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方交会的精度估计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角度观测方程出发,推导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后方交会占位精度计算公式,通过分析交会点的误差椭圆提出,适当加测后方交会方向中的某些光电测距边,可以明显地改善位于危险圆附近的后方交会点观测方程系数矩阵的条件数,提高交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方向观测后方交会的点位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安明 《测绘工程》1998,7(4):32-37
以虚拟误差方程,经严密推证,给出了以方向作为独立观测值的后方交会点位精度估算公式。以大桥施工控制网为例,介绍了3个方向与4个方向后方交会的精度状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CH991705 方向观测后方交会的点位精度/赵安明(中南勘察设计院)∥测绘工程.—1998(4).—32~37以虚拟误差方程,经严密推证,给出了以方向作为独立观测值的后方交会点位精度估算公式。以大桥施工控制网为例,介绍了3个方向与4个方向交会的精度状况及其应用。图4表2参4  相似文献   

4.
目前轨道精调中后方交会点三维严密平差方法是以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维后方交会的斜距、水平角、天顶距三个观测值来列误差方程,通过间接平差,计算出全站仪的坐标中误差的过程,而在此计算过程并未考虑到CPIII点的误差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顾及CPIII点精度的严密平差方法进行研究,推导了顾及CPIII点精度的严密平差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原理,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后方交会点三维严密平差方法中考虑CPIII点精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某些测量工作中,我们经常应用前、后方交会法增设解析点,以加密平面控制。这些交会点的精度不但和观测的仪器,观测的方法及自然条件等影响有关,而且交会点在图形中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我们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赫尔默特公式导出了后方交会点位的精度公式,并对它进行了分析。此公式比现有的同类公式形式简单,勿须中间计算,并弥补了现行教材之不足。从而把后方交会的精度公式与计算交会点坐标的赫尔默特计算公式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全站仪设站测量的人工整平是目前既有线铁路天窗期外业轨道测量效率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实现全站仪的不整平后方交会测量,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斜距观测值的三维后方交会测量平差模型,经过实验验证发现,基于单一斜距观测值的后方交会测量平差模型存在一定缺陷。之后对上述平差模型进行了两种不同方法的改进,分别是基于斜距观测值的后方交会测量迭代平差和斜距观测值与竖盘读数观测值逐次平差。经实验数据验证与分析,改进后的两种平差模型均可以计算出较为可靠的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与设站精度,说明改进模型具有可行性,同时提出了该方向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象片控制野外作业中,常常要使用后方交会变形计算,在规范和其它参考书中,只介绍了用对数计算的方法,而用函数计算的方法,只是正常图形的方法,它不适合计算变形后方交会点。这里介绍一组用计算机计算变形后方交会公式,这组计算公式不但用在变形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上,而且,也可以用在正常图形后方交会点计算。该计算格式尚未经生产实践使用,其中一定有不少的缺点与毛病,希望同志们提出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测绘译报》1960年第六期中R.K.C.琼斯《论后方交会之精度》一文中推导了下列公式,按已知边长在选点图上或在一定比例尺的草图上估算后方交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后方交会点在选点灵活、观测工作量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故地形测量中增设解析点以加密平面控制时多乐于采用。惟计算方法很多,不少测绘工作者为了使其简化和教学方便起见,还不断对解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上力求改进。本文采取用简单三角函数先计算两个内分角然后按一般方法针算边长和座标,是解算后方交会点的另一方法,且公式推导简捷,  相似文献   

11.
在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中,为避免待定点接近于通过三已知点的圆周产生不定解,须在已知点展点图上用绘出观测方向线的透明胶片以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点位,根据三起算点之点位,用几何作图法找出“危险圆”圆心并作圆(或圆弧),然后分别量取该圆(或圆弧)之半径和待定点到圆(或圆弧)之最小距离,以判别待定点到该圆周(或圆弧)之距离是否小于1/5圆半径。此项工作操作繁琐,尤其在有大量的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任务时,在这方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解算过程中,整体最小二乘(TLS)算法在减小地面控制点及观测变量存在的误差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在解算不等精度测量时,直接采用TLS算法进行参数估计易出现解失真的情况,因此为提高解算精度,可以为不同观测值定权,进行外方位元素的计算。本文以解算全微分共线方程为研究主线,并引进协因数阵为观测值定权,尝试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WTLS)对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进行解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较最小二乘算法与整体最小二乘算法在精度和准确度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解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计算公式与实例如图一。后方交会点可用计算机依下列公式直接计算坐标。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测角交会,有前方、侧方、单三角形、单点后方以及双点后方等多种类型,随着交会类型的变化,解法各异,公式不同,表格形式繁多,记忆困难,生产作业甚为不便。能否导出测角交会点计算的通用公式,用统一的格式进行解算?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三维后方交会中的测角后方交会,推导了三维坐标的计算公式以及精度估算公式。较详细地作了水平角以及竖直角取不同值时,精度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于此法的采用有较好的参考意义。所提供的观测计算实例,对正确掌握此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观测两个已知点的倾角和水平角后方交会待定点的方法,并推导了计算公式,分析了待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排土场是露天矿山的重大危险源之一,其沉降监测一直以来备受重视。本文根据某露天钼矿排土场沉降监测方法及特点,提出利用全站仪后方交会的方法进行沉降观测,通过观测实验,分别对测角、测边后方交会的坐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数据的精度和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依此得出测边后方交会更加适合于该露天钼矿排土场沉降观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误差椭圆的一般变化规律并采用全面、直观、综合的图形(如图3)来说明。由于误差椭圆的概率意义十分明确,作者认为它可为测边交会、测角交会、测边角交会的优化布点方案的设计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文中提出了组合误差圆的新概念,它能更好地描述测边角交会点的误差分布。本文指出,测边和测角的精度匹配能够提高其组合交会点的精度,并给出了简便的精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一、提要本文提出解算后方交会点位的新途径,使公式简化、计算简便。并使后方交会计算公式,符合现有的测量函数表公式,借以充分利用现成的视距计算表、坐标增量计算表、高差表和三角测量边长表。由此可将后方交会繁杂的计算过程,转换为简单的查表手续。对缺乏计算机的作业小组尤其方便。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空间后方交会求解外方位元素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共线条件方程,由于求解过程中同时求解线元素和角元素,从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采用角锥体原理进行空间后方交会的改进方法,可忽略线元素和角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多余观测条件,对外方位线元素、角元素均进行平差计算,即采用3个以上控制点,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可提高外方位元素的解算精度。本文在已有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角锥体原理的空间后方交会的改进算法,并采用算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