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详细论述我国应用卫星发展状况,介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在卫星应用方面的教学基础、科研实体及科研成果,充分证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开设卫星应用专业具备坚实的基础和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