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对气象应急服务迫切需求,气象应急系统建设非常有必要性。本文从系统设计、结构、主要功能和特点、应用和存在问题等方面阐述了辽源市气象应急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辽源市气象应急系统的建成可以提升辽源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湖北省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预报服务从组织落实、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努力提高气象服务覆盖面和部门联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反思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预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气象服务主动融入精准扶贫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将气象服务主动融入精准扶贫工作中,促进宁夏贫困地区早日脱贫,文章通过分析气象防灾减灾与精准脱贫的融合度、农村抵御气象灾害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气象扶贫等方面问题,为气象工作提出建议。建议气象服务应从开展贫困群众气象服务需求调研、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气象服务效益、提高贫困人群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方面开展,以将气象服务主动融入精准扶贫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在客观分析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的基础上,对2008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报告指出,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江西气象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需求为牵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和熊盛文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等“三个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综合防御等“三个能力”,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气象等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从而为实现江西气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初探——以“纳沙”台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越发严重和致命,科学、准确地为政府决策层提供决策服务产品,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稳定和谐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台风决策气象服务业务实践,通过完整再现2011年最强台风"纳沙"的决策气象服务过程,总结和提炼出目前台风决策气象服务的主要方式和产品编制要求、流程,并挖掘出服务的经验和亮点;同时,分析现实服务中客观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思考进一步改进方案,旨在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全力做好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从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台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决策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气象部门工作的核心。根据多年为政府部门气象服务的工作经验,从决策气象服务的现状、影响决策气象服务的主要因素、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撰写等入手,提出做好决策气象服务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决策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为党政部门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提高气象部门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突发气象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是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的需要。设计满足应急气象环境监测服务需求的移动式自动气象站,采集地面实时气象要素,可以为突发气象灾害以及其它环境灾害提供气象决策服务。该文介绍国外移动综合探测系统的发展概况和国内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的现状,并提出满足应急气象环境观测服务需要的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要求和设计原则。移动式自动气象站在应急气象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气象、林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国家,本文以实例揭示了气象灾害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提出应从深入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防灾减灾演练、重点培养中小学学生气象灾害意识、继续推进气象信息员工作等方面提高我国公众的气象灾害意识,增强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肯定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和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讲话指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办发49号文件和赣府厅发92号文件的要求,以中尺度区域气象站建设为重点,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以灾害性天气预报为重点,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水平;以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全省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以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防雷安全工作;以增雨抗旱防雹为重点,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气象防灾减灾范围广,牵涉部门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及时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从而为保障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基层气象台站天气预报是基层气象服务的重要窗口,在当地生产、生活、防灾减灾和各行各业的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准确预测并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既能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又是提高气象部门社会认知度、认可度的根本手段。自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以来,很多县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要发挥好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作用,除需要建立先进、科学、实用的指挥系统和高效、完善的防灾减灾体制,更重要的还  相似文献   

11.
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既是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人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保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旅游气象灾害预警主要包括集中观测信息和发布预警信号两个部分,需要高科技气象观测站支持、政府各主管部门联动、预警信号规范化和多种广泛有效传播手段等因素的协同创新。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还需要游客认知和理解气象科普知识和灾害预警常识,积极配合、互动,自救并防灾减灾。旅游景区是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有效防灾、减灾以保护游客安全,还要注意防御气象灾害对景区的损害。今后,可以围绕大幅增加旅游气象灾害预警建设资金和人才投入、发展高科技提高气象灾害预报水平、推进旅游气象灾害预警法制化、常态化和鼓励环境保护、倡导可持续的旅游方式等方面以深化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2017年8月2—4日通辽市罕见大暴雨过程决策气象服务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思考建议:一是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二是加强灾害评估工作,开展灾害预评估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决策服务系统,从而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气象事业关系国计民生,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服务的重要内容,气象信息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象事业的发展,把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现代化等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认真贯彻实施“一法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项要求。2010年以来,全省上下积极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事业步入依法、科学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我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体系建立和发展的需求,有效支撑防灾减灾决策服务,设计并建设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大数据应用、模型算法、在线分析与产品制作、综合运维等分系统,面向暴雨、台风、干旱、高温、低温等主要气象灾害,覆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的主要环节,实现灾害监测识别、影响评估、风险评估、风险预估和风险区划等功能。系统探索应用时空匹配的大数据融合、Web-GIS、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微服务和多租户等技术。目前,系统可实现实时发布灾情监测、灾害事件识别、影响评估、风险评估、风险预估、风险区划等多类业务产品。在国家级气象业务部门的应用显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与发展前景,有助于推进客观化、定量化、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发展,提升防灾减灾决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面向陕西省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影响的问卷调查,对气象灾害调查问卷进行关联度和检验,专家对各类天气现象的评分有显著差异;分析影响陕西气象灾害天气对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得出一些重要结论,对开展陕西气象减灾工作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成自上而下、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统筹城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式发展,突出强化"政府主导、资源融合、科技支撑、依法运行"的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是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省份,也是易受洪涝台旱、雷电等气象灾害影响的省份,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90%以上。近年来,浙江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大力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着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政策法规体系,相继出台浙江省气象条例、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多发易发频发的国情,不断拓展公共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领域,丰富服务产品,不断创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加快现代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自治区、盟(市)、县(旗)三级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1引言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决策气象服务又是气象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逐步建设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人工增雨防雹、农业气象服务、地质灾害预警等内容在内的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因此,为了提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政府对公益性机构的投入效益,建立和发展与时俱进的现代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已经成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必然走向。2现代决策气象服务系统的构建决策气象服务既然是为政府机关及职能部门提供气象服务,必须重视服务对象的需求,形成新型的服务体系。2.1…  相似文献   

20.
不断增多的汉中极端天气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已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结合应急管理全过程,即防备、研判、决策、组织、沟通、学习六项重点环节,以汉中为例分析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并按照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