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了实现CCD整体平差的FORTRAN归算程序的详细流程,包括(a)数据收集、(b)预处理和(c)整体平差与结果输出共三个步骤,并给出了各步所调用的子程序名称及其功能说明。采用模拟数据对该程序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并将该程序应用于4颗河外射电源的光学定位。结果表明, 由于利用整体平差方法参加归算的观测资料覆盖天区扩大,包含了较多的参考星,因而可以获得高于单底片归算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深空探测中探测器处于轨道制动期间,由于预报轨道误差较大,如果用预报轨道模型作为输入,相关处理机有时很难获得清晰的条纹,因此需要快速条纹搜索程序给出准确模型值。针对快速条纹搜索算法,研究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硬件平台的加速改进,同时针对后续探月任务中存在两个动态目标的情况,研究能同时计算两个目标的快速条纹搜索算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近地卫星轨道改进的计算过程,并给出云南天文台轨道改进计算和紫金山天文台轨道改进计算的一组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通信卫星的导航系统可以利用比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高约200 km的倾斜高圆轨道(inclined Highly Circular Orbit,iHCO)通信卫星组成导航星座.结合两种轨道高度的倾斜高圆轨道通信卫星,仿真分析了利用倾斜高圆轨道卫星组成的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的导航性能,并讨论了利用倾斜高圆轨道卫星组成的中国区域定位系统实现中国区域覆盖的最佳星座布局.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球卫星激光测距服务系统(ILRS,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标准点资料对Ajisai卫星进行精密定轨,残差均方根(RMS)优于3 cm,得到该星的精密轨道.进而对长春站40 cm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获得的Ajisai卫星的天文定位资料进行精度分析,外符合精度约3″左右.单独利用天文定位数据进行轨道改进,内符合精度优于3″.改进轨道的x、y、z坐标3分量在观测数据覆盖范围内的精度在100 m之内.同样地对Jason-1卫星作数据分析,结果和Ajisai卫星精度相当.分析各个弧段的精度变化,发现定标星个数减少,会导致天文定位精度下降.据此提出可以把最少定标星比例作为评定数据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各类变星的观测研究是时域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光学天文观测基地,拥有一批米级口径望远镜,每年面向全球天文工作者开放申请,承担了大量变星的测光观测任务,但至今没有完全针对兴隆观测站中小口径望远镜的测光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介绍了一种针对兴隆观测站望远镜观测数据的光变曲线自动抽取程序,实现了从原始观测数据到获得光变曲线的全过程。该程序具备模块化和可自定义等特性,通过简单配置也可适用于其他光学天文望远镜数据。还介绍了该程序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以食变星UY UMa的实测数据处理为例展示了处理结果,最后讨论了程序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田谐项摄动是分析法轨道预报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包含大量倾角函数及其偏导数的计算.由于具有精度更高、速度更快的优点,倾角函数一般通过递推方法计算.以文献中提出的改进Gooding方法为基础,将其给出的程序稍加改进,在计算2–50阶倾角函数时缩短了约24%的计算时间.考虑到分析法预报过程中轨道平倾角变化很小,以泰勒展开式计算倾角函数,可极大提高计算速度,较大程度地减小分析法预报耗时,且引力场阶次越高,减小幅度越大,取50阶时预报耗时缩短了48%.另一方面,以2阶展开式计算倾角函数时,与改进Gooding法相比,分析法预报星历偏差很小.对于500 km高度的低轨卫星,分别以改进Gooding法和2阶泰勒展开式计算倾角函数,预报3天,当地球引力场阶次不高于50时,二者预报星历偏差RMS (Root Mean Square)低于1 mm,且随着轨道高度的增加,预报星历偏差RMS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精密定轨用地球大气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锡生 Shum  CK 《天文学报》1997,38(3):303-311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精密轨道确定的地球大气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改进 大气周日峰角的技术,有效地补偿了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并具有较好的物理意义.与传统 的每圈改进一次加速度的方法比较,轨道确定达到了相当的径向精度,且避免了轨道改进参 数间的相关性,同时解算参数的数量也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9.
卫星动力学模型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动力学模型误差传递到轨道确定算法中构成部分形式未知的模型误差,并且与测量系统自身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耦合在一起形成定轨模型误差,严重影响轨道确定精度.详细推导了存在动力学模型误差的轨道改进方程,对模型中能准确描述的部分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对不能准确描述的误差部分,建立了非参数模型.构建了部分线性轨道改进模型,利用二阶段估计法和核函数估计法对模型误差进行拟合估计,并在轨道改进中予以补偿.根据数据深度理论,建立了非参数模型误差的深度加权核估计方法,提高了模型误差估计的抗差性.最后结合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进行了轨道确定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误差是影响轨道确定精度的重要因素,核函数估计法可以有效估计定轨中的模型误差,窗宽是提高模型估计精度的重要变量,通过深度加权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核函数估计的抗差性,提高轨道确定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阐述了一套利用单用户微机,实现多程序分时并行和观测数据的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1.
这四颗小行星的历元很早,都是在二、三十年以前.由于多年未算摄动,轨道逐渐偏离,观测与计算间差值。O—C 已增大到一度以上.鉴于改进轨道、计算准确冲日星历表的迫切需要,1962年冬季在已利用电子计算机算得木星、土星精确摄动的基础上,我们搜集了近几年的观测资料,对此四颗星作了轨道改进.轨道改进的计算系根据爱克尔和勃劳威尔(Eckert and Brouwer)的直角座标的方法.为避免小偏心率和大倾角情况对精确度的影响,使能比较确定地求得方程式的解,我们采用下列方程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紫金山天文台于1954年开始从事小行星摄动的研究,八年多来进行了近10颗小行星的特别摄动计算和轨道改进.鉴于国内计算技术的迅速进展和小行星研究的迫切需要,1962年秋季,在经过较多的准备以后,我们利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快速电子计算机,初步成功地建立了小行星特别摄动计算的工作程序.我们考虑了在太阳-内行星的质心综合引力下,小行星所受木星、土星的摄动,按照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3.7米望远镜声光频谱仪(AOS)谱线观测程序为例,按以下要点: * 谱线观测的数据记录; * 声光频谱仪谱线观测程序软接口; * 接收机边带参数选择和频率综合器频率的自动设置; * 谱线校准观测; * 谱线成图观测; * 谱线观测程序的主要词汇; * QUICK—LOOK程序; 较系统地介绍了13.7米望远镜谱线观测程序的结构和功能,对谱线观测、校准过程,以及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记录数据的物理含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在VAX机上C语言与FORTRAN语言程序之间的接口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两种语言都可以方便地调用另一种语言编写的子过程,从而在程序或系统软件研制时,可以综合两种语言的优势,大大提高程序或系统软件的开发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给出了四个匈牙利群小行星的新轨道要素和普遍摄动表.摄动计算是用波林方法,而轨道改进则是采用简化的惕乾方法和爱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于彗星紫金山1和紫金山2在前后五百年期间(1694-2195)的轨道演变,我们曾作过推算.当时所根据的初轨,还未经收集第二次回归冲日的观测加以改进,有不足之处.本文收集了1965年和1971年底附近共63次观测资料(其中属于紫金山1的24次,属于紫金山2的39次),进行轨道的改进.我们采用这些数据对两组轨道作微分改进的计算,用数值积分方法考虑了自金星至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mbert方程和空间几何知识,给出了适用于空间监视电子篱笆设备稀疏观测资料轨道确定的方法.通过对大量目标的模拟试验表明,该方法确定的初始轨道能使轨道改进收敛,定轨精度优于100米,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电子篱笆对绝大部分空间目标观测数据的轨道确定.最后讨论了篱笆布站纬度对定轨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计划于1986年送入轨道的空间望远镜将是第一个大口径、长寿命、多功能的轨道天文台。它的宽波段覆盖和高成像质量将使它成为当代无可匹敌的天文观测设备。本文简要介绍此望远镜结构、焦平面上的科学仪器及望远镜的发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9.
吴会英  吴连大 《天文学报》2005,46(2):173-180
通过对20颗卫星的模拟计算,研究了人造卫星光学观测的轨道改进方法,给出了资料预处理(观测精度σ0=5″)的剔除门限,使野值的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在轨道改进中,先用Huber估计迭代2次,再用Hampel估计迭代到收敛,保证了轨道改进的精度;重点研究了Hampel估计的权函数参数(C0,C1,C2)的取值,得出结论:对于大于或等于6σ0的野值,C0可取为2.2,C1可取为3.6,C2的取值和野值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对中星仪星象光子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和程序,对星象定位进行归(?)方法和程序,最后给出了定位结果和精度。其平均内符合精度小于3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